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男性狼疮性肾炎2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不仅是以皮肤盘状红斑为主要表现的皮肤损害 ,更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临床的表现 ,肾脏受累在SLE中约占 50 %~80 %。根据一般病理检查 ,肾脏受累者约占 90 % ,加上电子显微镜及免疫病理学检查 ,几乎所有SLE均有程度不同的肾损害。SLE发病率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女之比约为 1∶9。由于男性SLE较少见 ,临床上往往容易被忽视。我们对 2 4例男性狼疮性肾炎 (LN)进行了临床分析 ,并与女性LN作了比较。资料与方法1 病例选择 选择我院肾内科 1 994年 1月…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常见病 ,在我国发生率高达0 .1% ,肾脏损害是其显著的特点 ,其发病有着明显性别差异 ,男女的比例为 1∶5~ 12 〔1,2〕。据文献报道 ,男性SLE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女性患者〔2~ 4〕。作者比较分析了收集到的 2 40例女性 ,32例男性SLE患者起病及进展期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分布以及首始起病时的病理分型 ,以探讨两性SLE的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1 病例来源  1983年~ 1999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以及作者在进修期间收集到的住院患者 ,女性 2 40例 ,男性 32例 ,发病年龄 5岁~ 78岁 ,全部 2 72…  相似文献   

3.
叶任高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结缔组织疾病 ,女性多见。狼疮性肾炎是SLE最常见的并发症 ,其严重的程度与预后直接相关。著名肾脏病学家叶任高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 ,治疗本病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兹将叶教授的临床经验简介如下。   1 证病同辨 ,制定狼疮基本方SLE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 ,逐渐加重的病理过程。控制狼疮活动是治疗的关键。叶教授认为 :狼疮活动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痛等临床表现。根据辨证论治以热毒炽盛为主。同时 ,由于热毒客于经络 ,使血涩不通 ,而形成血瘀 ,故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免疫性疾病 ,SLE并肾衰竭 ,是SLE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有关SLE并肾衰竭者 (氮质血症 ) ,是否该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 (或 )细胞毒药物予以治疗 ,观点还不一致 ,报道也不多。笔者以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细胞毒药物治  相似文献   

5.
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死因,目的在降低其病死率。方法对465例SLE患者中的90例死者死因进行分析。结果最主要死因是SLE本身40例(4444%),其次是感染30例(3333%),心血管疾病12例(1333%)。SLE与感染致死较常发生于年轻患者。SLE死亡多发生在诊断后的头三年。结论SLE死亡最主要原因是SLE本身,故对SLE活动应积极治疗,但不能过度,以免引发感染而死亡。  相似文献   

6.
一次性软组织扩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一次性软组织扩张的可能性,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laserdopplerflowmeter,LDF),在9只健康雄性白色乳猪躯干部作一次性软组织扩张术(intraoperativesustainedlimitedexpansion,ISLE),共对54个ISLE扩张的皮肤进行微循环监测,同时对扩张囊内压力与ISLE皮肤血流的相关性及ISLE皮肤病理学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一次性扩张的皮肤,其微循环灌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可提供更多的额外皮肤。为临床应用一次性软组织扩张技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狼疮肾炎终末期狼疮活动情况和预后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患者发展至终末期肾病(ESRD)时狼疮活动情况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987~1997年资料完整的71例LN的ESRD患者临床性SLE活动和血清学SLE活动的各项指标、死亡原因,分析比较LN的ESRD患者与非LN的ESRD患者的存活率。结果本组LN的ESRD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前有648%已没有SLE临床活动表现。进行透析治疗后,SLE临床性活动渐趋静止状态,活动率从第一年563%下降至第十年28%;SLE血清学活动表现的消退,要比临床活动表现的消退缓慢;LN的ESRD透析治疗患者第2、5、10年的存活率与非LN透析患者相近,分别为796%、525%、305%,其死亡原因似与SLE活动无关。结论在LN的ESRD期间,SLE活动的静止趋势与时俱增,死亡原因与SLE活动性似无明显关系,LN的ESRD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与非LN的ESRD替代治疗患者相同。当LN发展至不可逆的ESRD时,需长期作肾脏替代治疗,无必要再应用免疫抑制治疗。  相似文献   

8.
新月体肾炎3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月体肾炎3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王自力,刘玉春,邹万忠,潘缉圣,王海燕THEPROGRESSIVECRESCENTICGLOMERU-LONEPHRITISCLINICOPATHOLOGICANALYSESOF33CASESWangZili;LiuYu...  相似文献   

