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焱  高锋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5,16(11):605-606
速率散射比浊法和ELISA法检测轻链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意义刘焱,高锋,孔宪涛,屠小卿多发性骨髓瘤(MM)是免疫效应细胞即浆细胞恶性增殖的一种疾病,其特点是MM患者血清和尿中常能检测到单一增殖的轻链(κ或λ)。80年代,国外开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方法...  相似文献   

2.
尿轻链酶联免疫测定在M蛋白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尿轻链酶联免疫测定在M蛋白病中的应用周方满,高锋,孔宪涛,刘焱M蛋白病是由于单一克隆浆细胞无限制增殖产生均一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特征的一组疾病。尿中单一型轻链增多对M蛋白病有特征性的诊断意义,为此我们建立了一种简易的ELISA方法,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3.
易峰  叶中景  徐月明  李军 《临床荟萃》2006,21(3):186-187
多发性骨髓瘤(MM)致肾损害常表现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称为骨髓瘤性肾病,其特点是患者血清和尿中常能检测到单一增殖的轻链Kappa(κ)或Lambda(λ),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亦能检测到轻链κ和(或)λ,我们运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尿中κ、λ轻链的含量及κ/λ比率,旨在运用血、尿中κ、λ轻链含量及比率正确判断骨髓瘤性肾病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52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慧谊  廖慧芳 《临床医学》2006,26(10):49-50
目的分析52例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进一步提高对该型疾病实验室诊断的认识。方法利用免疫固定技术从418例M蛋白阳性患者中筛选出在血清和(或)尿中仅出现游离轻链(轻链型M蛋白)的MM患者52例,回顾性分析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免疫固定电泳、血清蛋白电泳、尿液本-周蛋白定性及尿蛋白定性等实验室结果特征。结果418例血清和(或)尿中出现M蛋白的患者中被确诊为MM的有308例,其中轻链型52例MM(K型24例、入型28例)占MM的16.9%。K轻链型与入轻链型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明显偏低(P〈0.01);两种轻链结果中,与相对应分型的轻链结果增高,另一种降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光密度扫描曲线多不显示高而窄的单株峰,仅在凝胶片的区带中α2-γ区见一淡染条带,甚至不显示;52例患者尿本一周蛋白定性全部呈阳性,有1例患者血清检测不到轻链M蛋白,但其尿本一周蛋白呈强阳性。结论利用高灵敏度的免疫固定技术对MM患者血清和尿液进行检测其游离轻链,同时结合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等实验结果,能提高其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轻链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733例患者及188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尿轻链水平,同时与尿本一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及肾功能指标[尿蛋白定量(TP)、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蛋8/肌酐比值(TP/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lb/Cr)]进行比较。结果733例患者中有155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轻链病,尿轻链总异常率为88%(647/733),r,/h比值异常率为21%(154/733)。K和/或入轻链对轻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9.3%、28.9%,v./h比值对轻链病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0%、97.4%。正常对照组中有61例(32%)尿轻链异常,其中本一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阳性16例[K轻链阳性15例、入轻链阳性2例、游离入轻链阳性1例、单独K轻链阳性14例],v./h比值异常率为1%(2/188)。结论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尿.c、入轻链较准确可靠,K/入比值对轻链病的筛查更具价值,但应注意与。肾功能损伤鉴别。采用尿本-周蛋白免疫固定电泳则能提供更加直观和明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与尿中轻链定量检测对MM的诊断分型意义,我们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60例MM患者的与尿进行了轻链定量检测,结果发现,IgG,IgA,IgM型MM患者血清中均有单一轻链异常增高并伴k/λ比值异常,IgD型与轻链型MM患者尿中均有单一轻链异常增高,血与尿中轻链定量的检测对MM的诊断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尿中游离轻链及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游离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血循环,正常人尿中仅有极少量轻链。多发性骨髓瘤、肾功能不全、肾炎、糖尿病及肝硬化等疾病时,尿中游离轻链含量均有不同程序升高,故尿轻链检测对上述疾病的诊断,尤其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辅助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1]。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待测标本均来自本院确诊的住院病人及体检正常的健康人,并于-20℃低温保存。1.2试剂及仪器兔抗人游离k,λ轻链抗体购自Backman公司,酶标记的抗体购自The Binding SiteLimited,England。…  相似文献   

