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者就医时对中西医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中医药发展的建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法,以现场调查填写问卷和访谈形式对武汉市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有就医经历的研究对象、高校研究生、三级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高校专家、医药卫生政策研究者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分析影响患者就医选择偏好的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影响权重。结果:患者就医时对中西医选择偏好受中医特色、西医特色、政策因素、患者的认知、教育宣传5个因素影响,除中西医的内在属性外,影响最大的因素为政策因素和患者的认知;三级指标影响较大指标为:中医美容养生保健疗效独特、西医治疗常见病效果明显、中医作用缓和副作用小疗效好、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国人的重视力度、患者对中西医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结论:中医的发展是观念问题,要靠人们真正认识中医,要靠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省县级居民现阶段分级诊疗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运行提供有力支撑。方法:基于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χ2检验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当前影响县级居民分级诊疗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27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9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共有调查对象2609人,其中男性1332人,女性1277人。调查对象中,2102人(80.6%)选择愿意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首诊。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和了解分级诊疗程度是居民选择就医机构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提升基层诊疗的知晓率、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有利于合理配置社会医疗资源,将分级诊疗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杭州市农村居民的就医行为,找出存在问题,为杭州市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提供合理性意见。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杭州市农村地区的1 000名居民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就医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40%选择乡村医生就诊;60%的人认为"离家近"是选择就诊医院的主要因素;79%的人认为"自感病轻"是未进行诊治的原因。服务态度调查显示,医务人员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医疗技术水平。结论:杭州市农村居民就医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家庭经济状况。因此要从农村卫生知识宣传和普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水平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等多方面不断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供给侧改革,让更多的农村居民受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中医就医情况和对中医药发展状况的认识。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青海省某大学5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6份。结果:34.4%的调查对象以前看过中医,89.9%的调查对象以前用过中药;93.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大力发展中医药,84.8%的认为虚假宣传影响中医药发展,对中医药人才缺乏、支持力度小、群众基础薄弱等观点的认同较低,只有6位学生(1.2%)赞同废除中医。结论:大学生就医买药倾向于西医西药,且对目前中医药发展现状有着深刻的认识,中医机构和专业人士应加大对中医药的宣传和加强行业自律。  相似文献   

5.
对在河南省部分地区医院及体检中心收集到的740份调查问卷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发现乳腺结节在女性中十分高发且趋于低龄化:740名女性中,患有乳腺结节共有311名,发病率达42.03%;在176名20岁以下女性中,患有乳腺结节的共有27名,发病率达15.34%。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女性对自身乳房状况不够关注,对乳腺结节了解度及预防意识普遍较低。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患者对中医治疗的认可度高于西医治疗。因此在社会对女性健康的关注方面及乳腺结节的临床治疗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社区工作人员对全科医师服务的知晓率、签约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签约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乌鲁木齐某社区卫生工作人员303名,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对全科医师服务的知晓、签约意愿、影响签约的原因等。共发放问卷303份,有效回收问卷294份,有效回收率为97%。结果 294例社区卫生工作人员中,有145例(49%)知晓全科医师签约制服务,有34例(12%)愿意签约全科医师服务。结论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对全科医师服务的了解程度较好,签约意愿较高,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因素,包括不具备全科医学相关知识与技能,政策不支持等。全科医师能力的提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完善社区全科医师培养机制,提升全科医师服务能力,并加大宣传力度,为提高全科医师服务的利用率和认可度、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探索全科医师服务创新模式提供政策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7.
黄琳 《江苏中医药》2007,39(4):51-53
目的:了解门诊病人就诊时选择中医服务的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居民对中医服务接受程度的途径。方法:问卷随机调查苏南、苏中、苏北各1个省辖市市级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以及每市2个县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的门诊病人.共调查1161人。结果:病人在选择就诊机构和服务种类时多以解决健康问题为首要条件:对中医院提供西医服务表示理解的比例占80%左右,但仍希望中医机构应突出中医特色:患慢性病及一些西医疗效不明显的疾病患者常会选择中医服务;病人对中医医院的服务认可度比较高.但对中医传统服务的知晓率却很低。结论: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医服务的知晓率;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突出中医服务的特色与优势;合理应用现代医学技术促进中医服务的自身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临床中医骨科医生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状。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采用填写问卷的方法对江西省300名中医院骨科医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在收到的284名现况调查的有效的问卷中,有56.06%的中医骨科医生选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被调查医生的职称、年龄、学历及其所在医院的等级与采用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可度成正比。结论:中医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被临床医生接受并使用,可考虑向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国就医人群异地就医的原因和目的,分析人们对医疗资源和医疗意愿的需求,调查分级诊疗现状。方法:以杭州市3家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附近旅馆住宿的人群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来自全省各地县就医的患者及家属。根据自愿原则完成调查问卷,医疗需求调查采用表格问卷和随意式个人交谈相结合的方式。结果:2017年9~12月收到调查问卷1 280份,随意式个人交谈信息48份,调查对象对医疗需求的关注点依次是医疗安全、疾病确诊时间、医疗费用、诊疗效果、疾病过程的诊疗时间、服务态度、疾病后期康复等。调查中的所有人群表示患大病、疑难重病等希望选择国家级重点医院和重点专科住院治疗。其中在需要复诊或继续医疗问题中,448份调查问卷显示选择省级大型三甲医院继续治疗,448份调查问卷显示选择带诊疗方案回当地市级医院继续医疗,384份调查问卷显示选择回当地县城乡医院治疗。结论:我国异地就医的普遍现象反映了分级诊疗现状和趋势。针对就医人群需求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而出现的不平衡现状,如何完善各级诊疗体系,缩小各级医疗机构间医疗水平的区域间差距,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医疗特点,是我国目前进行合理医疗资源分配和疏导异地就医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护生对农村护理工作的意向及影响因素.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调查了五所医学类高校347名护理专业学生.结果表明,大多数护生毕业后或者将来不愿从事农村护理工作,这一现象在本科和大专护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是影响毕业生选择农村护理的主要因素.需从改革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模式、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加大护生对农村护理工作的宣传等方面改善这种局面.  相似文献   

11.
