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颈深部间隙感染是指颈部多个组织间隙内的炎性疾病,其感染多来源于牙、咽、扁桃体、涎腺、食管、呼吸道等处的炎性感染[1-2].2012年1月,我们收治颈深部间隙感染误诊为急性会厌炎的患者1例.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55岁.因咽痛、发热2d,呼吸困难1d为主诉就诊.患者体胖,颈部肥厚,吸气期喉鸣,吸气性呼吸困难Ⅱ度,咽喉充血,会厌充血,中度肿胀,颈前区有触痛,血常规白细胞增高.门诊医生诊断为急性会厌炎,建议患者住院治疗,患者拒绝.予地塞米松和抗生素治疗,略有好转.第2天继续输液,无好转,第3天呼吸困难加重,以急性会厌炎收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总结儿童颈深部脓肿被误诊的体会,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被误诊的颈深部脓肿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被误诊,其中被误诊为寰枢关节半脱位12例、呼吸道感染11例、颈部淋巴结炎4例、颅内感染2例、颈部神经根炎1例,经确诊后住院,根据病情进行相关治疗,30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儿童颈深部脓肿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且位置深在不易被发现,容易被误诊、误治,需借助影像学等手段以确诊,遇到可疑患者应仔细查看,全面考虑,及早给予相应的诊治,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颈深部脓肿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探讨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学、影像学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50例颈深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颈深部脓肿的感染来源有:牙源性3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及喉炎8例,上呼吸道感染9例,咽喉及食道异物14例,糖尿病伴感染5例,不明原因11例。50例中21例作了脓液细菌培养,其中13例(64%)为阳性。通过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经颈一纵隔引流术,大剂量抗生素等综合治疗,50例中治愈46例(92%),死亡4例(8%)。死亡原因:2例为咽旁脓肿致颈部大血管破裂出血死亡,1例食道周围脓肿伴消化道大出血死亡,1例咽旁脓肿合并糖尿病中毒性休克死亡。结论颈深部脓肿一经确诊,应及时引流,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其他伴发病。重视对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及处理,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5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发病特征和诊治策略。结果 105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中,70例行脓肿切开引流,4例行脓肿穿刺抽液,31例行静脉抗生素消炎治疗,仅2例颈深部多筋膜间隙感染患者分别并发呼吸困难、纵隔感染,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颈深部筋膜间隙感染一经确诊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控制基础疾病及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颈深部间隙脓肿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颈深部间隙脓肿可能增加手术治疗风险及增加药物治疗失败风险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6年6月颈深部间隙脓肿患者111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痊愈.在α=0.05的水准,呼吸困难是增加手术治疗风险的临床危险因素(β=3.001,OR=20.099);脓肿最大直径>2.0 cm是增加手术治疗风险和药物治疗失败风险的临床危险因素(β=2.396,OR=10.979;β=4.618,OR=101.313).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发热、糖尿病、颈部肿胀及多间隙感染不会增加手术治疗的风险.结论 对于存在呼吸困难及脓肿最大直径>2.0 cm的颈深部间隙脓肿患者应积极术前准备,尽早手术干预;而无呼吸困难及脓肿最大直径≤2.0 cm的患者,在经足量有效抗生素治疗及严密监护下,往往能避免手术切开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深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疗效,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提高疾病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20年11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41例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患者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8~85岁,平均年龄50岁。16例(39.0%)患者有明确的发病原因,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是先天性鳃裂囊肿和牙源性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颈部疼痛、咽痛和发热;10例(24.4%)为单一间隙感染,31例患者为多间隙感染;最常累及的间隙是咽旁隙。结果33例患者行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其中4例患者同时行气管切开术;3例患者经B超引导下行颈部脓肿穿刺引流术;5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24例患者脓液培养为阳性,其中4例患者为多种微生物混合感染,最常见的是链球菌属,病程中根据脓液培养鉴定+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15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积极治疗均可缓解。41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均得到满意疗效,随访感染无复发。结论颈深部间隙感染仍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危急重症,若及时正确处理, 预后良好, 否则可致严重并发症, 危及生命。