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20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性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利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20例呼吸衰竭患者,并进行临床和护理观察。结果20例呼吸衰竭患者中,15例呼吸因难症状明显改善,好转出院;3例呼吸困难轻微改善,而后病情继续恶化,其中2例行气管插管,1例气管切开,好转后出院;2例呼吸困难症状无改善,经治疗无效死亡。结论BiPAP呼吸机可明显提高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效率、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靳开宇 《当代医学》2009,15(6):39-40
目的评价无创机械通气(NIMV)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PH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OPHD合并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使用NIMV后的临床表现、动脉血气的变化。结果22例患者能较好耐受无创机械通气(NIMV),24h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0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且NIMV还可以减慢呼吸频率和心率,5~7天后病情缓解脱离呼吸机。结论NIMV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肺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纳络酮与呼吸兴奋剂治疗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Ⅱ型呼吸衰竭因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 ,致严重的低氧血症伴二氧化碳储留 ,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 ,如呼吸困难、发绀、肺性脑病及上消化道出血 ,心律失常等。临床上对二氧化碳储留处理 ,以往多用呼吸兴奋剂辅助排出 ,严重时予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我科自 1998年以来 ,应用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5 7例 ,并与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对比 ,现分析总结其疗效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137例 ,据PaO2 <6 0mmHg ,PaCO2 >5 0mmHg诊断标准 ,确诊为Ⅱ型呼吸衰竭。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纳络酮…  相似文献   

4.
高频呼吸机救治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频喷射通气(HFⅣ)对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研究74例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并使用HFⅣ治疗的情况,观察应用HFⅣ前后患者呼吸频率(RR)、心率(HR)及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的变化及HFⅣ的并发症。结果74例呼吸衰竭者中显效64例(86.48%),有效6例(8.11%),无效4例(5.41%)。12例患者出现鼻咽部干燥,4例患者出现腹部胀气。所有患者应用HFⅣ治疗24h及撤机后2hRR、HR较应用前显著降低(P〈0.01),PaO2、SaO2较应用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科学合理地使用HFⅣ可显著改善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纠正低氧血症,减少二氧化碳潴留,降低病死率,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机械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5.
陈梅  邵平  许旺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3):184-185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同期住院的 5 2例老年COPD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 ,治疗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 ,比较治疗 1周后的血气 ,并行组间t检验 ,同时观察心率、呼吸频率、紫绀和呼吸困难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PO2 和PCO2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且治疗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下降 ,紫绀和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1 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低氧血症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缺氧使呼吸加快、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呼吸肌活动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肺功能检查明确诊断的重度COPD患者中,选择65岁以上符合应用无创通气指征的呼吸衰竭者35例,在常规抗感染、抗炎、解痉、祛痰等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无创通气,观察通气前、通气4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后呼吸困难症状、血气分析指标以及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的变化,并观察最后转归.结果 无创通气治疗后治疗48小时后呼吸困难症状有所缓解,血气指标改善,心率及呼吸频率明显改善,血压无明显下降;在治疗后最初数小时内血气和呼吸频率的改善程度不佳者,48小时后病情改善程度亦较差,转归较差.结论 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老年重度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但患者治疗后最初数小时内血气和呼吸频率的改善不明显时,应尽早有创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我院老年病房38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护理数据和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呼吸衰竭症状明显缓解,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病情观察与合理护理对无创正压通气的成功治疗至关重要,可使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呼吸衰竭症状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9.
郑贵亮  兰宇 《华夏医学》2009,22(6):1174-1174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非心源性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肺实质急性弥漫性损伤、严重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呼吸困难,顽固性低氧血症及肺部弥漫性浸润.病情进展快,患者多死于低氧血症或MODS.现将本院最近误诊ARDS 1例抢救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呼吸衰竭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低氧血症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呼吸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呼吸困难,缺氧使呼吸加快、呼吸费力、鼻翼扇动,呼吸肌活动加强。呼吸变浅而慢时,常提示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呼吸节律紊乱(如潮式呼吸)则提示呼吸中枢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3年~1997年收治225例肺心病病人,现将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情观察1.1呼吸与咳痰。注意呼吸频率,往往老年肺心病入易夜间骤然加重。因此,护理中如发现病人有前驱症状及突然加重的端坐呼吸时,应想到并发左心衰竭及急性肺水肿的可能。深长的呼吸,则意味着酸中毒的发生。1.2注意精神神志的变化。肺性脑病主要诱因是呼吸道感染和心力衰竭。肺心病合并肺性脑病的并发率很高,要特别注意肺性脑病的早期表现。肺性脑病病人的神经精神症状大致有两类。一类以抑郁为主,表情淡漠→意识恍愧、嗜睡→昏迷。一类以烦躁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采用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对照组43例仅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康复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PaCO2、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PaO2、6min步行距离水平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评分、PaCO2、及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6min步行距离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早期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肖丽宏 《大家健康》2016,(8):147-148
目的:探讨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整体护理干预,比较2种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结果:2组患者呼吸频率、呼吸困难等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老年 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凌云  杨恂 《中国病案》2008,9(3):47-48,F000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的可行性。方法19例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加BiPAP治疗10例(实验组),常规治疗9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血气分析结果、疗效等。结果AE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的Ⅱ型呼吸衰竭病情危重患者治疗有效率80.0%,对照组22.2%(P=0.023)。结论正确应用BiPAP治疗AE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能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是AECOPD并重度高碳酸血症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重症胸外伤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的气道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症胸外伤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衰竭,及时有效的机械通气能改善缺氧症状,缓解病情,降低病死率。我院对18例重症胸外伤并发ARDS患者早期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呼吸道监测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科自1992年1月至93年1月,共收治肺心病患者150例,发生呼吸衰竭者48例,占32%。48例中共发肺性脑病者14例,并发消化道出血者4例,经过我们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重视病人意识及呼吸的改变:老年肺心病呼衰患者,由于常处在缺氧状态,往往反应迟钝,记忆力差,但意识往往是清醒的。如果患者出现意识不清,答非所问、指语等则提示可能有肺性脑病发生,此时应注意与电解质紊乱引起的意识不清相鉴别,并建议医生意查血清电解质,以利于对症治疗。2.注意病人血压及大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规治疗后经双水平正压无创通气(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h、6h和24h血气分析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无创通气治疗后2~6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升高,pH改善,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减慢,24h内呼吸衰竭基本纠正,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缺氧和CO2潴留,防止病情加重,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3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时,护士给患者提供精心全面的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吸痰护理及营养支持,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1例(2.56%)病情加重者转院,38例(97.44%)成功撤机。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若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机械通气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利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以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所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24h后,其呼吸困难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而且无创机械通气能够使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结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缓解呼吸肌疲劳,使心脏负荷减轻,心肺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对4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合并呼吸衰竭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致呼吸衰竭时多见于老年患者,多表现为黏液性水肿,伴意识障碍、贫血、低钠血症,多无呼吸系统症状,病情进展中出现Ⅱ型呼吸衰竭。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典型临床表现常被掩盖,易漏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可改善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呼吸衰竭少见原因之一,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及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