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病例复印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8):256-2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试点以来已基本覆盖全国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一部分,是为广大农民提供医疗保障的,防止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当前,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条件正在逐步成熟。近年来,我国开始推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2.
代圆圆  钟素艳  刘娜 《淮海医药》2008,26(5):463-46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的总人口中有将近10亿是农民,约占世界人口的1/6。因此,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大难点。我国合作医疗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为占中国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了接受基本医疗保健的经济保障。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搜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相关信息,分析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并借鉴国外农村医疗保障的模式,为完善与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建议,旨在帮助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以期能够尽早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云南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验,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结果禄丰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工作成绩突出。结论禄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有效的,建议进行详细的基线调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已经实行多年,旨在农村地区逐步建立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浙江省桐乡市是被浙江省政府确定的第一批新试点县市之一,本文在介绍浙江省桐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的基础上,指出桐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为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良性发展提出对策,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某军队医院被选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政策,做好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管理,以达到转变观念、适应改革的具体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云南香格里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香格里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状况,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香格里拉县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成绩显著。结论香格里拉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基线调查,完善补偿比例。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将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县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的建设提出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医疗改革的重点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广大农牧民的自身利益,也关系到医疗机构的利益。由于本院在执行新农合医保政策时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使医患双方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的表现特点与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我国的全面普及,使更多农民就医的愿望得以实现,医院收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新生事物,所带来的新的患者群体具有特有的表现特征,因此存在一些有特点的护理问题。本文结合我科白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426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的表现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以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细致、周到的护理服务。为促进这项惠民、利民政策的持续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9):3-4,35
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事部、人口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局、中医药局、扶贫办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社区卫生服务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是落实农村居民基本医疗需求的保障体系,既要发挥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社区卫生的服务机构的杠杆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的枢纽作用,为农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两者有机的结合对进一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江油市自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始终坚持以"惠民、利民、便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胆管理,积极探索一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多元化监管模式,采取数据指标考核、制定目标责任协议书、实时系统医疗审核、电话回访审核、抽查病历审核、定期或不定期到定点医疗机构稽查审核相结合,确保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可控、可计划的范围内正常运行,规范了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维护了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使农民朋友真正得到了实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我国农村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采用CHARLS 2013年数据,以过去一年住院费作为衡量医疗服务利用的指标,通过两部模型法建立我国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就诊概率和住院费用模型。结果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我国中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就诊概率和医疗卫生支出无显著作用,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还需进一步调整,以便更好的服务参保者。  相似文献   

14.
杨舒杰  王淑玲 《齐鲁药事》2010,29(12):752-753
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是我国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执行中的一些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性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分析影响新农合参合意愿的因素,为完善政策提供帮助。方法以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不同群体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认为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占89.02%,未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以为医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收费较高的占30.25%。结论通过农民参与新型合作医疗意愿分析,有针对性提出建议,提高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乌苏市新农合状况展开调查,重点调查农牧民对新农合医疗政策的知晓情况、定点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情况及总体满意度情况,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总体满意度的因素,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和建议,为乌苏新农合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剑飞  黄德恩 《安徽医药》2013,17(1):99-100
目的研究新农合政策下儿科门诊及住院患儿疾病构成比例及相关因素。方法搜集2002年12月—2008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新农合政策施行前的3年(2002—2005年)及施行后的3年(2006—2008年)儿科患儿在就诊率、住院率、疾病构成比例及死亡状况。结果新农合政策在全面施行后,疾病构成比例较实施前有显著性差异,农民就诊率提高,疾病死亡率下降。结论新农合政策是保障农村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及困难家庭基本健康的好政策,应加大宣传力度,做到全民参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检筛查乳腺癌。方法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检机会,对农村妇女进行知识宣传,教授乳腺自查方法,筛查高危人群;并由专业医师进行临床检查,将可疑病例登记成册,定期随访,完成相关辅助检查逐一排查。结果经筛查登记10例,定期随访完成查关辅助检查后确诊5例。结论充分利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创造的免费体检机会,与政府相关机构密切配合,经合理设计筛查流程,定期随访,可使农村乳腺癌得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针对性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血压管理水平。方法:随机选择2007年4月—2012年3月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血压门诊微机管理病例,采用自行编制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卷进行问卷调查,依据Morisky Green判定标准,评价药物治疗依从性,比较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药物治疗依从性佳者占64.2%,依从性不佳占35.8%。对疾病认识程度、危险分层、治疗方案、近期疗效、社区/新农合医疗服务、药物价格是影响药物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全民高血压防控意识,合理检查、科学评估、优化降压治疗方案,和谐医患关系、开展社区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服务,是提高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新疆巴楚县自2005年开始试行新农合,进展顺利.至2008年农民参合率已达到了98%,有效保障了农民能享有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新疆巴楚县新农合的部分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政策改进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