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汪恒望 《山西临床医药》2012,(10):733-735,73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生化及MRI表现。结果:15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0(1mmHzO=0.0098kPa),生化检查9例正常。MRI检查硬脑膜均匀性增厚强化。经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腰椎侧卧位穿刺脑脊液压力测量及头颅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低颅压综合征的磁共振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低颅压综合征的MRI表现及其病理生理基础。方法低颅压综合征9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5例加扫MRV,3例进行脊柱MRI扫描,对脑膜强化的厚度、形态、分布、类型及伴发硬膜下积液、脑下垂及脑静脉、静脉窦代偿性扩张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体位性头痛,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0~60mmH2O,MRI增强扫描均显示硬脑膜弥漫、连续、对称性线状强化;5例示脑下垂和脑室缩小;3例示垂体增大;3例出现硬膜下积液;3例MRV显示静脉窦和脑静脉扩张;2例脊柱MRI示椎外静脉扩张。脑脊液压力越低,硬膜强化厚度、脑下垂、硬膜下积液及静脉窦扩张越明显。结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和强化是低颅压综合征典型MRI表现,脑脊液容量减低是其MRI影像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在自发性低颅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腰穿测压证实的9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的临床和MRI表现。结果本组9例自发性低颅压患者中7例具有特征性的体位性头痛。MRI平扫表现为脑下垂6例次:垂体增大5例次;硬膜下积液4例次;硬膜下出血3例次,增强扫描9例均见弥漫性硬脑膜强化。结论自发性低颅压的MRI平扫表现较有特征,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强化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和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例临床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及影像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复视及颈强直;CSF压力均<60 mm H2O,蛋白升高5例、白细胞增多8例、红细胞增多9例;均行头CT检查,4例分别出现硬膜下积液和脑室变小;2例头颅MRI增强检查示弥漫性硬脑膜强化;均采用保守治疗,均痊愈.结论 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最典型的临床症状,硬脑膜弥漫性强化是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CSF容量减少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M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SIH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压力和MRI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有典型直立性头痛,MRI增强扫描有广泛的硬脑膜异常强化。结论:典型的临床表现和颅脑MRI强化特征有助于SIH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primary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PIH)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PI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均有与体位相关的头痛;脑脊液压力均小于70 mmH2O,血性脑脊液3例,红细胞增高6例,白细胞增高3例,蛋白增高7例;14例行头颅CT平扫,12例正常,1例双侧硬膜下积液,1例双侧额颞部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行头颅MRI检查,其中6例MRI增强扫描示硬脑膜弥漫性强化和增厚;22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腰穿脑脊液及头颅MRI增强扫描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自发性低颅压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自发性低颅压均有典型的直立性头痛以及头颅核磁共振(MRI)增强扫描所示的硬脑膜广泛异常强化。其中1例虽然腰椎穿刺并无颅内压降低,但颈部MRI抑脂相提示脑脊液外漏。结论:脑脊液漏可能是导致自发性低颅压的主要原因,腰椎穿刺测压不是诊断的唯一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有助于诊断,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应考虑硬膜外血液补片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低颅压综合征5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立位时加重,卧位减轻或消失,可伴眩晕、恶心、呕吐、耳呜、视觉障碍及颈部僵硬;全部病例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60 mmH2O,其中7例呈干性穿刺测不出压力,22例脑脊液白细胞和蛋白质轻度增高,4例为血性脑脊液;16例脑电图轻到中度异常;头颅CT或MRI检查7例显示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不同程度均匀一致缩小,4例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强化,1例显示硬膜下积液;经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充分认识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病因、脑脊液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预防其发生和减少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9.
低颅压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IHS)的临床、脑脊液(CSF)和影像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IH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并可伴随不同的症状;CSF压力均〈70mmH2O,白细胞计数(WBC)增多6例,红细胞计数(RBC)增多4例,蛋白升高10例;18例行头颅CT检查,15例正常,2例硬膜下血肿,1例硬膜下积液;18例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5例正常,11例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并强化,2例合并小脑扁桃体下疝;给予大量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是IHS的特征性症状,腰穿CSF及头颅MRI改变具有一定的特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特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特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腰椎穿刺结果、头颅MRI特征以及治疗方法.结果:28例患者存在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1例患者出现体位性头晕;28例腰穿压力低,其中压力为0 mm H2O者9例,蛋白增高是较常见的脑脊液改变;26例行头颅MRI检查,其中16例可见异常,9例为硬膜下出血或积液,9例为硬脑膜强化;除1例患者因硬膜下出血转至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余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熟悉特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特点、脑脊液改变和头颅MRI特征,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肥厚性硬脑,脊膜炎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作者报告2例肥厚性硬脑(脊)膜炎,并结合文献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采用CT(SCT4500TE)平扫和增强,MRI(ASM0.15P,0.15T)平扫和增强,造影剂为非离子型造影剂和Gd-DTPA顺磁性造影剂,结果:CT所见沿颅板下弥漫性硬脑膜增厚,增强后增厚硬脑膜明显强化,依部位不同可有不同的占位效应。MRI表现为T;W脊髓变细,蛛网膜腔增定,T2W脊髓弥漫性高信号,蛛网膜腔变窄,增强育髓周围硬脑膜明显强化。结论:作者认为CT、MRI检查对肥厚性硬脑、脊膜炎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征性表现,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措施,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误诊为多组颅神经炎的HCP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右侧头部胀痛9个月、视物双影7个月及视力、听力下降2个月入院。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多组颅神经炎,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症状好转,但在糖皮质激素减量过程中症状复发并加重。入我院后行头颅MRI检查见局部硬脑膜明显增厚并强化,强化的硬脑膜表现为"轨道征";硬脑膜活组织病理检查示硬脑膜增厚及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改变,诊断为HCP。予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治疗患者病情得以控制。结论 HCP以慢性头痛、多组颅神经受损及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I增强扫描可见特征性硬脑膜强化表现,硬脑膜病理检查是其确诊的依据,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为其目前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硬脑膜炎患者和15例硬脊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经MRI检查,总结两组患者的MRI特点。结果硬脊膜炎MRI表现为硬脊膜增厚,T1wI及T2wI上均呈低信号,横轴上呈不规则新月形。硬脑膜炎可见沿颅顶或颅底之颅板下方以及小脑幕、大脑镰分布的硬脑膜局部或弥散性增厚,形状多呈条带状或斑块状,T1W1及T2W1上均呈低信号。结论硬脑膜炎和硬脊膜炎各自的MRI表现不同,各自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可以做出较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IH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头颅CT报告2例硬膜下积液;3例行头颅MRI检查示硬脑膜增厚;全部患者采用内科综合疗法,均痊愈。结论:SIH的临床表现多样,体位性头痛是特征性症状,腰穿脑脊液(CSF)及头颅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病预后良好,但少数并发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CT、MRI表现特点,探讨其CT和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例急、慢性化脓性和慢性增生性中耳乳突炎并发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CT、MRI表现。结果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①中耳乳突炎的症状;②颞骨岩部炎(岩尖炎)的症状;③颅内压增高。CT表现横轴位CT显示病侧的天幕呈高或等密度,明显强化,强化范围可达同侧甚至对侧幕切迹。冠状位平扫和增强CT可显示增厚的天幕。病侧颞枕叶和/或小脑半球有脑水肿,占位效应显著。MRI表现病侧天幕和颅中、后窝硬脑膜广泛增厚,呈长T1、短T2信号,FLAIR序列和DWI均呈低信号,显著强化,冠状位和矢状位显示最好。结论CT和MRI显示中耳乳突炎同侧天幕及颅中、后窝硬脑膜广泛增厚、密度增高、信号异常、显著强化,可诊断为耳源性肥厚性硬脑膜炎。但应与天幕区蛛网膜下腔出血、天幕脑膜瘤、脑膜转移癌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所致静脉性脑梗死鉴别。  相似文献   

