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考察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间的化学等量性和药效等效性。方法 运用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进行成分分析,通过氨水喷雾引咳小鼠试验和小鼠酚红排泌祛痰试验进行药效学研究,从而考察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的化学等量性和药效等效性。结果 薄层色谱图中,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在柚皮苷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高效液相特征图谱中,辨识归属特征共有峰12个,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的相似度均>0.9;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柚皮苷和野漆树苷的含量相当(P>0.05)。相同剂量的化橘红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对小鼠止咳潜伏期和咳嗽次数,以及酚红排泌量的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橘红配方颗粒与化橘红饮片汤剂的共有药效组分相似,主要成分含量相当,止咳祛痰作用效果等效。  相似文献   

2.
四逆汤饮片与粗颗粒入药的煎出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逆汤饮片与粗颗粒入药的煎出率比较研究青岛市中医院(266012)孙风荣关键词四逆汤;饮片;粗颗粒;煎出率为比较饮片和粗颗粒汤剂入药煎煮效果,我们选择四逆汤中的附子和甘草为研究对象,探索医院汤剂的入药规格与煎煮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组方及药材...  相似文献   

3.
玉屏风方饮片与汤剂HPLC指纹图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玉屏风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研究黄芪、防风、白术饮片与全方汤剂指纹图谱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法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30℃。结果药材黄芪、防风、白术(炒)饮片分别标示出9,8,7个主要共有峰;玉屏风汤剂标示出11个共有峰,其中有6个为黄芪特征峰,4个为防风特征峰,1个为白术特征峰。结论黄芪、防风饮片与玉屏风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具有一定相关性,玉屏风汤剂的主要特征峰为黄芪异黄酮类及防风色原酮类成分,为玉屏风汤剂配伍规律与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代替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的薄层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结果: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TLC、HPLC色谱图大致相似,但色谱图显示中药配方颗粒汤剂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高。结论:三黄泻心汤的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具研究、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山东中医学院(250014)孙秀梅,张兆旺关键词汤剂;煎煮方法;药剂学汤剂质量与煎药器具、煎药热源、药材品种、饮片规格、煎煮水量、煎煮次数以及某些中药的特殊处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下面分别进行讨论。1煎药器具中药汤剂煎煮器具与药液质量有...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传统饮片复方汤剂(合煎浓缩颗粒)与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单煎)复方的临床疗效,笔者对三利降脂方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组成的复方(单煎)与同一复方的传统饮片标准汤剂制成的颗粒(合煎)进行了临床等效性对比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在降血脂与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0,提示由单味中药浓缩颗粒组成的”三利降脂“复方可以代替同一复方饮片汤剂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人参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进行分析,为人参趁鲜切制饮片的质量控制及应用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经标准工艺分别制备10批具代表性的人参趁鲜与传统切制饮片及其标准汤剂,采用Agilent EC-C18色谱柱(4.6 mm×150 mm,2.7 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3 min,18%~21% A;23~35 min,21%~28% A;35~80 min,28%~32% A),检测波长203 nm,建立标准汤剂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主成分分析(PCA)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筛选差异成分,对筛选出的已知差异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出膏率、转移率等指标,探讨人参趁鲜切制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的量值传递规律差异。结果 人参趁鲜切制饮片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50,分别确定了1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9个共有峰;PCA及PLS-DA结果表明,2种饮片标准汤剂中指标成分的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人参趁鲜切制饮片中人参皂苷Rg1、Re、Ro含量高于传统切制饮片,而人参皂苷Rb1、Rc、Rb2、Rd含量低于传统切制饮片,人参趁鲜切制饮片标准汤剂中人参皂苷Rg1、Re、Rb1、Ro含量高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而人参皂苷Rc、Rb2、Rd在2种饮片标准汤剂中的含量相当。人参趁鲜切制饮片标准汤剂中人参皂苷Rg1、Rb1、Rc、Rb2平均转移率均明显高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P<0.05);人参皂苷Re、Rd平均转移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参皂苷Ro平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趁鲜切制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明显高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P<0.05)。结论 趁鲜切制饮片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均优于传统切制饮片标准汤剂,可为趁鲜切制饮片后续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防风饮片标准汤剂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研究。方法 制备15批次防风饮片标准汤剂,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系统评价,同时测定了防风中4种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 建立了防风标准汤剂HPLC指纹图谱,其相似度 > 0.92,确定了8个共有峰。CA的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防风质量概貌存在差异,同一产地药材质量较为稳定。PLS-DA筛选出4个差异标志物(VIP > 1)分别为3号,6号峰,4号峰,5号峰。15批次防风饮片标准汤剂共有模式下的4种主要成分分别为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其转移率依次为52.53%-88.03%,48.83%-82.85%,41.90%-80.45%,37.69%-84.49%。15批次防风饮片标准汤剂干膏得率36.09%-49.45%,pH值5.01-5.75。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防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控制,可为防风配方颗粒及相关经典名方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汤剂是中医临床使用最广泛的剂型。它具有辩证用约,组方灵活,随症加减,吸收见效迅速的特点。现在有些饮片改革,把袋泡剂,浸膏型的颗粒作为主流,似有不妥,袋泡剂,浸膏剂可以作为中药剂型改革来加以研究,而饮片改革,则应将作为煎煮型的汤剂的原料-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对它的生产工艺,炮制规范,片型,包装,调配方法进行革新,从而使汤剂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橘红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制备橘红胎饮片标 准汤剂,以出膏率、柚皮苷和野漆树苷转移率及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为评价指标,建立其质量评 价体系;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指纹图谱中标定成分进行关联分析,评价16 批橘红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 结果16 批橘红胎饮片中柚皮苷含量为3.34%~29.27%,野漆树苷含量为0.26%~2.82%。橘红胎标准汤剂的出 膏率范围为43.36%~51.52%;柚皮苷和野漆树苷的转移率范围为33.62%~144.86%和1.30%~96.00%;指纹图谱 确定共有峰19 个,其中4 个峰指认为柚皮苷(8 号)、新橙皮苷(11 号)、野漆树苷(12 号)、柚皮素(15 号); 16 批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98 以上。指纹图谱中4 个标定成分的灰色关联度范围为0.096~0.606,加 权关联度范围为0.091~0.984。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标准汤剂质量评价体系中各指标范围均合理可靠,运用指 纹图谱中标定成分的灰色关联分析能够实现16 批橘红胎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1.
黄芪饮片及玉屏风方汤剂中黄芪甲苷含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玉屏风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黄芪饮片及玉屏风汤剂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相关性。方法:采用HPLC-ELSD法测定。色谱柱为Phenomen;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1ml·min^-1;柱温35℃;ELSD漂移温度103℃,载气(氮气)流量2.5L·min^-1。结果:玉屏风汤剂中黄芪甲苷的提取率为40.14%~54.58%。结论:饮片与汤剂中的含量呈现一定相关性,但不同批次饮片的提取率有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润肠丸浓缩颗粒汤剂与饮片混煎剂有效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秋琼  刘伟祥 《中药材》2000,23(6):352-353
分别提取润肠丸两种汤剂的总挥发油,颗粒汤剂的提取率为饮片煎剂的1.2倍;用GC法测定挥发油中藁苯内酯的丁烯基苯酞的含量,颗粒汤剂分别为16.25%和7.55%,明显高于饮片煎剂的2.85%和1.65%。  相似文献   

