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江都区肺结核病流行特征,明确防治工作重点,为科学制订和实施本地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12年江都区肺结核病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4~2012扬州市江都区累计报告肺结核病病例6742例,年均发病率为70.19/10万,年发病率(/10万),2004~2012年分别为49.59、85.89,78.24、83.53、75.25、63.24、67.98、68.41、59.32(P〈0.01);男性为115.70,女性为32.60(P〈0.01);发病率前三位的乡镇为丁沟镇(80.04)、丁伙镇(78.98)、吴桥镇(77.39)。6742例中,50~79岁占65.11%;农民占67.12%,工人占13.07%,学生占2.57%;3月占10.13%,4月占8.69%,5月占8.60%,8月占9.02%,12月占9.43%。结论2004~2012年江都区肺结核疫情呈稳中有降趋势,患者以农民、工人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永昌县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永昌县2005—2012年肺结核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永昌县2005—2012年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例4565例,年均发病率242.2/10万,其中涂阳肺结核病1025例(22.46%),55—59岁、60—64岁、65—69岁和70—74岁四个年龄组占68.57%,男女性别比为1.94:1,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0.58%。结论近5年永昌县肺结核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永昌老年男性农民是肺结核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县肺结核病疫情报告的动态变化和流行特征,为探索肺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县2001~2012年肺结核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1~2012年高县累计报告肺结核病人4266例,死亡10例,涂阳病人208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和涂阳发病率分别为74.71/10万、0.16/10万和36.55/10万。肺结核报告发病率,2006年最高为91.84/10万,2003年最低为39.90/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男性为109.24/10万、女性为40.17/10万(P〈O.01);涂阳肺结核年均发病率,男性为53.06/10万、女性为20.03/10万。4266例中,农民为最高,占79.40%,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5岁占88.23%,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65岁,合计1763例,占总发病数的84.48%。结论近年来高县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农村为高发地区,15~65岁男性农民为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林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启动后肺结核病流行规律及控制效果。方法对西林县2005—.2009年肺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09年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11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6.68/10万(1116/712302),各年间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县8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其中那劳乡的发病率最高,为249.56/10万,各乡(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761例,女性355例,男女性别比为2.14:1;发病年龄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632例,占56.63%),职业以农民为主(873例,占78.23%)。病人总体到位率为69.71%(778/1116)、就诊率为2.22‰(1579/712302)、查痰率为86.83%(1371/1579)、涂阳率为21.30%(292/1371)、涂阳登记率为40.99/10万(292/712302),涂阳患者督导短程化疗率为97.60%(285/292)、治愈率为88.07%(251/285)。结论西林县传染性肺结核病流行较为严重,报告发病率有年度、地区性差异,病人就诊率、到位率、涂阳率较低。应加强结核病归口管理,同时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病人的发现率和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莞市厚街镇肺结核病流行现状,评价该地区目前肺结核病防控措施的效果,为今后制订结核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厚街镇肺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共报告肺结核病患者3394例,以2011年报告发病率最高(166.04/10万),其次为2008年(165.61/10万),2012年最低(146.93/10万);流动人口报告发病率显著高于常住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86,P〈0.001);报告病例分类以茵阴比例最高,占49.50%,其次为未痰检,占36.30%,涂阳占13.99%;发病的男女性别比为2.07:1;报告病例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14岁以下儿童发病极少;职业分布以工人发病比例最高,占66.08%;季节分布以夏季发病例数最多。结论厚街镇流动人口的肺结核病疫情不容乐观.应着重加强这部分人群的肺结核病防治管理工作及归口管理工作,同时,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和新生儿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使结核病的防控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997~2003年泰州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肺结核的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七年来,泰州市肺结核平均发病率为39.29/10万,全市各地、四季均有发病,菌(+)发病率为7.24/10万,30~6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发病总数的68.11%,农民、工人、离退、学生、家务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97.36%,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结论 泰州市肺结核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必须进一步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济南市肺结核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规律,为今后肺结核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1997~2011年肺结核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济南市1997~2011年肺结核报告发病32959例,死亡120例,年均发病率为37.23/10万,2008年发病率最高为55.72/10万,2001年发病率最低为17.46/10万(P〈0.01);郊县发病率为35.37/10万,市区发病率为40.89/10万(P〈0.01);男性发病率为59.94/10万,女性为30.68/10万(P〈0.01)。32959例中,1月份占18.54%;20~69岁占76.84%,农民占49.26%,学生占10.43%,工人占10.32%。结论济南市1997~2011年肺结核城区发病高于农村,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广西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对广西2009年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9年广西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为88.0/10万,病死率为0.6/10万,涂阳肺结核发病率为33.5/10万,新发涂阳占涂阳肺结核病例的90.2%;男性发病率为121.0/10万,女性发病率为52.1/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6447.321,P〈0.01)。