颈部脓肿切开引流术仍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深部间隙感染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颈深部感染是指颈深筋膜浅层深面的深部组织感染,常继发于头面颈部和上呼吸道,也可为全身性感染。此种感染不仅位置深,引起感染的原发病灶(如牙、咽、扁桃体、唾液腺、食管、呼吸道等)的位置也较深,及时正确地诊断和处理可预防颈深部感染的发生。对2002年8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8例颈深部间隙感染的诊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严重新生儿上气道梗阻病因、临床特征及喉显微外科手术疗效,以提高新生儿阻塞性呼吸困难的诊治水平。 方法 采用观察性研究,分析16例咽喉相关的严重上气道梗阻新生儿临床资料。 结果 共纳入患儿16例(男9例、女7例),出生后7~28 d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吸气性呼吸困难、喉喘鸣、三凹征等。其中先天性喉软化症6例、下咽及舌根囊肿3例、喉部血管瘤2例、喉入口畸胎瘤1例、先天性喉蹼1例、双声带麻痹1例、继发性声门下狭窄1例、插管后喉粘连1例。16例患儿均给予相应显微外科治疗,手术顺利。顺利拔管患儿15例,仅1例喉软化症患儿拔管后仍有明显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 结论 严重新生儿上气道梗阻多与咽喉病变相关,需早期行局部及全身检查明确病因及诊断,对有手术指征者积极采取微创手术治疗,可挽救患儿生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医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苗长宜,陈义和,张树平我们遇因不甚妥当地处理食管异物造成医源性颈深部间隙感染3例,兹报告如下。例1女,62岁,因咽痛进食困难2周伴呼吸困难半天于1994年5月9日急诊入院。2周前曾因误咽鹅骨在当地医院用胃镜将异物推下。近3日咽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中心医院2013年7月~2017年8月采用内镜下口内径路切除的15例咽旁隙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5例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咽部异物感、吞咽梗阻感、打鼾及发声含糊等,但部分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影像学检查显示咽旁隙占位性病变。所有患者采用内镜下口内径路切除肿瘤。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进行顺利,术后均无面颈部皮肤切口瘢痕,无一例出现术区感染、出血、声嘶等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4年,肿瘤均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口内径路咽旁隙肿瘤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咽旁隙肿瘤的有效方法。通过内镜系统的辅助,该术式有效的解决了视野暴露小、操作空间狭小、手术存在盲目性等弊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愈率高及美容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检查、治疗措施和预后情况。结果 6例患者均为男性,均行颈部CT平扫,示扁桃体周围软组织肿胀,间隙消失,其中2例颈深间隙出现积气征。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等感染指标均明显增高。6例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患侧扁桃体切除术,其中2例因喉梗阻行气管切开术;1例脓肿扩散至上纵隔,加行颈侧切开引流术。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扁桃体周围脓肿致颈深间隙感染,病情危重。颈部CT是首选的辅助检查,结合WBC计数、CRP和PCT等动态变化,可指导治疗。对于切开引流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合并糖尿病控糖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急性期行患侧扁桃体切除,去除感染病灶尽早暴露脓腔,引流脓液,并联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颈深部多间隙脓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总结分析2013年1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34例颈深部多间隙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行手术切开引流,2例保守治疗,感染来源以牙源性感染和异物常见,常见致病菌为链球菌,咽痛和颈部肿胀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其中咽旁间隙和颈前间隙最常受累,术后并发症以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常见。该组患者33例治愈,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随访1~3个月无复发。结论  颈深部多间隙脓肿诊断明确后,及时有效的切开引流和合理抗生素的选择是治疗的关键,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有利于该疾病的早期治愈。  相似文献   

13.
小儿急性咽后脓肿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咽后脓肿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小儿急性咽后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结果5例首诊儿科并延误诊断。5例进行了颈部影像学检查,诊断准确率为100%。8例中6例经口内脓肿切开引流治愈;2例脓肿突然破裂,1例抢救后治愈,1例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重而死亡。结论小儿急性咽后脓肿易被误诊,影像学检查有助提高诊断准确率,脓肿切开引流是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倒提患儿是脓肿突然破裂时实用有效的急救措施。对于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重的患儿,应及早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近年来颈深部间隙感染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有时治疗十分棘手,本文通过复杂病例的分析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再认识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7例严重和复杂颈深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86岁,其中大于50岁5例,小于50岁2例。