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对信阳市在校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加强对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的教育宣传工作、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方法 于2021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信阳市3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学生1 219名,艾滋病相关知识平均为(17.02±3.95)分,态度平均为(86.71±9.20)分,危险行为平均为(11.30±2.1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年级(β'=2.014)、专业(β'=-0.291)、生源地(β'=0.109)、性行为史(β'=0.765)是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年级(β'=0.096)、专业(β'=-0.180)、生源地(β'=0.281)、性行为史(β'=0.369)、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β'=0.281)是在校大学生艾滋病态度状况影响因素。性别(β'=0.638)、年级(β'=0.142)、专业(β'=-0.242)、生源地(β'=-0.357)、性行为史(β'=-0.658)、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史(β'=0.257)、艾滋病知识评分(β'=-0.276)、艾滋病态度评分(β'=-0.307)是在校大学生艾滋病危险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信阳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要针对各项影响因素加强相关健康教育措施,有效提高在校大学生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水平,减少高危行为发生,促进艾滋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放疗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2017—2018年锦州市某医院进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存质量评估及相关因素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235例进行放疗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查,患者中男性142例,女性93例。年龄39~78岁,平均(61.4±5.2)岁。发病部位中上段67例,中段94例,下段74例。病理分型为鳞癌139例,腺癌68例,未分化癌28例;临床分期Ⅲ期91例,放疗时间>3个月者占61.7%,放疗方法以强调放疗为主,占64.3%。该人群生理健康评分均分(67.41±6.14)分,心理健康评分均分(70.49±6.52)分。年龄(β'=-0.785)、基础疾病(β'=-0.310)、临床分期(β'= -0.361)、放疗方法(β'=0.129)、放疗时间(β=-0.224)是生理健康评分的影响因素,年龄(β'=-0.635)、文化程度(β'=0.726)、主要照顾者(β'子女=-0.392、β'其他人=-0.425)、临床分期(β'=-0.387)、放疗时间(β'=-0.346)、医疗费用结算方式(β'=-0.315)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锦州市食管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较低,其受到年龄、基础疾病、临床分期、放疗方法、放疗时间、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多因素影响,针对具有以上影响因素的患者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郑州市公立医疗机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郑州市各2家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单、多因素方法对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收集到311名护士的完整资料,其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最低9分、最高36分,平均(21.69±5.47)分;态度评分最低17分、最高42分,平均(30.54±5.91)分;行为评分最低3分、最高14分,平均(8.94±2.70)分。学历(β'=0.291)、职称(β'=2.014)、科室(β'=0.583)、护理工作年限(β'=0.226)、相关培训情况(β'=0.765)、乳腺癌家族史(β'=0.180)、乳腺疾病史(β'=0.657)是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状况影响因素,婚姻状况(已婚β'=0.309)、科室(β'=0.307)、护理工作年限(β'=0.462)、相关培训情况(β'=0.479)、乳腺癌家族史(β'=0.448)、乳腺疾病史(β'=0.096)、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β'=1.973)是护士乳腺癌相关态度的影响因素,年龄(β'=0.565)、婚姻状况(已婚β'=0.309)、相关培训情况(β'=0.126)、乳腺癌家族史(β'=0.357)、乳腺疾病史(β'=0.159)、乳腺癌相关知识评分(β'=2.106)、乳腺癌相关态度评分(β'=2.231)是护士乳腺癌相关行为状况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医疗机构护士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针对不同情况的护士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改善其乳腺癌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现状。方法 以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在黄山市某医院甲乳外科门诊就诊的所有女性为研究对象,以问卷形式对其基本情况、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乳腺自检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 共对10 227名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进行调查,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2.62±7.63)岁,已婚者占89.48%,以已生育者为主,占89.88%。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总分平均(85.63±8.36)分,乳腺自检率为20.15%。