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5-2017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降糖药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注射类和口服类降糖药的用药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注射类的销售金额稳居第1位,口服类用药总金额排序首位的是α-糖苷酶抑制剂,其次是格列奈类胰岛素促泌剂;阿卡波糖片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排序始终居首位,其次是瑞格列奈片。胰岛素各品种总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得排名基本稳定,B/A值均接近1.00,DDC值均小于15元。结论 2015-2017年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的临床使用基本合理,阿卡波糖片的使用量超过指南中一线用药二甲双胍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变化,评价药品零加成实施后糖尿病患者的受益情况。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药品零加成实施前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药品零加成实施后,5类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均明显下降,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瑞格列奈、格列齐特在零加成前后的销售金额均稳居前5位,所有口服降糖药的DDDs均减少,但阿卡波糖的DDDs接近于二甲双胍的DDDs,格列齐特的DDDs排序甚至超过了格列美脲;口服降糖药的DDC均呈不同幅度的减小,但其排序保持不变;且B/A基本稳定不变,二甲双胍的B/A最大,为2.00。结论 取消药品加成对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影响较大,明显减小了糖尿病患者的经济负担,但需关注医院部分口服降糖药后续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门诊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治疗糖尿病药物的种类、规格、销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胰岛素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及构成比在各类降糖药物中一直位居第1位,口服降糖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远超其他5类口服降糖药,占比27.50%。双胍类药物的年销售数量居首位,其中盐酸二甲双胍片的销量稳居第1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的销量在众多胰岛素中排名第1位。DDDs排序前5名的药品为阿卡波糖片、格列美脲片、瑞格列奈片、门冬胰岛素30、盐酸二甲双胍片。胰岛素注射液类降糖药的DDC普遍高于其他口服降糖药。双胍类的B/A均高于1.00,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B/A均低于1.00。结论 临床应选择适合的降糖药物来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降糖类药物的用药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调取2015—2017年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降糖类药物相关数据,对降糖类药物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和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糖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胰岛素的销售金额、DDDs稳居第1位。胰岛素类各品种的金额和DDDs排序无明显浮动,排名基本稳定。其他降糖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双胍类的销售金额、DDDs都位居前列。除格列喹酮、格列吡嗪外,其余降糖药各品种的DDC值均逐年小幅下降。大部分降糖类药物的B/A比值均接近1.00,说明患者同步性良好。结论 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降糖类药物中,胰岛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占主导地位,降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陈鹏  吴溪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7):2209-2212
目的 分析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2018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销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统计。结果 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占所有口服降糖药的49.84%,排名第1位。双胍类药物的年销售总量居第1位。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2 mg)、阿卡波糖片(进口)、格列喹酮片、伏格列波糖片为DDDs排名前5的药品。阿卡波糖片的DDC明显高于其他降糖药。双胍类药物的B/A均高于1.00,伏格列波糖片、格列齐特缓释片、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磷酸西格列汀片的B/A均为1.00,餐时血糖调节剂的B/A均低于1.00。结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仍需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降糖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为促使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5-2017年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门诊降糖类药物的销售金额、使用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和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并排序、分析。结果 注射类和口服类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注射类降糖药的销售金额、DDDs都稳居第1位。口服类降糖药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DDDs都高居榜首,其次是非磺酰脲类促泌剂。阿卡波糖片的销售金额、DDDs排序始终居首位,其次是瑞格列奈片,销售金额居第2位。胰岛素类各品种的金额和DDDs排序无明显浮动,排名基本稳定。其中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销售金额排名逐年上升,2017年排名跃居第1位,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的DDDs排名始终居首位。注射类和口服类降糖药的B/A比值均接近1.00,说明患者同步性良好。结论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降糖类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个别药物如阿卡波糖片的使用量明显超过指南中推荐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类。  相似文献   

7.
代爽  孟帅  张静  张洁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85-2090
目的 分析2017-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和用药分布,为麻醉药品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7-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销售金额排名基本稳定,各药品的DDDs排名变化不大,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芬太尼透皮贴剂(8.4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4.2 mg)的DDDs稳居前3位。除磷酸可待因外,其他药品的DDC值稳定不变。B/A值最低的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10 mg),最高的为磷酸可待因片,其他药品的B/A值均在1左右。结论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门诊药房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8.
张辉  张琳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1):3032-3036
目的 评价2014-2017年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对2014-2017年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药物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及药品排序比(B/A)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4-2017年,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用药总金额呈下降趋势,其中胰岛素及其类似物的占比最高,约占32%以上,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与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分列2、3位。前10位的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中,阿卡波糖片的用药金额始终处于首位; 2014-2017年,盐酸二甲双胍片的DDDs一直处于第1位,盐酸吡格列酮片的用药金额及DDDs均呈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前10位的口服糖尿病治疗药物DDC基本稳定。盐酸二甲双胍片的B/A值最大,格列美脲片、罗格列酮钠片、盐酸吡格列酮片的B/A均接近1.00。结论 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糖尿病治疗药物的应用总体上合理,但仍需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天津市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4—2016年天津市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药费(DDC)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总销售金额及总DDDs均保持稳定;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DDDs占主导地位,构成比占80%以上;促胰岛素分泌剂和DPP-4抑制剂的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阿卡波糖、二甲双胍、伏格列波糖的DDDs排名稳居前3位;格列喹酮、那格列奈、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的DDDs增长速度较快.2016年因价格政策影响,口服降糖药的DDC略有下降,阿卡波糖的DDC最高,格列齐特最低.阿卡波糖、格列美脲、吡格列酮、那格列奈、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沙格列汀、阿格列汀的B/A值接近或等于1.结论 天津市人民医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基本合理,α-糖苷酶抑制剂、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为临床首选药品.  相似文献   

