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腹部疑难病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2例腹部疑难疾病患者腹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均获明确诊断,其中诊断为肠粘连6例,大网膜粘连综合征2例,小肠系膜肿瘤1例,回肠良性肿瘤伴不全梗阻2例,空肠良性肿瘤伴肠套叠1例,回肠和乙状结肠脓肿合并内瘘1例,局限性肠炎伴肠穿孔或肠梗阻4例,肠系膜扭转3例,小肠内疝2例,腹膜假黏液瘤1例,慢性阑尾炎合并右附件囊肿或盆腔炎4例,阑尾黏液囊肿并发急性感染1例,空肠多发性憩室1例,升结肠绒毛状管状腺瘤合并阑尾炎1例,结肠肝曲黏膜下层肿瘤伴出血1例,直肠癌Miles术后复发伴肠梗阻1例。32例患者经腹腔镜检查均获得明确病因诊断,21例(65.6%)行腹腔镜手术或腹腔镜辅助下手术,11例(34.4%)中转开腹手术。所有病例未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结论腹腔镜诊治技术在腹部疑难疾病的临床运用具有微创、直观、准确的优点,并可以同时行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联合经括约肌间切除(ISR)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55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腹腔镜下TME联合ISR保肛手术(A组,23例)和开放手术(B组,32例)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  相似文献   

3.
王兆春  侍立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1):3214-3215
目的 探讨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直肠癌患者35例,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保肛根治术,术后常规化疗.随访时间3年,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死亡情况等.结果 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切除肠管边缘均未发现肿瘤细胞.手术时间(171.74±58.24) min,术中出血量(85.74±68.32) ml,均未发生感染、出血、吻合口破裂及狭窄等并发症.经2~3年随访,1例患者于术后5月出现肝脏转移,其余患者均健在,无原位复发,无大便失禁,无死亡病例.结论 保肛根治术治疗直肠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与经腹TME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鑫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85-186
目的:探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TME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5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腹腔镜组和经腹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分别行腹腔镜和经腹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输血量、手术切口、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和经腹组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输血量、手术切口、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经腹组(P〈0.01或P〈0.05);腹腔镜组总术后并发症为6例(20.1%),经腹组总术后并发症为16例(55.2%),腹腔镜组明显低于经腹组(χ^2=5.85,P〈0.01)。结论:腹腔镜低位直肠癌TME切除术技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相关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7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别进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保肛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保肛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手术组(P〈0.05),但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保肛率有所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74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研究组为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患者37例,对照组为同期进行开腹直肠癌手术的患者37例,观察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均要好于开腹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一种微创、安全和可行的术式,特别在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方面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顺利,无转为开腹,平均手术时间260min(150-300min),平均术中出血60ml(30-80m1),术后1~2d胃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11d(7~15d),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24例均随访6~1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及腹壁套管穿刺孔肿瘤种植。结论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低位直肠癌患者中,采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治疗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64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直肠癌Miles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Miles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总数目、术后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停导尿管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治疗低位直肠癌与开腹手术疗效相当,但其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吻合保肛术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方法 低位直肠癌37例行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经肛拖出式吻合保肛术治疗,术后随访3~24个月了解转移情况。结果 手术均成功,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半年出现肿瘤复发,1例腹腔肝脏多发转移,1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腹腔镜下经肛拖出式吻合保肛术是低位直肠癌的一种较好的保肛术式,严格遵循手术适应证是提高保肛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全内脏反位与胆总管癌的关系,了解全内脏反位胆总管癌的诊断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12月收治的1例全内脏反位胆总管癌诊疗情况,并复习文献探讨全内脏反位与胆总管癌的关系,总结全内脏反位胆总管癌的诊断以及手术中的注意事项。结果 该例经腹部CT(平扫+增强)诊断为全内脏反位并胆总管癌,行胆囊切除+胆总管肿物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手术顺利,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月入肿瘤科化疗,2017年4月5日随访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全内脏反位与胆总管癌的形成没有确切关系。术前行腹部CT(平扫+增强)有利于疾病诊断,同时便于判断肿瘤切除的可行性。精细的手术技巧和术前评估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根治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手术治疗的80例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腹腔镜组38人,开腹组42人,比较患者基本特征、手术标本病理结果、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医疗费用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恢复方面显著优于开腹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方面,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直肠手术治疗直肠肿瘤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A 17-year-old female admitted for cleft palate surgery was referred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her cardiac condition. The patient had been diagnosed as dextrocardia at birth, without any cardiac murmurs. She has led a normal life. The apical impulse was felt at the fifth intercostal space at the right mid-clavicular line. The ECG and chest x-rays were strongly suggestive of 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CTGA) with situs inversus visceralis. Findings of the two-dimensional and Dopplar echocardiograms showed CTGA with a mild morphologic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without any other complicated cardiac anomalies. In the Japanese literature, 36 CTGA patients without associated cardiac defects have been reported. Of these, four patients revealed dextrocardia. To our knowledge, our patient is the first reported adult case without any cardiac defects, only minimal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situs inversus totalis and cleft palate.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应用于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的时间、术后住院的时间上和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和传统的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相比具有安全可靠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或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术后发现意外胆囊癌的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诊治的方法和效果。结果 34例意外胆囊癌患者术后均经病理证实,腺癌和鳞癌分别有30例和4例,按照Nevin分期的标准对患者评估,Ⅰ期患者4例,Ⅱ期患者11例,Ⅲ期患者13例,Ⅳ期患者6例。5例患者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例患者行胆囊癌根治术或在胆囊切除术术中转开腹手术,2例患者行姑息性手术。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4±3.9)d,并发症发生率为11.8%。经随访,存活8例,死亡26例,存活率为23.5%。结论重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的影像学检查,术中做好标本剖检工作,放宽冰冻切片检查的标准,降低漏诊率。发现意外胆囊癌要立即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提高根治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治疗直肠癌的手术优点、难度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组23例,开腹组20例),按照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和开腹手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总数、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费用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ASA评分、合并症、病理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24月.两组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势,腹腔镜技术属于在开腹手术基础上的高难度手术,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掌握熟练的腹腔镜技术的基础上,腹腔镜是一种很好的治疗直肠癌的先进技术,具有极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造瘘在部分结直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72例具有吻合口瘘高危因素存在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右半结肠癌伴肠梗阻13例,左半结肠癌30例、其中伴肠梗阻者17例,直肠癌29例,其中低位直肠癌26例。结果 72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Ⅰ期吻合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其中10例为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吻合口漏2例、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盆腔感染1例,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对存在发生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Ⅰ期切除吻合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造瘘是一较稳妥、理想的手术方式,可降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将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9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组40例和开腹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9例,观察患者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较对照组短;实验组的伤口感染率和并发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者具有一定的疗效,术后感染及并发症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17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手术1例.术后发生不完全性肠梗阻和直肠阴道瘘各1例.术后随访最长2年无穿刺孔种植转移.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创伤小、操作安全,患者恢复快,与开腹根治手术效果一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