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究盐酸小檗碱片辅助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74例远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小檗碱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IL-8、IL-10、TNF-α水平分别为(44.87±4.73)、(56.93±9.62)、(42.63±3.82)、(8.66±2.03)pg/ml,对照组分别为(58.45±6.25)、(70.36±5.62)、(36.24±3.17)、(10.64±2.06)pg/ml。治疗后,两组IL-6、IL-8、TNF-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片辅助治疗远端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文昌市人民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2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虎地肠溶胶囊,1.6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DAI评分、Baron评分和IBDQ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6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DAI评分和Baron评分显著降低(P0.05),IBDQ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DAI评分、Baron评分和IBDQ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0和IL-13表达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虎地肠溶胶囊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智  黄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4):1065-1069
目的观察苦参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2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苦参片,4片/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0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疾病活动指数(DAI)。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41%、82.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黏液脓血便消失时间、腹泻症状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DAI指数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AI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片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何新福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62-1765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与加味甘草泻心汤联用对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美沙拉嗪与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IL-6、IL-10、IL-17、TNF-α)水平测得值、IBDQ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腹痛、腹泻、脓血便)复常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IBDQ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沙拉嗪与加味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较确切,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川芎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在溃疡性结肠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1.0g,3次/d;观察组同时给予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100ml,1次/d静脉滴注及美沙拉嗪1.0g,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显效率为70%,均高于对照组的80%及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和川芎嗪联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6.
刘柱  田圣威  史守兴 《江西医药》2021,56(9):1497-1499
目的 探讨黄岑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n=44)和研究组(予以黄岑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n=44).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m,TNF-α)以及白介素-10 (interleukin-1β,IL-10)]、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以及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以及IL-10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以研究组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黄岑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反应,且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美沙拉嗪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极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香连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1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治疗的10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0.5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香连片,1.5 g/次,3次/d。两组均经3个月治疗进行效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IBDQ、SAS和Mayo评分,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33(IL-3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肠道功能屏障。结果经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2.69%和98.08%,对照组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经治疗,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IBDQ评分明显升高,而SAS和Mayo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血清CRP、IL-8、IL-33、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更显著(P0.05)。经治疗,两组D-乳酸、二胺氧化酶、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香连片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疾病活动程度,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屏障功能的恢复,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柱  田圣威  史守兴 《江西医药》2021,56(9):1497-1499
目的 探讨黄岑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n=44)和研究组(予以黄岑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n=44).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m,TNF-α)以及白介素-10 (interleukin-1β,IL-10)]、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5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β、TNF-α以及IL-10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1β、TNF-α以及IL-10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以研究组最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黄岑汤颗粒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可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反应,且临床疗效佳,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肠安丸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秦肠溶片,1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胃肠安丸,4丸/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腹泻次数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3.58%和90.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腹泻、脓血便、腹痛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腹泻次数也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以及腹泻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IL-1β、IL-6、TNF-α、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安丸联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确切,症状改善明显,炎症因子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漯河市中医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根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初始剂量为1 g/次,若无不适增至2 g/次,3次/d,待症状缓解后减至1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小檗碱片,0.3 g/次,3次/d。两组患者经3个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AI、ESCA、IBDQ和SF-36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β-内啡肽(β-EP)水平,及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D-LA)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8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A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而ESCA评分、IBDQ评分和SF-36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项目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17、IL-23、HIF-1α、COX-2、MMP-1、β-EP、DAO、D-L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盐酸鲁拉西酮片联合舒必利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1月在上海市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舒必利片,首次剂量1片/次,3次/d,治疗7 d后增加至3片/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鲁拉西酮片,1片/次,1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精神分裂症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分以及血清中催乳素(PRL)、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PANSS各项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PANSS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SQLS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SQLS各项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RL水平高于治疗前,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IL-6、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盐酸鲁拉西酮片联合舒必利片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固本益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9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9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1.0 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固本益肠片,1.28 g/次,3次/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 d,连续治疗8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Baron内镜评分、病变活动指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4.23%、92.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肠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41%、9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腹泻积分、脓血便积分、腹痛积分、里急后重积分、Baron内镜评分、病变活动指数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益肠片联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病变活动指数,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与盐酸小檗碱片联用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以及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8年9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99例,根据患儿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小檗碱片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4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和中性粒细胞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和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细胞活化率和刺激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与盐酸小檗碱片联用可显著提高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缩短轮状病毒转阴时间,并可提高中性粒细胞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妇科千金片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广元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55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治疗组(7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妇科千金片,6片/次,3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宫颈糜烂、炎症因子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1%、97.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宫颈糜烂恢复正常率分别为50.65%、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L-10和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8%、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改善宫颈糜烂,调节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益心酮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心酮片,3片/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因子、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明显降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每搏射血量(SV)、心脏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SV、CI和LVEF比对照组升高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二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较多(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清MMP-9、hs-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降低较多(P0.05)。结论益心酮片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调节血清血管内皮功能因子和炎性因子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普萘洛尔片,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丸/次,3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3%、95.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9.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肌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盐酸普萘洛尔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心肌功能,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周骏  朱海  秦忠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7):1273-1276
目的探讨叶酸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晨起空腹口服叶酸片,0.8 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3%、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差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片联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血压,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芪倍合剂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96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芪倍合剂,50 m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血清基质裂解素(sST2)水平和复发率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9.17%、93.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便消失平均时间、腹泻次数至少降低50%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同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2、4、8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33、sST2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0.56%、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倍合剂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较好,能迅速改善患者血便、腹泻症状,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小檗碱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武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差别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口服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盐酸小檗碱片,0.3 g/次,3次/d,餐前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1(ET-1)及血栓素2(TXB2)均显著下降,而前列腺素Fla(PGFla)、一氧化氮(NO)均显著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小檗碱联合西格列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改善炎症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