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人参药性菌质中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半制备液相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和理化常数鉴定其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人参药性菌质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20(S)-人参皂苷-Rg2(1),20(R)-人参皂苷-Rg2(2),人参皂苷Rg1(3),20(S)-人参皂苷Rf(4),人参皂苷Rb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人参药性菌质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南刘寄奴中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 ODS 等柱层析分离手段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 运用 NMR、MS 以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南刘寄奴中分离得到 8 个化合物, 其结构鉴定为 3β-ethoxytanapartholide (1), ((4S*,5S*)-dihydro-5-[(1R*, 2S*)-2-hydroxy-2-methyl-5-oxo-3-cyclopenten-1-yl]-3-methylene-4-(3-oxobutyl)-2(3H)-furanone) (2), ligucy-peronol (3), cyperusol C (4), santamarin (5), 1α, 2α, 3α, 4α, 10α-pentahydroxyguaia-11(13)-ene-12, 6α-olide (6), balanophonin (7),methyl 3-(2’-hydroxy-4’-methoxyphenyl) propanoate (8)。结论:化合物 1 是新人工产物, 化合物 4 和 8 为首次从蒿属中分离得到, 化合物 2–3, 5–7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中国红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五加科人参属常用中药红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红参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三七皂苷R2(1),20(S)-人参皂苷Rg3(2),20(R)-人参皂苷Rg3(3),20(S)-人参皂苷Rg2(4),20(R)-人参皂苷Rg2(5),20(S)-人参皂苷Rh1(6),20(R)-人参皂苷Rh1(7),人参皂苷Rh4(g),-R.(9),-Rb1(10),-Rg1(11),-Re(12),-Rf(13),麦芽酚(14).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红参中分到的人参皂苷类成分.化合物2与3,4与5,6与7分别为3对对映异构体,其中对映异构体6与7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单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鹅不食草Centipeda minima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Sephadex LH-20色谱和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从鹅不食草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is-chrysanthe-nol-O-β-D-glucopyranoside(1),methy 3,5-dicaffeoylquinate(2),3,5-Di-O-caffeoyl quinicacid(3),tricin(4),2-amino-4-methyl-pen-tanoicacid(5),2-amino-3-phenyl-propionic acid(6),4-amino-4-carboxychroman-2-one(7),brevilin-A(8),amicolide C(9),arnicol-ide D(10).结论:其中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菊科药用植物三角叶凤毛菊Saussurea deltoide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色谱、凝胶分子筛色谱、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三角叶凤毛菊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3R,6R,7E)-3-hydroxy-4,7 -megastigmadien-9 -one(1),(3S,5R,6S,7E)-5,6-epoxy-3-hydroxy-7-megastigmen-9-one (2),3 -h ydroxy-β-damascone(3),S-(+)-dehydrovomifoliol(4),megastigman-5 -ene-3β,9R-diol(5),coniferaldehyde(6),β-hydroxypropiovanillone (7),3-hydroxy-1- (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 (8),dihydrosyringenin(9),4-[(1S)-3-hydroxy-1-methoxypropyl]-2,6-dimenthoxyphenol( 10).结论:化合物1~10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兴安藜芦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百合科兴安藜芦(Veratrum dahuricum Loes.f.)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柱色谱和重结晶分离纯化,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β-谷甾醇(Ⅰ),胡萝卜苷 (Ⅱ),秋水仙碱 (Ⅲ),介藜芦碱(Ⅳ),藜芦托素(Ⅴ)。结论 上述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兴安藜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太白山地区木姜子枝叶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太白山地区木姜子Litsea pungen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结合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品化合物,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木姜子枝叶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棕榈酸(2),松属素(3),芹菜素(4),异槲皮苷(5).结论:化合物1,2,4和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4和S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臭椿皮中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对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酸乙酯部位分离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1),延胡索乙素(2),马兜铃酸内酰胺AⅡ(3),槲皮素(4),阿魏酸(5),齐墩果酸(6).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溪黄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琴  崔炯谟  傅宏征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6):2203-2206
目的:对溪黄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萃取,硅胶、凝胶和反相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采用波谱学技术(1D和2D NMR.MS,IR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是ent -1α,7α,14β,20-tetrahydroxy-11,16-kauradien- 15 -one(1),kamebakaurin(2),dihydrokamebakaurin(3),rabdoinflexin A (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块根紫金牛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正相硅胶、反相硅胶(RP-8,RP-18)、Sephadex LH-20、MCI等柱色谱方法对块根紫金牛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运用波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块根紫金牛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油酸(1),棕榈酸(2),豆甾醇(3),α-菠甾醇(4),射干醌F(5),(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6),百两金皂苷A(7),百两金皂苷B(8)。结论化合物1,2,3,5,6,8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8均属于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