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p53、p27kip1基因蛋白在煤工尘肺并发肺癌与非接尘肺癌中表达的差异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53、p27kip1在32例煤工尘肺并发肺癌及30例非接尘肺癌中的表达。结果p53在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组阳性表达率为71.88%(23/32),非接尘肺癌组阳性表达率为43.33%(13/30),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kip1在煤工尘肺肺癌组高表达率为28.13%(9/32),在非接尘肺癌组高表达率为40.00%(12/30),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组中有、无淋巴结转移者p53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接尘肺癌组,其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煤工尘肺肺癌组生存期≤18月者,与生存期〉18月者p53阳性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O.05);非接尘肺癌组p53阳性表达率在生存期≤18月者中明显高于生存期〉18月者,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组中有、无淋巴结转移者p27kip1高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非接尘肺癌组,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p27kip1是煤工尘肺并发肺癌患者的重要的调控基因,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27kipl和p57kip2与CyclinD1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9例急性白血病及10例正常对照者骨髓中p27kipl和p57kip2与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27kipl和p57kip2与CyclinD1蛋白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33%、54%,在对照组表达率为70%、40%、0。p27kipl与cyclinD1在白血病与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37例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中,p27kipl和p57kip2阳性表达组化疗后的缓解率(66%、69%)明显高于p27kipl和p57kip2表达阴性组的缓解率(32%、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7kip2与CyclinD1在白血病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p27kipl和p57kip2与CyclinD1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存在异常表达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会影响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3.
徐澍  胡赟  张维元 《山东医药》2008,48(36):28-29
目的 探讨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错配修复基因家族成员hMLH1和p53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58例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标本.结果 58例鳞癌组织中,hMLH1阳性率为79.3%,有颅底侵犯者为71.8%,显著低于无颅底侵犯者的94.7%(P<0.05).hMLH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5 a生存期无关.p53阳性率为65.5%,有颅底侵犯者为74.5%,显著高于无颅底侵犯者的47.4%(P<0.05).p53表达在生存期≥5 a者为31.6%,显著低于生存期<5 a者的82.1%,P<0.05.结论 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有颅底侵袭的患者更易出现hMLH1阴性表达和p53的阳性表达.p53阳性表达率随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而降低.Ⅲ期鼻咽低分化鳞癌中hMLH1与p5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病人并发肺癌可能存在的因素及临床误诊的原因。方法对我院16例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误诊率高,接尘可增加某些致癌物的作用,吸烟对煤工尘肺并发肺癌可能有协同作用。结论应警惕煤工尘肺并发肺癌的存在,及时排查,提高肺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吸虫病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与p53、p16蛋白的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58例HCC患者分为两组:1组(HCC合并血吸虫病组)23例和2组(HCC不合并血吸虫病组)3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患者的p53、p16蛋白表达。结果: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在1组中和2组中分别为73.9%(17/23)和31.4%(11/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p16蛋白阳性率在1组和2组中分别为34.8%(8/23)和28.6%(10/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25,P>0.05)。p53蛋白及p16蛋白同时阳性仅7例,阳性率为12.1%(7/28);其中1组为13.0%(3/23),2组为11.4%(4/3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52,P>0.05)。结论:患有日本血吸虫的肝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中有较高的p53基因突变率,说明血吸虫感染对肝细胞癌组织细胞中p53突变蛋白的过量表达有促进作用;同时,血吸虫患者肝细胞癌患者肝组织细胞中p16肿瘤抑制基因-p16基因的丢失普遍。p16蛋白表达缺失,其与p53突变蛋白的过量表达同时存在,两者共同促进肿瘤的增长,可能是HCC恶性增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CWP)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煤工尘肺组来自山西省某集团煤矿1987年-1992年由职业病诊断组确诊的煤工尘肺患者290例,对照组840例为与煤工尘肺患者同工作环境、接尘年限相近而未罹患煤工尘肺的接尘工人,年龄、文化程度与煤工尘肺组相匹配.采用横断面研究,应用神经心理学检测试验进行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分析.认知功能测试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 煤工尘肺组MMSE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01);煤工尘肺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煤工尘肺组HAMD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MSE异常与罹患煤工尘肺、中风史、吸烟史、及肺功能下降显著相关(P<0.001),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038、7.208、1.253、2.699.结论 本组煤工尘肺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出明显的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其认知功能障碍与罹患煤工尘肺、中风史、吸烟史、及肺功能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NA修复酶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及抑癌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NSCLC患者及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术后肺组织中MGMT及p53的表达,并观察110例NSCLC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期. 