13.
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药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汤剂替代传统饮片汤剂的可能性。方法;对比研究了三黄泻心汤传统饮片汤剂与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对小鼠断尾止血以及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结果:除中、高剂量组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有差异外,其余指标两种汤剂低、中、高剂量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典方的中药配方颗粒汤剂具有研究、开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建立白芍药材、饮片、标准汤剂HPLC特征图谱对白芍生产过程的共有峰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白芍药材-饮片-标准汤剂质量传递过程筛选白芍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 采集10批白芍鲜药材,制备为药材、饮片和标准汤剂,采用HPLC建立白芍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结合相似度评价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分析初步确定的指标成分在药材-饮片-标准汤剂过程的含量及转移率,探究白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传递规律,综合筛选白芍Q-Marker。结果 白芍药材、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共有峰有9个,组内相似度较高,OPLS-DA结果显示,9号共有峰不能稳定传递;白芍药材-饮片传递过程中,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苯甲酰芍药苷8种成分转移率大于70%,可以传递稳定;饮片-标准汤剂传递过程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等单萜及其苷类成分含量稳定且转移率大...  相似文献   

15.
再论不要用朱砂挂衣入煎钱鹏程(江苏省无锡县人民医院214011)我们在调配中药汤剂处方时常见到处方中开列一些辰拌药(即朱砂与某一饮片共拌)。其用意是病情需用朱砂,因而选择处方中的某一药物与粉未状的朱砂共拌,从而达到在汤剂中用朱砂的目的。但该用法并不合...  相似文献   

16.
饮片精制颗粒配方藿香正气散治疗感冒、呕吐、泄泻60例临床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王永山袁铸人(210029)天江制药有限公司周嘉琳汤剂的应用,存在煎煮费时、剂量不准、携带不便等缺点。江阴天江制药有限公司将饮片单味提取,制成饮片精制颗粒供临床配方,既解决了汤...  相似文献   

17.
王梅  黄素珍 《中医研究》1998,11(4):47-48
中药剂型的改革,特别是中药汤剂的改革,是现代化对中医药的客观需要,是中医药学科自身发展探索的必然进程。“饮片”一词产生于宋代,取之于药材切片,作为汤剂饮服而得名,就广义而言,凡能供配方用的都称之饮片,包括花、叶、种子、矿石、果实等,与中药材、中成药并...  相似文献   

18.
免煎饮片(单味浸膏颗粒剂)是单味药材经加工提取制成的颗粒剂,服用时不用煎煮、直接组方,用开水冲服即可。我院自1996年将这种新型汤剂应用于临床,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就其利弊浅谈以下几点,以探索免煎饮片取代中药传统饮片的可行性。1免煎饮片的优势1.1与传...  相似文献   

19.
魏顺利  吴文博 《河北中医》2011,33(9):1380-1380
中药汤剂是指用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之一。因此,关于中药汤剂的相关研究,一直是中药工作者探讨的课题,如煎药容器及煎制方法对汤剂质量的影响,煎药时加水量、药材的粉碎度(颗粒饮片、微粉、纳米中药)对汤剂质量的影响,煎煮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汤剂煎制工艺的改革(单煎及免煎颗粒、群煎)对药物质量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胃散颗粒和益胃散汤剂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是否等同。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以益胃散组方治疗,治疗组55例采用中药颗粒剂形式治疗,对照组50例以饮片汤剂形式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胃炎的改善情况。结果:2组疗效均十分明显,但2组间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胃散颗粒和益胃散汤剂治疗慢性胃炎均有确切疗效,但2组间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