10.
2008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口服降糖药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我院2008年口服降糖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2008年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瑞格列奈、二甲双胍;DDDs排序前3位的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的DDC最低。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基本合理,新药用量呈上升趋势,老药仍占据相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10—2014年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计算药品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销售金额排序(B)和DDDs排序(A)的比值(B/A)。结果 2010—2014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构成相对稳定,以心脑血管类为主;心脑血管类与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构成了DDDs与销售金额排名的前10位,单品种用药金额与DDDs排序变化较大;在DDDs排名前10位的药品中,大部分品种的DDC在100元以上;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品种的B/A接近1,用药同步性较好。结论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应注意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世博家园门诊部(以下简称"我院")抗菌药物的限定日费用(DDC),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2010—2012年我院西药库出库记录,提取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及不同剂型抗菌药物相关信息,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对抗菌药物的DDC进行排序、分析。结果:3年中共用9大类抗菌药物,其中,大环内酯类药的DDC在2011年为最高(64.81元),硝基咪唑类药在2012年为最低(0.09元)。头孢菌素类药中,DDC最高的是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120.84元),最低的是头孢拉定分散片(2.41元),第1代头孢菌素各品种的DDC均未超过9.00元。大环内酯类药中,阿奇霉素干混悬剂与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的DDC逐年下降,且在2012年大环内酯类药仅有1个注射与2个口服品种。氟喹诺酮类药注射与口服剂型的DDC均低于大环内酯类药,其中,2012年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DDC为21.25元,盐酸左氧氟沙星片为1.90元,诺氟沙星片为0.77元。结论:2010—2012年,我院大多数抗菌药物的DDC均呈下降趋势,但同一品种不同剂型、剂量或不同厂家的DDC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对该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主要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限定日费用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该院口服抗糖尿病药物2009年用药金额是2006年的1.21倍,呈上升趋势。磺酰脲类药物在几年中的构成比居首位。最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是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和瑞格列奈。瑞格列奈、阿卡波糖、吡格列酮用药频度上升较大。结论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应用合理,需求量逐年增加。安全、有效、依从性好、价格适中是糖尿病治疗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广州市精神病医院(下称我院)1996~2006年催眠药物的应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作为基本指标的分析方法,对我院催眠药物的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并排序。结果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BZ)药物的日用金额一般都明显低于非苯二氮卓(non-benzodiazepine,NBZ)药物。除个别年份外,催眠药物的年销售金额有小幅增长的趋势,但年度总DDDs的增减趋势并不明显。其中,BZ类药物所占的年销售金额比例虽有下降的趋势,但仍占绝大多数;BZ类药物的年度总DDDs比例仍占98%以上,所有NBZ药物的排名均在末位。结论目前BZ类药物仍是精神科临床中改善失眠症状的主力,NBZ类药物逐渐被临床所接受。预测今后这种趋势会进一步明显。  相似文献   

15.
庄微 《安徽医药》2018,22(8):1596-1599
目的 调查分析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销售金额、日均费用(DDC)、品种规格、排序比(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用药频度排序A)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使用金额呈逐年增长态势,用药频度中盐酸羟考酮缓释片(40 mg)、盐酸吗啡片(5 mg)和芬太尼透皮贴剂的DDDs均较高(2014年分别为283.12、928.53、375.50,2015年分别为217.03、945.57、478.00)、销售金额及DDC最高的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由排序比(B/A)显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一致的同样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结论 某三甲肿瘤专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品种规格相对齐全,用药选择范围广,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2003年~2005年抗精神病药的应用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WHO推荐的以DDD数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计算我院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等指标并进行排序。结果: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和DDDs值逐年增长,年增长幅度分别为:2004年增长42.27%和24.29%,2005年增长8.78%和11.73%,且半数左右来自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虽然日用药金额普遍较高,但由于其优点突出,已逐渐被临床所接受并广泛使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因价格低廉等原因仍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结论:我们应该对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分析比较,为合理用药、科学管理及开发新产品提供科学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药物评价》2017,34(3):216-219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3-2015年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使用情况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3-2015年医院PPIs的品种、规格、剂型、数量、销售金额等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医院PPIs总销售金额、总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呈逐年增长趋势,销售金额及DDDs排序前3位的药品分别是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注射用兰索拉唑、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PPIs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DDDs所占比重较高。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销售金额增长迅速。连续3年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最高,其它药品的DDC呈平稳趋势,多数PPIs的排序比≥1.0。结论: 2013-2015年医院PPIs临床使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临床倾向于使用注射剂和部分品种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现象,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PPIs临床应用与管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1-2014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数据,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等药物利用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品种基本稳定;4年来艾迪注射液的DDDs居首位,DDC基本稳定不变,并且DDC值均较高;消癌平注射液的DUI居首位;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结论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抗肿瘤中药注射剂的应用基本合理,呈不断增长趋势,应加强监管,保证合理、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分析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1月24日-2020年2月19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已出院的110例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法对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总金额排序居前3位的药物类别分别为免疫增强药、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依次为人免疫球蛋白、莫西沙星和美罗培南。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物类别分别为免疫增强药、糖皮质激素类及质子泵抑制药,排序居前3位的药品依次为人免疫球蛋白、甲泼尼龙和莫西沙星。DDC较高的有药品有美罗培南、莫西沙星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B/A较高的有甲泼尼龙、蒙脱石散、奥司他韦,B/A较低的有美罗培南、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结论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COVID-19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强管理,其中抗菌药物的同步性较差,临床应用合理性有待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