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感染部位以咽旁隙(6例)多见,其次是下颌下间隙(5例)和气管前间隙(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其中5例颈侧切开包括2例颈胸联合切开引流,1例口内切开引流,1例经皮纵隔穿刺引流,1例气管切开。所有患者均治愈。最常见并发症是低蛋白血症(4例),其次是下行坏死性纵隔炎(3例)。结论 复杂颈深部间隙感染多见于老年男性和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关键,针对不同部位的感染,采用个体化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诊断方法,优化诊疗流程,探讨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声门下血管瘤的有效性,分析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声门下血管瘤病例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且使用普萘洛尔治疗的30例患儿的基本资料并进行远期随访。根据患儿入院时是否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分为A、B两组,记录患儿主要症状、发病时间、检查方法、初步诊断及手段、用药情况、复查情况及转归情况。结果 30例患儿中,男21例,女9例,男、女比例2.3∶1,最小为40天,最大14个月,平均年龄(5.2±3.8)个月,所有患儿随访至停药后5年。A组患儿20例(门诊确诊声门下血管瘤),全部行电子喉镜检查,经颈部增强CT检查和/或颈部B超检查确诊,平均确诊时间(3.4±2.1)天,用药24~48小时后起效;B组患儿10例(门诊以其他诊断收入院,修正诊断后确诊为声门下血管瘤),行颈部增强CT检查和/或颈部B超检查修正诊断,平均确诊时间为(7.5±3.6)天。用药过程中1例患儿出现一过性低血糖,1例出现夜间心率减慢。随访5年,28例患儿用药后呼吸困难完全缓解,1例用药无效,1例部分缓解。全部患儿无复发病例。结论 电子喉镜检查结合颈部B超检查可对声门下血管瘤做出快速诊断。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声门下血管瘤安全有效。对可疑声门下血管瘤的患儿需快速诊断,及时用药,减少误诊,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婴幼儿舌根囊肿诊断、手术及围手术期治疗的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舌根囊肿而进行手术治疗的38例婴幼儿患者病历资料, 诊断主要依靠患儿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三方面, 全麻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术后对症治疗。结果 38例患儿舌根囊肿全部切除。其中3例因呼吸困难, 术前即于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行气管插管, 术后带管转入ICU病房后顺利拔管出院;5例因合并严重喉软骨软化或其他疾病, 术后带管转入ICU病房后顺利拔管出院;余30例术后拔管返回耳鼻喉病房。38例中2例出现麻醉插管困难, 紧急予囊肿穿刺减张后顺利插管。全部患儿术后行电子喉镜复查, 随诊8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 电子喉镜及颈部B超检查可准确诊断舌根囊肿,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囊肿具有损伤小、出血少等显著优点。舌根囊肿的婴幼儿患者麻醉风险较高, 必要时需先行囊肿穿刺减张后实行麻醉;新生儿且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为避免术后呼吸困难可带管转入ICU病房。舌根囊肿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避免术后呼吸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头颈外科     
971078颈深部汽枪子弹异物3例/尹兆富…//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一1996,2(4)一208971079经口咽人路处理颅颈交界处病变/刘钢…//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一1996,31(6)一350971080 1000例颈部淋巴结的临床病理研究/徐成钧…//实用肿瘤学杂志一1996,10(2)一62一63,封四 自1985年一1995年,对颈部肿大淋巴结100。例切除后进行病理切片研究,男性651例,女性349例,平均年龄43.5岁。根据颈部淋巴回流特点,将该淋巴结分为颊下区、领下区、上颈深区、颈深中区、下颈深区、气管旁区、锁骨上区、副神经区。方法:常规切除颈部各区肿大淋巴结后,福尔马林固定…  相似文献   

18.
该作者对1986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美国国立儿童医疗中心接受治疗的70例颈深部脓肿的资料作了回顾性分析。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1月至17岁4月,平均年龄3岁5月。70例中58例曾行CT检查,其中13例为蜂窝组织炎,静脉用药后治愈。12例为咽后脓肿(27%),21例为咽侧脓肿(47%),另12例同时患有咽后肢肿及咽侧脓肿(27%)。颈部CT可了解颈深部脓肿的病变范围,也有助于与蜂窝组织炎的鉴别。增强CT扫描可查明脓肿与颈部大血管的关系,而MRI显示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和即将破裂的…  相似文献   

19.
颈深筋膜向上附于颅底,向下可进入纵隔,包绕颈部肌肉、腺体、气管、血管、神经。颈深筋膜间隙感染可发生多发性脓肿,除局部肿痛、活动受限,还可导致呼吸困难、全身中毒症状,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本文通过对我科及本院口腔科2006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16例颈深筋膜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颈深筋膜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个性化治疗方案及转归。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在诊断颈部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颈部肿瘤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ight Speed QX/i型MSCT检查32例颈部肿瘤患者(喉癌30例,颈段食管癌1例,甲状腺癌1例),行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成像。结果:MSCT图像清晰,矢状面图像可显示会厌癌侵犯会厌前间隙,声带及声门下的情况以及有无侵犯甲状软骨达颈前软组织,冠状面图像可显示声门旁间隙、杓会厌皱襞及梨状窝受侵情况,并可显示甲状腺癌压迫并侵犯喉及气管情况,多平面重组配合增强扫描可显示转移淋巴结大小、数目与颈部血管关系等。结论:MSCT对术前明确肿瘤范围,行TNM分期及正确选择手术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