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的暴发性疾病,营养支持在AP中的应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肠内营养(EN)优于全肠外营养(TPN),但对EN的时机选择仍存在争议。近年来的研究对超早期EN的疗效提出了质疑,而鼻胃管与鼻空肠管用于EN具有相同疗效的观点正逐渐被接受。  相似文献   

2.
背景:急性胰腺炎(AP)动物模型存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肠内营养(EN)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胰腺继发感染的风险。目的:评估EN对SAP患者SIBO的影响。方法:13例CT严重度指数(CTSI)≥3分的AP患者随机分为EN组(7例)和胃肠外营养(PN)组(6例),所有患者均置入鼻空肠管,分别于第1d、3d、7 d行葡萄糖氢呼气试验(GHBT),计算患者每次GHBT的总产氢量。EN组患者于首次GHBT后即开始行EN,PN组患者于第二次GHBT后改行EN。结果:两组患者首次GHBT的总产氢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第一、二次GHBT总产氢量下降值显著大于PN组(33.0对4.0,P0.05);两组间第一、三次GHBT总产氢量下降值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可能对SAP患者的SIBO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背景:传统全胃肠外营养(TP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不理想,早期肠内营养(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探讨早期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3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TPN组(18例)和肠外营养(PN) EN组(17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和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2周后,PN EN组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较治疗前和TPN组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和TPN组治疗后显著升高(P<0.05)。PN EN组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干预率、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TPN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EN在SAP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只要条件允许,应尽早开始EN。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营养状态及其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5例老年SAP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分为全胃肠外营养(TPN)组(n=20),肠内营养(EN)组加PN组(n=25,),检测两组入院第1、7、14、21天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胰周感染率、死亡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结果两组淋巴细胞总数、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与TPN组相比,EN+PN组胰周感染率(12%vs 20%)、并发症的发生率(20%vs 30%)和死亡率(20%vs 8%)均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EN+PN组住院时间(25.6±11.4)d与TPN组(27±8.7)d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EN+PN组住院费用〔(4.5±2.7)万元〕显著低于TPN组〔(8.6±6.0)万元〕(P<0.05)。结论 SAP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与完全肠外营养均可支持和改善病人营养状态;但与TPN相比,EN+PN能显著降低住院费用。EN+PN是治疗SAP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急性胰腺炎全胃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为明确全胃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作用,对有关比较TPN和EN在AP中作用的文献进行荟萃分析。方法 检索1966年到2004年6月问发表的有关TPN和EN治疗AP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按人选标准,有8项临床试验纳入本研究,由2名评价者对入选研究中有关试验设计、研究对象的特征、研究结果等内容独立进行摘录,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EN与TPN比较,能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RR=0.45,95%CI为0.29~0.68,P=0.0002)及感染以外并发症发生率(RR=0.67,95%CI为0.47~0.96,P=0.03),减少手术干预(RR=0.47,95%CI为0.24~0.94,P=0.03),并有缩短住院时间的趋势,但不能降低死亡率(RR=0.61,95%CI为0.32~1.18,P=0.14)。结论 AP患者应首先考虑选用EN作为常规治疗,而不支持TPN。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4h组、SAP对照组、传统肠外营养组(TPN组)、增强型肠外营养组(S-TPN组)、传统肠内营养组(EN组)和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组(S-EN组)。胰胆管逆行注射2.5%牛磺胆酸钠建立SAPR模型,检测各时点外周血浆TNF—α、IL—10水平变化。结果:建模第4d,S-EN组TNF-α、IL—10水平较EN组高,IL-10/TNF-α比值较EN组低;第7d,S-EN组上述指标最低。结论:早期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在调节SAP大鼠促抗炎平衡方面优于肠外和传统肠内营养,但过早应用可能不利于炎症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AP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基础治疗组(n=40)行综合治疗,72 h内肠营养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院72 h内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72 h后肠营养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基础上,于患者入院72 h后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监测血清白蛋白(ALB)水平、血清淀粉酶(AMS)水平、C反应蛋白(CRP)含量、AMS恢复正常的时间,12~14 d后评价疗效,观察并分析并发症、不良预后。结果 72 h内肠营养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72 h内肠营养组、72 h后肠营养组ALB、AMS、CRP含量均显著优于基础治疗组(均P0.05),且三组AMS恢复正常的时间均有显著差异(均P0.05),基础治疗组时间最长,72 h内肠营养组时间最短。基础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转手术率均高于72 h内肠营养组和72 h后肠营养组,72 h后肠营养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72 h内肠营养组(均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治疗老年AP患者的有效营养支持方式,而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8.
