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20例原发甲状腺淋巴瘤后方回声均可见增强(100%),17例(85%)甲状腺腺体增大.13例(65%)表现为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肿瘤后方同声增强,归为结节型.3例(15%)表现为甲状腺一侧腺体增大.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弥漫型.4例(20%)表现介于前两类表现之间,与桥本氏病表现相似,回声不均匀,片状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混合型.结论 原发甲状腺淋巴瘤超声表现多样,甲状腺增大、淋巴瘤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是其主要超声特点.  相似文献   

2.
高频超声诊断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鹏  张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12):2269-2270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较为罕见,仅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2.5~5.0%[1-2].国内外有关PTL超声诊断的文献较少,且多属个案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例PTL患者6个甲状腺病灶的声像图表现,以期提高其超声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正>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yroid gland,PLT)表现为缓慢或快速生长的颈前肿块,其临床与影像表现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相似,易误诊。近期我院收治PLT 1例,病初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女,51岁。因发现颈部肿物10 d入院。10 d前患者发现颈部有一5 cm×2 cm大小的肿物,表面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淋巴瘤及其不同病理类型的超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淋巴瘤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表现、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比较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瘤超声图像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3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7例(56.7%),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8例(26.7%),滤泡性淋巴瘤3例(10.0%),灰区淋巴瘤1例(3.3%),淋巴母细胞淋巴瘤1例(3.3%)。临床表现有短期内颈部肿大(60.0%),伴有压迫症状(46.7%),Ⅲ/Ⅳ区颈部淋巴结肿大(63.3%),甲状腺功能异常(10.0%),合并桥本甲状腺炎(63.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之间在病灶的纵径(P=0.036)、回声特征(P=0.036)以及病灶边缘(P=0.005)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侵袭性之间在回声特征(P=0.005)以及病灶边缘(P=0.020)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现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短期内增大明显的甲状腺内极低回声肿块,且伴有颈部Ⅲ/Ⅳ区淋巴结肿大时,应怀疑甲状腺淋巴瘤发病。边缘不规则的极低回声病灶伴片状高回声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边缘规则的极低回声病灶伴网格状回声是黏膜相关组织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12例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患者的超声图像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甲状腺均明显肿大.9例表现为甲状腺内极低回声肿物或弥漫性甲状腺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3例表现为甲状腺病变部位呈高、低混合的肿物回声.5例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回声极低.5例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些特征,超声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6.
周芳  张刚  罗东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3):293-295,299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非霍奇金淋巴瘤(PT-NHL)的超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9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PT-NHL患者的超声表现。结果19例PT-NHL患者声像图主要表现为结节型、弥漫型和混合型,分别占63.2%(12/19)、15.8%(3/19)和21.1%(4/19),其中68.4%(13/19)合并有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为甲状腺局部或弥漫性肿大,腺体内可见一个或多个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呈条索状、网格样、点状、团状高回声及类囊性改变,病灶后方回声增强。结论PT-NHL声像图表现形式多样,若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发现极低回声病灶,后方回声增强时,应警惕PT-NHL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MTL)的超声影像学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为PMTL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7例PMTL病灶二维超声均表现为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声像图表现分为2种类型,弥漫型4例,结节型3例;彩色多普勒显示病灶内血流丰富者5例,血流稀少者2例.病理证实全部病例均伴有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论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在二维超声声像图上有一定的特征,结合患者临床资料,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能够提高此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ML)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表现。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为PTML患者的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PTML病灶常规超声表现为3例呈弥漫型肿大,2例右叶增大显著,病灶呈低回声,伴有后方回声增强,未侵及甲状腺包膜,未见钙化或液化;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血流丰富,可探及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超声造影示病灶均呈整体均匀高增强。结论 PTML常规声像图、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均有一定特征性,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有助于提高超声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43岁。发现左颈部肿块2个月。临床触诊:左甲状腺可及直径4cm肿块,质硬,活动差。超声检查:甲状腺光点增粗,内部回声欠均匀,左侧甲状腺外周见27mm×48mm低回声团块,外侧边界清,内侧与甲状腺组织分界模糊,内部可见少量彩色血流信号,团块与甲状腺关系密切(图1)。左侧颈部箭头所示为甲状腺组织及甲状腺包膜图1甲状腺左叶外周低回声肿块声像图可见数枚低回声结节,最大约10mm×6mm,边界清,形态饱满。超声诊断:(1)甲状腺光点增粗;(2)甲状腺左叶外周实性肿块,考虑恶性;(3)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手术所见:左侧甲状腺肿块直径4cm,质地硬,包绕左侧颈…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简介女 ,47岁。因发现左颈部包块半月入院。检查 :左侧颈部甲状腺 度肿大 ,可触及 2 .5 cm× 2 cm结节 ,表面光滑 ,质韧 ,无压痛 ,随吞咽上下移动 ,周围淋巴结未触及 ,余无特珠。B超示 :左叶甲状腺 4.7cm× 2 .2 cm× 2 .2 cm,其内可探及3.0 cm中等回声光团 ,边界基本清楚呈腺瘤声像。右叶甲状腺 4.5 cm× 1.5 cm× 1.5 cm,形态正常。放射免疫检测 :T3、T4、TSH、r T3、FT3、FT4结果正常 ,TG- 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增高 ,TM- 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 )增高。临床诊断 :甲状腺腺瘤。术中冰冻送检组织 :暗红色椭圆形组织 4.5 cm…  相似文献   