36~49岁(β’= 0.316)、居住地为城市(β’= 0.209)、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β’= 0.166)和大专及以上(β’=0.233)、从事医疗行业(β’=0.178)、乳腺疾病史(β’=0.264)、乳腺癌家族史(β’=0.238)的就诊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得分越高。36~49岁(OR =1.931)、居住地为城市(OR =2.073)、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 =1.598)和大专及以上(OR =1.774)、从事医疗行业(OR =2.156)、乳腺疾病史(OR =1.998)、乳腺癌家族史(OR =1.986)、月经初潮年龄≤12岁(OR =2.210)的就诊女性乳腺自检可能性较大。结论 甲乳外科门诊就诊女性的乳腺癌知识认知度与乳腺自检情况欠佳,医务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女性乳腺癌知识认知度,改善乳腺自检现状,从而早期防治乳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越秀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2015年4-12月期间在越秀区辖内1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建档并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AD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睡眠量表(香港中文大学自编工具)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t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对影响研究对象失眠的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663例患者完成有效调查。患者平均年龄(48.26 ± 10.63)岁,以男性(占53.70%)、无业(占52.34%)、有收入(占58.67%)、未婚(占53.85%)者为主。患者中有155例至少患1种睡眠障碍,失眠发生率为23.38%(155/63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OR=1.02)、无收入(OR=1.71)、BPRS阳性症状得分越高(OR=1.25)、BPRS焦虑抑郁得分越高(OR=1.13)、MADRS总分越高(OR=1.01)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发生可能性越高。结论 越秀区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率较高,主要受年龄、收入情况、BPRS阳性症状、BPRS焦虑抑郁症状、MADRS得分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西安市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的持续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问卷对西安市4家三甲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 018名医护人员对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答题得分率分别为45.80%、40.73%和46.09%。多重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β'=0.116)、职称(β'=0.089)、疼痛科/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β'=0.249)、接受疼痛知识教育或培训(β'=0.357)是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β'=0.227)、疼痛科/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β'=0.416)、接受疼痛知识教育或培训(β'=0.269)、知识得分(β'=0.263)是医护人员疼痛管理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工作年限(β'=0.176)、疼痛科/肿瘤科相关科室工作经历(β'=0.263)、接受疼痛知识教育或培训(β'=0.242)、知识得分(β'=0.203)、态度得分(β'=0.237)是医护人员疼痛管理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疼痛管理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均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对医护人员的疼痛管理继续教育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唐山市某医院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雌激素水平检测,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障碍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睡眠障碍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3 562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进行调查和分析,年龄40~60岁,平均(52.65±5.88)岁。PSQI总分平均分为(6.87±2.89)分,PSQI>7分(睡眠障碍)206例(5.78%),PSQI≤7分(正常睡眠质量)3 356例(94.22%)。独身(OR=3.935)、退休(OR=1.861)、抑郁(OR=2.201)、焦虑(OR=2.024)、经济困难(OR=3.245)、近2年直系亲人去世(OR=3.228)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障碍发生可能性较高,社交活动次数≥2次/周(OR=0.421)、E2OR=0.475)、FSH越高(OR=0.395)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障碍发生可能性较低。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低于相关研究,但发生率仍较高,性激素水平下降、社会人口学特征差异均可影响其睡眠质量,相关部门需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海南省中部区域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限制情况并分析其饮食限制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海南省中部区域的1家三级医院和1家二级医院诊断为IBD的患者进行自制饮食限制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单、多因素对IBD患者饮食限制行为发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 492例IBD患者进行分析,存在1种或1种以上饮食限制患者1 379例(92.43%),平均饮食限制(7.13±3.31)种。