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0~2006年广西酵米面食物中毒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掌握广西酵米面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及规律,为有效开展预防酵米面食物中毒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1990~2006年广西酵米面食物中毒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0~2006年广西共报告19起酵米面中毒,中毒121人,死亡76人,病死率62.81%;中毒地点主要发生在广西西北部的巴马、凌云、隆林等10个山区县农户,中毒原因系食用制作后贮存多日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酵米面所致。结论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严重危害广西西北部山区县村民身体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做好宣传教育,使村民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抛弃食用制作后贮存多日的酵米面习俗,是防止酵米面食物中毒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王福春 《医学动物防制》2008,24(12):926-927
百色市靖西县果乐乡义用村大现屯发生一起酵米面食物中毒,发病3例,其中死亡2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定为一起酵米面黄杆菌毒素污染食品所致酵米面食物中毒。提示加大防控知识社会宣传力度,普及酵米面食物中毒防控知识,提高壮族山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改变陈规陋习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网,是严防酵米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1988年如皋县农村发生酵米面集体食物中毒23例(发病率为51.5%),6例当即死亡,17例入院。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治疗1~3周后,全部治愈。从剩余酵米面中分离到1株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  相似文献   

4.
一起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食物中毒调查报告承德市卫生防疫站高旭关键词酵米面,食品中毒酵米面又名“臭米面”,是我市几个县农村所喜欢的一种食品,常因贮存不当而发生食物中毒。1988年3月24日,我市隆化县排岔子村苏某一家4人和1位客人,就因食用了自制的“...  相似文献   

5.
酵米面黄杆菌亦称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中毒者国内外少见.1990年5月15日,我区发生一起由食用变质银耳引起的酵米面黄杆菌食物中毒,共17人,死亡3人,在我院住院治疗2人.  相似文献   

6.
桂西一带在每年的夏秋之交,群众喜欢把粗粮“粘性玉米粒”用水浸泡发酵,然后磨成浆,滤掉水份,晒干成为酵米面(称臭米面)。用久贮的酵米面制成糍粑、水圆等进食后往往会引起食物中毒,以致发生死亡。据不完全的统计,1966~1980年广西发生这类食物中毒共有15起,中毒150人,98人死亡,病死率为65.3%。过去在我区对该种食物中毒的病原病因问题一直未明确。于1979年5月在靖西县梁某家引起中毒的酵米面样品中,首次分离出一种能产生黄色素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经病原学鉴定及产毒试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象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主要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BA)。现已证明,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及其毒素是我国酵米面、变质银耳及多种自制淀粉类发酵食品食物中毒的病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4年底,我国16个省共发生椰酵假单  相似文献   