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非手术治疗的进步,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营养支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表明,肠外营养(TPN)有许多的不利影响,而肠内营养(EN)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原因为肠内营养可维持肠内黏膜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及内毒素移位,从而减少脓毒性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生菌及肠外、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道黏附分子MAdCAM-1及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经胆胰管逆行注射50g/L牛磺胆酸钠制作SAP模型24h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PN组),肠外 肠内营养(PN EN组),肠外 肠内营养 益生菌(益生菌组),持续6d,7d时处死,检测腹腔脏器组织菌群易位率,免疫组化法测定末端回肠和Peyer结MAdCAM-1,CD4,CD8,IgA.结果:益生菌组、PN EN组CD4、CD8T细胞数量及IgA,MAdCAM-1表达高于PN组(P<0.05);益生菌组Peyer结MAdCAM-1,CD8表达高于PN EN组(P<0.05).PN组菌群易位率(70.2%)、7d死亡率(75.6%)高于益生菌组(27.5%,50.0%)、PN EN组(30.5%,52.4%)(P<0.01或P<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EN能增加MAdCAM-1表达,提高SAP时肠免疫屏障,减少菌群易位,提高生存率.加用益生菌后总体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影响.方法: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患者在入院48 h内随机分为3组,即肠外营养(PN)组28例,肠内营养(EN)组29例和免疫微生态肠内营养(EIN)组29例,分别行PN,EN和EIN支持14 d.检测其内毒素、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改变.结果:入院时EIN组内毒素、TNF-α、IL-6及肝功能与PN组、EN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营养支持14 d后,EIN组内毒素、TNF-α和IL-6分别为1.28 ng/L±0.17 ng/L,30.13 ng/L±8.12ng/L.36.43 ng/L±8.24 ng/L,上述指标均较PN组及EN组明显下降(P<0.01或0.05).EIN组14 d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与PN组、E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可以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易位,减少内毒素血症及炎症因子的发生,从而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  相似文献   

11.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玉军 《山东医药》2010,50(15):83-8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N组,14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EN组在此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WBC、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白蛋白变化情况、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EN组WBC、CRP、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EN组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营养状况,缩短病程、减低感染率、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营养支持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新  张淑红 《山东医药》2002,42(22):57-58
大多数学者认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早期进行积极的营养治疗不仅能缩短自然病程 ,而且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治愈率。1  SAP的营养支持方式1.1 肠内营养 (EN)  EN主要经空肠注入。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表明 ,经空肠给予要素饮食可避免胰腺头、胃、肠三相的分泌 ,使其保持静止修复状态 ,更加符合胰腺炎治疗的要求。因食物分解产物刺激而释放胰泌素的量 ,距幽门越远越少。在距幽门 90 cm以上进行空肠内营养不会引起胰腺分泌的增加。EN应从低脂或小分子肽要素膳开始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耐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经胃镜置放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①全肠外营养(TPN)组26例,行常规治疗: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炎、生长抑素、全肠外营养及对症治疗等;②肠内营养(EN)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入院后3d左右经胃镜置放鼻空肠营养管,逐渐停止肠外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清胰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 pancreatitis, SAP)患者恢复期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1997-01/2007-12我院符合纳入标准的SAP痊愈患者294例, 失访及剔除22例, 合格病例为272例, 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 观察两组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复发及营养状态.结果:SAP患者出院12 mo内AP复发率为46.3%(126/272). 中药组出院12 mo内AP的复发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39.9% vs 53.0 %,P<0.05). 中药组出院后6、12 mo营养状态受损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t = 2.23, 2.77,P<0.05或0.01).结论:出院后3 mo内继续服用中药清胰片治疗可以减少SAP恢复期的远期AP的复发并可改善其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5.
