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妈妈课堂儿童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对儿童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将554名本院及社区计免门诊实施预防接种的儿童和家长,随机分为对照组211名和观察组343名,对照组常规进行预防接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相关知识宣传。对两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并对两组儿童接种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儿童平均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接种延迟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妈妈课堂计划免疫的健康教育可以使儿童家长树立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观念,主动通过疫苗接种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流行,且疫苗接种时机良好,提高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婴幼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我中心预防接种婴幼儿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婴幼儿副反应发生情况,对预防接种反应程度及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采用家长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幼儿接种疫苗时情绪行为反应严重度、生理变化严重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及总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婴幼儿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率、情绪行为反应及生理变化严重度,提高家长对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了解度、信念与态度、行为得分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群健康教育联合短信提醒对家长知信行行为及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本院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组联合应用微信群健康教育与短信提醒,比较两组及时接种率、家长知信行行为能力及满意度.[结果]两组儿童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接种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肝疫苗接种率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0%(P<0.05);知识、态度、行为、知信行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微信群健康教育联合短信提醒有助于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接种率及家长满意度,这可能与提升家长对儿童预防接种知信行行为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永花  胡生芳 《妇幼护理》2022,2(22):5135-5137
目的 分析安全预防接种对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 2400 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颜色球抽取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20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比较两组儿童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疫苗接种成功率、纠纷发生率、不良反应、家长知识知晓率。结果 研 究组儿童依从性、家长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疫苗接种成功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纠纷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0.05)。观察组红肿、过敏性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家长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参 照组(P<0.05)。结论 儿童预防接种实施 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提高儿童依从性和甲组知识知晓率,提高 疫苗接种率和家长满意护理评价,减少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在社区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6月于调查社区接收预防接种的儿童及其家长各144名,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预防接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试验组预防接种儿童家长干预后的相关知识知晓度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预防接种儿童相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主题式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对社区预防接种儿童家长进行干预,可提高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降低儿童预防接种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提高预防接种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对儿童家长同步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90例预防接种儿童的家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5例,实验组在预防接种前后给予健康知识教育(即计划免疫相关知识教育),对照组未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儿童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儿童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家长计划免疫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微信平台干预后来预防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12例作为干预组,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满意率,两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流动儿童监护人的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及时率,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宣教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实施微信平台干预后来预防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12例作为干预组,2013年7月—2014年9月我院常规接种疫苗的流动儿童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满意率,两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流动儿童监护人的知识知晓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流动儿童接种及时率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进行宣教能够提高流动儿童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提高流动儿童的接种及时率,降低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对儿童监护人第二类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方法 将150名儿童监护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团体心理干预,观察3个月。干预前后比较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预防接种态度、预防接种行为、应对方式、二类疫苗接种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预防接种态度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接种前自查儿童状况、主动询问未来接种信息、接种后主动留观等预防接种行为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应对方式问卷的消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积极应对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研究组二类疫苗接种率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在儿童铅中毒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以某地区环境铅污染事件中确诊的42例中度铅中毒儿童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除常规处置措施外,干预组着重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及行为干预等综合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及其家长入出院前的铅中毒防护知识知晓率及不良行为改善率,以及出院半年后的血铅水平变化。结果:干预组患儿及其家长的铅中毒防护知识知晓率及不良行为改善率,以及血铅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综合干预对儿童铅中毒的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亚芳  王小丽  崔希敏 《妇幼护理》2022,2(16):3733-3735
目的 探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于预防接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预防接种的12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接种护理,观察组采用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对比两组的家长满意度、疫苗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儿童家长护理满意度、疫苗接种率、预防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疫苗接种的过程中予以儿童安全预防接种护理,能够可提升家长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健康信念模式在社区儿童疫苗及时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20名社区儿童家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1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知识、态度与信念及行为得分。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及时接种知识、态度与信念及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儿童及时接种率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疫苗接种工作,能有效提高家长对疫苗及时接种的相关知识,改善其态度及行为,明显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方法:选择500例2009年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对照组,选择500例2010年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家长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接种后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χ2=28.534 0,P<0.01),家长满意度提高(χ2=27.512 2,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学龄期静脉留置针患儿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收治的90例学龄期静脉留置针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依从性、疼痛情况[采用改良儿童疼痛行为评分标准(MBPS)、Wong-Baker面部疼痛量表(W-B FPS)]、心理创伤、家长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依从性、家长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BPS、W-B FPS评分、哭闹、易激怒、惊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门诊学龄期静脉留置针患儿依从性,减轻疼痛感,缓解心理创伤,提高家长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营养健康教育扑克牌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对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营养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选取我院管辖下的某社区单纯性肥胖儿童18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法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营养健康教育扑克牌模式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干预,对比两组儿童的不同营养认知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儿童的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儿童的营养知识、饮食态度、饮食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儿童的饮食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饮食行为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儿童饮食行为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单纯性肥胖儿童应用营养健康教育扑克牌模式干预,能够提高儿童的营养认知水平,改善儿童的饮食态度及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 376名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8名,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接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接种合格率和及时率。结果:观察组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情况、接种合格率和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增强了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提高儿童预防接种及时率,有效地推动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妈妈讲堂对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出生并建档的596名新生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按照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98例。对照组母亲采用常规门诊边接种边宣教的方式,干预组母亲除实施常规门诊宣教外,每周固定时间参加妈妈讲堂培训班。当婴儿年龄为1岁2个月时,比较两组儿童的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结果Ⅰ类疫苗基础免疫接种中,两组儿童除麻疹类疫苗外,干预组其余5种疫苗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1~11.56,P<0.05);接种及时率干预组儿童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5~20.05,P<0.01);3种Ⅱ类疫苗接种中,干预组儿童疫苗接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164.45,P<0.01);疫苗接种及时率比较,干预组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7~213.37,P<0.01)。结论开展妈妈讲堂有利于增强家长对接预防接种的重视程度,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率和接种及时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系统对社区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筛查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本社区654名妇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0名和对照组324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APP客户端建立健康教育管理系统进行宣教。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及筛查行为。结果两组干预后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乳腺癌筛查行为评为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管理系统有利于提高社区妇女乳腺癌相关知识知晓率,改善其乳腺癌筛查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进行预防接种建档的1 088名对象设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预防接种建档的1 100名对象设为观察组,两组建档儿童一般情况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针对不同时期的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儿童六苗接种的接种率和受种者家长的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应用经临床护理路径宣教的教育方法效果优于传统宣教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彭妃 《全科护理》2011,(12):1120-1121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10年1月—2010年6月进行预防接种建档的1 088名对象设为对照组,2010年7月—2010年12月进行预防接种建档的1 100名对象设为观察组,两组建档儿童一般情况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传统宣教方法,观察组采用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针对不同时期的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儿童六苗接种的接种率和受种者家长的满意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临床护理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利于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应用经临床护理路径宣教的教育方法效果优于传统宣教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