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性别(β'=0.026)、BMI(β'=0.294)、居住状况(β'=-0.117)、病程(β'=0.346)、有无相关治疗(β'=0.215)、是否接受过饮食指导(β'=0.025)是IBD患者饮食限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海南省中部区域IBD患者饮食限制情况较为普遍,性别、BMI、居住状况、病程、有无相关治疗、是否接受过饮食指导是患者饮食限制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居民呼吸康复服务需求及相关因素,为提高社区老年居民呼吸康复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5—8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石景山区10个社区,对抽中社区中≥60岁居民进行呼吸康复服务需求及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老年居民呼吸康复服务需求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石景山社区老年居民5 294人。男性2 705人,女性2 589人,年龄60~82岁。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占26.3%。两周患病率为29.4%,两周就诊率21.4%。总体需求得分为(19.32±4.48),得分率为60.4%。各条目得分中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指导得分率最高(82.4%),得分率最低分为呼吸系统疾病协助转院(44.6%)。年龄(β'=0.296)、子女数量(β'=-0.032)、居住情况(β'=-0.083、-0.063、-0.016)、医药付费方式(β'=0.201)、呼吸系统疾病(β'=0.316)、生活自理能力(β'=-0.197)、两周患病(β'=0.375)、两周就诊(β'=0.332)是社区老年居民呼吸康复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石景山区社区老年居民呼吸康复服务需求受到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多因素影响,应当根据需求内容并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全方位的社区卫生服务,提升社区老年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陈玮  陈菲菲  孙英  黄蕾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2):1609-1611
目的 分析江苏省苏中地区≥45岁体检人群糖尿病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12月在江苏省苏北某医院进行体检的≥45岁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纳入研究493名≥45岁健康体检者,男女性别比为0.92:1,年龄45~79岁,45~60岁占57.0%,BMI以18.5~23.9 kg/m2所占比例最高(49.9%)。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膳食治疗知识、运动知识、药物和心理知识、防治行为方面评分分别为(29.56±7.91)、(17.63±5.82)、(15.34±4.16)、(10.80±2.47)、(20.34±5.12)分,总分为(91.57±11.48)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019)、学历(β'=0.528)、居住情况(夫妻共同居住β'=0.132、夫妻及子女共同居住β'=0.292)、糖尿病家族史(β'=0.391)、糖尿病患病情况(β'=0.480)、其他基础疾病(β'=-0.094)是≥45岁健康体检者糖尿病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江苏省苏中地区≥45岁健康体检者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应针对性采取干预措施,提高≥45岁人群2型糖尿病认知水平,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郑州市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进行包括人口学特征、职业紧张、睡眠质量等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职业紧张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356名手术室护士调查资料,护士年龄24~51 岁,平均年龄(28.34±5.97)岁; 工作年限 3~31 年,平均 (5.59±6.45)年。女护士占84.3%,在婚占76.1%。职业紧张253例,发生率为71.07%。睡眠障碍228例,发生率为64.05%。手术室护士睡眠质量分数与工作要求呈正相关(r=0.153,P<0.05),与社会支持工作自主呈负相关(r=-0.187、-0.215,均P<0.05)。女性(OR=1.954)、年龄30~39岁(OR=1.284)、工作年限11~15年(OR=1.433)、在婚(OR=1.284)、有睡眠障碍(OR=1.297)的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紧张发生风险较高。结论 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睡眠障碍情况不容乐观, 两者之间存在一定关联, 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护士的睡眠质量, 从而促进手术室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北京市某妇幼保健院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1年1—10月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成年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对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宫颈癌认知度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该人群宫颈癌认知度进行分析,并对认知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对3 150名北京地区健康体检成年女性进行研究,年龄20~79岁,年龄以40~59岁最多,占55.62%,婚姻以已婚最多,占44.10%,对宫颈癌认知度得分平均为(6.82±0.68),平均得分率为56.8%。得分最高的方面为宫颈癌与感染相关性(1.32±0.31)分,得分最低的为宫颈癌防治措施(0.89±0.38)分。