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了解唐山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状,为农村生活饮用水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唐山市5个县区330个监测点的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进行监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进行检测、评价和分析。结果共监测水样660份,合格321份,样品合格率为48.6%。合格率达100.00%的指标为:色度、臭和味、耗氧量、砷、氯化物;合格率较低的指标是:总大肠菌群(71.54%)、氟化物(84.00%)、硝酸盐(94.30%)、浑浊度(94.62%)、菌落总数(95.69%)。结论唐山市农村饮用水卫生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以微生物污染为重,水源管理不当及消毒工作未有效开展是农村饮用水微生物超标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饮用水水源管理及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2.
韩玉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10-111
目的了解高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现状。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个采样点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生活饮用水检测总合格率13.85%,与2008年生活饮用水检测总合格率17.2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229,P=0.13)。结论高唐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3.
宋淑启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1):2062-2063
目的了解济宁市城区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方法按照GB5749—85、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50—85、GB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及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进行进行水质全分析和结果评价。结果2003—2007年共检测水样1661件,总合格率为96.8%,5年中合格率较稳定。各类生活饮用水的合格率分别为:集中式供水为98.1%,二次供水为96.4%,自备井水为95.1%。各类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差异显著(P〈0.05)。检测项目中以总硬度、溶解性总固形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合格率最低,分别为98.4%、98.3%、98.2%、98.3%。结论济宁市城区生活饮用水水质整体较好,但部分水总硬度、溶解性总固形物、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严重;自备井水的卫生状况存在较大隐患,需加以改善。今后应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和水质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银川市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有效监管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银川市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与二次供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3年共检测水样2185份,合格率为71.58%;各年度合格率分别为65.62%、69.34%、78.99%,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源水、二次供水、末梢水、出厂水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65.62%、69.38%、73.09%、8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川市生活饮用水总体卫生状况良好,但仍需加强水源水和二次供水的卫生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阳泉市平定县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情况,对2009-2012年平定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改善平定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卫生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每年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批采集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验和评价。结果:4年共检测农村生活饮用水484份,合格125份,总合格率为25.83%,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浑浊度、总硬度、硫酸盐、氨氮、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2009-2012年平定县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10.9%、21.43%、28.75%、34.4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5,P﹤0.05);枯水期和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34.3%、17.36%,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3,P﹤0.05);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26.45%、25.21%,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05)。结论:平定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总体合格率逐年提高,但总体合格率较低,因此,要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建设、监督管理、净化消毒工作,为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质量检测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城区和农村不同监测点水样作为检测标本,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中的检测评价标准评价不同水样的一般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毒理学指标、感官指标等检测合格率,总结不同水样卫生质量水平。结果:农村水样检测的丰水季、枯水季卫生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82.1%、87.8%,大型企业水厂检测的丰水季、枯水季卫生质量总合格率分别为92.9%、95.6%,农村及大型企业水厂枯水季检测合格率较丰水季均明显偏高(P <0.05),农村水样枯水季以及丰水季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较大型企业水厂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明显偏低(P <0.05)。农村末梢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出厂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1.1%、89.3%,城区末梢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出厂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2.4%、100%,两组出厂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均高于末梢水样质量检测合格率(P <0.05),城区末梢水样以及出厂水样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农村水样检测(P <0.05)。大型企业水厂检测中游离余氯超标率(2.3%)、菌落数超标率(1.1%)、总大肠菌群超标率(0.6%)均明显低于农村水样检测项目超标率6.1%、4.8%、4.2%,差异对比均存在较大差异(P <0.05)。结论:城区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检测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因此因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的纯化以及消毒工作,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生活饮用水的安全,维护农民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戴帅 《医学动物防制》2013,(12):1401-1402
