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 介绍一种打破常规任意皮瓣长宽比例限制的狭长窄蒂皮瓣在面额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并探讨其成活机制.方法 设计不带知名血管,以耳前或耳后狭长皮肤筋膜或单纯筋膜为蒂的侧颌颈部皮瓣,修复面额部皮肤癌切除后组织缺损26例,其中颞额区皮肤基底细胞癌5例,皮肤鳞状细胞癌6例,面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基底细胞癌8例,鳞状细胞癌5例,皮肤黏液癌1例.26例皮瓣的蒂部有24例在耳前,2例在耳后;4例仅为筋膜蒂.皮瓣最大10.0 cm×8.0 cm,最小3.0 cm×2.5cm,蒂宽1.0~1.5 cm,蒂长2~6 cm.结果 26例狭长窄蒂皮瓣除5例皮瓣远端淤血,其后渐恢复,其余全部成活,修复后局部外形理想.结论 该狭长窄蒂皮瓣不带知名血管,其长宽比例超过常规任意皮瓣,无需解剖血管,切取容易,蒂部狭长使其旋转和覆盖范围大,供、受区邻近,是修复面额部皮肤癌扩大切除后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7月,收治11例耳廓内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26~75岁,平均50岁。其中色素痣5例,基底细胞癌2例,混合性血管瘤2例,皮肤乳头状瘤2例。病程3~50年,平均35年。彻底切除肿物后,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5 cm×1.0 cm~3.5 cm×3.0 cm。沿颞浅动脉及耳后动脉走向,设计耳后"乒乓球拍状"窄蒂皮下蒂皮瓣,通过隧道移位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8 cm×1.3 cm~3.8 cm×3.3 cm,蒂宽0.4~0.7 cm、长2~5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局部皮瓣移位修复。结果术后供、受区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年。皮瓣质地、弹性、色泽良好,耳廓外形良好。肿瘤患者无复发。结论耳后窄蒂皮下蒂皮瓣蒂部窄长、旋转角度大、修复范围广、不含知名血管,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是修复耳廓内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下肢软组织肉瘤术后修复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21年8月-2022年4月,收治11例下肢软组织肿瘤患者,按手术RO标准切除肿瘤,同时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2 cm×10 cm~15 cm×14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通过植皮覆盖创面。结果 11例皮瓣均顺利成活;供区一期愈合,植皮成活良好。术后随访6~10个月,肿瘤无复发,皮瓣外观及下肢功能均满意。结论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适用于修复下肢软组织肉瘤术后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报道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长轴皮瓣修复内后踝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内后踝皮肤软组织缺损施行胫后动脉穿支蒂长轴皮瓣修复9例.切取皮瓣面积8 cm×5 cm~4 cm×3 cm.结果 术后9例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不臃肿,外观好,功能佳.结论 应用胫后动脉穿支蒂长轴皮瓣修复内后踝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臀骶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7月~2012年2月期间收治28例臀部臀骶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采用以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其中Ⅲ度褥疮23例,皮肤鳞状细胞癌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27~68岁.病程5~12个月.清创或肿瘤切除后臀骶部软组织缺损为12cm×5cm~15cm× 10cm,采用以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切取皮瓣范围12cm×5cm~15cm×10cm.供区宽度<8 cm均可直接缝合,余植皮覆盖.结果:术后28例皮瓣全部成活,伤口及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2.5~12个月,皮瓣质地、外观及感觉良好.均未再出现皮肤溃疡.结论: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顺行岛状皮瓣可为修复大面积臀骶部软组织缺损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介绍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和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0年8月-2005年12月,收治前臂和小腿软组织缺损54例.男48例,女6例;年龄13~46岁,平均28岁.碾压伤30例,炸伤3例,热压伤15例,电击伤3例,肿瘤切除术后3例.前臂缺损24例,小腿缺损30例.缺损范围13 cm×6 cm~35 cm×15 cm.急诊手术6例,择期手术45例,肿瘤切除同时修复3例.采用游离胸脐皮瓣修复缺损,皮瓣切取范围15 cm×8 cm~40cm×15 cm.供区1例植皮修复,余直接缝合. 结果 术后除1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余53例皮瓣成活良好.供区愈合良好,植皮成活.术后皮瓣臃肿3例,行二期皮瓣修整术.48例获随访3个月~3年.皮瓣颜色正常,质地柔软,外观好. 结论 游离胸脐皮瓣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以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 应用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 3cm× 4cm~ 8cm× 12cm。设计的皮瓣面积为 4cm× 8cm~ 10cm× 13cm。结果  6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 ,创面Ⅰ期愈合 ,1例患者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 ,经换药处理后 ,创面Ⅱ期愈合 ,术后随访患者 6~ 2 4个月 ,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胫后动脉皮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 ,蒂长 ,皮瓣切取面积大 ,是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8.