8.
酵米面黄杆菌是一种新的食物中毒菌,它的毒素是引起东北和广西地区酵米面中毒的病因。酵米面中毒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食物中毒。为了进一步摸清该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以寻求防治对策,特从血清学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本报告仅就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百色市酵米面中毒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规律。方法:对1997年6月至2005年5月百色市酵米面中毒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7年6月至2005年5月报告有7起酵米面中毒,中毒者45人,死亡31人,病死率68.89%;中毒地区发生在乐业等5个县的山区农户家庭;时间分布在4~9月份;中毒者平均潜伏期为12h;一次进食200g以上的酵米面食物19人,均死亡;中毒原因是进食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贮存多日的酵米面粉所致。结论:酵米面中毒是百色西北、西南山区县危害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教育群众彻底改变传统的食用方式是防止酵米面中毒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0.
酵米面食物中毒,是一种地区性多发性疾病,东北地区每年均有多起中毒致死的病例发生。人体酵米面中毒的病理变化,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肝、肾、心肌等实质脏器的变性及坏死。2.脑神经细胞的变性及坏死。3.胃肠道粘膜及全身各脏器的出血。曾经从酵米面食物中分离出一种黄杆菌,其致病性与致病食物相似。该菌的毒素液灌喂家兔和家犬后,引起与人相似的中毒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1.
覃大烈  冯尚克 《广西医学》2006,28(5):754-755
我们对19例酵米面中毒患儿采用双管末梢自动恒速换血疗法,取得满意疗效,并对换血中患儿血液内环境变化、生命体征监测、换血前后各生化指标进行前瞻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9例酵米面中毒患儿为1998年8月至2003年8月我院住院患儿,男11例,女8例,年龄2.5岁至11岁,平均6.5岁.19例患儿均有进食糯玉米酵米面史,且均有同进食的各家族成员出现不同程度中毒症状,各家族成员中因中毒死亡共6例.19例中深昏迷11例,浅昏迷8例,伴有肾功能衰竭8例,多脏器损害12例.中毒至换血时间12~72 h.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东北及西南地区仍有酵米面食物中毒的报道,河南和河北省发现变质银耳中毒。其中毒原因是由于食物污染了椰毒假单胞菌所致。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米酵菌酸和毒黄素,因这两种毒素毒性强烈而使食物中毒病死率高达30%~50%。过去这种中毒无解毒方法,我们通过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总结其中毒的治疗方法如下。一旦发生酵米面或变质银耳中毒,对同餐音不论发病与否都要收治入院。首先催吐、洗胃、清肠,然后口服活性碳20~40g以吸附胃肠道中残存的毒索。有条件时要进行微囊活性碳血液灌流,以吸附血中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的分布和传播情况。方法对59份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用限制性内切酶Spe I酶切17株椰酵假单胞菌染色体DNA以进行脉冲电泳(PFGE)分析。结果采集样品59份,分离鉴定出椰酵假单胞菌14株,检出率为23.73%,17株菌的PFGE图谱的相似性系数在53.6%~100%之间,经聚类分析得到14个PFGE型别。结论云南省部分地区椰酵假单胞菌污染严重,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进一步从食品源头加强卫生监测;PFGE带型呈多样性,对今后云南省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引起食物中毒的诊断和溯源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988年8月我市胜利乡甲、乙两村发生一起变质酵米面食物中毒,在省内尚属首次发生,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男10例,女13例,年龄2~76岁。潜伏期1~80h,平均14.5h,91.3%在24h内发病。6例死亡病例潜伏期1~8h,进食到死亡时间25~75h。酵米面来源:系甲村村民以隔年白粘玉米所制,制成后湿粉边食用边晾晒,上覆塑料薄膜,因天雨未能及时晒干,变质后仍继续  相似文献   

15.
酵米面中毒病原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是该菌产生的水溶性毒黄素和米酵菌酸,此毒性物质与可污染酵米面和银耳等食品引起急性食物中毒,但对毒黄素诱变试验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紫露草微核技术和动物微核试验对毒黄素的诱变性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尽管两种试验细胞各异,但都表现出较强的诱变作用,毒黄素对细胞的诱变作用在食品卫生的检测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次食物中毒的原因及特点,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和收集全部中毒病例的临床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本次共发病9例,罹患率为75%,死亡2例。最短潜伏期约15h,最长潜伏期21h,中位数潜伏期16h。病例临床表现类似于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中毒特征。结论本次食物中毒可能为食用被椰毒假单胞酵米面亚种污染的霉变吊浆粑所致,开展"吊浆粑现做现吃,一次食完"的健教宣传是预防类似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谢志才 《中外医疗》2009,28(4):64-64
目的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60例轻、中、重度小儿食物中毒病例进行总结,分析食物中毒的相关病因及临床表现。方法对60例食物中毒患儿进行催吐、导泻、解毒的合理治疗。结果60例患儿均在5d内痊愈出院。结论食物中毒的急救是儿科急诊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83~1990年间,我市曾发生酵米面中毒7起44人,死亡23人,病死率52.3%。现将中毒致死的23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患者,男15例,女8例,年龄7~79岁。均有确切制食酵米面食品的病史和肝、肾、脑等多脏器损害与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并能除外其它中毒。  相似文献   

19.
黄伟 《广西医学》2003,25(12):2508-2508
食物中毒的病人通过血液净化治疗可获得较良好的疗效。由于有创的动静脉穿刺置管及治疗时间较长 (每次约 2~4 h) ,加之有的患者可能会因中毒后精神症状改变不合作 ,而需实施麻醉术。现谈些对我院 36例食物中毒患者麻醉的体会。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病人中 ,男性 2 6例 ,女性 1 0例 ,年龄 2~ 5 6岁 ,平均 34岁。中毒原因 :1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食物中毒 (1 1例 ) ;2毒蕈中毒 (1 0例 ) ;3鼠药中毒 (5例 ) ;4鱼胆中毒 (4例 ) ;5毒蜂螯伤 (2例 ) ;6安眠药中毒 (2例 ) ;7有机磷农药中毒 (2例 )。其中深昏迷 2 0例 ,浅昏迷 1 0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5年~1997年3月共收治了10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其中14例并发呼吸停止。现将14例呼吸停止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停止患者均为口服中毒,口服量50ml~300ml,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19~34岁,呼吸停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