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静脉用药调配适宜性溶媒,规范静脉用药调配技术,提高静脉用药质量。方法复习药品说明书,参考药学专业资料,分析总结出静脉用药调配适宜的注射用溶媒及用量、稀释用静脉输注液及用量、成品输液浓度与用药时限等影响成品输液质量的因素。结果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药物理化性质,在规定用药时限内,成品输液质量稳定。结论选择静脉用药调配适宜性溶媒,是规范静脉用药调配技术最关键的因素,为提高成品输液质量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降低医务人员的潜在身体损害。方法 以药物说明书和相关药学专业资料为基础,分析出细胞毒性药物最适宜的调配方法,明确溶媒、溶媒量、药物输注滴速、用药时限及输注注意事项等。结果 明确各类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方法、使用注意事项、用药潜在风险,严格按照输液流程操作,确保用药安全。结论 规范的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方法及操作是药物使用安全、降低医务人员意外损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药物调配方法,加强细胞毒药物调配的质量控制。方法:查阅药学相关文献和药物说明书,同时结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药物用药医嘱,分析总结出细胞毒药物调配适宜的溶解和稀释用溶媒、溶媒量与药物浓度、药物稳定性、给药顺序等。结果:重视细胞毒药物调配过程的每个环节,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药物的疗效。结论:选择正确的细胞毒性药物调配和使用方法,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和自我防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无菌粉末溶媒的选择,以期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保证静脉用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PIVAS当前在用的122种无菌粉末药品说明书,以“药品名称+溶媒选择”为主题词,检索CNKI、万方等数据库,并参考相关专业书籍,整理溶解溶媒、稀释溶媒及成品输液浓度限制等资料,并综合分析。建立并不断完善PIVAS无菌粉末溶媒选择数据库,统计PIVAS近7年存在溶媒选择不适宜的医嘱占比。结果:122种无菌粉末中有120种对溶解溶媒有特殊要求;120种对稀释溶媒有特殊要求。无菌粉末溶媒选择数据库的建立有效减少了溶媒选择不适宜医嘱占比(从0.48%减少到0.13%),保证了静脉用药安全。结论:溶解溶媒和稀释溶媒的选择是提高成品输液质量、保证静脉用药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随着DIP付费方式的全面铺开,探索新的稀释溶媒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同时开展多种无菌粉末混合调配的相容性研究,有可能成为PIVAS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与完善细胞毒性药物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的调配方法与防护措施,为避免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过程中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伤害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卫生部颁布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中的工作流程,参照药品说明书等各种标准,探究细胞毒性药物调配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操作及其改进措施。结果:根据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中对人员的伤害,制定医院《细胞毒性药物调配技术标准》《细胞毒性药物操作规程》《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操作规程》等操作规范,确保了细胞毒性药物的配制并避免了对人员的伤害。结论:细胞毒性药物集中调配应实现标准化与规范化,实施科学、标准化管理,降低了职业暴露,确保了药剂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  相似文献   

6.
路俊华 《中国药业》2012,21(6):66-67
目的分析静脉注射剂药品说明书,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审核处方、控制输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正在使用的静脉注射剂药品说明书210份,对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项下的溶剂、溶剂用量,输液浓度,输注速度(时间),稀释液保存方法、保存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10份药品说明书中,对溶剂、溶剂用量、输液浓度、输注速度(时间)、稀释液保存方法、稀释液保存时间的标注率分别为83.33%,47.14%,14.29%,43.33%,13.81%,18.10%。结论药品说明书中溶剂标注率较高但仍存在问题,溶剂用量、输液浓度、输注速度(时间)、稀释液保存方法和保存时间的标注率较低,不能满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控制输液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使用双人调配模式与称质量复核法调配复核儿童静脉输液,以增强对儿童静脉输液的调配与复核管控,确保儿童成品输液调配的正确性。 方法:将儿童静脉输液汇总至各调配间的固定调配台,选用 2 名调配经验丰富的药师进行调配。 采用称质量复核法将儿童输液总量<50 mL 的普通药品或抗生素药品以及输液总量<500 mL 的肠外营养液进行称质量,与标签上标注的质量进行比较,判断溶媒和药品抽取量是否准确。 结果:采用双人调配模式调配儿童静脉输液,有效降低了儿童静脉输液的调配差错率。 同时采用称质量复核法复核输液总量较少的儿童成品输液,有效增强了对儿童成品输液的质量管控。 结论:使用双人调配模式和称质量复核法分别调配复核儿童静脉输液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替考拉宁输液配置现状的调查,探讨不同配置方法是否对替考拉宁成品输液的含量产生影响。方法:从配置替考拉宁的临床科室及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采集成品输液的样品及相应配置后的剩余药瓶,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方法分别检测两部分药物的含量。结果:不同配置方法,成品输液含量和药瓶中药液残留量存在较大差异,采用3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和5 ml输液溶媒冲洗的序贯操作方法配置所得的替考拉宁药物利用率最高。结论:与药品说明书中标注的配制方法相比,采用二次溶解、冲洗药瓶的配置方法,可以提高药物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调查目前国内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的现状,对该领域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促进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用药安全水平的提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全国PIVAS微信群,进行线上问卷发放,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信息:共收集有效问卷92份,涉及92家医院,其中16家开展了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集中调配工作。风险点:在已开展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集中调配的16家医院中,对于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50%的医院选择原溶媒输液袋、43.75%选择普通注射器、18.75%选择螺口组合件注射器;近半数的医院,40%以上的静脉推注用药品需排液;调配后成品的外包装,包材为注射器时63.64%选择无菌盘,18.18%选择无菌袋,18.18%选择清洁袋;对于成品输液核对环节,注射器为包材时,63.64%在核对包装区内进行,18.18%选择在调配间内,18.18%在操作台。发生漏液情况:16家医院中有12家偶有发生调配后成品的漏液,4家未发生漏液。结论: 儿童是高风险用药人群,各医院集中调配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品时在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非整袋溶媒的排液方式、成品包装核对等方面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直接接触成品输液的包材选择不多,其中螺口组合件注射器较普通注射器的密封性更好,漏液率低。另外在洁净级别高的环境下使用无菌外包装材料进行调配后成品的核对包装,更能保证成品输液的无菌和安全。目前该领域亟须行业统一的规范或指南的指引,行业协会、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厂家、医疗机构等多方协作努力才能保障儿童静脉推注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游隽  王增  刘孟娟 《海峡药学》2014,(11):268-271
