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般资料1 50例中男 97例 ,女 53例 ;年龄 2 0~ 82岁 ;病程 1个月~ 2 0年 ,其中 2~ 6年者占 90 %。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颈、肩背部疼痛反复发作 ,或酸困发僵及背部有物压感或反射性上肢及手部疼痛 ,活动受限 ,椎旁压痛 ,手指和前臂麻木酸胀 ,手、颈部活动时或睡眠时加重 ,严重者肌力减弱 ;兼有间歇性眩晕 ,与头部活动及姿势有明显关系 ,或伴有心悸、胸闷、头痛等 ;X线或 CT片示颈椎不同程度退行性改变 ,或颈椎间盘突出。治疗方法采用颈椎定点旋转复位法 ,配合分筋、理筋等手法如下 :1上颈段用单人旋转复位法 ;2中颈段用角度复位法 ;3…  相似文献   

2.
患者吴××,男,56岁,干部。因颈项部疼痛伴双上肢麻木半月余,来我科就诊。检查:患者颈部椎旁可摸到条索样反应物,颈4~5椎旁压痛明显,压顶试验(十,颈神经牵拉试验(十)。X线可见:颈部生理弧度改变,颈4~6椎向隙变窄,颈4~6有骨刺增生。临床诊断为颈椎病(神经根型)。以舒筋通络,理气止痛手法为主。先拿肩井、按揉天宗、风池、风府等穴;按揉颈部两侧并重点拔压痛点;用(扌衮)、揉手法放松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用艾灸结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85例均为门诊患者,经X线或CT检查确诊。男44例,女41例;年龄19~75岁,平均52岁;病程平均11.2个月;颈型颈椎病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57例。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1]。1颈型颈椎病:颈部、肩部及枕部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制。颈肌紧张,有压痛点,头颜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动力摄片后可显示椎间关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传统手法加颈肌训练治疗寰枢椎关节失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寰枢椎关节失稳患者用传统手法加颈肌训练治疗1—2疗程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综合治疗效率明显。结论手法治疗加颈肌训练治疗有放松颈部肌肉韧带,解除局部痉挛,改善局部血供,促进气血运行畅道,使颈背部两侧肌肉张力恢复到平衡位。是治疗寰枢椎关节失稳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医》2015,(8):1065-1066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脾肾两亏型脑瘫下肢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脾肾两亏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力在2级以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针治疗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两组均治疗1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儿双下肢肌力的改善情况。结果:采用0~5级的6级肌力分级法和粗大运动评定量表进行评定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提高脾肾两亏型脑瘫患儿双下肢肌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关宏刚 《新中医》2000,32(8):35-35
颈椎外伤并颈神经损伤 ,是骨伤科中一种较为严重的创伤。我院自 1 994~ 1 998年 ,运用中医方法治疗2 8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2 8例 ,男 2 3例 ,女 5例 ;年龄 2 1~ 63岁 ,平均 31 6岁 ;均有外伤史 ,伤后就诊时间 1小时~ 2个月。受伤原因 :车祸损伤 2 2例 ,高处坠落伤 4例 ,重物砸伤头部 2例。临床主要症状 :颈痛、上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双侧上肢同时出现症状者 7例 ,单侧上肢者 2 1例。体格检查双侧颈肌紧张 ,颈椎棘突压痛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 ,伤侧上肢肌力减弱 ,5例出现肌萎缩 ,感觉过敏者 9例 ,感觉减…  相似文献   

7.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寻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椎动脉型颈椎病 5 2例 ,采用颈肩部手法为主 ,配合卧位枕颌带牵引 ,颈肩部热敷 ,牵拉头颈部起立 ,颈托临时固定 ,症状缓解后行颈部功能锻炼 ,治疗前后 ,进行经颅多谱勒检查 ,测定椎 -基底动脉血供情况。结果 :显效 37例 ,有效 9例 ,好转 4例 ,无效 2例 ,好转的病人椎 -基底动脉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总有效率 94 1%。提示 :椎动脉型颈椎病与颈椎退行性变所致的颈椎失稳有关 ,颈肩部手法能改善颈椎的稳定性 ,增加椎 -基底动脉的血供 ,结合牵引、热敷、颈托固定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针刺与推拿治疗颈椎损伤致截瘫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2 8岁 ,因颈部外伤 3个月 ,双下肢截瘫求治于我院 ,入院前曾到几大医院治疗 ,颈椎CT及核磁共振检查均提示 :颈 6水平脊髓损伤(囊性变 )经各医院西医保守治疗 ,效果不佳 ,于2 0 0 0年 1月 1 0日入我院针推科治疗。检查 :神清语利 ,心肺 (一 ) ,双上肢活动自如 ,双下肢不完全性驰缓性瘫痪 ,肌力Ⅰ级 ,臀部及双下肢肌肉萎缩 ,腱反射减退 ,无病理反射 ,在相当于胸7水平以下呈节段性深浅感觉减退 ,小便自如 ,便秘。中医辨证 :脉象沉弱 ,舌无苔 ,舌质有淤血斑 ,证属气滞血瘀 ,治以疏筋活血之法。取穴 ,主穴 ,天灵 (双 )中平 (双 )配穴…  相似文献   

