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段姗姗  董志 《中国药房》2014,(29):2695-2698
目的: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注册专利链接制度,实现专利药和仿制药的利益平衡,为政府调整和完善药品注册过程中的监管职能提出建议。方法:采取案例研究的定性分析方法,介绍一起专利纠纷案的相关情况及我国药品注册中的专利问题;并通过借鉴美国药品注册专利链接制度,结合我国的国情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药品注册中的专利问题,存在药品专利质量参差不齐、药品注册与药品专利信息不对称、专利纠纷影响新药审批进程等情况。而我国的药品注册专利链接制度存在权属状态说明不清晰、专利申明可信度低、专利纠纷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能有效平衡专利药和仿制药利益的专利链接制度,完善药品注册过程中的专利信息公开制度、"专利不侵权确认之诉"制度并加强药品注册管理与专利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期正在加快完善药品专利保护,探索建立专利期限补偿制度。本文详细介绍欧洲特色的药品"专利期补偿制度"——补充保护证书(supplementary protection certificate,SPC),并根据对近年来涉及SPC的法院判决典型案例的梳理,分析了SPC制度发展中遇到的争议问题以及发展趋势。本文旨在能增进相关管理部门及业内人士对欧洲药品补充保护证书制度的了解,为我国药品专利保护制度的完善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作多次修改,初步建立了药品专利链接制度,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不足。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发展相对比较完善,这对建立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实体制度和操作程序两个方面比较研究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建议应结合我国药品注册和药品专利的现状适当修订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8号局令)。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特征,我国实施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的背景及意义,实施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可以激发原研药企进行创新药开发,在我国实施具有较高的合理性.论文最后对我国构建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厘清药品注册审批与药品专利的关系。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访谈、司法判案分析等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探讨药品注册审批中发生的专利纠纷问题,进行实例分析,比较中美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药品注册审批中涉及专利的相关问题主要有对不侵权声明的判断主体无具体的规定、专利侵权处理部门未规定、确认专利无效的部门非药监部门的权力范围。目前我国以仿制药生产为主,建立类似于美国"药品链接制度"可能造成对国外的药品专利过度保护,并使国产仿制药品上市期限延长,不利于我国公民及时获得药品和健康权益的保障。相关建议有废除《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第18条提交"不侵权声明"的规定,第19条对"药品专利期届满前2年内提出注册申请"的规定;药监部门与管理专利部门或法院各司其职,互不干扰;药监部门应立场明确,行政行为一致,且仅在其职能范围内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或裁决。结论:药品审批与专利侵权不存在必然联系,药监部门不应将专利争议作为药品审批的前置条件。  相似文献   

6.
徐璐  杜庆鹏  朱炯  白玉萍 《中国药事》2019,33(7):737-740
目的: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专利药品广告进行解析,为药品广告中专利内容的规范宣传、消费者购买药品的注意事项以及监管部门对药品广告的监管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药品广告中专利宣传的情形进行分类总结,结合具体案例和相关法规的规定,深入分析药品专利、广告内容和药品的适应证/功能主治之间的联系。结果与结论:医药企业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正确宣传药品广告,审批部门应当严谨审批,同时做好对企业和广告申请人的培训,监管部门应当对药品广告中专利的内容进行严格监管,以保证药品广告中的专利宣传的准确性,消费者应当在了解药品适应证/功能主治的基础上,理性地看待药品广告中的专利宣传内容,避免被不当宣传误导。  相似文献   

7.
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敬  史录文 《中国新药杂志》2012,(22):2591-2594,2599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美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构成和实践运行状况并评估其立法缺陷,为我国药品专利链接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我国不宜盲目照搬美国,应权衡专利药厂和仿制药厂双方利益并保障公众健康权益,妥善设计降低或避免专利药厂滥诉的管制手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链接制度。  相似文献   

