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静脉置管是血液透析患者临时性血管通路之一,它适用于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未成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或中毒的患者,需进行短期血液净化,且无条件建立颈内静脉置管。我院血液透析室2003年11月至2005年11月为23例患者实施了股静脉置管血液净化。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时性中心静脉插管具有简便、易于掌握、血流量充足、不损害血管和可反复使用等优点。它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第一选择,还适用于一些慢性肾功  相似文献   

3.
孙凯燕 《工企医刊》2009,22(6):51-52
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通常需要行血液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而稳定、可靠的血液透析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的基本前提,其最理想的透析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目前随着老年患者数量的上升及糖尿病肾造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比例增高,或因病情、自身血管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行自体血管造瘘手术或动静脉内瘘术失败。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解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血管通道建立时静脉细小的困难问题。方法 常规显露手腕部动静脉,沿静脉走行方向分段小切口显露和分离细小静脉,结扎分支,分段液压扩张,根据需要最远扩张至肘正中静脉分叉处,扩张均匀的静脉与手腕部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本组33例,31例手术成功,2例失败。患者于术后2—8周开始应用血管通道进行透析。随访4个月至5年,20例患者内瘘使用满意且已超过3年。结论 分段液压扩张法处理细小静脉,充分利用了患者自体血管,经济、安全,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透析血管通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肾功能衰竭患儿的血液透析观察 ,对小儿肾衰的病因及血透的治疗进行探讨 ,以求达到提高抢救成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 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观察 ,总结血液透析治疗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注意事项、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的治疗经验等。结果 小儿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时间短而有效的方法。结论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一经确诊血液透析治疗是最佳方法 ,应尽早采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解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血管通道建立时静脉细小的困难问题.方法 常规显露手腕部动静脉,沿静脉走行方向分段小切口显露和分离细小静脉,结扎分支,分段液压扩张,根据需要最远扩张至肘正中静脉分叉处,扩张均匀的静脉与手腕部动脉行端侧吻合.结果 本组33例,31例手术成功,2例失败.患者于术后2~8周开始应用血管通道进行透析.随访4个月至5年,20例患者内瘘使用满意且已超过3年.结论 分段液压扩张法处理细小静脉,充分利用了患者自体血管,经济、安全,是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透析血管通道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应用效果。结果:27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亡;治疗前患者GlasgowPittsbur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酐、尿酸、Pufh-Child分级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连续性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次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4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70例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观察组70例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将两组的肾功能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1年存活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后的BUN、SCr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Ccr、临床总有效率及1年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透析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均比间歇性血液透析更高,有助于改善肾功能和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王晓雪  徐研  袁园  王晶 《现代养生》2014,(24):122-122
目的:对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衰竭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透析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透析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0.
丛阳  丛珊  李洪霞 《现代养生》2014,(22):149-149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9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收集的98例急危重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对照组患采用传统的颈内静脉置管,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留置导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血液净化治疗时血液流量不足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置管在急危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且该穿刺静脉置管术还具有操作简单、导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价值较高,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9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抢救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人民医院近年来收治的26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液透析的抢救效果。结果:透析治疗后,26例患者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三大症状明显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透析时间越早,肾功能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越短,平均透析次数越少,平均住院天数越短。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9,(1):89-9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瘙痒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hs-CRP、 IL-6、 TNF-α水平及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2月~2007年1月81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手术部位、方式及常见血管问题的处理。结果手术一期成功率达97.53%(79/81)。2周内内瘘栓塞者2例,1例再次手术后成功,1例改为腹膜透析。术后2~8周用于血液透析,血流量为180~260ml/min。结论良好的血管条件、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及严格术后管理是保证内瘘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个体化血液透析方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5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实行个体化血液透析。并与50例常规方案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比。结果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后渗透压、尿素氮、肌酐及钠钾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中头痛、乏力、低血压、肌痉挛情况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心衰、透析后口渴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个体化血液透析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保证透析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李丽  刘晓巍 《智慧健康》2022,(24):176-181
目的评价肾功能衰竭合并难治性高血压采用血液灌流配合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挑选在本院治疗的肾功能衰竭并难治性高血压患者300例。患者治疗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7月,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其中符合条件的患者,最终入选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观察组采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对比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血清肌酐、血尿素氮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经过统计学处理,治疗前组间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组内的对比结果为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的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组间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低。两组血清肌酐及血尿素氮经过统计学处理,治疗前组间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组内的对比结果为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的对比结果为P<0.05;治疗后组间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低,经过统计学处理,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治疗效果有效率的对比结果为P<0.05,观察组更低。结论肾功能衰竭并难治性高血压采用血液灌流配合血液透析的效果值得肯定,在降低血压、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方面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35-153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50例,用系统性回顾性法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结果行相关血液透析治疗后,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血中钾、钠及氯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后,可明显改善血中电解质水平及肾功能,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接诊的38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含量为(23.11±3.55)mmol/L,血清肌酐含量为(768.36±116.23)μmol/L,β2-MG微球蛋白含量为(18.21±3.88)mg/L,KT/V值为(1.29±0.13),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1月-2020年8月收治的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UA、BUN、SCr)、血清炎性因子(CRP、TNF-α、SAA)明显优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