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丽荣 《包头医学》2012,36(4):232-233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取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50例为观察组,5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可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有利于提高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愈率。该护理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患者在治疗方法相同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特殊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5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对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腹水改善状况、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腹水改善状况、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病情的恢复有促进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腹水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至2012年9月来我院接受肝硬化护理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并使用SPSS 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护理效果,对于降低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将114例住院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自制的肝硬化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于出院时比较2组患者肝硬化相关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患者满意度;出院2周电话回访比较2组患者健康行为执行程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92.98%高于对照组的61.40%(P0.01);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98.25%高于对照组的87.72%(P0.01);观察组健康行为执行率78.95%高于对照组的57.89%(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徐善芬 《大家健康》2016,(2):255-25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应用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肝硬化腹水患者78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腹胀减轻时间,首次排尿量,腹水消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的减轻患者腹水症状,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全程护理,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和7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的综合护理的效果对比观察.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针对我院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48例,将48例患者分为两组,平均每组各24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综合护理为治疗组,两组均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经过综合护理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腹水症状比对照组消失快,治愈有效率为91%,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治愈有效率79%,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缩短病程,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减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俊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2):330-332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抽样法将2005年5月-2009年5月来我科住院半个月以上的84例肝硬化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路径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住院天数、卧床时间、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卧床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控制了一定的医疗费用。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硬化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减少了患者医疗花费,可控制医疗护理成本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龙日芹 《吉林医学》2013,34(24):5052-5052
目的:对肝硬化腹水的内科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9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整体及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将90例同类型且同期收治的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组好转率为88.9%,对照组好转率为77.8%;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8%,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则为80%。两组各项指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于肝硬化腹水患者中,不仅有助于患者生活状态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200例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健康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芦艳 《吉林医学》2013,(33):7042-7042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相应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对照组高于观察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胃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积极效果,能够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并且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服务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肠梗阻并行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结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梗阻行保守治疗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符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裴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44-4145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92例肝硬化腹水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6例,分别给予2组患者优质护理及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治疗效果、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未出现病情恶化及死亡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抑制病情恶化,可促进护患关系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王菲 《中国民康医学》2014,(20):127-128
目的:观察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了50例躁狂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4.3分,家属满意度为82.9分;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3分,家属满意度为95.1分;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抑郁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胆道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胆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管理,对2组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道手术患者的护理服务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患者护理质量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最佳护理效果.方法 60例确诊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入院日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对疾病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医学知识的掌握度及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阮宏兵 《吉林医学》2013,34(12):2344-234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ICU收治的6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入住ICU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护理到位率、医生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ICU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方案对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肝功能、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于入院初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后,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方案,2组患者在出院前再次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观察2组患者肝功能改善状况、营养状况,并比较2组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营养风险评分。 结果 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总胆红素及谷草转氨酶异常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以及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总体健康各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前营养风险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对肝硬化腹水伴营养不良患者采用个体化中医营养护理方案促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有效恢复,明显改善营养不良状况,降低营养风险总评分,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完善的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64例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32例患者采用按常规医嘱进行护理,实验组32例患者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起搏器安置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