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于中医消渴病痹证范畴,其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脏腑亏虚为本,瘀血痰毒阻络为标.玄府、络脉皆为维系周身气血津液有序运行的微观结构,也是瘀血、痰、毒产生的关键病位,故基于中医"玄府-络脉"理论,提出玄府开阖失司、络脉瘀滞不通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玄府郁闭,精微不布,化生糖毒,发为糖尿病,诸邪滋生进一步加重玄府闭塞,成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始发环节,日久内生毒邪、损伤络脉为其病机关键所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宿病顽疾,病邪痼结难解,非一般之药可解.临证组方时借藤类风药以"开玄通络",玄府开、络脉通、瘀痹除,则诸症皆除,临床获效颇丰,为从中医微观结构层次认识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试从"久病人络"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DPN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对中医络病理论的学习,结合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痛机认识从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符合中医的"久病入络"的病理特性,神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和中医的络脉相似.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以归结于"络病"范畴.从"久病入络"的角度来探讨DPN的发病机理旨在完善和丰富DNP的中医病机理论,为DN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全国名中医张发荣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侍诊,整理医案及相关文献,从病因病机、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张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经验,并附验案一则。[结果]张教授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肾虚络损”为基本病机,遵循以治疗糖尿病本病为经,治疗周围神经病变为纬的“经纬论治”法,以补肾和络为基本治则,补肾善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和络则灵活运用养阴清热宁络、益气养阴行络、健脾化湿通络、豁痰化瘀畅络、清热利湿通络、温经散寒护络等方法。临证中尤其重视虫类药物的使用,以活血通络,同时重调脾胃,不避甘温,内外合治,双管齐下。所举验案辨证为脾肾亏虚、络脉瘀阻证,张教授治以补肾活血通络,兼以健脾祛湿,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张老把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肾虚络损的基本病机,采用“经纬论治”法,治疗重在补肾和络,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试从“久病入络”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因素之一。DPN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通过对古代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对中医络病理论的学习,结合现代医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认识从而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符合中医的“久病入络”的病理特性,神经组织在结构和功能上也和中医的络脉相似。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可以归结于“络病”范畴。从“久病入络”的角度来探讨DPN的发病机理旨在完善和丰富DNP的中医病机理论,为DNP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试从络病理论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于中医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分析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位在络脉,属于络病范畴。并着重从络病理论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阐释,提出通络法可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及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据电生理检查诊断 ,DM神经病变发病率高达 60 %~90 % ,其中周围神经病变占 85%。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属中医学痹证或痿证的范畴。近年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探讨及临床治疗均取得一定的进展 ,兹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探讨1 1 传统中医理论探讨 中医学典籍有关对糖尿病(消渴 )病因病机认识的记载可谓早、多、深 ,但周围神经病变作为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并没有太多的阐述。隋代巢元方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原因作了总括 ,他认为 :“小便利 ,利多不能调养五脏 ,脏衰而生诸病。”近年中医学者对该病…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及中药外洗等四方面,汇集了近年来各地学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论述,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好更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论及实践研究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已发表的中医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的整理,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论之规律。方法:收集1990~2014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文献,统计证型出现的频度,总结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候。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32个,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气虚血瘀、痰瘀互结、脾肾阳虚为常见证型,占54.36%。病位主要在肾、肝、脾居多,占96.79%。虚证病机占59.61%。结论:文献分析所总结出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证型,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对本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并介绍黄平教授从"血痹"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证经验,以更好指导临床实践。[方法]以主症下肢麻木不仁、肢体不温及痿软无力为切入点,通过跟师临证,搜集黄平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案,以分析其病因病机及用药特点,并列举病案一则加以说明。[结果]黄平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符合《金匮要略》中血痹的临床症状,病机上以气虚血瘀、营卫不和为要,且易夹痰、夹湿,治疗上应以益气、和血、通痹为基础,并且灵活运用祛痰除湿之法。所举案例中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多年,以四肢麻木不温、痿软无力为主症,黄平教授认为其属血痹之气虚血瘀之证,治以益气温经、和血通痹,灵活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结论]黄平教授从血痹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明显,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根、植物神经和周围神经病变等,临床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多见.病程较长、病因病机复杂,特别是中后期阴阳双亏,气虚血瘀阶段,治疗颇为棘手.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以益气温经、活血通脉为治则,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状。方法从中医角度出发,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论治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归属于中医"痹证""痿证"范畴,病因病机以阴虚为本,痰浊为标,瘀血贯穿始终,治疗上应分清标本虚实。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佳,副作用少,但仍缺乏高质量的循证证据,缺乏统一的辨证分型和治则标准,今后应提供更多的实验及药理研究证实中医防治本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国内发病率可以高达85%[1].该病变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可以出现多系统的症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的麻木、发凉、疼痛、感觉障碍,甚则出现肌肉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该病的病机,笔者认为,其之所以迁延难治,当责之于“毒”邪内盛,耗伤气血,损坏脏腑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市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情况。方法:对1992~2007年普洱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2656人进行并发症状谱分析。结果:发病率如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7.99%,糖尿病肾病机视网膜病变40.96%,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29.96%,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24.02%,糖尿病酮症16.11%,糖尿病高渗性昏迷4.89%,结论:普洱市糖尿病并发症以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及视网膜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14.
《疑难病杂志》2020,(1):96-9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及致残率较高,属于难以根治的慢性疾病。近些年随着临床对DPN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DPN的方法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文章从病因病机、内治方法综述中医内科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医内治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5.
肝藏象是中医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肝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肝血不足、血行不畅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病机,临床治疗可从肝入手选方用药,补肝活血法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治法。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就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辨证用药、单方验方及中成药、中药针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中药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益气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立论依据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文章从气虚血瘀是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基本病机入手,着重探讨益气活血通络在DPN发病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了气虚血瘀是DPN发病的病机关键,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在先,血瘀在后,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DPN的根本法则。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血痹的范畴.在借鉴前人对该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研究,认为血瘀是本病发病主要病机,活血化瘀通络法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以活血化瘀通络法为主的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据郑白蒂[1]统计,糖尿病发病5年,本病发病率为10%,10年后,发病率是48%,且随着糖尿病病程进展,发病率呈增高趋势。本病起病隐匿,可出现于糖尿病症状之前,易被忽视。翁维良[2]认为本病严重者可致溃疡、坏疽,甚则截肢,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目前本病病因病机尚不十分清楚,西药治疗无特效药物,近几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与研究,笔者对近10年的有关文献作一概括和总结,希望能对临床研究有所帮助。1 病因病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  相似文献   

20.
消渴病(糖尿病)的病机乃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肺胃阴虚,胃热炽盛,治以清热生津,益气养阴。经方白虎加人参汤以生石膏、知母、人参、粳米、甘草为主要组成药物,符合糖尿病"趺阳脉浮而数"胃热气盛的病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阴损及阳,阳虚气弱,或肾阳衰微,水液代谢障碍而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等并发证,用经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及肾气丸治疗亦符合病机,药证相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