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在糖尿病妇女中更为常见。其主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现代医学证实糖尿病妇女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良会致使病人阴道内糖原增多、酸度增高,当免疫力下降时,念珠菌便会生长繁殖而诱发炎症。故当妇女患有糖尿病时,极易因阴道内环境的破坏和微生态的改变而并发霉菌性阴道炎。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较为顽固。本院妇科在监测并严格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本病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霉菌性阴道炎是常见妇科病。据统计约10%~25%的健康妇女阴道内带有白色念珠菌,在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的情况下能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出现感染症状。2004年8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20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外阴瘙痒、灼痛,白带量大、呈豆腐渣样,阴道黏膜充血、水肿。阴道分泌物检查证实为霉菌感染。200例均为妇产科门诊病人,已婚,年龄在20~60岁之间。病程最短2天,最长2~4年。治疗方法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及时给予治疗,因长期使用广谱…  相似文献   

3.
念珠菌阴道炎是妇科常见病 ,多数患者治疗效果好 ,少数患者迁延不愈或复发。笔者用达克宁栓治疗难治性念珠菌阴道炎 ,并与阴道内放置制霉菌素片的传统方法做对照进行远期疗效对比 ,以探讨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最佳方案。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观察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 ,经临床真菌学检查阳性确诊 ,共 95例 ,年龄 1 8~ 60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4~ 3 6周 ,平均 2 0周 ;无妊娠 ,无糖尿病。1 2 治疗方法 :将 95例患者随机分成 4组。治疗组A1 :达克宁栓 1粒 ( 0 .2 g)临睡前塞入阴道 ,连用 7d为1个疗程 ;治疗组A2 :在A1组基础上 ,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30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醋越 《西部中医药》2003,16(8):26-27
霉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或接受雌激素治疗和长期使用抗菌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笔者近年来应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患者30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30例患者中,年龄在16~50岁之间;病程最短5天,最长10天。2诊断依据外阴、阴道瘙痒伴灼痛;白带粘稠呈白色豆渣样、凝乳样、软膏样或稀薄,其中混有白色片状物;阴道粘膜发红、水肿,有时有白色片状薄膜粘附,易剥离,其下为糜烂之粘膜,有的已形成浅溃疡;阴道分泌物镜检可找到霉菌。3治疗方法用泻肝清热,利湿解毒之法,采用内服外洗相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一次阴道念珠菌感染,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经治疗后约有5%患者复发。白色念珠茵仍是妇科霉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茵。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经治疗后约有5%患者复发。西医、中医及民族医学不断探索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法,均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真菌性阴道炎4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性阴道炎由白色念珠菌引起 ,是以阴道壁充血、水肿或浅表溃疡、分泌物增多为主症的妇科常见病。近年来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和外用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真菌性阴道炎 4 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6例均为门诊病例 ,未婚 3例 ,已婚4 3例 ,最小年龄 2 0岁 ,最大年龄 6 0岁 ;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2年。诊断依据 :外阴奇痒 ,白带多呈乳白色奶酪样 ;外阴、阴道急性充血或水肿 ,阴道壁附着有白色片状的伪膜 ,涂片检查可找到典型的真菌丝或孢子。1.2 治疗方法1.2 .1 内服方药 :按照中医辨证分型论治方法 ,每日服…  相似文献   

7.
1995年 5月~ 1998年 12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滴虫性及霉菌性阴道炎 12 4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共 2 2 4例 ,分为治疗组 12 4例 ,对照组 10 0例。滴虫性阴道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多 ,呈灰白色、灰黄色泡沫样 ,外阴轻痒、阴道充血或散在出血点 ,化验可见阴道毛滴虫。霉菌性阴道炎表现为外阴奇痒 ,阴道填塞感或灼热感 ,分泌物增多 ,呈豆腐渣或凝乳样 ,阴道壁或小阴唇有一层白色膜状物覆盖 ,不易擦掉 ,化验可见白色念珠菌。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败酱草、贯众、黄柏、蛇床子、苦参、花椒各15 g,2日 1剂 ,水煎 ,过滤后坐…  相似文献   