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75岁以上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为266.6/10万。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75.4%。城镇发病率为161.0/10万,农村发病率为71.1/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x^2=6566.731,P〈0.01)。4—7月份是肺结核高发时间,南部沿海城市及贫困山区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结论广西结核病防治策略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大政策扶持与经费投入,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结核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合浦县结核病流行状况,掌握结核病发病规律及特点,为今后的结核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2年结核病有关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2年合浦县共报告结核病45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4.98/10万。男性3304例,女性1252例,男女性别比为2.64:1。发病年龄集中在15—60岁年龄组(占69.36%),发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3.9l%),其次为民工。乡镇以石湾发病最多,其次是常乐、沙岗、星岛湖、廉州。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3—8月为高峰。结论合浦县结核病患者以青壮年农民及民工为主,男性多于女性,今后防治结核病重点应放在农村。  相似文献   

10.
穆金萍 《职业与健康》2013,(21):2828-2829,2832
目的通过了解近年来沈阳市肺结核病的流行特征及规律,为该市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2004--2012年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2年沈阳市共报告肺结核4611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8.68/10万;死亡210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31/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之比为2.31:1;涂阳占38.22%,菌阴占55.64%,未痰检占5.74%,培阳仅占0.40%;3月份报告发病数最多;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较多;20—59岁年龄组患者人数最多;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发病率较高。结论该市应继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肺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方伟  朱凤华  毕丹红  华月中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8-2989,2991
目的通过分析无锡市惠山区2008--2012年度结核病疫情,了解该地区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降低肺结核病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无锡市惠山区肺结核病例统计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并利用SPSS13.0、MicrosoftExcel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学分析。结果惠山区年均活动性肺结核登记率为39.07/10万,新涂阳登记率为16.19/10万。患者中男性病例975例,患病率为27.21/10万;女性425例,患病率为11.86/10万;男性肺结核患病率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01,P〈0.05)。除0—4岁组其余均有发病,其中15~24岁、25~34岁、35~44岁组病例数较多,占发病总数的57.21%。患者以农民、民工为主,共计988例,占活动性肺结核总数的70.57%。洛社、堰桥、钱桥等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地区,患者发现例数相对较多。全年各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差异,11、12、1月份病例数较少。结论该区活动性结核患者以从事体力劳动的男性青壮年为主,根据结核病发病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为有效的控制结核病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近5年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状况,为制定女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08--2012年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襄州区共报告女性法定传染病23种6498例,年均发病率为237.96/10万。2008--2012年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143.25/10万、163.01/10万、165.05/10万、423.12/10万和385.85/10万;死亡16例,年均死亡率为0.59/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16种2617例,丙类7种3881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3669例)占56.46%,其次是呼吸道传染病(1518例)占23.36%,第3是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1140例)占17.54%;发病前5位的疾病为手足口病(116.93/10万)、肺结核(37.35/10万)、病毒性肝炎(37.02/10万)、腮腺炎(12.16/10万)和梅毒(8.64/10万)。发病季节性明显、以0~6岁学龄前散居儿童为主。结论襄阳市襄州区女性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腮腺炎和梅毒是主要传染病,保护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是该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黄芳  谢旭  唐秀娟 《职业与健康》2013,(23):3172-3174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深圳市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深圳市水痘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2012年深圳市水痘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该市共报告病例21376例,死亡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4.64/10万,年发病率分别为44.60/10万、36.75/10万、32.97/10万、58.13/10万和49.46/10万。其中宝安区报告病例最多(8005例),占全部病例的37.45%,3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高的为盐田区(149.98/10万)。每年5、6月以及12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发病以5—10岁年龄组儿童为最多,职业分布以学生最多。2008--2012年全市报告水痘突发疫情193起,发生单位均为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2008--2012年深圳市水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较为严重,有必要加强相关科研工作,明确当前疾病负担以及探索相应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Excel 2003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处理,检索条件为按发病日期。