结果 110例NSCLC患者及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组织中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8%(46/110)和80%(16/20),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4%(62/110)和0%(0/20)例,MGMT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相关(x2值为12.107和6.512,均P<0.05),p53蛋白表达亦与淋巴结转移及吸烟史相关(X2值为6.330和7.909,均P<0.05),MGMT和p5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592,P<0.05).110例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0.9%(12/110),中位生存期为(30.4±0.6)个月;46例MGMT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为0%(0/110),中位生存期为(25.9±0.4)个月,均低于64例MGMT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18.8%,12/64)和中位生存期[(32.4±0.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569,P<0.05).62例053表达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4.8%(3/62),中位生存期为(30.4±1.2)个月,均低于48例p53表达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18.8%,9/48)和中位生存期[(30.5±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21,P<0.05). 结论 NSCLC患者体内MGMT表达缺失可能与突变型p53的表达水平有关,且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9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随访5a以上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常规组织病理学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在癌细胞中的表达,分析评价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和评估预后的可行性指标。结果p53和PC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5%和86.46%;p53和PCNA高表达者生存期明显短于低表达者,两者表达率肿瘤高分化者低于中、低分化者,TNF分期早期(Ⅰ,Ⅱ期)者低于晚期(Ⅲ,Ⅳ期)者。多因素Cox模型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病理分期、手术方式、p53阳性、PCNA阳性以及术后是否规范化疗5种因素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最大。p53、PCNA表达检测可指导NSCLC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53、Ki-67基因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149例BT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53、Ki-67表达阳性率.结果 Ⅰ~Ⅱ级BTCC p53、Ki-67阳性率分别为58.8%、64.7%,低于Ⅲ级BTCC p53、Ki-67的阳性率(80.014%、90.0%)(P<0.05,P<0.01);浸润型BTCC的p53、Ki-67基因表达阳性率(80.0%、92.3%)均高于浅表型BTCC阳性率(50.0%、52.4%)(P<0.01).在高分级、高分期BTCC组p53、Ki-67联合表达率(73.3%、73.8%)高于低分级、低分期BTCC组(45.4%、32.1%)(P<0.05).p53、Ki-63共同表达阳性者复发率为37.2%,单一阳性或阴性表达者复发率16.1%,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53、Ki-67基因表达与BT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相关,提示p53、Ki-67蛋白过度表达的BTCC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p53、ki-67基因共同表达阳性组复发率较单一阳性或阴性组复发率高,提示p53和ki-67基因联合表达与BTCC复发可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尘工龄、年龄与煤工尘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0例煤工尘肺患者的肺功能并分析临床症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各种危险因素对煤工尘肺合并COPD的作用。结果煤工尘肺患者中COPD患病率为44.14%;Logistic检验可知年龄、吸烟指数、接尘工龄是煤工尘肺合并COPD高危因素(P<0.05);COPD组年龄、吸烟指数、接尘工龄与非COP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吸烟指数、接尘工龄、尘肺期别均为煤工尘肺患者合并COPD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人脑胶质瘤和10例非瘤脑组织中的p63、p53蛋白。结果观察组p63、p53蛋白阳性表达21、25例,对照组分别为0、0例;两组比较,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Ⅰ~Ⅱ级者p63、p53蛋白阳性表达7、10例,显著低于Ⅲ~Ⅳ级者的14、15例(P均<0.05)。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95,P<0.05)。结论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63、p53蛋白高表达,二者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肺癌组织中LRP、GST-π和p53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耐药蛋白(LRP)基因、胎盘型谷胱甘肪S转移酶(GST—π)及p53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8例术前未经化疗的肺癌组织中LRP、GST—π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LRP、GST—π及p53在58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17%、60.34%和74.14%,LRP的表达在不同的组织类型中以腺癌最高,达78.57%,它与鳞癌组相比差异有显性(p<0.05);男女组相比,女性组表达率达78.95%,差异亦有显性(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GST—π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达78.57%,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o.05),而与肿瘤的类型、大小及男女性别无关(p>0.05)。p53蛋白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为89.29%,与阴性组相比差异有显性(p<0.05),而p53的表达与肿瘤的类型、大小及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将LRP、GST—π及p53蛋白的表达进行相关性比较发现GST—π及p53蛋白的表达关系密切(p<0.05)。结论:LRP的表达与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的耐药有关,GST—π及P53蛋白的简表达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两的表达关系密切,并可作为肺癌病人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凋亡抑制基因XIAP与抑癌基因p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转染特异短发夹样RNA(XIAP shRNA)序列的表达载体至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中,应用半定量PT PCR方法测定转染前后细胞中XIAP与p5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PT-PCR结果显示XIAP在阳性转染组的表达较阴性转染组、未转染组细胞表达明显降低;p53在阳性转染组表达升高,加入顺铂后,阳性转染组XIAP mRNA表达较阴性转染组、未转染组细胞降低,p53在阳性转染加顺铂组的表达明显提高.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XIAP与p53呈负相关,高表达的XIAP抑制野生型p53的表达,反之XIAP受到抑制后野生型p53表达增高,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CWP)患者的轻度认知障碍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煤工尘肺组来自山西省某煤矿1987年-1992年由职业病诊断组确诊的煤工尘肺患者,随机抽取290例.入选条件为确诊尘肺当时认知功能正常,排除罹患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症、精神病及其他躯体疾病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对照组840例为与煤工尘肺患者同工作环境、接尘年限相近而未罹患煤工尘肺的接尘工人,年龄、文化程度与煤工尘肺组相匹配.采用横断面研究,应用神经心理学检测试验进行认知功能及相关因素分析.