多元线性分析显示,年龄越大(β'=-0.216)的健康体检成年女性对宫颈癌认知度得分越低,受教育程度越高(β'=0.432)、分娩次数越多(β'=0.164)、居住地为城市(β'=0.132)的成年女性宫颈癌认知度得分越高。结论 北京通州区成年女性宫颈癌认知程度仍有提升空间,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均可影响认知程度,因此仍需加强社会宣传、监护、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和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情况以及相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1年2月在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诊断为帕金森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耻感调查量表(SSCI)对患者进行评估,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对病耻感评分影响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702例帕金森病患者中男性454例,女性248例;年龄40~75岁,平均(53.68±8.9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53±1.13)年。SSCI病耻感评分平均为(56.76±5.68)分,其中内在病耻感评分值为(33.76±2.68)分,条目均分为(2.54±0.32)分,外在病耻感评分值为(21.14±1.98)分,条目均分为(1.98±0.1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β'=0.233)、婚姻状态为未婚和离异或丧偶(β'=0.047、0.014)、居住状态为与其他成员居住(β'=0.062)、职业状态为退休(β'=-0.102)、病程越长(β'=0.031)、运动类型为震颤型(β'=0.317)是帕金森病患SSCI病耻感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较为严重,其中年龄、婚姻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医院医护人员应该提高对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并且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分析影响大学生现在吸烟的因素,为高校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4所高校的3 000名大学二年级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大学生吸烟行为及其现在吸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891名大学生中,27.33%的大学生有尝试吸烟行为,尝试吸烟的平均年龄为(15 ± 4.70)岁。武汉市大学生现在吸烟率为14.08%(407/2 891)。在现在吸烟者中,43.73%(178/407)和24.08%(98/407)的大学生选择在宿舍和卫生间吸烟。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4.48)、专科院校(OR=1.38)、自认健康状态比较差(OR=2.90)、有现在饮酒行为(OR=4.30)、有家人吸烟(OR=3.42)、每月生活费为1 000~1 999和≥2 000元(OR=1.59、2.52)的大学生更容易现在吸烟。结论 武汉市大学生吸烟率较高,为有效降低其吸烟率,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吸烟行为危险因素的特点,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控烟干预措施,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禁止烟草广告活动,鼓励和帮助大学生戒烟,创建校园无烟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9年1—12月在上海市某医院就诊的CHF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985例C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调查,C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99.50±17.07)分,处于中等水平。CHF患者对心衰知识的了解情况评分总分为(21.22±6.01)分,属于中等知识水平,各维度评分最高为自我监测和预防得分,为(0.77±0.18)分,最低是用药知识得分,为(0.55±0.30)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β'=0.113)、文化程度越高(β'=0.161)、病程越长(β'=0.135)、用药知识得分越高(β'=0.103)的CHF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越高。结论 CHF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差,需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针对不同特征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自我管理健康促进措施,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分析武汉市江汉区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患者恐惧感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以江汉区各社区服务中心为志愿者招募点招募社区在管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低血糖恐惧及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获得有效调查样本198例,男性97例,女性101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6.53±6.92)岁,病程1~22年,平均为(14.55±2.34)年。过去6个月内发生过低血糖次数以1~3次为主(占72.73%),低血糖严重程度以轻度为主(占42.42%)。2型糖尿病患者CHFSII-WS得分平均为(14.69±6.15),单项平均得分最高为在公共场合晕倒(4.01±0.26),其次是当发生低血糖时周围无人帮助(3.59±0.33)和一个人的时候发生低血糖(3.57±0.26)。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血糖严重程度越严重(β'=0.408)、半年内低血糖发作次数>3(β'=0.279)、未婚/离婚/丧偶(β'=0.204)、病程越长(β'=0.181)、女性(β'=0.149)的2型糖尿病患者CHFSII-WS得分可能越高,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越强烈。