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CD45分子在γδ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D45基因敲除变种鼠,观察其Vγ3树突状表皮T细胞,这类唯一居住于鼠类表皮组织的γδT细胞的变化。结论CD45分子虽在αβT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对包括Vγ3DETC及Vγ2T细胞在内的γδT细胞之成熟过程可能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CD45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γδ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观察CD45基因敲除变种鼠体内树突状表皮T细胞(DETC)等γδT细胞。以原位免疫标记法检查小鼠表皮内DETC的形状、数量及免疫表型;以RT-PCR测定表皮细胞中Vγ3TCRmRNA之表达水平;FCM检测DETC在表皮细胞中以及另一组γδT细胞、Vγ2T细胞在淋巴结细胞中所占比例。结果显示,CD45缺失鼠与野生型鼠相比,上述各项指标仍无明显差异。提示CD45分子虽在αβT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对包括DETC及Vγ2T细胞在内的γδT细胞发育成熟可能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3.
γδT细胞的抗原识别机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何维 《中国免疫学杂志》1999,15(10):433-435
T细胞表面表达两类抗原受体(TCR):TCRαβ和TCRγδ。TCRαβ可特异地识别由抗原呈递细胞(APC)表面Ⅰ类或Ⅱ类MHC分子呈递的抗原肽,而TCRγδ则主要以MHC非限制方式识别各类抗原。最近对TCRγδ所识别的抗原类型及方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就其进展作一述评。1 TCRγδ的多样性和分布特点提示其抗原识别的特殊性  同TCRαβ和免疫球蛋白(Ig)类似,TCRγδ基因由重组的V、D、J和C区组成。虽然γ、δ位点的V区多样性不及α和β,但其连接区多样性则使TCRγδ存在甚至超过T…  相似文献   

4.
病原体抗原对γδT细胞细胞毒活性及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体外研究病原体抗原活化的γδT细胞的细胞毒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反应性以及对CD4+T细胞增殖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澄清γδT细胞的功能。方法用洗淘法从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出γδT细胞,在体外探讨植物血凝素和结核分枝杆菌(M.tb)、人类6型疱疹病毒(HHV-6)和阴道毛滴虫(TV)病原体抗原对γδ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和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并采用细胞隔离渗透培养法观察γδ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对CD4+T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M.tb比TV可更强地促进γδT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M.tb和HHV-6可刺激γδT细胞主要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而TV可刺激γδT细胞优势产生TH2型细胞因子IL-6。经抗原活化的γδT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可促进CD4+T细胞增殖。结论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是激发γδT细胞产生TH1型细胞因子的诱导因子,并对其杀伤活性有所增强,而细胞外感染病原体可激发γδT细胞产生TH2型的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5.
辅佐细胞在磷酸—乙脂激活γδT细胞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辅佐细胞在非肽类抗原MEP激活γδT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花环沉降法分离出正常人外周血中的T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FACS,观察MEP激活γδT细胞时辅佐细胞的作用。结果:MEP激活γδT细胞需要有IL-2的持续存在。MEP和IL-2联合作用于T细胞可少量激活其中的γδT细胞,但与IL-2的单独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神经酰胺对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诱导的γδT细胞活化及凋亡作用。方法:用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刺激正常人PBMC,并用磁珠阳性分选法获得高纯度的γδT细胞。通过MTT试验观察神经酰胺、鞘磷脂酰以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FumonisinB1对γδT细胞的活化作用;FACS检测其对γδT细胞的亡作用。结果:Mtb刺激获得的γδT细胞可达73%。磁珠分选后可高达98%;高浓度神经酰胺及鞘磷脂酶能抑制γδT细胞的增殖。而出现凋亡,FumonisinB1则对γδT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鞘磷脂水解产生的社经酰胺对γδT细胞的有致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常人外周血TCR的检测陈英玉,马树俊,龙振洲,陶家平(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大多数T细胞的TCR是由α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少数T细胞的TCR是由γδ链组成。由于在免疫缺陷等免疫性疾病中发现有较高水平的TCRγδ ̄+细胞 ̄[1-3...  相似文献   

8.