认知功能测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结果 CWP组MoCA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CWP组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01).MoCA异常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oCA异常与患煤工尘肺、中风史、肺功能下降显著相关(P<0.001),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277、1.532、3.234.结论 煤工尘肺患者存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表现出明显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与罹患煤工尘肺、中风史、吸烟史及肺功能下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胃癌、癌前病变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与c-myc、p53、c-erbB-2、bcl-2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关系,探讨Hp在胃癌、癌前病变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探索从癌前病变到癌变过程中的基因变化规律.方法 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收集103例胃黏膜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Hp感染及不同组织间c-myc、p53、c-erbB-2、bcl-2的表达.结果 c-myc、p53、c-erbB-2和bcl-2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及癌前病变组中呈过度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Hp感染组c-myc、p53、c-erbB-2及bcl-2同时表达者为5例(9.4%);与无Hp感染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组织存在c-myc、p53、c-erbB-2、bel-2多个表达,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痰标本检测p53基因突变及其在肺癌早期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痰标本检测p53基因点突变方法及其作为肺癌早期临床诊断监测指标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多肽性(SSCP)-银染法检测5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和114例良性肺疾病患者痰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的点突变,同时进行痰涂片细胞学检查。结果 p53突变在肺癌组检出率为55.56%(30/54),非肺癌组检出率为1.75%(2/114),P<0.001。痰标本检测p53基因突变作为肺癌临床诊断监测指标的灵敏性为55.56%,特异性为98.25%,阳性似然比为31.75。肺癌组p53阳性检出率(55.56%)与痰涂片瘤细胞阳性检出率(35.19%)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关联性有极显著意义(P<0.01)。肺癌组p53检出率与性别、吸烟指数、病理分型、疾病分期均无明显关系,但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高龄患者(≥60岁)检出率高(P=0.02)。结论 PCR-SSCP-银染法检测痰标本p53突变可以在可疑肺癌患者(如吸烟并慢性肺疾患者)中作为一项随访监测指标,并将有助于肺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p16蛋白及p5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p16及p53表达。结果p53、p16及VEGF总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7%、45.1%和32.9%。有淋巴结转移者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转移者(P〈0.05)。肺鳞癌中p16与P53同时表达异常(p16阴性表达、p53阳性表达)者VEGF阳性率高于其它表型(P均〈0.05)。p16、p53的异常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者中分别为34.6%、50.9%,无淋巴结转移者中分别为66.7%、25.9%(P均〈0.05)。p16和p53的异常表达在Ⅲ期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1.7%和60.O%,在Ⅰ和Ⅱ期分别为58.%和24.4%(P均〈0.05)。结论NSCLC血管生成与p16和p55表达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胃粘膜病变抑癌基因(p53、p16)和关键性凋亡调节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进一步探讨H·pylori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胃镜、外科手术中取40例胃癌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靠近癌的正常组织)各两块,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作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53、p16、bcl-2蛋白表达。H·pylori阳性由CLOtest结合病理染色/~(14)C尿素呼吸试验而确定。结果:p53阳性表达率在H·pylori阳性及阴性胃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H·pylori阳性组慢性胃炎或肠化中p16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组(p<0.05,p<0.01)。而H·pylori阳性组肠化中bcl-2阳性表达率及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H·pylori阴性组(pall<0.05)。结论:在胃癌发生的早期即存在较明显的p16基因表达低下与bcl-2基因过度表达,并与H·pylori感染有一定的关系。p53基因过度表达是胃癌发展过程中较晚期事件,与H·pylori感染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p53,bcl-2,caspase-3表达变化及和预后关系。方法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鳞癌、中央型、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周围型、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bcl-2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P0.05),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caspase-3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低分化患者(P0.05);p53,bcl-2表达阳性患者的2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表达阴性患者(P0.05);肿瘤组织中bcl-2和caspase-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p53,bcl-2,caspase-3的调控,能够为临床判断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免疫组化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137例大肠癌及其邻近正常黏膜组织中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l和核抗原-67(Ki-67).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13、0.367、0.348,P均<0.05).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45、-0.269、-0.348,P均<0.01).大肠癌组织中Ki-67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邻近正常黏膜组织,并与区域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呈显著的正相关(r分别为0.218、0.172,P<0.05).大肠癌组织中Cyclin E与p27kipl表达水平显著负相关(r=-0.235,P<0.01);Cydin E和Ki-67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243,P<0.01);大肠癌组织中p27kipl与Ki-67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172,P<0.01).认为Cyclin E和p27kipl是大肠癌发生及侵袭转移的正、负性因子,联合检测Cyclin E、p27kipl和Ki-67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