采用行为事例访谈法建立卫生监督员胜任特征理论模型,编制调查问卷,对426名卫生监督员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1)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确立了卫生监督员胜任特征评价问卷结构,包括协助与服务、个人效能、专业素养、个人特质和影响他人五个因素;(2)分析比较问卷,了解到不同性别卫生监督员趋于用同一胜任特征模型来评价胜任特征,管理者与一般监督员在一些胜任特征的具体行为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市老年人群对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需求的影响因素,为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提供思路与依据。方法:2016年7~9月采取多阶段抽样方法,对上海市11个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现场调查,发放问卷5080份,收回有效问卷4954份,有效收回率97.52%。结果:上海市老年人群对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需求较大;就医倾向、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年龄是影响老年人群对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需求的主要因素。结论:在中医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中,整合中医药与养老服务、开展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品牌推广、探索新型支付体系是需重点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温州地区居民的就医状况和医疗服务需求,为合理配置温州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温州地区2018年1月~2019年1月的77名居民进行就医状况和对医疗服务需求调查,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温州地区居民就医首选医院为社区诊所(占40.26%),其次为地县区级医院(占29.87%),选择市级医院的占15.58%,不去医院的占11.29%。选择医院时首先考虑技术和设备的占53.25%,考虑位置和环境的占18.18%,关注医疗服务态度的占50.65%,关注医疗环境的占23.38%。年龄是就医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是影响温州地区居民就医需求的主要因素,且首选社区医院就诊。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根据居民实际情况加强健康宣教,积极建设社区医院,加强就医引导,满足居民(尤其是老年人群)的就医需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肥胖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其与肥胖的相关性。方法: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肥胖症患者为调查对象,共计500例。采用健康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回收问卷476份,回收率为95.20%。调查结果表明,性别、饮食、年龄、婚姻状态、职业等是肥胖症的重要影响因素,女性肥胖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随年龄增加而增大。除年龄、性别等生理因素外,文化程度、经济情况、饮食习惯、压力等也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影响市民的重要健康问题,应采取平衡膳食、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进行综合干预,并配合中医药疗法,减少肥胖带来的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卒中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70例脑卒中患者及其70位主要照护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照护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处于中低等水平,患者性别、诊断类型、自理程度、并发症、社会支持是照护者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脑卒中主要照护者的自我效能水平普遍偏低;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尝试采取多种干预方式提高照护者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调查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体质类型的因素。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的中医体质评分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咸阳市23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最多,其次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不同性别人群体质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调查的因素中,性别、BMI、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史及夜尿次数与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有关(P0.05),是否饮酒及有无冠心病史与体质类型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与性别、BMI、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史及夜尿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影响急诊科医患关系的原因,分析影响因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2017年3~4月医院急诊科医患双方对影响医患关系原因的情况,调查对象涉及急诊科医务人员和患者。结果:患者和医务人员对可能影响医患关系因素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患者对缺乏沟通的认可度最高,医务人员对缺乏信任的认可度最高,两者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影响急诊科医患关系的原因较复杂,需全方位考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情况,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妇女常见病的患病情况,了解影响患病的生物、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探讨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时期,不同医疗保障体系与妇女生殖健康的关系,寻找促进妇女生殖健康的措施,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来原阳县中医院查体的女职工进行《妇女常见病发生情况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2009-2012年妇女常见病发病率上升的原因为城市人口的增加、传统性行为和观念的变化、错误的就医行为等,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妇女常见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民众对中草药煎煮和服用基本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16个问题,基本涵盖了中草药煎煮和服用的各个方面.采用现场问卷调查,通过被调查者填写调查问卷,获取基本信息,运用统计分析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放问卷408份,收到有效问卷393份,有效率96.3%(95%CI =94.5%~98.1%).在16个问题中人均了解11.23个(得分正确率70.19%,95% CI =65.67% ~74.71%).被调查者中对中草药煎煮和服用知识了解12个及以上有188人,占有效调查问卷人数的47.8%(95% CI =42.9% ~52.7%);了解8个及以下的有46人,占有效调查问卷人数的11.7%(95%CI =8.5%~14.9%).性别、年龄、城乡和学历的差别使不同人群对中草药煎煮和服用知识的认知程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民众对中草药煎煮和服用知识的认知度受性别、年龄、城乡以及学历等因素的影响,应该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了解更多的中草药知识,使传统的中草药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养结合机构的就业意愿,为医养结合机构培育高质量中医医养结合人才及医养结合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湖南中医药大学300名中医药专业学生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x2检验单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养结合机构就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影响中医院校学生对医养结合行业就业最大因素为薪酬待遇、社会地位以及工作环境.结论:发挥中医药优势,培育中医药医养结合人才;医养结合机构应加强宣传,增加医养结合职业认同感;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提高中医药医养人才福利,吸引更多中医药学生从事医养结合服务职业,推进医养结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