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诱导活化的γδ+T细胞的细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选择性扩增人γδ+T细胞的方法及其细胞毒性。方法 用耐热性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刺激正常人PBMC,并用磁珠阳性分选法获得高纯度的γδ+T细胞,通过MTT试验观察γδ+T细胞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细胞观察γδ+T细胞对人红白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Mtb刺激及磁珠分选后的γδ+T细胞可达73%和98%。效靶细胞比例为10:1时其对K562细胞的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辅佐细胞在非肽类抗原MEP激活γδT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花环沉降法分离出正常人外周血中的T细胞,通过细胞计数和FACS,观察MEP激活γδT细胞时辅佐细胞的作用。结果:MEP激活γδT细胞需要有IL-2的持续存在。MEP和IL-2联合作用于T细胞可少量激活其中的γδT细胞,但与IL-2的单独作用无明显差异。加入辅佐细胞能大大促进MEP和IL-2联合激活γδT细胞的作用,且明显强于IL-2的单独作用。辅佐细胞分泌的上清对MEP激活γδT细胞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MEP激活γδT细胞需要辅佐细胞的参与,可能主要通过与T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0.
HSP70多肽刺激PBMCs体外扩增γδT细胞及其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分离提纯所获的肿瘤膜蛋白HSP70-多肽在体外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成功地建立了γδT细胞的扩增培养系统。扩增培养后γδT细胞从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3.5%±2.8%(健康人样本)、11.5%±10.8%(急性白血病样本)相应地升高至52.8%±7.9%和60.4%±5.9%,并以表达TCRVγ9-Vδ2亚型为主。运用51Cr细胞毒试验探讨了γδT细胞的杀伤效应,发现:HSP70-多肽激活的γδT细胞对一系列肿瘤细胞包括NK敏感的K562、LAK敏感的Daudi以及自体或异体新鲜肿瘤细胞等都具有高效的细胞毒活性,另外,在γδT细胞上清中可检出高水平的IFN-γ、IL-2、TNF、IL-8等细胞因子。以上结果提示:γδT细胞作为一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具有高效、特异的杀伤效应,在肿瘤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抗体固相法体外扩增人肿瘤浸润γδT淋巴细胞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于松涛  何维 《免疫学杂志》1997,13(4):260-262
以抗TCRγδ抗体选择性活化扩增γδTIL的方法,可以从小量肿瘤组织,有效扩增其中微量存在的γδTIL。实验证实:本法可在3~4wk内获得较高纯度的γδTIL,纯度可达85%以上,所得γδTIL具有较为完整的受体库(repertoire)此法获得的γδTIL可用于进一步的功能研究,γδT细胞克隆及过继免疫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免疫磁珠纯化γδT淋巴细胞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γδT淋巴细胞在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含量不超过10 % , 而研究γδT淋巴细胞的功能需要大量的γδT淋巴细胞。为此, 采用磁珠(magnetic microbeads)阳性选择(positiveselection) 法分离和纯化γδT淋巴细胞, 纯化可达99% 左右; 同时对富集的γδT淋巴细胞在体外的增殖和细胞毒效应进行观察, 此法快速、有效、纯度高, 对γδT淋巴细胞功能影响较小。为γδT淋巴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D45分子在γδT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D45基因敲除变种鼠,观察其Vγ3树突状表皮T细胞(Vγ3DETC),这类唯一居住于鼠类表皮组织的γδT细胞的变化。以原位免疫标记观察其表皮内Vγ3DETC的分布密度和免疫表型,以RT-PCR检测表皮细胞中Vγ3TCRmRMA的表达水平,以双荧光FCM测定Vγ3DETC在表皮细胞中及Vγ2T细胞在淋巴结细胞中所占比例,并与野生型鼠作对照。结果CD45缺失鼠表皮内Vγ3DETC的密度、免疫表型,表皮细胞Vγ3TCRmRNA表达水平以及Vγ3DETC和Vγ2T细胞分别在表皮细胞及淋巴结细胞中的比例与野生型鼠无明显差异。结论CD45分子虽在αβT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但对包括Vγ3DETC及Vγ2T细胞在内的γδT细胞之成熟过程可能并非必需  相似文献   

14.