颞侧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用颞侧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修复眼睑及鼻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设计以眼轮匝肌为蒂,以同侧颞区无毛发区为供区的皮瓣,移位并修复上下睑外翻及上下睑和鼻部肿瘤或瘢痕切除后、鼻外伤组织缺损共30例.皮瓣面积为1.0 cm×1.8 cm~2.5 cm×4.5 cm.结果 30例巾除5例早期皮瓣远端出现静脉淤血经保守治疗好转外,全部皮瓣均完全成活,随访3个月至1年,较少遗留瘢痕及继发畸形,功能及外观满意.结论 以眼轮匝肌为蒂的颞侧岛状皮瓣是修复眼睑及鼻部小面积缺损的良好手术材料,具有易于转移、血供可靠、愈合快及供区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4年1月~2006年1月,分别采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128例.其中男79例,女49例;年龄16~48岁,平均28岁.(足母)趾趾背缺损36例,趾腹缺损29例,脱套伤38例,合并足掌、背缺损25例.创面范围3 cm×2 cm~15 cm×5 cm.病程:急诊手术31例,伤后3 d~1个月77例,1个月以上20例.合并趾骨及跖骨骨折67例,合并骨髓炎11例.应用带蒂皮瓣移位修复105例,范围3 cm×2 cm~7 cm× 4 cm;游离皮瓣移植修复23例,范围5 cm×3 cm~15 cm× 5 cm.结果 带蒂皮瓣均成活,边缘部分坏死6例,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游离皮瓣23例均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其中15例外形较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97例获随访6个月~2年,步态正常,均无溃疡发生.结论 选用适宜的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能较好修复创面,最大限度地保留足的行走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修复15例.创面大小6 cm×3 cm~10 cm×6 cm.切取皮瓣面积7 cm×4cm~11 cm×7 cm,皮瓣蒂长5~13 cm,实际皮瓣最长轴达20 cm.创面游离植皮.结果 所有皮瓣均完全成活,15例获随访,平均随访6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患手无缺血表现.结论 桡动脉远侧穿支蒂网状供血皮瓣可修复手部桡侧皮肤软组织缺损.血供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背部供皮区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优点.方法 对Ⅲ°烧伤、巨大体表肿瘤切除、四肢皮肤撕脱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40例患者,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用鼓式取皮机在患者背部切取相应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 术后随访患者1年,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背部供皮区愈合良好,瘢痕增生轻微,不影响外观.结论 于背部取皮其供皮面积大、部位隐蔽,且背部真皮层较厚,取皮后愈合快,愈合后患者能自行平卧加压,避免瘢痕增生.是较理想的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背部供皮区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优点。方法对Ⅲ°烧伤、巨大体表肿瘤切除、四肢皮肤撕脱伤及其他原因造成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40例患者,根据缺损的部位和大小,用鼓式取皮机在患者背部切取相应的中厚皮片,移植修复缺损。结果术后随访患者1年,所有移植皮片均成活。背部供皮区愈合良好,瘢痕增生轻微,不影响外观。结论于背部取皮其供皮面积大、部位隐蔽,且背部真皮层较厚,取皮后愈合快,愈合后患者能自行平卧加压,避免瘢痕增生。是较理想的修复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组织氧耗量与琥珀酸脱氢酶为指标,并采用火箭免疫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抗原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旨在探讨人、豚鼠新鲜皮肤与不同冷冻温度下皮肤活力及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指标百分比与平均活力百分比进行比较中,以-196℃速冻组平均活力%最高(70.8%,61%),与其它三个温度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检测皮片抗原性的结果显示:新鲜皮片匀浆抗原性(量)>-196℃处理组>-80℃处理组>-20℃处理组>4℃处理组。由此可见,经各种低温处理的皮片匀浆抗原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抗原性越低,即抗原性低的组织失活就越重。  相似文献   

14.