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感与病程长、半年内低血糖发作次数多、未婚/离婚/丧偶有关,女性患者应加强相关知识指导降低患者的恐惧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控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唐山市辖区内分别抽取1个区、县级市和县,每个区(县)分别各抽取1个社区(村),抽中社区(村)的全体成年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脑卒中相关知识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居民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分析,并采用单、多因素分析方法对居民脑卒中知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唐山市社区居民有效问卷1 342份,男性685人,女性657人,年龄18~84岁,平均(42.51±19.14)岁。脑卒中防控相关知识认知量表评分的总分为(27.69±5.13)分,总体得分率为38.89%。脑卒中基础知识得分为(18.25±4.25)分、脑卒中诱发因素(4.86±1.00)分、脑卒中危险因素识别(4.77±0.96)分、脑卒中发病后急救处置知识(1.98±0.65)分,得分率从高到低分别为脑卒中诱发因素、脑卒中基础知识、脑卒中危险因素识别和脑卒中发病后急救处置知识,分别为45.45%、42.86%、38.46%、33.33%。年龄较大(β'=0.137)、受教育程度较高(β'=0.119)、职业为工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β'=0.201)、脑卒中病史/脑卒中家族史阳性(β'=0.261、0.143)、相关慢性病史阳性(β'=0.267)、接受过脑卒中相关知识健康教育(β'=0.328)的社区居民脑卒中防控相关知识认知水平较高。结论 唐山市社区居民的脑卒中防控相关知识认知有待提高,积极地提升社区健康教育是有效提升居民脑卒中防控相关知识认知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郑州市金水区孕妇健康教育需求,为有效开展孕妇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1年3—5月对郑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门诊孕妇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获取孕妇的基本情况、健康教育方式及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情况,对健康教育方式及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64名孕妇健康教育方式需求依次为公众号科普、微信群交流、网络直播、知识讲座、宣传手册、其他,需求占比分别为31.17%、24.13%、16.38%、12.02%、9.18%、7.12%。健康教育内容需求评分较高的是胎儿异常表现、孕期自我监测内容及方法、定期产检时间及内容、临产征兆、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评分分别为(4.58±0.46)、(4.39±0.70)、(4.30±0.59)、(4.26±0.61)、(4.18±0.74)、(4.11±0.72)分。1 264名孕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总分平均(85.71±7.90)分,不同学历、孕周、流产史、生育史的孕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学历越高(β'=0.257)、孕周越晚(β'=-0.658)、有流产史(β'=0.180)、有生育史(β'=-0.479)是孕妇健康教育内容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 郑州市金水区孕妇健康教育需求处于较高水平,需求的健康教育内容涉及范围广泛,更倾向于现代手机及网络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需要针对孕妇人群特点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儿童合理膳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东城区抽取18所幼儿园,调查中班和大班学龄前儿童的饮食情况,测量儿童的身高和体重,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985名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8.17%和8.21%,其中男童分别为9.14%和11.41%,女童分别为7.14%和4.78%;肥胖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童(OR=1.839)、鲜榨果蔬汁/纯果蔬汁食用频率为2~4次/周(OR=1.383)、喝运动饮料(OR=1.342)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糕点食用频率为2~4次/周(OR=0.716)及≥5次/周(OR=0.403)、坚果类食品食用频率为2~4次/周(OR=0.760)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应采取儿童、家庭、幼儿园、社会联动干预的综合防制措施,达到降低学龄前儿童超重/肥胖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乌鲁木齐市新市区2020年≥18岁居民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脂肪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新疆乌鲁木齐市新市区参与全民健康体检的≥18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生化指标检测以及B超检查。运用χ2检验和L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调查对象69 701人,男性31 131人(44.66%),女性38 570人(55.34%)。脂肪肝患病率15.79% (11 005/69 7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5~64岁:OR=2.840;≥65岁:OR=5.053)、民族(回族:OR=1.244;维吾尔族:OR=1.196)、文化程度(初中:OR=1.193;高中或中专:OR=1.287)、饮食不均(荤食为主:OR=2.433;素食为主:OR=2.109)、吸烟(OR=1.432)、偶尔饮酒(OR=1.339)、腹型肥胖(OR=2.233)、高血压(OR=1.768)、糖尿病(OR=1.724)和血脂异常(OR=2.369)均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18岁以上居民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年龄、饮食习惯、吸烟、超重以及肥胖、血脂异常等均是脂肪肝的影响因素,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