9.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减压“Z”板固定是近期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技术。由于其减压彻底、固定确切而迅速被临床医务人员接受。我院今年运用以上技术治疗 3例患者 ,收到满意的效果 ,现就有关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38岁。因从 12米高处跌下致伤 ,双下肢活动受限 ,X线示 :T7、10 和 L1椎体骨折 ,左肾挫伤 ,浅感觉自脐以下减退 ,双下肢肌力 级 ,腱反射减弱。MRI示 :腰椎骨折处后突明显并压迫脊髓。入院后在全麻下行 L1侧前方次全椎体切除 自体髂骨植骨“Z”板内固定 ,术后感觉恢复 ,肌力改善。例 2 :女 ,2 6岁。从 2楼阳台跌…  相似文献   

10.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是颈部疾患所致的椎动脉受刺激 (或受压 ) ,使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的综合征。因外伤、劳累等致病因素使颈椎轻度移位 (如颈曲改变、骨关节错位、滑膜嵌顿等 ) ,或周围软组织痉挛或炎变导致椎动脉受刺激 (或受压 )而供血受阻 ,使椎 -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进一步引起脑内微循环障碍而致病。笔者临床运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 5 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诊断要点1.1 多发生于中年以上 ,颈部不舒感 ,或有颈部活动障碍 ,或活动时局部有摩擦音等。1.2 头晕 ,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 ,多同时伴有…  相似文献   

11.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近几年来其发病率有所上升。笔者自 2 0 0 0年以来用推拿治疗本病患者 6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2例中男性 2 5例 ,女性 37例 ;年龄 1 7~ 72岁 ;病程 2个月~ 7年。62例中均无明显外伤史 ,临床表现以眩晕为主 ,颈部活动时可使症状加重 ,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眠差、纳差、双目视物干涩模糊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X光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张 ,椎体后缘或钩椎关节呈增生性变化 ,或环椎棘突与枕后粗隆间隙明显变窄。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 ,顺序进行下列手法治疗 :1以按揉法、…  相似文献   

12.
枢椎齿突骨折脱位1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自 1996~ 1999年 ,作者先后收治枢椎齿突骨折 11例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 ,其中男 8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5 7岁 ,最小 2 1岁 ;受伤原因车祸伤 8例 ,摔伤 2例 ,重物砸伤 1例 ;受伤到入院时间最短 8小时 ,最长 2 40天。1.2 临床表现 颈部主要表现 :颈部疼痛 11例 :活动受限 ,尤其是头部旋转受限 9例 ;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 5例。其他表现 :头晕、吞咽困难 1例。脊髓受压的表现 :四肢肌张力增高 ,腱反射亢进 4例 ;肌力减弱至Ⅱ~Ⅲ级 2例 ;Hoffmann氏征阳性 3例 ;Babinsk…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院开展了肺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引起咯血50余例,其中有2例栓塞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肌力减退,经用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后康复出院,现将其中例治疗情况介绍如下:邱××男 32岁已婚住院号:213083 陈旧性肺结核有咯血史11年,加重1年,于1987年10月7日入院。10月17日上午做支气管造影加肺动脉栓塞术(栓塞右侧支气管动脉、右上肋间内动脉,第4、5肋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分支),傍晚起感到双下肢无力,不能活动。查:眼球运动好,两侧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两上肢腕关节以下肌力3~4级,肩关节肌  相似文献   