8.
谢科杰  陈菁  陆明钢  冯一 《检验医学》2008,23(2):205-20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故及早发现早期的肾脏损伤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110例2型DM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尿游离轻链(κ、λ)和尿微量蛋白水平的测定,探讨尿游离轻链联合尿微量蛋白测定对DM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肾病尿α1—MG等五种蛋白放免法检测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对50例正常人及144例高血压(EH)患者尿α1-MG、β2-MG、THP、Alb及IgG五种微量蛋白排泄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尿α1-MG在I期EH时就有明显改变(P〈0.01)。随病程的进展,尿THP排泄水平逐渐下降;其他指标均逐渐上升。尿五种蛋白联合RIA可较早反映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害,其方法灵敏,无损伤,可作为肾功能检测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免疫固定电泳、尿液轻链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轻链检测中的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进行重链、轻链及游离轻链定量,用蛋白电泳及免疫固定电泳法对M成份做定性分析,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轻链型21例,完整型29例(其中IgGI、gA型19例;IgD型10例)标本分别做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定量及游离轻链检测,然后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和灵敏度。结果对于轻链型骨髓瘤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尿轻链定量及血清游离轻链检测三种方法的轻链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0.5%(19/21);80.9%(17/21);100%(21/21)。对于完整型骨髓瘤患者三种方法的游离轻链检测(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与重链结合的单克隆轻链的阳性率100%)阳性率分别为20.7%(6/29);41.4%(12/29);82.7%(24/29)。结论血清游离轻链检测较另外两种方法检测游离轻链更为灵敏,其与免疫固定电泳法结合检测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明确诊断、疗效观察及改善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SLE患者尿微量蛋白和尿酶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松照  虞瑛姿 《临床医学》2000,20(11):43-44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和尿酶检测对狼疮性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51例SLE患者随机尿中的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G(IgG)、α1微球蛋白(α1MG),终点比色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氏速率法测尿肌酐,并按尿蛋白定性分组比较。结果:SLE患者尿蛋白阴性组的尿Alb/Cr、IgG/Cr、α1MG/Cr、NAG/Cr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12.
Array360和ELISA法检测轻链在M蛋白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M蛋白病患者、19例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轻链分别采用Array360速率散射比浊仪及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蛋白病组与正常人组相比轻链含量及。人值均有显著差异(P<O.05),肾病组与正常人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游离轻链的阳性率高于采用ELISA法检测尿中游离轻链,前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测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血(尿)游离轻链升高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轻链为浆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在临床工作中,往往会遇到患者血(尿)游离轻链升高,其原因难以确定,本文将对出现血(尿)游离轻链升高的一些疾病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糖尿病并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陆军 《浙江临床医学》2002,4(2):140-140
糖尿病 (DM)是一组病因不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 ,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病早期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 ,一旦发展到临床肾病已难以逆转希望。因此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糖尿病肾病早期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 ,但此时尿中已有微量蛋白的亚临床性增高 ,所以定量检测这些尿微量蛋白可灵敏地反映肾脏的损害程度。为此 ,笔者对46例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尿微量蛋白检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患者均来自本院住院病人。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1型…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早期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肾小管的早期损害。方法 高血压病组40例,其中I期10例,Ⅱ期21例,Ⅲ期9例。正常对照组27例,取第1次晨尿分别检测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Tamm-Horsfall蛋白(THP)和肌酐(Cr)。结果;除尿THP/Cr外,高血压病组尿RBP/Cr,β2-MG/Cr,α1-MG/Cr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尿β  相似文献   

16.
M蛋白病 (MG)是由于单克隆浆细胞无限增殖产生均一单克隆蛋白所导致的一组疾病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 ,多发于老年人 ,发生率随年龄有增高趋势[1] ,且死亡率高达 4 0 % [2 ] 。在我国日趋老龄化的同时 ,快速、准确地诊断MG显得日趋重要。本文作者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MG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Ig)和轻链K、λ并计算K/λ比值 ,以探讨其在MG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临床确诊为MG患者 4 5例 ,包括多发性骨髓瘤 4 2例 ,巨球蛋白血症 3例 ,其中轻链K型MG患者 31例 ,轻链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型尿游离轻链(urine free light chain,uFLC)检测在尿轻链定量监测方面是否优于传统尿总轻链(urine total light chain,uTLC)检测。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280例患者(包括浆细胞疾病患者153例和非浆细胞疾病患者137例)的血、尿配对样本,共458例次。应用卡方检验、McNemar配对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统计检测的uFLC和uTLCκ值、λ值、κ/λ比值结果,并分析其与尿免疫固定电泳(urine immunofixation electrophoresis, uIFE)、血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等检测结果之间的阳性相符率及相关性。结果:102例次uIFE阳性的样本中,88.2%(90/102)的样本有uFLCκ/λ比值异常,87.3%(89/102)的样本有uTLCκ/λ比值异常(P<0.001)。在183例次sFLCκ/λ比值异常的样本中,65.6%(120/183)的样本存在uFLCκ/λ比值异常,5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M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免疫学特征。方法对337例M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清进行醋酸纤维膜电泳、免疫电泳分析和免疫球蛋白定量。结果308例(91.4%)患者血清经醋酸纤维膜电泳可显示M带,免疫电泳分析表明,IgG、IgA、IgM、IgD、单纯游离轻链、单纯重链和双M蛋白的比例分别为49.2%、25.5%、6.8%、6.0%、11.1%、0.6%和0.9%。从轻链型别看,IgG1、IgG4、IgA、IgD类M蛋白以λ型为主,IgM类和单纯轻链型M蛋白以κ型为主。在各类患者血清中,大多数伴多克隆免疫球蛋白降低,但IgM类M蛋白血症患者血清中多克隆IgG高于正常对照,其多克隆IgA亦高于其他各类患者血清中含量。结论90%以上的血清M蛋白可通过醋酸纤维膜电泳检出;免疫电泳不仅可对M蛋白进行分类和分型,还可检出醋酸纤维电泳未发现的M蛋白;M蛋白血症(IgM类M蛋白除外)患者的血清中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含量常降低。  相似文献   

19.
50例多发性骨髓瘤免疫分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各型的免疫分型特点以及M蛋白位置,数量与免疫分型的关系,我们应用血清蛋白电泳及电泳扫描,免疫球蛋白定量,血清及尿免疫电泳,尿轻链半定量四种免疫化学综合实验对50例MM进行了免疫分型,结果显示:1.IgG型,IgM型M蛋白多在γ区,IgA型多在β区,2.M蛋白所属免疫球蛋白显著增高,非M蛋白所属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3.不同型别MM免疫电泳图谱各异,结论:通过上述四种免疫化学  相似文献   

20.
尿微量蛋白检测在高血压肾损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血压病肾损害的早期诊治对预后极为重要,而尿微量蛋白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有一定价值。我们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对高血压病患者尿α1-微球蛋白(α1-MG)、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和IgG含量进行检测,探讨对早期诊断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