16.
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经激素及补液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低颅压综合征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腰椎穿刺及头部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0T MR在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10例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影像资料。采用MR平扫、MR增强扫描、MRV及SWI等序列成像。结果:头颅MR示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出血1例,静脉窦和脑静脉扩张2例,脑下垂5例,垂体增大6例,增强扫描后10例均可见硬膜均匀性增厚强化。结论:3.0T MR中的多种扫描序列可对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提供可靠的影像证据,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cranial pachymeningitis,HCP)是以硬脑膜进行性炎性增厚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慢性头痛、多组颅神经受累麻痹、共济失调、癫痫发作、肢体瘫痪、静脉窦血栓形成、低颅压综合征及其他(意识障碍、精神异常)为表现的一种临床较为少见的疾病,国内每年对其报道较少,临床上存在误诊和误治概率比较大,说明对其认识仍存在欠缺.本报道旨在探讨HCP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特征,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误治.  相似文献   

19.
低颅压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长军  戴三冬 《新医学》2006,37(7):455-457
目的:探讨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2例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可伴有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颈项强直;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 mmH2O,8例脑脊液蛋白增高,2例白细胞增多,3例红细胞增多;4例行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显示弥漫性硬脑膜增厚;8例行头颅CT检查,5例正常,2例脑室变小,1例硬膜下血肿.治疗以大剂量补充生理氯化钠为主,2例腰椎穿刺时行脑脊液置换,所有患者均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的重要临床特征.腰椎穿刺脑脊液测压检查是诊断该病的可靠方法.宜应用大剂量补充生理氯化钠或脑脊液置换治疗,预后一般较好.  相似文献   

20.
我科2004-01/2007-05收治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