9.
韦格内肉芽肿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分析韦格内肉芽肿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确诊的韦格内肉芽肿病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34岁,侵犯的组织器官包括;肺,鼻咽,肾脏,眼,腮腺,关节及皮肤,前列腺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三多”是韦格内肉芽肿胸部影像学检查的特点。结论 韦格内肉芽肿可侵犯多个组织器官,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早期治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在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脂质过氧化物(OXLDL)致EC损害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SO)发病的关系及循环内皮细胞(CEC) 、OXLDL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ASO 患者29 例,间歇性跛行组15 例,静息痛组8例,坏疽组6 例。分别测其CEC、OXLDL及ABI值。结果 CEC及OXLDL值患者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0.01),且与病情严重程度一致(坏疽组> 静息痛组> 间歇性跛行组),CEC与OXLDL呈显著正相关(rOXLDL=0.963)。ABI值患者组虽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但静息痛组与坏疽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1)。结论 OXLDL是导致EC损害引发ASO的重要原因。CEC、OXLDL可作为ASO早期诊断及临床病情轻重判别的较好参考指标,以弥补无创指标ABI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肌肉表现黄少弼肖征宇曾庆馀骨关节、肌肉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累及的组织,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将我院1990~1993年100例SLE骨关节、肌肉表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100例SLE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对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合并晚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继发髋关节严重破坏患者施行的3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经10个月以上的随访,疗效满意,未发生SLE复发及任何并发症。作者认为对于SLE患者尤其是处于非活动期的患者,可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并且可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平稳度过手术期的关键是内外科密切配合,共同进行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3.
狼疮性肾炎的治疗进展(上)   总被引:14,自引:9,他引:5  
狼疮性肾炎 (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我国为SLE的高发区域 ,其患病率为 70 /1 0万人。SLE患者的LN发病率 ,从病理学角度看几乎达 1 0 0 % ,从临床角度看 ,伴发蛋白尿和尿沉渣异常者约 75%。因此 ,LN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 LN的治疗原则SLE目前仍是一种原因未明性疾病 ,因此LN的治疗尚无病因性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控制LN的活动 ,保护肾脏功能 ,延缓肾组织纤维化的进程。为此 ,准确地了解、把握LN的活动状态和肾组织已存在…  相似文献   

14.
1992年6月~1993年6月对100例临床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进行下肢常规(胫后神经)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查,同时进行L_5、S_1皮节刺激节段性体感诱发电位(DSEP)检查,发现DSEP可提高常规胫后神经CSEP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防止其局限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是由EB病毒侵犯B淋巴细胞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在儿童时期常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痛、皮疹、关节痛及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极少数可有腹水、尿少、眼睑浮肿等症状,若病毒侵犯肺脏、心脏、肝脏等全身多个器官,可出现相应的症状.诊断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数》0.10或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除EB病毒外,CMV、腺病毒等也可致变异淋巴细胞数增高,特异性EBV-VCA-IgM和EBV-PCR检测准确率增高.……  相似文献   

16.
7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和免疫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的观察我国华南地区720例SLE患者起病及进展期特征。方法统计首始起病及进展期临床表现及自身抗体分布,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一般特征、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征和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肾损害始终发生最高,达80%以上,4%患者持续ANA阴性。不同组别SLE患者当中,少年组起病不典型,诊断常延误;老年组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最低,特别是抗dsDNA仅为26%。男性患者重症较多,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较低,治疗反应较差。结论华南地区SLE患者肾炎发生率高,老年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发生率最低,男性患者重症较多,治疗反应较差。  相似文献   

17.
自1993年5月以来,临床应用术中持续有限扩张术(ISLE),为21例病人进行即刻创面修复。其中18例效果良好,3例效果欠佳,临床有效率达85.7%。实践证明,ISLE可成功地应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临床效果与组织缺损的宽度和扩张后所增加的皮肤组织量以及持续扩张的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8.
对于难治性狼疮性肾炎治疗 ,目前多为激素 +CTX ,但对不能使用上述方法或上述方法疗效欠佳者 ,我们使用霉酚酸酯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6例SLE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SLE诊断标准 ,并有肾脏受累的临床表现。其中女性 15例 ,男性 1例 ;病程 6个月~ 10年 ,年龄 5岁~ 6 5岁。 6例分别有血小板减少、独肾并肾结石、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腹膜炎、乔本甲状腺炎伴甲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10例LN予以甲基强的松龙和 /或CTX冲击治疗 ,效果欠佳。2 方法 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的基础上给以霉酚酸酯 (…  相似文献   

19.
比较30例硬膜外阻滞择期手术病人,输入7.5%HS和5%GS后血浆ANP、EDLS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输入HS后ANP明显升高,EDLS短暂降低,60min完全恢复,主动脉顺应性快速增加。输入GS后ANP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EDLS显著降低,60min时仅为基础值的。TPR持续增加,CO和SV短暂降低,并伴有血压明显下降。揭示HS可明显刺激ANP分泌,减缓EDLS变化。  相似文献   

20.
狼疮性血管炎的临床表现与发病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活动性历来极受肾脏病学者的重视。由于对疾病活动性的认识不同,迄今尚无一个判断病情活动的完善标准。但无论是SLEDAZ(由美国和加拿大的多数风湿病专家所选出的狼疮活动性评价项目称SLE疾病活动指数),BILAG(英国狼疮评估小组),及1988年由Liang提出的24项判断狼疮活动的指标,皆将SLE的血管炎选为诊断SLE活动性的重要指标,是评分最高、程度最重的项目之一,尤其是Liang在将SLE活动的指标进行排序时,将血管炎排在了第一位。我们将近年来关于SLE中血管炎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