The identification of appropriate skin tear prevention guidelines for the elderly requires clinicians to focus on local risk factors such as structural alterations of the epidermis and dermis related to skin tears. The aim of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prevalence of skin tears and to explore skin properties related to skin tears in elderly Japanese patients at a long‐term medical facility. After doing the prevalence study, 18 participants with skin tears and 18 without were recruited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ir skin properties using 20‐MHz ultrasonography, skin blotting and also Corneometer CM‐825, Skin‐pH‐meterPH905, VapoMeter, Moisture Meter‐D and CutometerMPA580 was undertaken. A total of 410 patients were examined, the median age was 87 years and 73·2% were women. The prevalence of skin tears was 3·9%, and 50% of skin tears occurred on the dorsal forearm. The changes in skin properties associated with skin tears included increased low‐echogenic pixels (LEP) by 20‐MHz ultrasonography, decreased type IV collagen an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and increased tumour necrosis factor‐α by skin blotting. 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increased dermal LEP, including solar elastosis, may represent a risk factor for skin tears; this indicates that skin tear risk factors might not only represent chronological ageing but also photoageing.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烧伤后皮肤瘢痕的整形治疗方法与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 院收治的100例烧伤后皮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 照组给予皮片移植法治疗,试验组给予皮肤组织扩张器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 发生率为12.00%,低于参照组的4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皮肤组织扩张器法对烧 伤后的皮肤瘢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相对较高,值得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在儿童大面积肢体创面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应用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处理儿童严重下肢创面缺损患儿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4~12(8.3±2.7)岁,均为单侧下肢大面积创面缺损,其中车祸伤致肢体皮肤缺损4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后无法缝合关闭3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外露3例,皮肤撕脱伤清创缝合术后大面积缺血坏死1例。创面宽度(5.6±1.2) cm,长度(7.0±1.6) cm,均已行VSD负压引流、扩创缝合等处理,其中4例已行游离皮片植皮,2例已行局部皮瓣转移手术处理,植皮或皮瓣手术失败,前期治疗效果均不佳。结果:术后经持续牵引5~14(10.5±2.6) d后创面闭合,未再行植皮或者皮瓣修复处理。无创缘血供不佳、皮肤感染坏死、末梢感觉障碍等并发症发生。11例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8.9±3.8)个月。创缘皮肤呈线性愈合,瘢痕轻微。结论:通过可调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儿童大面积肢体创面缺损,符合Wolff定律及组织自然重建理念,为治疗儿童肢体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组织氧耗量与琥珀酸脱氢酶为指标,并采用火箭免疫电泳及单相免疫扩散抗原性免疫学检测方法,旨在探讨人、豚鼠新鲜皮肤与不同冷冻温度下皮肤活力及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这两种指标百分比与平均活力百分比进行比较中,以-196℃速冻组平均活力%最高(70.8%,61%),与其它三个温度组比较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P<0.05,或0.01)。检测皮片抗原性的结果显示:新鲜皮片匀浆抗原性(量)>-196℃处理组>-80℃处理组>-20℃处理组>4℃处理组。由此可见,经各种低温处理的皮片匀浆抗原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温度越高,抗原性越低,即抗原性低的组织失活就越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邻近延迟扩张皮瓣在躯干四肢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3年4月至2008年7月期间,应用邻近延迟扩张皮瓣的方法修复8例躯干及四肢骨外露创面,每例患者共需要2~3次皮瓣延迟手术,修复缺损的供区可直接缝合。结果 8例患者围手术期无扩张器外露及皮瓣血运障碍等并发症,皮瓣转移修复术后全部皮瓣成活,伤口愈合良好。结论 在某些特殊条件下的躯干四肢缺损区域,在难以应用局部皮瓣、带蒂皮瓣或扩张皮瓣修复时,合理应用邻近延迟扩张皮瓣的方法修复以上缺损区,有效解决了皮瓣转移的长宽比值、旋转半径及皮瓣成活面积,而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皮肤伸展术在皮瓣供区关闭中的应用 ,为关闭皮瓣供区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 2 4例应用皮肤伸展术关闭皮瓣供区的病例。患者年龄为 3~ 48岁 ,游离皮瓣供区 2 1例 ,轴型皮瓣供区 3例 ,皮瓣宽度为 8~ 16cm。结果 全部病例的供区通过牵张后直接关闭缝合 ,随访结果显示无显著瘢痕增生和增宽。结论 皮肤伸展术操作简单 ,效果良好 ,是快速关闭比较宽的皮瓣供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比目鱼肌肌瓣加网状植皮修复小腿皮缺损31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我院1992年5月~1999年5月,采用比目鱼肌肌瓣加网状植皮治疗小腿皮肤缺损3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