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蒋磊  褚亮  张杰 《安徽医药》2018,39(3):331-33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57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双镜联合组(25例)与传统开腹组(32例),双镜联合组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传统开腹组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双镜联合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0.80±7.59)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1.48±0.64)h、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7.76±8.02)h,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镜联合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低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损伤轻、易恢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琦  梁久银  于庆生  潘晋方  王振  俞健 《安徽医药》2018,39(9):1043-104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手术,术后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指标、血常规、胆汁生化、肝功能胆汁引流量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91.67%,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5、7天胆汁引流量分别为(669.10±113.65)和(860.53±126.26)mL,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研究组复发率(4.17%)低于对照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镜联合十二味疏肝利胆冲剂口服可提高腹腔镜胆道探查联合术中胆道镜手术的成功率,较好的控制术后胆管炎症,促进肝功能快速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治结石复发。  相似文献   

3.
骆平  李军  张翔  于智勇 《安徽医药》2018,39(4):480-48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宿州市立医院普外二科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老年患者行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4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加速康复外科组23例,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处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加速康复外科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5)d、进食时间(1.2±0.4)d、排气排便时间(1.1±0.3)d、住院时间(4.6±0.7)d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3天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加速康复外科组恶心、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并发症加速康复外科组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穿孔安全有效,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应用腹腔镜技术与传统开腹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铜陵市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行手术治疗的27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92例行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为腔镜组,181例行开腹胃癌D2根治术为开腹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康复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率及手术效果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全胃切除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端胃切除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肿瘤远近切缘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技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短期疗效与手术风险无明显差异,腹腔镜手术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夏国志  关家辉  刘星  张鹏飞 《安徽医药》2017,38(9):1200-1202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 年1月至2016年8月太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复杂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组(OA组,51例)与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组(SILA组,46例)。比较2种手术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置管引流率及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等。结果 SIL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总费用均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A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优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L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A组,满意度优于O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经脐部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少、恢复快、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和平均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阑尾炎较理想的手术方式,但住院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LGCS)治疗胃间质瘤(GST)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12月双镜联合行胃间质瘤切除术的23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全组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术后随访5-25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手术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快速准确定位、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胃镜和腹腔镜双镜联合在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对7例腹腔镜定位困难及单纯胃镜难以处理的胃间质瘤,用纤维胃镜定位、标记,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操作。结果 7例均顺利完成定位和手术。手术时间40~70min,术中出血量0~20ml,术后8~18h恢复半流质饮食,术后住院3~5d。结论腹腔镜胃镜双镜联合术中定位准确、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风险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50例胃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探究手术效果.结果 患者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随访半年,患者间质瘤无复发,无并发症.手术时长(51.2±11.3)min,术中出血量(38.5±8.8)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2.1±0.5)d,术后下床时间(22.4±4.1),半流质饮食时间(47.9±8.1)h,术后住院时长(7.6±2.2)d.结论 对于胃间质瘤患者,使用腹腔镜胃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马富平  梁刚  晁延军  何盟国 《安徽医药》2017,38(8):1012-10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6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微创手术组(腹腔镜组)38例,传统开腹手术组(开腹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第2天的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伤口疼痛、切口感染例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胆漏、胆管残余结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腹腔镜组患者NEUT%、CRP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在胃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收治的胃间质瘤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胃镜胃部分切除术,并与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临床效果比较。结果34例观察组患者经过双镜联合胃部分切除术后均获得成功,无一例转开腹。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恢复进食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心、肺及脑血管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气腹相关并发症;开腹组有2例老年患者术后轻度肺部感染,均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结论腹腔镜与胃镜联合行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和有效的,微创效果明显,手术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效果及CRP、PCT与术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老年胃癌患者并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每组各30例,各组均采取全麻及相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手术前后血清CRP与PCT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在肠鸣音恢复、初次排气、初次排便、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指标上均较开腹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术后1 d、3 d两组血清CRP与PCT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开腹手术组升高较腹腔镜组显著(P <0.05),术后5 d各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CRP、PCT明显升高者在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及初次排便时间上较不明显升高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胃癌患者而言,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优势明显,术后血清CRP、PCT值越低,胃肠功能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12.
吴杨  姚寒晖  梁伟  朱亮  孙思楠 《安徽医药》2018,39(8):903-90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疗效及近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限期行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64例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及术后胃瘫等术后并发症的差异。随访3~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及术后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近期预后与开腹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治疗异位妊娠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盐城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确诊并接受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病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腹腔镜组48例,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手术组32例,采用同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切口疼痛,术后体温,抗生素使用天数及住院天数.结果 48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均得到成功治疗,两组手术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术后切口疼痛感较轻,术后住院时间较短,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瘢痕小,术后发热少,抗生素使用天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郑瑞峰  赵秋华 《安徽医药》2015,36(12):1514-1516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镇痛效果.方法 12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A组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B组术前给予地佐辛,观察两组镇痛效果.结果 A组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明显的低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预先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均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地佐辛不良反应较多,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大于5cm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接诊于某院的96例大于5cm胃GIST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复发风险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用时差异不大;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术后进食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P<0.05);研究组术后复发风险略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大于5cm胃GIST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效果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9)和研究组(n=49).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指征、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低于对照组的32.65% (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效果明显,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阑尾炎手术患者11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应用腹腔镜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等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阑尾炎,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实验组采用腹腔镜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评价两组治疗后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实验组术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伤口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可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