14.
脑梗死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 ,且有增多趋势。笔者自 1991年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高压氧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均为住院患者。男 81例 ,女 2 5例 ;年龄最小39岁 ,最大 78岁 ,平均 55岁 ;病程最短 10天 ,最长 16年 ,平均 4年。左侧肢体活动不灵 6 9例 ,右侧肢体活动不灵 37例。语言障碍 70例 ,失语 2 2例。颅脑 CT示 :腔隙性脑梗死 55例 ,多发性脑梗死 2 6例。核磁共振示 :腔隙性脑梗死 18例 ,多发性脑梗死 7例。有 13例伴脑萎缩。上肢肌力 0~ 1级者 18例 ,2~ 3级者 76例 ,4级以上者 12例。下肢肌力 0~ 1级…  相似文献   

15.
自2000年-2010年我院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8例,获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8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58例,女60例;平均年龄42岁;病程2周~1 a;教师28例,司机36例,公务员24例,企业职员19例,其他11例. 1.2诊断标准[1]①颈肩部及上肢疼痛麻木;②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过敏或迟钝,腱反射异常,肌力减退;③椎间孔分离试验阳性;④颈椎X线片示关节突或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或椎间孔变小,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⑤CT或MRI示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受压.  相似文献   

16.
运用冯天有手法治疗颈椎病1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7年以来 ,笔者采用冯天有手法(简称“冯氏手法”)治疗颈椎病138例 ,疗效较满意 ,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138例均为门诊病例 ,男83例 ,女55例 ;年龄最小26岁 ,最大68岁 ,以40~50岁为最多 ;病程最短1年 ,最长12年。病理分型 :神经根型25例 ,椎动脉型18例 ,交感神经型18例 ,脊髓型5例 ,混合型72例。本组治疗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 :①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颈、肩、背、上肢疼痛和放射痛 ,伴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恶心、呕吐、耳鸣。②颈椎棘突或椎旁有压痛 ,颈部活动障碍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颈椎病 48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48例中 ,男性 34例 ,女性 14例 ;年龄最小 2 8岁 ,最大 73岁 ;病程最短 10 d,最长 5 a。临床表现 :颈肩部疼痛不适 ,活动受限 ,上肢放射痛、麻木、乏力 ,伴头晕、头痛、恶心、胸闷、眼睛发胀、耳鸣 ;颈部活动受限 ,棘突及椎旁有压痛 ,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X线摄片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变直 ,椎体前、后缘有唇形骨赘增生 ,椎间孔、椎间隙变小 ,椎间隙变窄 ,颈韧带有机化、钙化改变。2 治疗方法 取穴以大椎、颈夹脊 (相应椎体病变 )为…  相似文献   

18.
非特异性颈痛是指既找不到确切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又无法明确病因的颈肩背痛,主要包括颈背部肌肉的劳损、肌筋膜炎、椎间小关节紊乱等。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如长期看手机、看电脑、熬夜、缺乏运动等,均会导致颈部肌力异常,从而引发颈痛,造成功能退化或丧失等功能障碍。康复评估是治疗的前提,正所谓“无康复评估,无治疗”,颈部肌力是颈部肌肉生物力学测试的重要方面。而肌力评估可以反映肌力衰弱情况,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可以反映肌肉特性的恢复程度。因此,肌力评估对非特异性颈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非特异性颈痛的病因及肌力评定意义、肌力评定方法,为临床工作者选取精准、简单、便捷和廉价的肌力评定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椎管内脂肪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 ,2 7岁 ,主诉右下肢麻木感、进行性无力、肌萎缩、行走障碍 4年余 ,加重 2个月。既往有胸椎外伤史。查体 :左上肢肌萎缩 ,肌力 5 -级 ;右下肢明显肌萎缩 ,近端肌力 4级 ,远端肌力 2级 ,右下肢肌张力增高 ,膝反射 ( ) ,持续踝阵挛 ;左下肢肌张力正常 ,膝反射 ( ) ,短暂踝阵挛。双下肢多克氏征 (+ ) ,右下肢巴彬斯基征 (+ ) ,T4 水平以下痛觉减退 ,余未见异常。MRI检查示椎管内硬膜外脂肪瘤。在全麻下行 T4 ~ T9椎板减压术 +脂肪瘤大部分切除术 ,术中见 T4 ~ T9椎管内硬膜外有一 15 cm× 2 cm× 3cm脂肪瘤 ,包膜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南少林整脊手法对下颈段曲度异常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1月—2014年7月,我们以南少林改良整脊手法治疗下颈段曲度异常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隔日1次,3次/周,4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颈椎曲度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根据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本手法在减轻患者颈椎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及颈椎异常曲度取得良好疗效,5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随访患者颈部酸痛及上肢酸痛无明显复发。结论:南少林改良整脊手法对下颈段曲度异常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