8.
张彦彦  杨建红  武志昂 《中国药事》2017,31(10):1123-1130
目的:对美国橙皮书制度进行探讨,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探讨我国建立橙皮书制度的必要性。方法: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法。结果:对美国橙皮书制度从发展历程等8个方面进行介绍,围绕橙皮书制度的作用,从4个方面探讨建立我国橙皮书制度的必要性。结论:美国橙皮书制度是随着FDA对药品监管的不断进步而逐步丰富和完善的。从解决我国当下行业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建立药品橙皮书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药的研究和开发时间较长,未经安全性、有效性严格审查的药品不能上市,审查时间过长从而导致新药研发成本过高。日本实行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给予药品一定专利保护期限的延长,有效减少了新药和仿制药的矛盾。本文通过对日本2017—2019年的药品专利期延长申请数据进行分析,结合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的相关条款,从中汲取对中国新药研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曹嘉成  樊嘉训  王闻珠 《中国药房》2023,(19):2311-2315
目的 为优化专利链接制度体系,鼓励仿制药申报上市提供参考。方法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工作经验比较分析专利链接制度在我国实行后仿制药申报及专利挑战的情况,根据专利链接制度对我国仿制药专利挑战激励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与结论 我国专利链接制度于2021年落地,但由于制度施行仍在起步阶段,实践指导的相关文件尚不完善,配套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导致仿制药企业发起专利挑战的意愿不强。建议我国可以从丰富仿制药信息登记平台功能、培育专业的药品专利代理机构、建立首仿药共同挑战平台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专利链接配套制度,进而激励我国仿制药企业提高创新动力,挑战原研药专利并申报上市,通过充分竞争达到平抑药价、造福百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邵辰杰  田侃  喻小勇 《中国药房》2014,(33):3073-3076
目的:为加强我国药品专利保护提出立法建议。方法:通过对我国药品专利保护立法状况的梳理,分析我国药品专利保护的现状;通过惩罚性赔偿的法理学以及建立博弈支付矩阵,探求惩罚性赔偿适用的合理性及经济性。结果:我国已形成以知识产权法为主、多层级法律规范为辅的药品专利保护制度,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具备法理学基础,博弈模型结果表明高额赔偿金对药品专利具有双重保护作用。结论:我国有必要在现阶段的药品专利保护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提高药品专利侵权人的侵权成本,激发专利权人维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近年来药品市场进口药的占有情况,分析了我国实行“药品专利保护”和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国内药品市场的状况。过去是国内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实施“药品专利保护”和“复关”后则是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竞争。随着进口药品的大量涌入,专利药品的昂贵与全民医疗制度的冲突更加尖锐。但只要充分利用“药品专利”和“关贸总协定”有利于我国的一面,国内医药工业的前景还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制定《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为促进儿童中药创新研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儿科领域临床优势病种为切入点,以儿童中成药“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文献计量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论证会等循证医学方法,立足国家中药研发制度,系统梳理儿童中成药应用现状,儿科临床疾病诊疗需求及现有人用经验等,形成清单证据体。结果 制定了涉及10个系统包含22个优势病种的《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整体上明确了儿童中成药新药的两大研发思路:一是老药新用,增加完善儿童用法用量;二是进行新药研发。结论 《儿童中成药研发目录建议清单》的制定为儿童用药不足的关键问题提出方向性的解决策略,有力地推动儿童中成药新药的研发上市。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 We previously reported that 789 anti-allergic patents were granted in China between 1988 and 2008, but the number of patents seems to have grown much faster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se the patents for anti-asthmatic products between 2004 and 2013 to giv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and individual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potential candidates for anti-asthmatic drug development from patents published in China.

Areas covered: The current report analyses the scientific progress that supports anti-asthmatic drug patent applications and reviews the published patent literature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3.

Expert opinion: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anti-asthmatic patents in China indicates that more specific discoveries have been made and that more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China. Holding patents may guarantee protection for an innovative new product.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Drug approvals and patent protections are critical in drug lifecycle management (LCM) in order to maximize drug discovery investment returns.

Area covered: We analyzed drug LCM activities implemented by 10 top companies in Japan, focusing on drug approvals and patent term extensions.

Expert opinion: Foreign companies acquired numerous drug approvals primarily for new molecular entities (NMEs), while Japanese companies mainly obtained approvals for improved drugs including new indications, and intensively extended patent terms. Furthermore, we discovered three factors likely responsible for differences in drug LCM strategies of Japanese and foreign compani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apacities for drugs, drug lags of foreign-origin NM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16.
中成药说明书安全性信息及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分析中成药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结合不良反应监测数据,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地收集获取410个中成药品种的说明书,对安全性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检索浙江省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选取重点品种对比说明书与监测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 共收集中成药说明书410份,302个品种[不良反应]项为尚不明确(占73.66%);262个品种[禁忌]项为尚不明确(占63.90%);仅3个品种[特殊人群]项有相关规定。重点品种的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并不少见,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结论 中成药的安全监测成果还没有彻底落实在说明书安全性信息的修订与完善中。药品生产企业应充分发挥药品安全主体责任,主动补充更新说明书安全性信息。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中成药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2013年9月~2014年8月上报的238例中成药ADR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238例中成药不良反应中,女性例数多于男性;年龄段为50岁以上例数较多;原发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40.8%);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损害;75种中成药的说明书仅有34种药物的说明书较明确地标注了ADR的具体内容,说明书存在问题的有7种,标注尚不明确的34种(45.3%),1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了严重ADR。结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7种药品可能发现了新的不良反应,药品说明书需完善。  相似文献   

18.
免疫抑制剂的中国专利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国内有关免疫抑制剂的专利申请状况和研发趋势。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通过在专利数据库中检索相关专利文献,对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时间、区域、申请人、技术热点等方面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与结论 国内免疫抑制剂相关专利的数量自2005年起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截止2017年8月有效专利的比例为27.95%;且专利集中程度高,全球专利多集中在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国内的专利申请中也不乏外国企业;国内医药企业的申请量和研发实力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目前免疫抑制剂专利技术热点主要集中在杂环化合物和肽类物质,以及免疫球蛋白类药物。国内医药企业可以考虑产学研合作,并重视对失效专利的挖掘和再利用,以提升研发实力,获取更多的研发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