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及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ACST病人的治疗及予后情况。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10例。在中毒性休克6h内行手术者全部存活,超过24h8例,除1例幸存外,余7例均于术后1~4d死于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ACST病人应在出现休克或精神症状之前采用手术治疗,越早手术效果越好;延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外科诊治体会(附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ACST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 急诊手术治愈30例,死亡4例,占11.8%;亚急诊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占10.3%.全组切口感染5例,术后残余小结石9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治愈.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石.死亡原因:休克1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4例.结论 ACST一经确诊,积极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手术时机、简单有效的胆道减压引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盲目手术只会增加风险.术后有效平稳渡过休克期,预防MOF的发生,也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潘震华 《现代保健》2012,(20):112-113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患者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本院92例ACST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88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死亡,治愈率95.65%。手术治疗84例,死亡1例,病死率1.19%。保守治疗8例,死亡3例,病死率37.5%。对于休克患者47例,前期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30例,休克缓解29例,缓解率96.67%。未使用激素组17例,休克缓解5例,缓解率29.41%。休克缓解患者全部治愈。结论: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应用能缓解患者休克,在手术前休克得以纠正的患者死亡率低。诊断确定之后尽早实施手术,选取适宜手术方式,是患者得以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外科诊治体会(附6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外科治疗经验,提高手术救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2006年6月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ACST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术后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治愈30例,死亡4例,占11.8%;亚急诊手术治愈26例,死亡3例,占10.3%。全组切口感染5例,术后残余小结石9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出治愈。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石。死亡原因:休克1例,肾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各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MOF)4例。结论ACST一经确诊,积极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手术时机、简单有效的胆道减压引流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盲目手术只会增加风险。术后有效平稳渡过休克期,预防MOF的发生,也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了有效地救治重症急性胆管炎 (ACST)病人 ,达到降低病死率。方法 通过对 36例ACST病人治疗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找出该类疾病治疗的一般规律性。结果  5例死亡 ,31例抢救成功 ,从中摸索出手术治疗的时机应在病人Charcot三联征的基础上尚未发生较重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之前较为安全。结论 重症急性胆管炎是一个多样化临床病理过程 ,必须早期在未发生严重肝脏及多器官损害之前 ,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 ,解除胆道梗阻并减压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病人的手术时机和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4例手术治疗ACST病例资料.结果 34例ACST病例中,入院6h内手术28例,6h后手术6例;对16例合并中毒性休克者术前应用地塞米松10m静脉注射14例,血压趋平稳即刻手术;术中见脓性胆汁27例,胆总管内结石28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1例,左肝管结石9例,胆道蛔虫3例,胆总管狭窄2例;术中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8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17例;胆总管切开整形,T管引流2例;胆管空肠Rorx-en-y吻合1例;本组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11例,发生率为32.3%,其中:呼吸道感染5例,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4例,电解质紊乱7例.多数并发症有2种或以上同时或相继出现.结论 ACST起病急,病情重,在出现五联征之前手术,对已有休克的病人给予地塞米松,病情趋稳定即手术治疗;高龄、基础疾病,休克难纠正、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手术原则为胆道减压,胆汁引流,术式力求简单有效,重视肝内胆管梗阻的解除.  相似文献   

7.