目的了解晋江市2012年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比较两种类型水质,探讨水质保护,为改善和提高饮水质量提高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1—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市政供水的合格率较高,但其水源水合格率低;自备水的总体合格率低。结论应加强市政供水的水源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知识宣传力度,规范卫生管理,提高自来水普及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监测隆林县农村饮水工程水质卫生情况,为饮水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要求及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样品采集和检测。结果:2009—2013年共检测水样810份,合格率为66.30%,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分别为100.00%、68.64%、96.54%和97.53%。结论:隆林县农村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水质卫生合格率低,应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卫生监督管理,以提供安全的饮用水和保护公众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顺德区2004—2005年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方法:2004—2005年按《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分别对顺德区各水厂和二次供水单位的生活饮用水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2004—2005年顺德区生活饮用水总合格率为95.72%,2004年合格率为93.50%,2005年合格率为97.3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x^2=7.755,p〈0.05)。结论:顺德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良好,2005年与2004年有显著性差异,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保定市饮用水的卫生学调查,发现存在问题,提出监督意见,促进健康发展。方法水样采集、保存、运输和检验按现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规定执行;水质评价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执行。结果保定市区水质合格率73.9%,农村水质合格率33.2%,市政集中供水出厂水合格率80.0%、末梢水合格率52.9%,自建设施集中供水出厂水合格率36.6%、末梢水合格率35%,二次供水水质合格率50.0%。结论保定市区水质合格率好于农村,市政集中供水好于自建设施集中供水以及二次供水。应加大对饮用水监督检查与技术指导力度,杜绝饮用污染水、危害健康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琼海市2008~2013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状况,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方法以2008~2013年每年随机抽取一定数量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为监测点,进行枯水期、丰水期2次监测,检测常规指标19项,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判定结果。结果 6年间共抽取202个监测点808份水样,总合格率为58.91%。不同时期即枯水期、丰水期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末梢水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别检测指标即感官指标、一般理化指标、毒理学指标、微生物指标水样的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供水工程即市政管网延伸工程、非市政管网延伸工程的水样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琼海市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合格率逐年升高,不合格主要原因为微生物污染严重,提示应加强安全饮水工程的工艺处理和消毒,加强管理和日常维护,减少管道内流动污染,加强卫生监督监测管理,共同帮助寻找水质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8-2011年某市太湖水源生活饮用水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保障和改善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和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2008-2011年某市太湖水源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及评价。结果检测水样1 432份,合格1 331份,总合格率92.9%;年度合格率由2008年的80.5%提高到2011年的9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78,P0.001);不合格指标中,菌落总数、浑浊度和铁超标项次数最多,为主要不安全水质指标;对不同季节菌落总数超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15,P0.017),其中第三季度最高(5.3%)。结论目前该市太湖水源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符合GB 5749-2006的要求,少数管网水质存在微生物污染等安全隐患,今后工作中必须加强管网末梢水质的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3.
韦丽娟 《医学动物防制》2014,(11):1240-1242
目的进一步了解宜州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情况和管理水平。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分别于2011、2012年丰水期(3、4月)和枯水期(7、8月)对宜州市农村水质监测点进行水样的采集、检验和评价。结果 2011、2012年宜州市农村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18.10%和5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集中式供水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67.39%、25.00%、27.17%,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86.11%、50.94%、63.89%。分散式供水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低至0.00%,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仅为3.85%,结论宜州地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污染状况严重,仍需改进和坚持水质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石河子农村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指标卫生质量状况,为改善石河子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测,按照C-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2013年共检测生活饮用水240份,微生物指标合格215份,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89.6%。结论:石河子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不断改善,为保护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仍需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质量的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展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保障农村居民饮用水卫生安全。方法对赣榆县18家乡镇水厂的出厂水、管网水进行监测,并根据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的方法进行检验,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的要求进行评价。结果2008年度环境卫生改水工程检测水质450份,合格率96.1%;主要超标项目为大肠菌群(96项)、耐热大肠菌群(96项)、菌落总数(68项)、氯化物(41项)、锰(26项)、氟化物(24项)、耗氧量(7项)、硝酸盐氮(5项)、氨氮(4项)。结论通过改水工程的实施,赣榆县农村居民用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部分指标超标,还需要加强管理[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验分析石家庄市生活饮用水二次加压供水水质状况,为及时消除隐患,科学指导饮用水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对2008-2010年上半年生活饮用水中1 186份二次水的29项理化指标和4项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二次加压供水水质的合格率分别为61.52%(323/525),85.75%(373/435),87.61%(198/226),合格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72,P0.01)。主要的不合格指标为游离氯、总硬度、硝酸盐(以氮计)、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结论石家庄市二次水合格率偏低,但合格率有逐年升高趋势。今后应加大对二次水质量的监督检查,充分保障居民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