目的分析静脉用抗肿瘤化疗药物说明书,为临床提供正确的静脉用抗肿瘤药物使用方法,以期提高疗效,确保安全用药。方法以"抗肿瘤药物,静脉,配置"和"Anticancer drugs,Venous,Preparation"为关键词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 Med数据库,就检索到的相关文献并收集我院正在使用的静脉用抗肿瘤药物说明书,对药品配置前贮藏温度,稀释液贮藏温度及贮存时间,给药过程中溶媒配伍,浓度要求,输液时间,给药途径及各注意事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通过对静脉用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中配置信息的汇总,为其在临床的规范合理应用、控制输液质量、保证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也体现药学服务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药师参与输液配置对儿科输液集中调配的的影响和优势.方法 药师分析儿科静脉输液处方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利用药学知识,探讨相应的合理配置流程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成品输液质量的措施.结果 儿科静脉输液处方剂量较小,处方溶媒、药物可合理拼凑,可通过严格审方,并建立适应儿科输液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以提高输液配置水平.结论 药师在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直接参与输液配置,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节约药品资源,并可提高成品输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是指由医院药剂科提供静脉输注混合药物的配制服务。定义及要求是:符合国际标准,在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由专门受过培训的药剂人员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和抗菌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质量保证的输液成品,使护士赢得优质服务时间,是集临床合理用药与药学科研为一体的机构。PIVAS是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场所,也是院内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调配人员在万级、局部百级的环境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原则进行调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可以把广泛分布在各病区的污染源及危险源集中起来,有利于实施科学的管理来预防控制调配环境、调配过程等污染,并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临床护士因调配输液发生锐器伤害而导致的血源性感染,以及交叉感染和职业病的发生。但与此同时,如果忽视或不注重PIVAS的感染控制,有可能引发大批量调配输液的污染,引起临床输液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的后果。我院自2011年6月帅先在云南省地、州、县级中医医院,开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技术工作,并在2012年7月通过云南省卫生厅组织专家验收通过。经过1年多的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使用以来,临床静脉输液因液体调配质量引起的输液不良反应未发生过。笔者体会到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在保证临床输液安全,预防医院感染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在PIVAS工作中感染控制重要性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文彬 《中国实用医药》2013,8(22):266-267
目的熟悉静脉配置中心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注意事项和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措施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方法重点从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管理制度、多组输液之间的配伍、溶媒量、药物溅出或暴霹处理及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细胞毒性药物,降低了药物粉尘对环境和空气的污染,确保静脉用药安全。正确选择适宜的输液溶媒剂量,了解新药配伍禁忌,能更大的发挥药物疗效。实现医院药学由单纯供应保障向技术服务型的转变。结论加强静脉输液配置中心细胞毒性药物配置管理,能使细胞毒性药物在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将其毒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靖江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总面积为300m2左右,严格按照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62号的要求,设有洁净区、辅助工作区、生活区等。工作流程是医师开出静脉用药长期医嘱自动输送至调配中心,药师进行审方,进入调配间混合调配,输液成品核对、包装。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可有效防止静脉输液在调配过程中污染,保证静脉用药的安全,减少药品浪费,加强职业防护,同时充分发挥药师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PIVAS)是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 PIVAS可保证静脉用药的工作质量,适用于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和其它静脉用药的全过程。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集中或者分散临床静脉用药调配,应参照规范执行[1]。  相似文献   

16.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医疗机构静脉药物集中调配部门,其日常管理质量和风险管控能力关系着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本文通过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涉及静配中心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日常管理等规定的详细解读,以期为医疗机构静配中心建立安全运行与风险管理体系,加强日常管理,保证临床用成品输液的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临床静脉输液调配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提高临床输液的安全性.方法 解读药品说明书,查阅相关资料,对医院2010年6月至2011年3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长期医嘱进行适宜性审核,并对其中不合理静脉输液配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发现不合理用药医嘱815组,占调配总数的0.26%,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配伍不当、溶剂选择不当、药物配置浓度过大、给药剂量不当、给药途径不当以及医嘱录入错误等.结论 静脉输液调配应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严格遵照药品说明书及相关要求,充分发挥药师的审方作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入的细胞毒药物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选用溶媒的适宜性、加药浓度的正确性、配置成品放置允许时间的详细情况列表以指导临床安全使用。方法查阅药品说明书及有关资料文献。结果与结论保证细胞毒药物的输液质量,涉及到多个环节,必须保证配置环境、正确的处方、规范的操作、正确的储存条件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保证药物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闻琴  张催  李欣  何岚 《海峡药学》2016,(12):248-250
目的 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促进静脉输液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5下半年所接收的输液医嘱进行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医嘱共739条,占总医嘱数的0.26%,包括药物溶媒选择不合理、药物浓度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品配伍不当、给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通过药师审方,可促进临床静脉用药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传统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模式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模式的利弊,阐明我国建设和发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与供应工作模式的必要性;根据《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医嘱审核和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是确保成品输液质量、保障输液安全的关键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