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众多,临床常用的游离皮瓣、腹部带蒂皮瓣、邻指皮瓣、掌背动脉皮瓣等方法有益于手功能恢复,但均对供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伤。皮瓣修复不仅要考虑覆盖缺损创面,更要兼顾恢复手功能、改善术后外观,在修复缺损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供区的损伤。皮支链皮瓣用于修复手部小面积缺损取得了较好效果,术后功能及外观得到很大的改善。客观评价各类皮瓣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皮瓣,以期更有效地使用合适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部分岛状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对28例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应用岛状皮瓣修复.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及外形良好.根据手部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进行创面修复,术后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运用多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2月至2012年3月太原市太化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收治的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42例,入院后根据患者全身及手部创面具体情况行清创术,清除明显变性坏死组织,修复肌腱、骨骼、血管,并严格止血。选择设计个性化手术方案,运用多种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结果:本组患者移植皮瓣142例共移植皮瓣158个,其中3个远端边缘淤血稍延愈合,2个皮瓣边缘发生部分坏死,经再次手术后修复愈合,其余153个皮瓣均完全成活,供瓣区未出现明显瘢痕增生或功能障碍,患者术后早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感觉缺失或障碍。术后6~12个月随访,患者手部局部感觉恢复较好,手部外观及手指关节屈伸功能均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总体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多种皮瓣修复手部组织缺损,能有效地早期封闭修复创面、防止深部组织进一步受损,可缩短疗程。术后患处外观与功能恢复良好,远期效果较好,是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皮瓣治疗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平均分组,治疗组40例应用吻合血管、神经游离皮瓣移植创面进行修复;对照组40例予以传统常规皮肤创面植皮手术。总结并对比两组术后手指外观、感染状况、感觉恢复、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手外伤患者经修复治疗后,创面修复基本完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手部外观更为逼真、感染率低、感觉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创面收缩)出现少,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临床应用游离皮瓣修复手外伤小面积软组织缺损可达最佳外形及功能恢复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并减轻其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手部创面大面积烧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采用自体刃厚皮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修复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不同的修复方式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对手部创面大面积烧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采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能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与供皮区愈合时间,且手部愈合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前臂任意穿支皮瓣修补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切取适形前臂桡尺动脉的任意一条穿支供养皮瓣,于显微操作下游离移植修补手部小创面,并观察疗效。结果12例均成活,且外形良好;皮瓣供区功能满意,且皮瓣的质地、颜色、弹性以及感觉均恢复良好。患者的满意度达95.4%。结论前臂任意穿支皮瓣修补手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成活率高、形态及功能恢复满意,对供瓣区组织的损伤较小,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手部深度烧伤使用人工真皮支架结合自体刃厚皮移植的治疗效果。方法双手烧伤面积大于80%并在早期切痂患者58例,其中切痂后使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切痂后直接进行自体中厚皮移植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评估2组手部创面愈合时间、双手创面愈合后皮片外观、双手功能,随访近期、远期手部功能恢复情况及供皮区愈合情况、色素、瘢痕生长情况。结果观察组双手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而供皮区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痊愈后经随访3~6个月,2组双手手术区均无明显瘢痕增生,外观良好,创面愈合后皮肤弹性好,均无明显色素沉着,且2组患者双手屈指、对掌功能均良好。观察组供皮区均无明显瘢痕增生或色素沉着,且不影响头发生长,不影响再次取皮;而对照组供皮区存在一定瘢痕增生,且供皮区颜色较周围正常皮肤深,无法再次取皮。2组病例手部植皮区存活皮片均外观好,功能佳。结论采用人工真皮支架修复手部创面有利于创面愈合,且对供皮区影响小,对患者全身打击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股前外侧组织瓣在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6月至2010年8月,对8例应用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临床总结.通过对头面部、肢体等部位的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对术后效果和供区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皮瓣移植全部成活,供区无功能受限.结论 股前外侧组织瓣解剖恒定,具有多种突出优点,是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尤其是穿支皮瓣形式,可保持受区形态,降低供区损伤,成为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9.
