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等因素与人体相互作用而引起的终身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达2.46亿,到2025年将上升到3.8亿,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将高于发达国家[1]。糖尿病能够引发多种糖尿病并发症,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杨立勇 《药品评价》2011,8(9):23-26,46
糖尿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慢性疾病,据国际糖尿病联盟2009年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4.35亿.我国的糖尿病患病现状亦令人堪忧,2010年糖尿病流行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可能为全球之冠[1].糖尿病不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还将严重阻滞社会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忻  翟所迪 《药品评价》2012,9(22):44-46,50
糖尿病作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迅速上升趋势。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Federation,IDF)在2000年发布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51亿,到2010年11月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3亿,还有3亿人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  相似文献   

4.
王建荣 《河北医药》2014,(4):621-623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1.7亿,预计2030年,糖尿病患者将达3.7亿,其中约1/3患者将发展为糖尿病肾病(DN)。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约有糖尿病患者2亿多,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病情发展可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微血管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糖尿病教育已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课题。患者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疾病的认识和态度、糖尿病的治疗过程等对疾病的控制均有很大的影响,糖尿病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治疗[2]。  相似文献   

6.
刘征 《黑龙江医药》2005,18(4):289-290
近年来,国内外糖尿病患者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逐年增加,该病已被列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目前在世界范围至少有1.71亿人患有糖尿病。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到3.70亿人吲。糖尿病和与糖尿病有关疾病的费用已占世界卫生预算的4—5%。因此,国内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具有巨大市场。现将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开发应用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以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的、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的资料,199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2亿,预计2025年将达3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000万,且发病率正以每年千分之一的速度增长[1],因此治疗和控制该病十分重要和紧迫。糖尿病按病因学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Ⅲ型糖尿病等。在糖尿病患者中约90%为Ⅱ型糖尿病,而口服降糖药是其治疗首选。为了更合理、安全、有效、经济地选择…  相似文献   

8.
据调查,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糖尿病患病率分别达到10.6%和8.8%,总体患病率已达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更是高达15.5%;据此推算:我国糖尿病患病总人数已高达9240万,糖尿病前期患者人数达1.48亿。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病"、"慢性病"。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医学界和全社会极为关切的问题,卫生部陈竺部长指出,慢性病是"社会传染病",要高度重视慢性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陆静金  刘圣 《安徽医药》2012,16(11):1566-1569
正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公众健康难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76亿,预计到2030年患者数将增加1倍,达到3.7亿。糖尿病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糖尿病病变转变而来,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近年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演员张少华因病去世,享年75岁。其家人发布消息称,自2010年9月起,张少华一直饱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困扰,多次住院治疗。这样一位老戏骨离世,无疑让人感到惋惜。其实,慢阻肺不只困扰了张少华10年,还困扰着近1亿国人!近年来,随着吸烟人群增多、空气污染严重、人口老龄化加速,我国慢阻肺的发病率已与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相当,在40岁以上人群中已升至12%;且慢阻肺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陈敏  窦京涛 《药品评价》2011,8(23):25-30,39
糖尿病已日渐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011年9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盟(1DF)发布的新的糖尿病分布图显示,糖尿病流行情况仍在持续恶化,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66亿,每年有460万人死于糖尿病。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高致残率、致死率已使糖尿病成为继心脑血管、恶性肿瘤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因为糖尿病的控制与患者的饮食、运动、生活习惯悉悉相关,所以除了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也非常重要,现将我科这5年来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82亿糖尿病患者,占世界人口的8.3%,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5.92亿,且患者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接近11.6%。糖尿病药物的研究也日新月异,现将糖尿病药物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经成为全球第3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并有随年龄增长患病率上升的高龄高患病率的特点。我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与高血压双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存,已成为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工作的重要课题。在老年保健医疗查体中监测了部分老年人的动态血压(ABP),并以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者及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旨在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的ABP特点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DM)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糖尿病发病率上升,据信现在全世界有近1亿2千万糖尿病患者,到2012年将会超过2亿。糖尿病引起的慢性并发症给社会的医疗带来沉重的负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失明、肾衰及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完全明了,存在异质性,可能与遗传,自身免疫,病毒感染或其他环境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糖尿病已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位慢性非感染性流行性疾病。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并发症.糖尿病的高并发症发生率,导致了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现有糖尿病人约5000万人,患病率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寿命的又一大疾病。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资料显示,2013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3.82亿,预计2035年将达到5.92亿~([1])。众所周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征性病理基础为动  相似文献   

18.
宁光 《药品评价》2012,9(22):6-7,10
糖尿病是我国乃至全球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健康面临非传染性疾病的威胁也日益增加,糖尿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统计,目前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9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推测2010年全世界糖尿病患病人数大约2亿8千5百万,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4亿3千8百万,增加了近65%。美国2010年糖尿病患病率为10.3%,预计2030年可达12.0%。我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9.7%,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总患病人数达9千2百万以上[1]。糖尿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新发现     
正中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亿中日友好医院、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学者完成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揭示了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流行状况,首次明确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约1亿,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研究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介绍,该研究始于20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