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随着科学的发展,电子计算机及视屏显示终端(visual dispay terminal,VDT)正日益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VDT的使用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某些新的职业卫生问题。有关VDT对机体影响,国内研究不多,但人们对此关  相似文献   

2.
VDT作业职业危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VDT作业环境、设备及72名VDT作业人员和53名非VDT作业人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VDT作业多种环境因素对机体存在不良影响,免疫功能有降低的趋势,部分神经行为功能降低。人机界面分析表明,眼睛与文件资料间存在不良的人机界面关系,长期强制坐姿作业,导致视觉和肌肉骨骼系统紧张。  相似文献   

3.
银行视屏显示终端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系统健康影响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屏显示终端(VDT)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中.VDT的使用较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它对健康的影响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VDT对肌肉骨骼系统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1].但多为问卷调查,本文采用压痛点检查对肌肉骨骼系统进行调查,以期能够较客观地反应其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觉显示终端(visualdisplay terminal,VDT)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VDT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产生了新的职业卫生问题。70年代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对VDT作业的职业卫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最普遍存在的问题是VDT作业者的视觉和肌肉骨骼系统紧张。本文就VDT作业与肌肉骨骼系统的紧张负荷作一综述。 一、作业体位与肌肉骨骼系统症状 VDT工作台与操作者之间有三点存在着界面关系:(1)手与键盘(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其它部分),(2)身体与坐椅,(3)眼睛与屏面(或文件资料)。如果这些人机界面关系建立不当,则往往出现强制体位,对肌肉骨骼系统产生负荷。VDT作业可能引起肌肉骨骼系统不适因素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5.
视屏显示终端(VDT)在我国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给从业人员带来新的职业危害问题.长期从事VDT操作人员普遍出现眼肿、眼痛、视物模糊等眼不适反应的报道已见诸多文献[1~4].本文对45例VDT操作人员进行了视疲劳情况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视屏显示终端 (visual display term inal,VDT)作业通常指操作电子计算机显示终端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工作效率 ,特别是 VDT的广泛应用 ,接触VDT的人数与日俱增 ,其 VDT作业场所卫生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对某银行 VDT作业人员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 ,发现作业人员普遍反映存在视力疲劳、头痛、头昏、易感冒等症状。是否为 VDT作业场所中各种不良职业危害因素所引起。为此 ,我们对 VDT作业现场进行了卫生学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择曾进行过职业性健康检查的某银行 VDT作业现场为现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视频显示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作业人群的职业危害,为采取相应卫生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汕头市不同行业的VDT作业场所进行环境监测,对583名VDT操作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VDT作业环境CO2浓度偏高,为0.06%~0.08%,噪声偏高为67~74 dB,照度偏低为50~180 Lux,存在低剂量X射线。VDT作业组在视觉系统、肌肉骨胳系统、神经系统等自觉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女性VDT操作者月经及妊娠异常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DT作业的职业危害及其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应制定VDT作业的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8.
视屏显示终端(VDT)使用过程中的工效学风险暴露日益严重,导致VDT使用人群的肌肉骨骼疾病症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我国对常见的VDT工效学风险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于VDT使用模式和肌肉骨骼疾病的研究较少。据此,尝试从VDT使用时长、作业休息模式、使用情况、重复性动作研究角度,概述并解读国际VDT使用模式的研究内容、方法、局限性等,探索我国VDT使用模式的工效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视屏显示终端作业与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88名VDT作业者及67名类似VDT作业者(电视机荧光屏检验工)和91名对照者进行健康检查,调查了各职业环境。结果表明:(1)VDT接触组疲劳、骨骼肌疲劳、神衰综合征等自觉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晶状体浑浊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VDT作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素主要有:照明不足、眩光闪烁、电磁辐射、不良体位和精神紧张等。  相似文献   