11.
淋巴结外淋巴瘤大多发生于咽淋巴环、胃肠道和纵隔等部位,发生于甲状腺的原发性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PTL)少见,临床上常难与其他甲状腺恶性肿瘤鉴别。笔者收集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例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的PTL,对其CT灌注特点与病理表现作一对照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primary thyroid lymphoma, PTL)的超声特征及超声引导甲状腺活检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至2013年北京协和医院22例经病理证实的PTL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2~81岁, 中位年龄61岁)、超声声像图表现及活检方式, 将PTL超声表现分为3型, 即弥漫型、结节型和混合型。  结果  22例PTL患者的主要病理类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B细胞淋巴瘤(45.5%, 10/22)和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6.4%, 8/22)。16例PTL患者(72.7%)首发症状为颈部肿物近期明显增大。22例PTL患者中16例(72.7%)超声诊断为恶性或可疑恶性, 6例(27.3%)超声诊断为良性。10例行超声引导细针抽吸活检, 其中仅2例诊断可疑PTL; 9例行超声引导组织活检, 其中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5例PTL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活检, 获得病理诊断。PTL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弥漫型(45.5%, 10/22)、结节型(40.9%, 9/22)和混合型(13.6%, 3/22)。  结论  超声声像图特征有助于PTL诊断, 尤其是对有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病史的患者。超声引导组织活检安全、准确, 是诊断PTL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甲状腺淋巴瘤临床上非常少见,其超声表现国内外报告更少。我院近来应用ATL,HDI-3000彩色超声仪,采用L10-5MHz超宽频探头,共发现两例甲状腺淋巴瘤并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51岁,发现有颈前肿物一月余.进行件增大。体检:右甲状腺明显增大,质地较硬,无压病.未触及明显结节。左甲状腺质地悄地、不肿大未触及结化形色超声检查:左用状腺体积不大,宽×厚为2.7cm×1.7cm,回声不均匀减低,可见较多人规则细莱索状较强回声并有网格样改变,CDI显本整个甲状腺内部血流和富,似“火海样”改变。右甲状腺明显增大,宽×厚…  相似文献   