正常人 TCRγδ细胞系的建立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静  何维 《现代免疫学》1999,19(4):199-202
本文以抗 T C Rγδ单克隆抗体固相法体外选择性扩增获得10 例高纯度(842 % ±58 % ) 正常人 T C Rγδ细胞系。在体外功能研究时发现, 植物血凝素( P H A) 、结核分枝杆菌( Mtb ) 、阴道毛滴虫( T V) 和人类6 型疱疹病毒( H H V 6 ) 的刺激对已处于高增殖和高肿瘤细胞( Daudi 细胞) 细胞毒活性状态的 T C Rγδ细胞已无进一步增强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抗体刺激已使γδ细胞处于活化状态, 其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活性无需抗原的再刺激即可得到很好的维持。提示 T C Rγδ单抗活化的γδ T 细胞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的一种候选效应细胞。抗体活化的γδ T细胞本身具有分泌 I L 2 和 I N F γ的能力。在抗原刺激的条件下, 细胞内感染的微生物( Mtb 和 H H V 6 ) 刺激γδ T细胞产生 Th1 型细胞因子( I L 2 和 I N F γ) ; 而细胞外感染病原体 T V的刺激则无明显增加γδ T 细胞的 Th1 型细胞因子分泌。这一结果提示, 在抗胞内病原体中, γδ T 细胞可控制 Th1 细胞反应性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阐明γδ型T细胞机能的新途径[英]/西村仁志…//MolecularMedicine.-1993,30(9).-1201~1202在免疫应答中起中心作用的T细胞,通过其受体识别各种抗原。T细胞受体(TCR)分为αβ型和γδ型两种。γδ型TCR基固的表...  相似文献   

16.
T细胞受体γδ表型淋巴细胞与肿瘤免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细胞受体γδ表型细胞是一个新发现的T淋巴细胞亚群,约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3-10%。实验证明,此类细胞具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力且可表现出对多种自体及建纱肿瘤细胞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因其具有特殊的MHC非限制性的抗原识别方式,在某些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的存在以及经过继免疫实验可获得明显的抗肿瘤效应而引起了免疫学工作者们的兴趣。本文仅就γδT细胞在肿瘤免疫研究的近年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γδT细胞具有细胞毒效应,探讨γδT细胞体外活化的规律将有助于这类细胞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成人外周血分别置于PHA(40mg/L)、PDB(2×10-7mol/L)及PHA(40mg/L)加上PDB(2×10-7mol/L)的条件下进行全血培养,在培养2h和6h后分别用双色免疫标记流式细胞法对外周血T细胞的TCRαβ、TCRγδ和CD69分子进行分析。结果:T细胞在受刺激后2hCD69分子即有所增高,但其增加的程度因T细胞亚群和刺激剂不同而有差别,PHA和PDB分别使αβT细胞CD69表达百分率由对照组的448±136升高到879±167和7336±298;PHA和PDB分别使γδT细胞CD69表达百分率由对照组的1365±174升高到3584±140和9903±097。与2h的情况相比,αβT细胞在各种刺激剂作用6h后CD69表达均有进一步的增高,γδT细胞在PHA作用6h后CD69表达继续上调。结论:γδT细胞对多克隆活化剂的反应比αβT细胞更早和更强。这一特征更有利于体外扩增γδΤ细胞并将其用于临床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8.
探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着急滑液和滑膜中选择性存在,且有数量升高的γδT细胞的免疫学功能,以阐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方法应用固相抗扩增法,建立关节滑液,滑膜和外周血γδT细胞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γδT细胞的细胞表型,细胞毒活性,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γδT 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成份对骨髓造血细胞集落形成的影响。方法 运用体外半固体造血集落培养观察了人γδT 细胞及其分泌上清对自体骨髓造血集落(CFUC) 形成的影响。结果 γδT 细胞及其培养上清能刺激自体骨髓造血集落的形成;其培养上清中可检出IFNγ、TNF、IL8 等细胞因子。结论 γδT 细胞能分泌一系列具有不同效应的造血调控因子,但其共同的作用结果则具有一定的造血刺激效应,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CTL 用于肿瘤的过继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20.
建立一种人外周血γδ^+T细胞体外选择性扩增的模式:即在IL-2的作用下,不需要γδ^+TCR特异性配体的刺激,可使一类个体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γδ^+T细胞发生优先增殖,逐渐成为培养细胞的主要群体。方法将10个γδ^+TCR的个体PBMC分别在含3*10^5U/LIL-2培养液中培养1-2wk后,其中的γδ^+T细胞的比率可达38%-78%。结果对3个宋的个体的坟增帮RT-PCR分析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