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0 毫秒
1.
目的:探究中药外敷穴位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腹泻患儿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推行中药外敷穴位联合推拿疗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4.74% vs 78.95)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第1、2、3个疗程时大便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0.05)。结论中药外敷穴位联合推拿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临床疗效确切,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西医疗法结合中药穴位(神阙穴)治疗前列腺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于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随机收治了100例前列腺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医疗法,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进而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通过西医疗法结合中药穴位(神阙穴)治疗前列腺疾病的方式,其总有效率为94%,高于通过使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总有效率84%,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西医疗法结合中药穴位(神阙穴)治疗前列腺疾病之后,患者的疾病症状改善良好,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寻婴幼儿腹泻病的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患者分别给予口服思密迭(smeta)和口服思密迭结合654-2穴位(足三里)注射治疗。结果与结论:口服思密达结合穴位治疗组对婴幼儿腹泻病的疗效优于单用思密达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654-Ⅱ针穴位注射及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方法将小儿腹泻病患者按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静脉补液等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654-Ⅱ针足三里穴位注射及中药贴神阙穴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统计资料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654-Ⅱ针穴位注射及中药贴脐治疗小儿腹泻病有一定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中药外敷神阙穴治疗心衰心肾阳虚证水肿的临床观察。方法观察心衰病心肾阳虚证患者在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接受中药神阙穴外敷治疗后,与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患者对比,两组在治疗后通过统计学处理观察心衰病(心肾阳虚证)的水肿等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药外敷神阙穴组,取得比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组更好的疗效。结论中药外敷神阙穴与常规西医抗心衰治疗联合应用,可改善症状,改善心功能、心衰客观指标,提高运动耐量、生活质量,降低再住院率、医疗成本,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腹泻是以腹泻为主的综合征,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如水样,带有不消化乳食及黏液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婴幼儿腹泻的发病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夏秋季更为常见,是儿科常见疾病、多发病。近年来,我们根据本病病机特点,运用艾灸神阙穴配合针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有效率为93%。治疗方法:艾灸神阙穴。神阙灸的操作方法是让患儿平卧,暴露所选穴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配合艾灸关元穴对中风后排尿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贴敷组(对照组)和隔姜艾灸组(治疗组),对照组患者46例只接受穴位贴敷于神阙穴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先于关元穴隔姜艾灸后,再于神阙穴行穴位贴敷.7d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对患者排尿障碍的改善均有明显效果,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隔姜艾灸关元穴治疗可以提高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穴位贴敷组,具有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之功效,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8.
邓明其  容健成 《当代医学》2014,(11):156-157
目的观察分析印堂穴持续贴敷法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失眠症疗效,比较其与只单纯采用艾灸神阙穴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0例失眠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采用艾灸神阙穴进行治疗。治疗组除采用艾灸神阙穴外,还结合利眠贴贴敷于印堂穴共同治疗。2组患者连续治疗15d后观察其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160,P=O.01〈0.05)。结论印堂穴持续贴敷法结合艾灸神阙穴治疗失眠症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艾灸神阙穴治疗,愈后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疾病带给患者的不便,故临床上宜用此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联合胰岛素加甲硝唑外敷治疗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30例褥疮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15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条温和灸联合胰岛素+甲硝唑外敷,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疗法联合胰岛素+甲硝唑外敷治疗褥疮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急性腹泻病患儿辨证分型施治,给予不同方药对证施治,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例急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按辨证分型不同分别给予秋泻合剂、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贴敷剂穴位贴敷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3天及5天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中医治疗组患儿3天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显著性;而5天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 无差异显著性;中医治疗组的止泻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差异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施治穴位贴敷治疗者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更显著,且能有效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管理,防止抗感染药物的滥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汇总调查的2005年10月~2006年4月我院全院出院病例共2418份,统计这组病例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2418份住院病人中共有1425例应用抗感染药物,使用率58.93%。其中一联用药占61.96%%,二联用药占32.49%,三联用药占4.35%,三联以上用药占1.19%。本组病人医院感染97例,发生率4.01%,其中霉菌感染14例,占14.43%,应用抗感染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者6例,发生率占0.42%。结论不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会导致二重感染机会增多,增加细菌的耐药菌产生,使原有的感染难以控制,感染治愈率降低。加强临床三级查房制度,层层把关,逐级落实,责任分明,加强对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随机选择某卫生职业学校实验指导教师、实习生和实习医院临床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座谈了解实习实训问题的原因。结果实习实训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结论职业学校应围绕职业观的形成开展养成教育;在通科教育基础上进行专门化培训;扩大教师队伍并加速"双师"建设进程;扩充实习基地并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并提高仿真功能,为培养合格的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疗强迫症时所产生的成本-效果。方法:对86例患有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4例,分别使用氟伏沙明、氯米帕明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结果:2种治疗方案的显效成本-效果比分别是9.54%、7.62%,A组增长的成本-效果比低于B组治疗方案,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氟伏沙明是一种治疗强迫症安全有效的药物。对于强迫症,临床一般使用氯米帕明治疗,近年来随着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出现,使得强迫症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据报道氟伏沙明有明显的改善抑郁、强迫、焦虑心境的作用[1]。本文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2种药物临床治疗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临床选择安全、有效和经济的治疗方案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4.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当前疾病的表现日趋复杂,脏腑兼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为适应新形势下诊疗需要,近些年来,对脏腑兼证的研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部心理学名著.从祝由到<祝由科>再到<黄帝内经>,从巫到巫卜祝工史的演化再到诸子百家的形成与争鸣,从巫术到仪式、叙事、医技、体疗、占卜等疗法的变化再到文学、艺术、医学、神秘学、武术等心理相关疗法的完善,无不是来自黄帝时代的巫师及相关的知识系统.一切文化的源头都是巫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中国的本土心理学也如此.黄帝内经心灵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心理文化的沃土中诞生的奇葩.  相似文献   

17.
中医"升降理论",就是根据自然界天地之气的升降变化,总结出的人体生命活动中机体的气化运动规律,它涉及阴阳、气血、脏腑多方面。升降理论贯穿了整个中医理论,并对后世医家理论的产生和临床理法方药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阴阳、气血、脏腑方面论述了中医升降理论,并结合病案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肾病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我国当今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血压一旦控制不利,其对靶器官的损害将是持续性的,肾脏就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糖尿病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西医学中高血压肾病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10年中,美国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病率以每年9%的速度增长,其中因高血压而引起的ESRD新患者占28%[1]。据1999年统计在我国全部透析患者中高血压肾硬化症占9.6%,并有不断攀升趋势[2]。近几年高血压肾病中医治疗及阻止延缓肾功能损伤方面显示出明显优势。文章就高血压肾病中医病因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饮膳正要》为元代忽思慧所著,书中将蒙古族饮食养生的特点,如保养守中,饮食有节;养生之道,宜忌为要;食物之味,不可偏颇的道理。论述条理清晰,条分缕析,值得今人学习,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