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32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观察和胃镜检查后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以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主,粘膜糜烂、萎缩和合并十二指肠球炎以红舌为主,紫舌次之,苔亦多为白腻和黄腻。中医辨证以肝胃不和型为多(53.35%),表现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说明舌证基本一致,且存在一定的内涵关系。  相似文献   

2.
关于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胰液胆汁)与溃疡病发病的关系,过去有不同的报导。有人认为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干扰了粘液对胃粘膜的保护作用,使胃酸及胃蛋白酶更易损伤胃粘膜,引起慢性胃炎,发展成胃溃疡。另方面有人观察到,胆囊切除和结扎胆总管后的狗,在5~290天内,70%发生了十二指肠溃疡。胰外瘘的狗100%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胰总管结扎的狗则33%出现十二指肠溃疡。后来发现,胰总管结扎、全胰切除、胰外瘘、胰内瘘胰胆液分流至末段迴肠均引起海登汉氏小胃(下称海氏小胃)盐酸分泌量显著增加。但上述实验使动物不正常,往往造成动物体重下降、酸碱平衡失调、胰岛素缺乏、消化不良或肝功能障碍等病理状态。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胰胆液丧失对胃分泌影响的材料欠缺,因此,探讨胰胆液对胃液分泌的影响,对了解溃疡病发病原理的某些方面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多部位检测与临床及组织学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Hp)与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病理组织学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60例慢性胃炎和2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胃镜分别从胃窦、胃体、十二肠球部取活检,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 在活动性胃炎中无论是胃窦部或胃体部Hp检出率近100%,显著地活动性十二指肠球炎的球部Hp的检出率,胃窦部Hp总检出率及活动性上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胃体部及十二指肠球部。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在球部的检出率为54%,显著低于其在胃窦部组织中Hp100%的检出率。结论 Hp感染是胃粘膜活动性炎症的重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发展为重度粘膜炎及溃疡病,因此,对某些慢性胃炎患者应及早进行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常见舌苔变化与ICAM-1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RealtimePCR方法,对ICAM-1在正常舌苔和常见病理性舌苔中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CAM-1在病理性舌苔中的表达高于在正常舌苔中的表达,其中在黄苔中的表达又高于在白苔中的表达。结论:ICAM-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舌苔厚度以及舌苔颜色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低血钾软病发病多在农村,我们在临床上发现血清钾浓度对舌苔有明显影响。笔者观察低血钾软病患者32例,29例出现燥苔。见附表。从表中可以看出:随血钾浓度的降低,舌苔色泽逐渐增深。轻度低钾以黄燥居多,中度低钾以灰燥为多,而重度低血钾以黑燥最多。讨论:各种体液均含有钾离子,以消化液最多,在消化液中又以唾液中含量居多,约19.9mEq/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胃镜检查特点及意义。方法对本院156例小儿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6例小儿胃镜检查结果为慢性浅表性胃炎72例,十二指肠球炎14例,二者占55.1%。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2例,二者占32.7%,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在溃疡病中占82.4%;溃疡病集中在8-14岁。其他包括食管炎2例,食管静脉曲张4例,贲门口炎3例,炎性息肉3例,胃石2例,取胃异物3例,胆汁反流2例,共占12.1%。40例Hp检测阳性率26例,占65.0%。结论本组显示慢性胃、十二指肠球炎为小儿上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病、多发病,其次为溃疡病。Hp的感染与慢性胃炎、溃疡病有关。而且应用成人胃镜对小儿上消化道检查在经验丰富的专职医生操作下是安全的。因此对14岁患儿有上消化道症状尤其疑有溃疡病者应尽早行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对于提高小儿生活质量及身体发育、学习均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41年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过程的演变,探讨今后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半胃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毕I式)、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毕II式)、穿孔修补胃空肠单纯吻合、开腹或腹腔镜下行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修补及非手术治疗。结果:修补后再穿孔9例,肠间脓肿26例,不同程度肠粘连68例,2例穿孔修补胃空肠单纯吻合后一年半,因胃扩张、吻合口溃疡而入院行胃大部切除。近期有1例入院后膈下无游离气体而行观察治疗,出现毒血症未及时中转手术,后手术时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他疗效满意。结论: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更主要的是生物医药飞速发展,治疗溃疡病有效药物不断涌现及产生溃疡病重要原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的发现,从九十年代中后期溃疡病穿孔的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期除少数巨大溃疡有癌前病变可能及有肿瘤家族病史的胃溃疡作胃大部切除外,均作单纯修补术。同时随着腔镜广泛应用和技术的提高,溃疡病穿孔手术更趋于简单化、风险小、创伤少。  相似文献   

8.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摸索舌苔与胃内疾病的关系,笔者自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对29例慢性胃炎作胃镜检查前后舌苔变化进行观察,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例1,李某,男,48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间断黑便1年。曾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长期服甲氰咪呱和其它胃药无效于1986年7月7日住本院。检查:一般情况好,心肺正常,上腹部有压痛,未们及包块,肝脾不大。入院后两次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消化道钡餐多见十二指肠球后段充盈缺损,内有一个不规则龛影,疑为溃疡病,十二指肠平滑肌瘤。于同年8月9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十二指肠降段内下缘有一个7×4×  相似文献   