曾成 《山东医药》2008,48(19):153-153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研究的深入,肠内营养(EN)支持在SAP治疗中越来越受到关注.我院自2005年12月~2007年12月对18例SPA患者进行早期EN,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早期空肠内营养联合中药加味大承气颗粒肠内滴注治疗对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麻痹的作用,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途径.方法:3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全胃肠外营养(PN组)、早期肠内营养(EN组)、肠内营养+中药大承气颗粒(EN+中药组)肠内滴注,观察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肠鸣音出现、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并动态监测血淀粉酶、高敏C反应蛋白(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EN组、EN+中药组患者经治疗后腹痛腹胀症状均缓解或消失,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PN组12例中,有2例腹胀、肠麻痹持续加重,其中1例出现腹腔隔室综合征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EN组、EN+中药组在腹胀(d)、腹痛缓解时间(d)以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d)均优于PN组(4.22±0.94,3.02±0.75vs5.72±1.55;4.66±1.14,3.14±0.62vs6.81±1.81;3.42±0.82,3.21±0.88vs6.04±1.67,均P<0.05),其中EN+中药组腹胀(d)、腹痛缓解时间(d)优于EN组(3.02±0.75vs4.22...  相似文献   

17.
AIM: To compare the benefi cial effec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EN) with prebiotic fiber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AP).METHODS: Thirty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evere AP, who required stoppage of oral feeding for 48 h,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nasojejunal EN with or without prebiotics. APACHE Ⅱ score, Balthazar’s CT score and CRP were assessed dai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RESULTS: The median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was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10 ± 4 (8-14) d vs 15 ± 6 (7-26) d] (P < 0.05). The median value of day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was also similar in both groups [6 ± 2 (5-8) d vs 6 ± 2 (5-7) d]. The median duration of EN was 8 ± 4 (6-12) d vs 10 ± 4 (6-13) d in the study and control groups, respectively (P > 0.05). Deaths occurred in 6 patients (20%), 2 in the study group and 4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mean duration of APACHE Ⅱ normalization (APACHE Ⅱ score < 8) was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4 ± 2 d vs 6.5 ± 3 d, P < 0.05). The mean duration of CRP normalization was also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7 ± 2 d vs 10 ± 3 d, P < 0.05).CONCLUSION: Nasojejunal EN with prebiotic fiber supplementation in severe AP improves hospital stay, duration nutrition therapy, acute phase response and overall complications compared to standard EN therapy.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联合谷氨酰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早期EN联合谷氨酰胺营养干预支持,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TPN)。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营养支持7、14 d后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及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及体重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14 d后,血淀粉酶、尿淀粉酶、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14 d后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14 d后ALB、PA、TRF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EN联合谷氨酰胺营养支持干预较TPN在治疗老年SAP中能更有效地缓解机体高分解代谢,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鼻空肠管EN30例(研究组)与肠外营养(PN)治疗SAP患者36例(对照组)在症状、体征、白细胞、血红蛋白、生化指标恢复的时间、体重、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经鼻空肠管EN治疗SAP在症状体征、体重、生化指标恢复时间、费用均较PN明显减少。结论EN对SAP的疗效优于PN,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54例SAP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入院72h,肠麻痹解除之后,给予空肠内营养(EN)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部分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愈率分别是75.3%和84.2%,继发感染率分别为76.9%和37.4%,住院平均天数为37d和26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显著提高SAP的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