10.
孙灵丽  余琦玮 《职业与健康》2011,27(21):2414-2416
目的了解VDT作业人员肌肉骨骼疾病的现状及病因,为VDT作业管理提供改善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267名VDT作业人群为调查对象,然后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骨骼肌疲劳进行评价。结果受调查的VDT作业者总体上处于一种比较疲劳的状态,且有67%的VDT作业者处于有疲劳状态。VDT作业者的肌肉骨骼损伤与VDT作业空间、日连续作业时间,作业量等有关。结论 VDT作业导致的肌肉骨骼疲劳存在工效学问题,相关VDT作业空间设计者应根据相关人因工程学知识设计作业空间,相关VDT作业者应关注自己的作业管理,以保障VDT作业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厦门某电脑公司职员视频终端综合征(VDT)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为诊治及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6月在厦门市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厦门某电脑公司职员564人,回顾性分析其VDT患病情况及相关症状。以一线工人、并发结膜炎、屈光不正、吸烟、长时间佩戴角膜接触镜、长期待在空调房、日使用视频终端、设备时长、日睡眠时以及伴有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等为自变量,有无VDT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公司职员VDT检出率85.1%(480/5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视频使用时间长(OR=2.75)是VDT危险因素;日睡眠时间长(OR=0.18)是VDT的保护因素。结论厦门某电脑公司职员VDT患病率较高;日使用视频终端设备时长与日睡眠时长,与VDT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梅瑾  王小华  施云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883-1885
目的:探讨妇女VDT作业与异常妊娠结局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以杭州市部分金融、财税、机关事业单位24~40岁已婚已育妇女为对象,妊娠期VDT接触组225人,对照组285人,将她们的异常妊娠结局与VDT作业年限、日时间、距离、防护措施及VDT作业的不同妊娠月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VDT接触组异常妊娠结局发生率20.4%,对照组15.1%,发生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在异常妊娠结局中因胎儿严重异常而行治疗性引产率接触组5.3%,对照组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性引产率以妊娠3个月内接触组最高。结论:VDT作业妇女治疗性引产率增高可能与妊娠早期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3.
VDT作业环境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接触VDT(visual display terminal)的机会与日俱增。据报道1987年美国约有1500万台VDT投入使用,1990年增加到7000万台,在美国和加拿大约有1000~1400万作业人员,包括700万育龄妇女在VDT前工作。随着微型计算机,文字处理机和个人计算机的发展,VDT的使用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职业危害:视觉疲劳,肌肉骨骼损伤及职业性紧张等也越来越多。VDT作业是一种新型作业方式,作业人员、VDT装置和环境组成一个完整的人-机-环境系统,对于这种作业的卫生学评价,不能使用一般工业企业或办公室的职业卫生标准。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对VDT作业环境及卫生标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范围涉及照明、显示、工作环境、工作设计以及人员的教育培训等,本文就这几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视频显示终端(VDT)作业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为制定我国VDT作业环境的卫生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大学计算中心VDT操作室进行了环境监测和VDT作业的人体功效学调查。结果 VDT室温低,相对温度高,照明不足;空气负离子浓度低,正、负离子比例失调;存在一定剂量的X射线辐射;主机房噪声强度大。人机系统中存在作业者的强迫体位,不符合人体工效学,可能是神经系统、眼睛、骨骼肌产生不良影响的原因之一。结论 要改善VDT作业环境质量,加强对VDT作业者的健康防护。  相似文献   

15.
VDT作业职业危害是多方面的。国内多有平原地区VDT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改变的报道,但尚无高原地区的研究报道。对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调查。结果表明,高原地区(试验海拔2300米)VDT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率为:47.4%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2.1%进行检验,两者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75.8、P<0.01)。表明,VDT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改变确实:同时,经对高原地区和平原地区VDT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改变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两结果有显著性意义(X~2=4.65、P≤0.05),提示高原地区VDT作业人员心电图异常改变较平原地区为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互联网企业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人员问卷调查,了解VDT作业人员职业紧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1—8月山东省互联网企业1 320名VDT作业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1 320名不同岗位VDT作业人员现岗位工作时间、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平均每天面屏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DT作业人员职业紧张因素有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及家人健康等,其中经济压力为VDT作业人员第一位压力源。VDT作业人员工作时间长,饮食不规律,躯体不适严重,健康状况一般,身体锻炼以偶尔锻炼为主,不能达到缓解躯体不适的效果。不同面屏时间作业人员,骨骼肌肉的疼痛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有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 VDT作业人员职业紧张压力水平较高,主要源于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家人健康、子女健康、人际关系及婚姻问题,应从多个层面采取多种形式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视屏显示终端(VDT)作业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断面流行病学方法,对337名从事VDT作业人员及203名对照组工人进行调查研究,用问卷调查、健康检查资料分析VDT作业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结果VDT组的骨骼肌肉酸痛不适的自觉症状的检出率为31.1%,其中以颈部(25.2%)、肩膀(19.3%)、下背部(18.1%)为主,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T组的颈椎及腰椎X线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4.1%、17.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颈曲变直(18.4%)、颈椎骨质增生(13.9%)、颈椎椎间隙变窄(9.8%)、腰椎骨质增生(13.6%)、腰椎退行性改变(11.3%)为主,分别高于对照组的相应的检出率,(均P〈0.05);VDT组颈椎及或腰椎出现改变的平均患病年龄(34.9±7.3)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T作业可能引起骨骼肌肉系统功能性及器质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VDT电磁辐射对作业者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力刚  郭宏伟 《职业与健康》2008,24(17):1828-1832
综述了VDT电磁波对女性生殖健康、视觉系统和VDT产生的静电等对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实测结果表明,VDT在工作时其周围形成电磁波的强度远低于标准的容许值。一些组织和专业学会等根据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认为VDT泄漏的电磁辐射不会损害使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视屏显示终端(VDT)对女工的职业性影响,本文采用询问填表方式对南宁市93名VDT作业女工和76名对照者进行了调查,并检测了两个有代表性的作业环境。结果发现VDT作业环境噪声偏高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曾有报道,从事计算终端监视器(Visual display terminal VDT)操作的妇女的自然流产和畸形胎儿的发生率较高,作者为弄清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各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概述。在美国和加拿大,从事VDT 操作的妊娠妇女,自然流产率超过50%,畸形胎儿出生率超过30%。但由于任何一个地方从事VD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