10.
<正> 本文介绍了综合治疗各阶段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形态学的疗效评价标准及对结疤性溃疡期与胃十二指肠正常功能恢复的判定.采取两期治疗法,共治疗了125例活动性单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87.2%,胃溃疡12.8%).第一期治疗18天,应用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症候群及消除消化功能紊乱;第二期治疗26天,除应用饮食与药物治疗外还广泛采用矿泉物理疗法。为了研究功能形态学,作了胃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20例胃、十二指肠早期溃疡病患者,用低张双对比造影的X线征象。作者认为应用此法,对早期溃疡病的X线诊断有实用价值。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住院病例,均因近斯排黑便就诊,全部经过纤维胃镜检查及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胃溃疡14例,十二指肠球部  相似文献   

12.
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x线诊断.方法:收集46例经X线钡餐检查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结果:46例中,胃溃疡7例(15.2%),十二指肠溃疡38例(82.6%),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1例(2.2%),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最多,龛影是溃疡的直接征象,胃、十二指肠溃疡的间接征象,两者不尽相同.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溃疡有其临床发病特点,X线钡餐检查仍是诊断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胃炎与溃疡病在我国极为多见。有关病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2~1983年澳大利亚Marshall和Warren提出幽门弯曲菌(简称幽弯)与慢性胃炎、溃疡病有关,举世嘱目。但是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完全肯定幽弯是慢性胃炎、溃疡病的病因。只是有以下材料证明幽弯与慢性活动性胃炎(简称慢活胃)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护士进修杂志》2014,(20):1836-1836
上消化道纤维内镜的临床应用范围有哪些?答:上消化道纤维内镜的临床应用范围有:(1)食道疾病:食道炎(包括原发性及返流性)、食道癌、食道裂孔疝、食道憩室等;(2)胃部疾病: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慢性萎缩性及肥厚性和急性糜烂性)、溃疡病、胃肿瘤(良性及恶性)、胃克隆氏病(Crohn)、胃憩室、胃黏膜脱垂等;(3)十二指肠疾病: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憩室、十二指肠肿瘤(良性及恶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其中溃疡病81例,慢性胃炎17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2例,十二指肠球炎8例,其它2例,分为两组分别用甲氰咪胍(cimetidine)与其它止血剂进行治疗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临床少见 ,缺乏典型特征 ,早期确诊困难。我们遇到 1例十二指肠水平部肠腺腺瘤 ,经手术、病理证实 ,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患者 男 ,76岁。反复呕吐 4 0d而就诊。每隔5d呕吐 1次 ,呕吐物为胃内液体 ,无食物。平日进食正常 ,无黑便。发育正常 ,营养中等 ,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特殊。胃镜 2次检查示食道粘膜光滑 ,贲门、胃底及胃体粘膜正常。胃底粘液池量中等 ,胃角光滑 ,胃窦粘膜花斑状 ,以红为主 ,未见溃疡 ,十二指肠球部粘膜正常 ,十二指肠降段未见明显扩张 ,均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Hp阳性。初步诊断 :慢性胃炎 ;IB…  相似文献   

17.
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 5 73例患有不同胃十二指肠疾病的患者施行胃镜检查及胃粘膜碱性粉红试验。结果 :5 73例胃十二指肠不同疾病幽门螺杆菌检出率各异 ,其中消化性溃疡阳性率高。结论 :Hp是慢性胃炎、尤其是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 ,还可能是胃癌的协同致癌原  相似文献   

18.
汪卫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167-1168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主要原因是溃疡病,其次是癌性穿孔。虽说溃疡病内科治疗的进展及新药物的应用,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明显减少,但溃疡病急性穿孔的发病率并无下降,所以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仍是预防穿孔的主要手段。本院外科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45例,现对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报道。  相似文献   

19.
《新医学》1970,(9)
在毛主席关于“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伟大教导和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公报的鼓舞下,我们自今年八月开始,以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指导医疗实践,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新医疗法和中草药综合治疗溃疡病,初步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资料一、诊断标准:本文报告22例病人,均有较明显的溃疡病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经胃肠X线检查,证实为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有龛影或十二指肠球部变形)。二、一般情况:22例病人中,住院与门诊各11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发病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60岁,以18-40岁为多,占  相似文献   

20.
小儿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是值得重视的问题,其在胃肠道疾病中所占比重在近年来有上升趋势,由原来的5.8%到了11.2~13.5%。在成人溃疡病中,60~70%由儿童期及少年期发展而来。小儿消化性溃疡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多。其病因有遗传,神经—精神、营养和内脏相关等因素。作者观察了135例7~14岁小儿溃疡病患儿,其中14.4%为胃溃疡,85.6%为十二指肠溃疡,男孩70名,女孩65名。98例经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