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琍 《江西中医药》2004,35(2):20-21
快速性心律失常按起源不同,可分为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中医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报道较多,但鲜有针对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研究报道。我科采用中药美心律合剂配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房性早搏(房速)、阵发性房颤等室上性心律失常20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律失常是心衰病人常见的并发症和死因之一,胺碘酮作为一个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房性的、房室交界性的、室性的及预激综合征所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对器质性的心脏病合并的或较难治的心律失常,它的作用更优于其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我们将它用于治疗心衰病人并发的严重心律失常,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搏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临床较常见。随着我国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发病率的增高,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该病治疗颇为棘手,循证医学证实临床常用的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心律失常作用,长期使用可增加病死率。因此,寻求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不增加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长期研究的重点。2004年6月-2007年4月,笔者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患者4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探讨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将232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进行24h心电图监测并记录,分组依据为是否出现心律失常:一组为心律失常组(组1),一组为非心律失常组(组2)。分析心律失常与患者年龄、术前射血分数、搭桥支数与病变支数、心功能及合并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心律失常的发生例数为36例,发生率为15.52%。心律失常组的高龄、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非心律失常组。结论:高龄、射血分数低、心功能差是心律失常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老年血透患者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因贫血、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尿毒症心肌损害,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而老年维持性血透患者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及高龄等因索较年轻血透患者更易合并心肌损害,故严重的心律失常更为常见。2004年1—12月,本院收治32例老年血透患者,现将透析中对心律失常的观察和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辨证治疗心律失常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心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辨证治疗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从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证型、方法、机制等方面介绍针灸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而得出针刺疗法、穴位注射法、温针灸法以及针药结合法对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说明了针灸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安全、有效、费用低以及副作用小的特点。综合论述最近几年针灸治疗本病进展情况,得出了针灸在治疗心律失常这一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从而体现出针灸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生儿心血管监护系统的加强。新生儿心律失常逐渐增多,新生儿心律失常有与年长儿临床表现大致相同,同时也有自身特点。现将本院2003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心律失常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心胶囊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服阿托品,治疗组加用温心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情况及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心胶囊能提高心率,改善窦房结功能,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0.
分型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50例观察276003山东省临沂医学专科学校朱晓新276003山东省临沂地区医院王盟心律失常在冠心病中颇为常见,甚至为某些病人就诊的主要原因,其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尚缺乏较理想的治疗药物。笔者在临证中,将冠心病中见到的心律失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它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过早搏动、心动过速、扑动和颤动,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多由禀赋不足,劳伤过度,久病失养,情志所伤引起。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取得了较好临床的疗效,现将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上多见,尤其是复杂性心律失常病死率高,因此正确认识及处理室性心律失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不良反应,而且易致心律失常,因此,寻求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长期应用可降低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长期以来的研究重点。稳心颗粒是国内首创的治疗心律失常的中成药,笔者现报道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甚至是致死的原因之一。稳心颗粒和高丽参精具有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作用,用于抗心律失常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律失常的急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急诊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诊断心律失常的可靠依据是临床心电图的分析。现将我院急救中心2002年1月-2005年1月行心电图检查且资料完整的252例心律失常患者的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属于心律失常范畴,在给予心律失常患者药物治疗之前,应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基础心脏病变及其严重程度和有无可纠正的诱因,如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目前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中,有些能迅速终止心律失常的发作,有些显著减少心动过速的复发,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6.
胺碘酮应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6例CHF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应用胺碘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抗室性心律失常、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33例应用胺碘酮的CHF患者,相较于对照组在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性猝死率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药物致不良反应等各方面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在积极治疗心力衰竭且把握好剂量的基础上,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很好的抗心律失常药。  相似文献   

17.
心律失常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归属于心悸、怔忡范畴。传统治疗心律失常药物较多,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心律失常药物本身也可致新的心律失常,尤其老年人较为明显。笔者采用中药颗粒剂,用益气养血、活血化瘀、通脉的方法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伴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对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心元胶囊。结果治疗组心律失常消失及心电图改善等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病伴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指心跳的节律或速率发生了异常改变,它是一种常见疾病,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据有关部门调查,每4个人当中就有1个人患有心律失常。但有的人患心律失常自己并不清楚,尤其是健康人在情绪激动、劳累、酗酒等情况下会出现心律失常。但这种心律失常属功能性的(即非器质性的),也就是说心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也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如果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等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就属器质性的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加以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杨颖  杨莉  韩丽华 《中医研究》2006,19(2):30-32
目的:观察律复康胶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律复康胶囊。对照组给予玉丹荣心丸,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等情况,并比较两者差异。结果:律复康在改善患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心电图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律复康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