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变异型心绞痛冠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确诊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ynam ic electrocard iogram,DCG)监测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AG检查示:冠状动脉有临床意义狭窄58例,中度以上狭窄38例(65.5%),单支病变39例,双支病变19例。DCG监测:阵发性ST段抬高≥0.20mv者53例,其中狭窄程度≥75%者27例(50.9%);ST段抬高最长持续时间≥3m in者43例,狭窄程度≥75%者16例(37.2%),<3m in者24例;ST段抬高≥0.20mv且持续时间≥3m in者均可见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病变。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更易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痉挛,阵发性ST段抬高的高度、持续时间与冠脉狭窄的程度呈正相关。DCG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无创伤、简便、易行,适宜在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动态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性。方法对确诊变异型心绞痛36例的动态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中有30例冠状动脉造影存在有意义的病变(狭窄≥50%),占83%,其中中、重度狭窄(〉70%)共21例,占58%。单支病变所占比例高于多支病变,血管病变最多见于左前降支,其次为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病变在70%以上的狭窄病例中,ST段抬高大于0.2 mV者15例,占42%;持续时间大于3 min者14例,占39%。结论变异型心绞痛更易于发生在有病变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痉挛发生率越高。冠状动脉痉挛时ST段抬高幅度及持续时间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变异性心绞痛的诊断价值。方法40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比较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动态心电图ST段抬高、T波高耸、室性期前收缩、加速性室性逸搏、房室传导阻滞、巨型R波、U波倒置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记录患者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对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华 《河北医药》2010,32(12):1547-1548
目的 探讨24 h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有缺血性ST段压低伴或不伴典型胸痛患者分为2组:A组ST段压低伴典型胸痛者86例,B组ST段压低不伴典型胸痛或无症状者74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79例,其中单支病变44例,双支病变25例,3支病变10例,而B组冠状动脉造影明显狭窄1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为标准,A组对冠心病的诊断阳性率为89.77%,特异性为80.00%,准确度为85.28%;而B组阳性率仅为20.00%,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75,P<0.01).结论 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缺血性ST段压低伴有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价值要优于仅有ST段改变者,前者阳性率和准确率较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5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心电图检测.对比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中,冠心病患者101例,正常患者56例;根据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患者91例,不符合ST段下移标准的患者66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冠心病患者(观察组)ST段下移78例,其他患者(对照组)1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ST段下移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段下移标准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60.7%,特异度为67.5%,阳性预测值52.6%,阴性预测值74.2%,假阳性率32.5%,假阴性率39.3%,且单支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与双支、多支病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电图ST段下移形态学在诊断单支病变的敏感度较双支、多支病变高,但从整体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7月~2010年11月28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常规心电图发现异常: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12例(42.9%),ST段抬高5例(17.8%),U波倒置4例(14.3%),伴发室性心律失常8例(28.6%),房室传导阻滞2例(7.1%);动态心电图结果显示:T波高耸或由倒置转为直立16例(57.1%),ST段抬高23例(82.1%),U波倒置6例(21.4%),伴发室性心律失常19例(67.9%),房室传导阻滞3例(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动态心电图在发现异常波形及诊断心律失常明显优于常规心电图。结论动态心电对于提高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变异型心绞痛也称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具有特殊的临床特征及典型的ST段改变,即心电图显示ST段一过性抬高,其动态改变最具有诊断价值.现将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月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的变异型心绞痛3例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陈辉  刘国华  裴莉 《中国医药》2012,7(7):805-806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结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有心肌缺血表现患者的24h动态心电图及发生无痛性心肌缺血(SMI)的患者的CT血管造影(CTA)结果.结果 动态心电图检测出ST段压低者120例,ST段抬高者24例;SMI 93例(64.6%),心绞痛48例(33.3%),急性心肌梗死(AMI)3例(2.1%).93例SMI的CTA检查显示71例(76.3%)阳性,其中冠状动脉狭窄>70%者42例(59.0%).冠状动脉狭窄50%~70%者29例(40.8%).CTA显示病变血管共172支(狭窄>70%的病变血管69支),单支病变20例,2支病变33例,3支病变18例.累及左主干4支,左回旋支42支,左前降支65支,右冠状动脉61支.22例(23.7%)CTA结果阴性.结论 动态心电图并选择性地结合CTA可提高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率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取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史,且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即冠心病)的患者33例为观察组,及同期收治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心绞痛史,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39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电图ST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患者29例(87.9%),对照组ST段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患者9例(2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段水平延长诊断冠心病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76.9%,阳性预测值为76.3%,阴性预测值为88.2%。结论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超过0.12s的概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患者,ST段水平延长可以作为一个冠心病诊断的简便、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12导联动态心电图(12导联DCG)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将85例12导联DCG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狭窄≥50%者36例,冠状动脉正常者49例,其中12导联DCG检查缺血型ST段压低27例,无ST段压低9例。冠脉造影正常的49例中12导联DCG检出缺血型ST段压低者18例。ST段无异常压低者31例。结论:12导联DCG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胸痛及心肌缺血心电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卓  赵先仙 《江西医药》2006,41(8):533-535