14.
乔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乔本甲状腺炎(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复习27例HT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除观察HE切片外,并选择部分病例做HBME-1、CK19、galectin-3、Ret-Oncoprotein和p53。探讨HT癌变的可能机制。结果105例HT中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27例,合并B细胞淋巴瘤2例。27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占HT的25.7%(27/105),其中乳头状微癌17例,普通型4例,滤泡型2例,实体型2例,弥漫硬化型1例,嗜酸细胞型1例。合并HT的甲状腺乳头状癌镜下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HBME-1、CK19和galectin-3表达均与单纯甲状腺乳头状癌相似。2006年随访21例(77%)均健在,其余6例失访。结论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好发于中年女性,并且临床多无症状。肿瘤的发生与HT关系密切。由于HT患者中乳头状癌发病率较高(25.7%),而且又以微小癌占多数(63%),因此对中年女性的HT,应该仔细检查。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院 1 998- 1 2~ 2 0 0 0 - 1 2共收治原发结外淋巴瘤 9例 ,其中胃粘膜相关淋巴瘤 4例 ,乳腺淋巴瘤 3例 ,甲状腺淋巴瘤 2例 ,术前误诊 5例 ,误诊率约为 55%。现结合病理及文献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1 2~ 68岁 ,中位年龄 45岁。 4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瘤中表现腹痛、腹胀、反酸、纳差 3例 ,另外 1例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3例乳腺淋巴瘤中表现为乳腺肿块 2例 ,表现为溢乳 1例。 2例甲状腺淋巴瘤表现为甲状腺一侧肿物 1例 ,另 1例表现为弥漫性肿大。病理类型 :4例胃粘膜相关淋巴瘤中有 2例为低度恶性 B细胞性 ,1…  相似文献   

16.
<正>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BL)是一种极少见的高度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占全部NHL的3%~5%。临床上主要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节外病变可侵犯胃肠道、骨、骨髓、皮肤、唾液腺、甲状腺、神经系统等多种器官和组织,在成人少见且预后相对较差,BL的恶性程度极高,生长迅速,体内瘤负荷很高,虽  相似文献   

17.
桥本甲状腺炎超声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以超声引导细针穿刺作为诊断桥本甲状腺炎的金标准,探讨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方法 回顾性总结216例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确诊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超声表现.超声观察指标为:甲状腺两侧叶大小及峡部厚度、内部回声特点、甲状腺内血流分布、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甲状腺周围有无肿大淋巴结.根据患者甲状腺功能分成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功能减低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比较3组患者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速度.结果 仅84例患者(38.9%,84/216)具有经典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甲状腺两侧叶及峡部体积增大,回声减低,血流丰富;132例患者(61.1%,132/216)具有不典型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甲状腺体积不大,实质回声增粗或呈局限片状低回声.25.0%(54/216)合并实性结节,2.8%(6/216)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内血流分布较正常增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组甲状腺上动脉血流平均速度为(39.0±20.5)cm/s,甲状腺功能减低组为(41.1±21.4)cm/s,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为(35.6±17.1)cm/s,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9,P=0.68).93.1%(201/216)的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下极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结论具有经典桥本甲状腺炎超声图像患者仅占少部分,应重视不典型桥本甲状腺炎超声表现,减少漏诊.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内血流不能成为判断甲状腺功能的指标;甲状腺下极周围淋巴结的检出可协助该病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智能障碍表现。方法采用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35例患者(患者组)和31名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测试。结果除数字符号分测验外,其余分测验的得分患者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均&;lt;0.05);77%(27/3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与对照组(6/3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01);分测验成绩≤4者两组间比较,数字符号、填图、木块图、图形拼凑差异有显著意义(P&;lt;0.05~0.001)。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脑高级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智能障碍以操作和视空间能力的受损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46例(57个癌结节)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其超声特征与58个≤1 cm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94.7%)、实性成分(100%)、形态不规则(68.4%)、纵横比>1(31.6%)、边界不清晰(61.4%)、微小钙化(66.7%)、内部血流(28.1%),以及颈部及锁骨上可探及肿大淋巴结(36.8%),其上述超声特征的显示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淋巴结肿大的艾滋病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 NHL)CT表现及误诊原因,提高对NHL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10月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首诊为NHL并淋巴结肿大、且经病理学确诊患者的CT表现,对照病理学检查及CT随访分析NHL的CT表现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首诊NHL伴淋巴结肿大并病理学检查患者共98例,其中NHL 70例,首诊误诊病例淋巴结转移瘤(lymph node metastasis, LNM)9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淋巴结炎(Talaromyces marneffei lymphadenitis, TML)13例,淋巴结结核(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TL)6例。NHL患者发热较TML、TL少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8.671,P<0.001、Fisher精确检验,P=0.020);NHL患者乏力较TML少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744,P<0.001)。NHL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