结果 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累计报告5 745例,死亡9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99/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5/10万;2009—2013年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63/10万、21.83/10万、35.28/10万、39.89/10万和47.33/10万。男性累计报告发病3 481例,占发病总数的60.59%;女性累计报告发病2 264例,占发病总数的39.41%,男女性别比为1.54∶1。报告重症病例50例,聚集性疫情81起。2009—2013年全市各县(市、区)每年各月均有手足口病报告,发病呈双峰分布。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96.64%,呈典型的婴幼儿高发,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77.04%)为主。实验室确诊的594例病例中,EV71感染287例(48.32%),CoxA16阳性128例(21.55%),其他肠道病毒阳性179例(30.13%)。结论 2009—2013年资阳市手足口病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呈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点。应加强疫情监测,采取针对性措施落实各项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菏泽市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以提高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 MSS)运转水平,并为证实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该市2009-2012年MSS资料进行描述分析。结果2009-2012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分别为322、485、70和61例。各年度疑似病例样本采集率在19.87%-8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IgM检测后7日内报告率分别在52.94%~9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疹确诊病例分别为256、412、31和9例,年发病率(1/10万)分别为2.98、4.75、0.37、0.11。麻疹发病呈散发,麻疹发病以3岁以下儿童为主。2010-2011年麻疹疫苗及时接种率在70.75%~80.17%之间,年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消除麻疹工作进展情况正在改善,并提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为消除麻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宁市2008--2012年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风疹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南宁市2008--2012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报告的风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南宁市共报告风疹病例2591例,年均发病率为7.82/10万,2011年的发病率最高,为19.57/10万。全市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良庆区发病率最高,为25.81/10万;3—7月为发病高峰期,人群分布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2.05%;10—14岁组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46.62%;风疹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中、小学校。结论该市应加强疫情监测,提高中、小学生等重点人群疫苗接种率,防止暴发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柳州市2009--2012年手足口病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柳州市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柳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65735例,重症409例,死亡2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05.54/10万、437.94/10万、456.81/10万和624.42/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4—乇月;11个县(区)都有病例报告,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5岁及以下儿童发病数较高,占95.68%;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67.79%和28.95%。实验室诊断病例366例,其中肠道病毒71(EV71)型阳性占71.86%,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型阳性占9.2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18.85%。结论柳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呈上升趋势,防治工作不容忽视,应强化多部门协作,加强社区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以减少手足口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8.
文湘昀  郑航  付汉生  彭燕 《职业与健康》2013,(19):2526-2528
目的分析汉中市汉台区2009--2012年狂犬病发病流行情况,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2年狂犬病疫情报告、个案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三间分布资料、疫苗使用情况和流行因素。结果汉台区2009--2012狂犬病发病统计数为35例,死亡35例,年均发病率为0.46/10万,病死率为100%。男女患者分别为28和7人,性别比为4:1;年龄最小16岁,最大69岁,年龄以40~60岁为发病高峰,共27例,是总数的77.1%;职业以农民为主,共29例,占总数的82.9%。夏秋季发病多,共26例,占总数的74.3%。未接种疫苗共29例,占总数的82.9%,未接种免疫制剂的共31例,占总数的88.6%。发病情况与国内相邻地貌区域的发病率相近,高于全省,接近全市水平,总体控制基本稳定,地区分布以农村城乡接合部为主。结论疫苗接种率低,群众自我防患意识低是导致狂犬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张庆惠 《职业与健康》2014,(10):1363-1365
目的分析沈阳市和平区近年来猩红热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对策,为制定猩红热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沈阳市和平区2004—2012年猩红热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3.20/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男女性别比为1.52∶1,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0.11/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33/10万,男女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5、6月和11、1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28.21%、21.34%;发病年龄以3-8岁年龄组为主,占74.50%;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发病数分别占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0.38%、34.52%、21.24%。结论男性猩红热年均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呈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发病高峰,呈春末夏初和冬季发病高峰。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防范意识和水平;开展疫情监测,及时做出预警分析;做好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有效控制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