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武 《安徽医药》2018,22(4):629-630
目的 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3月该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取石,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胆漏、胆道感染、胰腺炎及结石复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效果较好,手术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就诊于我院确诊为肝内胆管结石并拟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5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7例,研究组78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术中胆道镜技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石,研究组联合钬激光碎石术碎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术中胆道镜技术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将15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对照组采用开腹胆总管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采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入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置入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x2=11.237,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手术时间、引流管置入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肠道恢复时间、引流管植入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手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6月之前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高位胆管切开取石术,将2013年6月之后收治的2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取石的微创手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胆漏1例,结石残余1例,术后疼痛2例,对照组发生胆漏3例,结石残余3例,切口感染6例,胆道出血5例,术后疼痛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能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5例,观察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性;观察组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术中出血量、术后肠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感染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与开腹手术比较,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肠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感染率更低,疗效更为确切,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手术在治疗肝内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肝内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先后的顺序编号分组,偶数号为对照组,奇数为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2/34)、41.18%(14/3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在肝内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较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程晓剑  侯亚峰  章健  方磊  纪辉  宛超 《安徽医药》2017,21(10):1837-1839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病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分别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传统开腹切开胆总管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术中、术后指标、并发症与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结石取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 h疼痛评分、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12%)低于对照组(20.41%)(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3年6月我科就诊的1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指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镇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效果肯定、安全可靠、患者恢复迅速且并发症少,较开腹治疗有明显的优势,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分别为(1.7±0.5)、(1.5±0.7)、(8.2±2.5)d,均短于对照组的(2.8±0.8)、(2.6±0.9)、(14.3±3.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对机体的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可以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手术进行传统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首次排气间隔时间、术后疼痛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0.26±11.63)ml、(7.81±2.41)d、(2.78±0.49)d、16.67%、10.00%,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取得理想疗效,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诊治的7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予以传统开腹术治疗,研究组38例予以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并发症相关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T型管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术后8周胃肠道生活质量评分(122.86±12.98)分高于对照组(111.64±13.75)分,且术后出现并发症7(18.42%)例少于对照组15(40.54%)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不同方法治疗,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92例胆囊及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疗效更明显,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旨在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7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对患者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胃肠道通气、切口感染率、镇痛药物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胃肠道通气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率为2.63%,镇痛药物使用率为13.16%,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3.16%,镇痛药物使用率为39.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80人,所有患者均给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观察组与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及发生胆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切口感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及恢复时间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7.7±4.1)h、住院时间(5.4±2.8)d均短于对照组的(24.9±5.5)h、(8.5±3.6)d,术中出血量(53.9±20.1)ml少于对照组的(160.9±14.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可更好地促进身体恢复,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10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方法对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能够取得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胆囊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研究组予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研究组出现1例(2.3%)胆管损伤,无切口感染,1例(2.3%)复发;对照组出现2例(4.8%)胆管损伤,1例(2.4%)切口感染,2例(4.8%)复发;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