各种创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单纯植皮无法修复者,临床上常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恢复手的功能。其优点是:皮瓣面积大,循环可靠,易于成活,外观好,供瓣区隐蔽。我科从2006年4月~2007年4月对26例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术,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在手部创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秋彦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27-728
目的 观察分析了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的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不同病因引起的手部皮肤缺损创面62例应用胸部或腹部带蒂的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7~8 d断蒂.结果 断蒂后皮瓣无坏死,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 应用带蒂含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马世前 《大家健康》2013,(11):104-105
目的应用带蒂旋骼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方法以股动脉搏动点与髂前上棘顶点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旋髂浅动、静脉为皮瓣血管蒂,依据旋髂浅动脉在髂腹股沟走行方向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勿损伤旋髂浅动脉,供区皮肤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结果 153例皮瓣全部成活,腕部、手部功能恢复好,外观较为满意,治愈率100%。结论该皮瓣血运丰富,皮瓣面积大,蒂长,供区隐蔽,抗感染力强,手术操作简单安全。不失为前臂中下段、腕、手部软组织缺损并深部组织外露修复创面的首选皮瓣。髂腹股沟皮瓣是修复前臂中下段、腕、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在修复老年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老年足踝部皮肤缺损患者的病例共11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年龄53~69岁,平均年龄57岁,有不同程度的基础疾病,入院后予相应对症治疗,均一期行清创治疗,二期以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创面,对术后皮瓣成活情况、供区皮肤愈合情况、随访时病例的皮瓣质量、感觉功能情况等进行评价,分析其疗效。结果 11例共13个皮瓣均最终成活,并获得4~13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皮瓣外观、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患肢功能及外观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老年小腿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外伤创面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10月~2008年10月,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45例。结果术后43例皮瓣完全成活,仅2例皮瓣远端小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3年,伤手受区皮肤外形美观、色泽好,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了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的手部皮肤缺损47例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1周断蒂。结果:断蒂后的皮瓣无坏死,经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采用PELANC结合bFGF治疗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52例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26例采用双层人工真皮皮能快愈敷料(PELANC)结合贝复济(bFGF)治疗,对照组仅应用bFGF,术后评估两组手部皮肤存活情况、皮片外观及供皮区愈合情况,随访近、远期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部植皮区全部存活皮片,供皮区仅有轻微色素沉淀,外观与功能具佳。观察组术后治疗1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覆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的病程短,感染率低,两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ANC结合bFGF治疗手部小面积皮肤缺损能够兼顾手的功能和美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手部皮肤与肌腱缺损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的手部皮肤与肌腱缺损患者48例作为分析探讨对象。所有分析探讨对象均采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方式治疗,回顾性分析探讨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后,48例患者手部移植皮瓣成活46例患者,成活率为95.83%,皮肤覆盖区质地平整、柔然,皮肤颜色与正常颜色接近,皮瓣区的温觉、触觉与触觉全部恢复良好。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术一期修复治疗手部皮肤及肌腱缺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手部皮肤皮瓣区成活率较高,其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柏晓安 《中外医疗》2012,31(28):68-69
目的探讨皮瓣移植手术在修复手部软组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在该院接受皮瓣移植修复的21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患者的手部软组织缺损程度、部位,移植不同部位的皮瓣、采用适当的修复方法对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统计观察修复后的皮瓣成活情况,根据术后18个月内的随访情况,评价手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5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有208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7例患者皮缘坏死,成功率可达96.7%,术后随访患者的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手部知觉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皮瓣移植手术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皮瓣色泽及质地恢复良好,手部功能基本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手足软组织缺损时一种新的修复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游离的股前外侧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半皮瓣置于手或足部的功能区,半筋膜瓣置于非功能区,成活后7~10d行半筋膜瓣肉芽重塑,植皮覆盖创面,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4例、足部软组织缺损2例,移植半筋膜瓣半皮瓣面积最大12cm-24cm,最小9cm-15cm。结果 6例吻合血管的半筋膜瓣半皮瓣全部成活,半筋膜瓣重塑后植皮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受区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游离的半筋膜瓣半皮瓣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外形、功能好,无须去脂整形,且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价值.方法 本组42例手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人,采用骨间后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修复.经3个月到1年随访皮瓣外形好,有感觉恢复,手功能理想,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没有疤痕.结论 本皮瓣最大的优点是不牺牲前臂主要动脉,该皮瓣的血管解剖恒定,皮瓣质地好,手术操作不复杂,是一种修复手部损伤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20.
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致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上很常见。如治疗不当可致创面及骨骼感染,以致功能障碍。我科自1998-01~2004-10,应用腹部及前臂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1例,男性16例,女性5例。年龄18~46岁。致伤原因:切割伤、压榨伤、电击伤、绞伤、夹伤等。其中,应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应用前臂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术后2~3周断蒂,皮瓣全部成活,获得满意外观与功能。2护理2.1术前护理手外伤往往皮肤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时伴有复合组织伤,伤后需及时彻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