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心血管神经症一般是指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该病会给患者带来较重的心理压力与精神痛苦,如果较长时间的心理生理障碍得不到有效干预,有可能导致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本文以中医脏腑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肝的生理病理联系论述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并阐述心脏神经官能症从肝论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了经筋在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中医认为经筋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正常功能状态为“肌肉解利”,一旦出现“聚结”、“筋挛”等病理改变就会影响经脉的畅通,进而影响到和经脉相关的脏腑功能,使之失常,当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时就会发生“筋性类冠心病”,即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软组织损伤会通过物理的组织卡压和化学的炎性物质刺激周围的组织,一旦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系统受其影响导致调节紊乱,就会引起心脏神经官能症。同时把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症候群分为经筋本病即“前胸后背痛”和经筋累及性内脏病变即“心悸、胸闷、气短及头晕、失眠”等,为从经筋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中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调为主要表现,还可兼有神经官能症其他临床症状。根据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以心悸、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惊悸""怔忡""胸痹"等范畴;又本病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故亦可归为"郁证""脏躁"等范畴。笔者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治疗上积累了一些心得,并逐渐形成有特色的诊疗思路,现介绍如下。1从脏腑论治1.1病机——心脉失养,心神不定  相似文献   

4.
沈毅  这连武 《光明中医》1997,12(6):24-26
神经官能症综合论治体会沈毅北京中医医院(100010)这连武崔英临江市医院关键词神经官能症/综合论治神经官能症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非器质性病变,多由于沉重的心理负担或强烈的精神刺激导致大脑的兴奋及抑制功能失调,而出现的易于兴奋和迅速疲劳等各种躯体不适感...  相似文献   

5.
从肝辨治心脏神经官能症8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功能紊乱综合症,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好发于女性20~40岁之间,以心悸、胸痛、气短、失眠、焦虑、精神不振等为主要表现,一般预后良好。属于祖国医学“心悸”、“胸痹”、“郁证”等范围。笔者从事中医内科治疗工作,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8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改变,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西医治疗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疗效不佳;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日渐显示出其优势.李应东教授从医20多年对本病的治疗独有神悟,造诣颇深.文章对李老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耳穴压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9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大多发生在青年和壮年,以20~40岁者最多,多见于女性。笔者采取耳穴压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4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脏神经官能症,也称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简称心脏神经症,是由于中枢神经功能失调,影响植物神经功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紊乱所产生的一种综合症,国外称为神经性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或神经性循环无力症或高敏症等。现笔者就中医学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认识和治疗等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经筋理论指导下,用长圆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取得满意疗效,确立了调督理筋的治疗原则,介绍了长圆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分析了经筋在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在心脏神经官能症诊断和疗效评价缺乏客观指标的背景下,提出"结筋病灶点"的位置、大小、形状、紧张程度、压痛程度可能与心脏神经官能症存在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为心脏神经官能症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多数中医学者对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与治疗多从心、肝、脾、肾出发,较少论及肺。从心肝肺影响气血运行的角度,以阴阳、五行、精气血、津液神及经络学说为工具,通过论述肝与肺的功能及生理病理特性,即“肺藏魄”“肺在声为哭”“在志为悲”“肝主疏泄”“肝为五脏之贼”,生理上,心肝相生为母子,行血与藏血互用;心肺互制同居上焦,气血互用;肝肺互制,龙虎回环调畅气机。病理上,肝在五行属木,木易郁而心火塞,从而乘肺金致肺气虚。同时结合现代研究,提出心脏神经官能症起于肝郁,而肝郁肺虚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病机演变结局之一的观点,并提出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当需辨证论治,对于肝郁肺虚证的患者可疏其肝郁、补其肺气。  相似文献   

11.
辨病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手段,范新发教授融汇中西,以西医疾病名称为辨病主体,总结了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经验处方,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也为中医药的推广、传承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2.
李应东教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改变,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本病病因复杂,西医治疗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疗效不佳,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日渐显示出其优势.李应东教授从医20多年对本病的治疗独有神悟,造诣颇深,笔者有幸随师学习1年来,亲聆教诲,深感其妙思灵辨,现将李老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经验简要总结,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心脏神经官能症常用方剂分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功能性心脏不适,是最为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类型。临床研究表明:心内科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心理疾病的发病率为30%,心脏神经官能症占绝大多数。中医药在辨证治疗心脏功能性不适方面存在明显优势。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文献较多,涉及的方剂种类广泛,但是辨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报道较少。以脏腑、八纲为理论基础,辨证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对于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现将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常用方剂按照脏腑、八纲辨证进行分类,以期为临床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4.
从五脏论治神经官能症失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五脏与七情的内在联系,从五脏论治神经官能症的失眠及其诸证,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神经官能症被概括为一组神经机能性疾病,其中常见的有神经衰弱、癔症、强迫症以及脏神经官能症(如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等),是一组较难治性疾病.近年来,笔者从肝论治神经官能症134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李传杰 《四川中医》2003,21(7):47-47
本文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52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2.3%,表明该方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辉 《广西中医药》1998,21(4):45-45
耳穴贴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3例徐辉北海市中医院536000广西北海市中山西路85号关键词心脏神经官能症;耳穴;贴压笔者于1994年3月~1997年7月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6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3例患者均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有效治疗手段和减少复发方法。方法对126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治疗过程进行·晦床分析,并将患者分为2周、1个月、3个月三组进行治疗。结果三组中2周组临床治愈率低于1个月和3个月组,以3个月组治愈率最高;且3个月组的复发率在3组中最低。结论黛力新联合心神宁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疗程不低于3个月效果较好,复发较少。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钧 《河南中医》1995,15(2):109-110
针刺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32例临床观察王力钧山东省青岛市中医院(266011)主题词神经机能障碍/针灸疗法心脏神经官能症,属于祖国医学惊悸、怔忡范畴,是以心血管、呼吸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临床和病理方面均无器质性病变。自1991年至19...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医学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主要以β-受体阻滞剂、谷维素、黛力新等药物为主,然而这些药物缺乏针对性,对个体患者的有效性相对不明确。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临床应用多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备受患者青睐。本文将以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为核心来阐述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