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临床治疗及效果。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3月到2007年10月56例ACST患者的临床资料。56例中治愈47例,手术治愈44例,保守治愈3例。死亡9例,病死率18%手术死亡7例,保守治疗死亡2例。结论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和及时合理的手术治疗,是ACST治疗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的病理生理特点和治疗。方法:对58例老年ACST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5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4例。结论:临床医生需加深对老年ACST病理生理特点认识,掌握好手术时机,对诊断明确的ACST患者,要采取早期手术,解决胆道梗阻,手术力求简单有效,抢救生命,同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从而提高治愈率。贻误手术时机、严重并发症及高龄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分析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过程当中护理配合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于2008年5月—2010年3月间在该院就诊的160例失血性休克需急诊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160例患者中,92例患者为男性,68例患者为女性,年龄为10~67岁.医护人员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进行精心的护理配合,并且将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及时的观察和记录.结果?160例患者通过急诊手术及精心、有效的护理配合,治疗无效死亡的患者仅2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且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产生.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急诊手术过程中进行精心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地缩短手术所需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休克的救治.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中良好26例,中残9例,重残5例,死亡13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休克应积极纠正循环休克状态的同时降低颅内压,预防脑缺血.必要时应手术治疗,以取得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23例重症急性胆管炎治疗体会.方法总结近6年我院治疗ACST 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中,救治成功19例,死亡4例.结论①对ACST病人手术治疗态度要积极,一经确诊,除非病人情况极差,都应在短时间内积极有效的抗休克治疗准备后,力争早做手术,解除梗阻,以确保病人成活.②种种原因贻误手术时间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③较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的保护病人,以达到能耐受手术,给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刘志明 《现代保健》2011,(10):145-146
目的 探讨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近年笔者所在科收治并确诊为乳腺癌的6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68例乳腺癌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乳房肿块,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均接受手术治疗.死亡31例(45.6%),其中死于乳腺癌者27例(87.1%),辅助内分泌治疗患者的平均无病生存期达(52.6±27.8)月.结论 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应加强预防,手术应考虑合并症,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5例不稳定性后腹膜血肿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稳定性后腹膜血肿(TRH)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进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不稳定性TRH患者的诊疗过程,其中行开腹手术治疗1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2例;2例手术失败转介入栓塞治疗.结果 共成功止血11例,死亡4例,1例入院后迅速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术中死于失血性休克及多发性损伤,1例术后死于失血性休克及颅脑损伤,1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 不稳定性TRH除盆腔型外均主张积极手术切开后腹膜探查.手术方法因出血原因不同而各异.介入栓塞技术治疗盆腔型TRH效果良好,也可考虑应用于手术治疗失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具体措施。方法对46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手术及其它措施综合治疗。结果46例患者死亡16例,占34.8%。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不失时机的手术及合理的其它综合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治疗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时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3例在心脏外科手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成人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接受体外ECMO治疗,分析治疗前后各项水平值变化以及死亡情况.结果:在本次治疗当中,22例患者成功撤机,成功率67.6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对68例老年肺炎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本组68例老年肺炎患者,治愈61例,治愈率89.71%,死亡7例,死亡率10.29%。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肺心脑病、,结论老年人肺炎的治疗应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5年至2009年14例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早期明确诊断,另3例术中明确诊断;手术7例,保守治疗7例;死亡2例,均为手术病例,其中1例入院术中明确诊断,1例为早期诊断过度保守治疗中并发腹膜炎休克而手术.结论 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120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治愈111例,死亡9例,治愈率为92.5%.而失血性休克以及严重的合并损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肝破裂损伤级别、出血量、接受手术治疗时间、脉搏是引发并发症的高危因素,与并发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结论?临床治疗外伤性肝破裂的时候,应该高度重视各种并发症的危害,尽最大努力改善患者机体状态,阻止并发症的出现及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先伦  公秀云 《中国保健》2007,15(19):66-67
目的针对基层医院的特点,分析放宽溶栓指征后,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院住院治疗的153例AMI患者中,选择24h内溶栓68例,以150万~200万U尿激酶在30min内一次性静脉滴注.结果68例患者中44例溶栓后再通,溶栓再通后死亡5例,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9例.结论放宽指征对AMI进行静脉溶栓可以使更多的AMI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提高AMI的治愈率且有较为可靠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急诊手术治疗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2016年4月12日~2017年3月12日收治的20例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并对20例患者的痊愈率和死亡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患者18例、百分比为90.00%;死亡患者2例、百分比为10.00%;其中死于心脏穿透性损伤并大量失血导致休克死亡1例、百分比为5.00%;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百分比为5.00%.结论: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应用抗休克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且还能降低死亡发生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