目的比较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32例冠脉造影病例,依据胸痛、心肌缺血心电图改变分成2组,行常规12导联ECG检查,并加做V3R、V4R、V5R导联及冠脉造影,进行患者胸痛、缺血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比较。结果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64.7%,阳性预测值82.2%.缺血心电图灵敏度64.6%、特异度36.7%、阴性预测值54.7%。ST段压低或抬高阳性预测值66.1%、T波倒置阳性预测值31.3%、缺血心电图并典型胸痛灵敏度70.3%、缺血心电图并不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的的特异度34.5%。结论典型胸痛诊断冠心病特异度高,阳性预测价值大,误诊率低,典型胸痛者冠心病的可能性大;缺血心电图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阴性预测价值更大,单凭其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片面性;ST段压低或抬高诊断价值优于单纯T波改变,缺血心电图合并典型胸痛灵敏度高,漏诊率低,缺血心电图合并不典型胸痛特异度低、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66例胸痛患者行心电图及冠脉造影检查,对ST段正常组和ST段延长组与冠心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当ST段水平延长≥0.12 s,两组间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心电图ST段水平延长与冠心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常规心电图(ECG)及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关系,从而帮助诊断与指导治疗。方法对105例拟诊CHD患者的危险因素及ECG与CAG结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105例患者中CAG阳性者78侧,ECG有sT-T改变81例,在CAG阳性者中ECG无sT-T改变20例,ECG有sT-T改变58例,危险因素越多CAG阳性率越高。结论临床依据心电图sT-T改变诊断冠心病应慎重。应结合危险因素及CAG等进行系统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5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分析其心电图aVR的改变情况及冠状造影结果。结果心电图出现aVR导联ST段抬高≥0.05 mV 26例,无明显变化30例,其中ST段抬高组左主干,左前降支近端病变率分别为23.1%、57.7%,较ST段无改变组3.39%、30.0%有显著差异(P〈0.05),而前降支中远段病变率则远远低于ST段无改变组(3.8%、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aVR导联心电图对左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血清瘦素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瘦素水平对冠心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比较3组人群血清瘦素、血脂及血糖水平;采用冠脉造影评价3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结果:血清瘦素水平、血脂及血糖水平随冠心病严重程度增加而逐渐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水平(FBG)与血清瘦素水平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血清瘦素水平呈负相关;冠脉造影结果示血清TC、LDL-C、FBG和瘦素与CSI呈正相关,而HDL-C与CSI呈负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检测对冠心病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SMI提供依据。方法 23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其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 230例冠心病患者共检出心肌缺血216例,检出率为93.9%,SMI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4%VS 23.6%,P〈0.05)。216例患者中缺血性ST段改变共488阵次,SMI缺血性ST段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0%VS 17.0%,P〈0.05)。SMI以6:00~22:00之间发生最多,共131例(79.4%),而22:00~6:00之间发生34例(20.6%);白天发作时平均心率明显高于夜间心率[(88.2±6.5)次/min VS(79.6±6.2)次/min,P〈0.05]。165例SMI患者中男性96例,女69例,男性平均心率略高于女性,但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5.8)次/min VS(80.6±5.4)次/min,P〉0.05]。结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缺乏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可以为其提供可靠地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余洋 《中国基层医药》2014,(7):1021-102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造影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拟诊的冠心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结合相关文献,研究冠心病诊断“金标准”-冠状动脉造影的应用价值。结果108例受检者,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74例,阳性检出率68.5%;静息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4.43、6.37、163.55,均P<0.05)。单支病变中19例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狭窄<50%)或正常,而根据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表现及家族史或高血压等高危因素,临床作出了冠心病的诊断。结论冠状动脉造影作为冠心病诊断最重要的微创手段,与其他无创检查方法相比,对冠心病的检出率及准确性高,并可明确冠状动脉病变位置、范围,宜作为冠心病诊断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杨志强  张欣  王兴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25-2426
目的 探讨256层螺旋CT(SCT)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价值.方法 选择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46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S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 (1)所有SCT及冠状动脉造影均取得满意的图像,在对冠状动脉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中,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冠状动脉造影的标准,S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为93.0% (132/142),特异性为91.6% (142/155),阳性预测率为91.0%( 132/145),阴性预测率为93.4%( 142/152).结论 SCT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对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率和阴性预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