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崔亚萍 《吉林医学》2011,(20):4269-4270
<正>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它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如何合理使用降糖药已成为人们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从1例病例入手,分析降糖药物的使用及合理用药。患者,男,40岁,身高168 cm,体重59.5 kg。2010年10月因咳嗽、咯痰3周,发热、胸痛1周,拟右侧脓胸收住入院。既往病史为10余年Ⅱ型糖,家族遗传型。体格检查:T 36.7℃,  相似文献   

2.
3.
关于口服降糖药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钱荣立 《中级医刊》1997,32(4):43-45
  相似文献   

4.
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物作用及其机理研究进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 《广州医药》1992,23(1):24-26
  相似文献   

5.
优降糖、达美康、克糖利等磺酰脲类口服药是目前常用的降糖药,有些复方降糖药也含有此类药物成分。应注意的是,在服用这类药物的同时服用其他某些药物,可产生相互影响,或是减少降糖作用,或是产生新的副作用,对此必须注意。禁忌: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禁忌用于糖尿病性酮性酸中毒、重症感染、重度肝或肾功能障碍以及伴有严重外伤患者,因胰腺功能破坏或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经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都不能用此类药。增强:有些药物可使磺脲类降糖药作用增强,有可能引起严重低血糖,因此与这类药物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6.
降糖药物使用状况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敏毓  陈国耘 《浙江实用医学》2004,9(4):280-280,294
目的了解降糖药物的使用现状和预测其使用趋势,为临床选用降糖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1~2003年本院西药房降糖药使用数量和金额进行统计、排序,从中分析降糖药使用状况和趋势.结果现有各类降糖药中口服降糖药仍占主导地位,注射用胰岛素呈上升趋势.口服降糖药中阿卡波糖的DDDs值居前,一些新型降糖药的DDDs值增长快速.结论阿卡波糖已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首选药物之一,新型降糖药使用日渐广泛.  相似文献   

7.
8.
1 临床资料本组观察对象为 1998年 10月 - 1999年 9月收入本科的糖尿病患者 ,共 2 85例 ,其中Ⅰ型糖尿病(IDDM) 38例 ,年龄最大 2 8岁 ,最小 11岁 ,男 12例 ,女 2 6例 ;Ⅱ型糖尿病 (NIDDM ) 2 4 7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4 5岁 ,男 98例 ,女 14 9例。其中出现轻重不同副作用共 5 1人次 ,最严重为低血糖反应 ,最轻的副反应为轻度水钠潴留 ,经处理后均在短时间内消失 ,没有造成不良后果。2 胰岛素2 1 适应症2 1 1 Ⅰ型糖尿病终身替代药2 1 2 Ⅱ型糖尿病2 1 2 1 口服降糖药原发性失效 (发病后 3个月内磺脲类药物用到最大…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患出现低血糖症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各异,若不能及时诊断并治疗可危及生命或留下后遗症。1999—2004年,我院诊治糖尿病患中,先后发生低血糖症状20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糖尿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 ,糖尿病跃居为继心血管和癌症后的第三大疾病 ,向当今医学界提出严峻的挑战。近十多年来 ,糖尿病的治疗取得了飞速发展 ,如新型口服降糖药、口服胰岛素制剂、生物合成改良的人工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泵、胰岛素笔的使用等等。1 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一共有四大类。1 .1 磺脲类降糖药第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发现于 1 95 6年 ,主要有苯甲磺丁脲、氯磺丙脲。后者由于易造成肝损害和持久性低血糖已被淘汰。 1 972年开始出现第二代磺脲类降糖药。主要有优降糖、达美康、美吡达、糖克利、糖适平 ,其维持时间长 ,副作用小 ,…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和流行病.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的内分泌疾病,以高血糖为主,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上出现烦渴、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在临床上多以Ⅱ型,即非胰岛素依赖型,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最基本的措施,对早期和轻症糖尿病往往有效;但对病程在1年以上者,绝大多数患者还需要加用口服降糖药才能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现结合临床工作体会谈一下合理应用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13.
郭晖 《中国乡村医生》1995,10(12):20-20
自1957年Vngar首次报告后,双胍类降糖药即在国内、外开始应用.我国常用的是苯乙双胍(降糖灵phenformin,Dibotin,DBI)和二甲双胍(降糖片Metformin,Glucophage).  相似文献   

14.
口服磷肥类降糖药广泛用于Ⅱ型糖尿病治疗,其疗效确切,但使用不当常引起严重低血糖昏迷,甚至死亡.国内已有多例报道.现将我院近10年来收住2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男10例,女14例.年龄42~75岁,平均61岁.以上病例均经PBS及OGTT等测定符合Ⅱ型糖尿病诊断标准(WHO),病程2月~12年,平均4.5年.其中5例伴糖尿病肾病.2例伴周围神经病变,4例同时有急性肠炎.并排除其它诱发昏迷的严重肝病及心脑血管病变.1.2 用药情况及昏迷时间(1)单用优降糖5mg.每日2次,在1周内出现低血糖昏迷6例,1~2周内3例;25mg.每日2次,10天内5例,15天3例;(2)优降糖 D860 4例;(3) 优降糖 消渴丸 D860 2例.以上药物均在饭前服用.  相似文献   

15.
高巧燕  王平 《广州医药》2002,33(3):48-49
应用降糖药引起的低血糖临床并非少见 ,特别是老年患者。多数老年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 ,在低血糖时由于细胞利用葡萄糖不足和供氧降低 ,可出现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抽搐 ,极易诱发脑梗死 ,现报道典型病例如下。例 1 男 ,6 5岁 ,务农。 2 0 0 1年 3月 15日因口渴 ,尿多尿频 10日 ,于当地医院检查尿糖(+ )。因患糖尿病自购服苯乙双胍 5 0mg ,每日 2次口服 ,3月 2 1日自觉头晕 ,四肢乏力 ,食欲不振 ,且渐加重。 2 4日头痛 ,视物模糊 ,四肢乏力 ,体倦喜卧 ,睡眠欠佳 ,不思饮食 ,口干、口苦难忍。用药至 2 8日头晕头痛 ,眼前似物影…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1 口服降糖药1 .1 磺脲类 ( SU)  1 95 5年始用于临床。1 .1 .1 作用机理  1促进胰岛素 ( INS)的分泌 ,已证明在胰岛 β细胞上有 SU受体 ,受体与细胞膜上ATP-依赖型钾离子通道密切相关 ,SU通过关闭ATP-依赖型钾离子通道使细胞去极化 ,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加 ,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 ,使细胞内 CAMP和三磷酸肌醇水平升高 ,促使胰岛素释放。2加强胰岛素的外周组织 (胰岛素的靶器官 )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肝对 INS的反应增强 ,减少肝糖生成 ,促进脂肪细胞为葡萄糖的转运 ,增加脂肪合成 ,增强骨骼肌糖合成酶的活性 ,使肌糖合成增加。3…  相似文献   

20.
该院自2003年初~2003年8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人30例。疗效显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