8.
霉菌性阴道炎是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常见阴道炎症。念珠菌平时即寄生于阴道内,每当阴道糖原增多、酸性增强时,即迅速繁殖引起炎症。孕妇及糖尿病患者尿中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藿香油对小鼠白色念珠菌阴道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广藿香油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构建小鼠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模型,观测广藿香油对模型小鼠阴道菌落数以及病程的影响。结果广藿香油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好的体外抑菌活性,MICs为0.07~0.27mg/ml,且对阳性对照药克霉唑无效的3株病原菌仍然有很好的抑菌活性;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的阴道菌落数,且可明显缩短模型小鼠的病程。结论广藿香油对白色念珠菌有很好的体外抑菌活性,对白色念珠菌阴道炎模型小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有成为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新型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复杂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最常见的阴道感染之一,包括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重度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非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或异常宿主,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免疫抑制和衰竭患者。现将我院采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我院于1991年开始应用复方硼砂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992年来我院门诊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共72例。年龄22~46岁,平均34岁。患者主诉搔痒、白带多、下腹痛。通过妇检重度5例,阴道表面上附着白膜及溃疡。中度25例,阴道粘膜上附着白膜,白带呈豆腐渣样。轻度42例,阴道分泌物量较多,将32例采用复方硼砂治疗。 1.2 方法:①72例患者于治疗前常规行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查到白色念珠菌,排除滴虫性阴道炎及其它细菌感染。②复方硼砂为本院药房自行配制处方,甘油、硼砂混合配成溶液。③在无菌操作下充分暴露  相似文献   

12.
霉菌性阴道炎,目前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霉菌性阴道炎。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86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又叫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妇产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霉菌性阴道炎,目前又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国外资料显示,约82%妇女一生中至少患过1次霉菌性阴道炎.其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部分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渣样.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172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性评价舒阴汤灌洗联合硝酸咪康唑栓纳药治疗对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抚顺市中医院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纳药治疗,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阴汤中药灌洗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阴道瘙痒持续时间,念珠菌转阴率,复发率变化情况。结果 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阴道瘙痒持续时间,念珠菌转阴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舒阴汤灌洗联合硝酸咪康唑栓阴道纳药治疗方案可有效恢复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菌群平衡,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提高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方法: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真菌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针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结果:81例对照组标本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42例、平滑念珠菌14例、热带念珠菌11例、克柔念珠菌12例及其他念珠菌2例;42例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A型13株,B型22株,C型7株.进行药敏试验提示氟康唑对A型较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敏感,对咪康唑耐药性强;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明显低于A型菌株.结论:四联递进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将氟康唑分别与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联合使用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提高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治愈率.方法:对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真菌基因分型及药敏试验、针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治疗.结果:81例对照组标本分离出白假丝酵母菌42例、平滑念珠菌14例、热带念珠菌11例、克柔念珠菌12例及其他念珠菌2例;42例白假丝酵母菌基因分型A型13株,B型22株,C型7株.进行药敏试验提示氟康唑对A型较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敏感,对咪康唑耐药性强;B型、C型白假丝酵母菌对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性明显低于A型菌株.结论:四联递进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时将氟康唑分别与制霉菌素、酮康唑、伊曲康唑联合使用可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8.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所引起;霉菌性阴道炎是由霉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二者发病率均较高,且容易复发。笔者应用中药“苦蛇合剂”,进行阴道冲洗及阴道上药,治疗42例,收到满意疗效,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9.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产科阴道炎中发病较多的一种 ,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一种炎症。人体正常阴道中有少量真菌存在 ,但一般不致病。但在滥用抗生素时 ,则可能引起菌群失调而致发生霉菌感染。患者有不卫生习惯或患有糖尿病 ,使阴道环境偏酸而引起真菌大量生长繁殖亦可致病。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苏打粉加克霉唑软膏治疗本病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将苏打粉放入干净容器中 ,用开水 2 0 0 0 ml~ 30 0 0 ml溶解 ,置于阴道冲洗器内 ,将其灌洗头插到阴道最深处 (后穹隆 ) ,反复灌洗 ,直到阴道流出的水中无沉渣。将一次性注射器的活塞拔掉 ,在…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细菌性阴道炎129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直接镜检或培养,其分泌物直接镜检有菌丝并培养出念珠菌或芽胞和假菌丝。结果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治愈63例,有效5例;霉菌性阴道炎治愈55例,有效6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68例,霉菌性阴道炎61例,获得了治疗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有效计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2.6%和90.16%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