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肠内营养对高龄鼻饲患者营养状况及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1日~2012年10月1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7例脑血管病后吞咽困难行鼻饲的患者,根据肠内营养配方分为两组:肠内营养制剂组81例,给予肠内营养乳剂,对照组46例,给予匀浆膳。比较两组鼻饲前及1个月后营养状况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鼻饲前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肠内营养制剂组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高于匀浆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肠内营养制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肠内营养制剂可以改善高龄长期鼻饲患者营养状况,预防低蛋白血症,有利于维持肝肾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加安素的匀浆膳与瑞先在鼻胃饲经肠营养中的性价比.方法 对30例应用匀浆膳(加安素)和30例应用瑞先的脑卒中鼻胃饲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两个干预组与对照组(自行鼻饲流质饮食)进行经肠营养后3周血清生化营养状况对比,同时比较两个干预组肠内营养制剂价格.结果 两个干预组经肠营养后营养状况均较对照组有改善(P<0.05),但两个干预组间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干预组价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加安素的匀浆膳和瑞先在鼻胃饲患者中均具有良好的营养支持效果,前者性价比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自制非要素膳进行肠内营养的护理.方法 对7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自制非要素膳营养.结果 肠内营养组在术后氮平衡恢复、肠功能恢复较肠外营养组好.结论 应用非要素膳肠内营养通过合理配制、鼻肠管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口腔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等,患者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并发症发生,显著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晏堃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4):404-405
目的 :探讨匀浆膳与要素膳对神经外科术后昏迷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001年1月~2001年12月住在本院神经外科86例术后昏迷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第一组管饲匀浆膳 (44例 )、第二组管饲要素膳 (42例 )。于术后24小时开始胃肠外营养(TPN)治疗 ,两组患者在获得能量与氮量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术前及术后10天、20天测定血前白蛋白 (PA)、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氮平衡 (NB),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在术后的差异。结果 :两组间术前、术后10天、20天测定的血PA、ALB、Hb、NB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管饲匀浆膳完全可替代管饲要素膳用于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王宝玉  张茜 《海峡药学》2012,24(5):247-248
目的 研究自制匀浆膳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或不愿进食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观察住院患者32例,入住我科前采用静脉营养与肠内营养相结合的方法,入住后采用自制匀浆膳完全肠内营养,使用后比较营养指标的差异.结果 32例患者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治疗第三十天有显著性差异(P<0.5),血红蛋白、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等其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观察期内出现腹泻4例,经过处理缓解,无肝肾、胃肠道严重并发症.结论 配比合理的自制匀浆膳是卒中后长期鼻饲患者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剂,且自制匀浆膳比较方便,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不同鼻饲法在重型颅脑损伤营养支持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鼻饲匀浆膳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在神经外科住院的86例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间歇经鼻胃管滴注匀浆膳,隔2h滴一次,中间滴注口服补液盐水和温开水;对照组经鼻胃管每天分次予注射器推注匀浆膳。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鼻饲后的胃潴留、返流、误吸、腹胀及腹泻发生率和护理人员操作耗费时间。结果试验组鼻饲后的胃潴留、返流、误吸、腹胀及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每天护理人员操作的次数一样,均为6次,但是试验组每天操作耗费时间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经鼻胃管滴注匀浆膳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可降低并发症发生,节省护士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7.
林燕 《福建医药杂志》2011,33(6):140-141
目的 探讨重症患者应用要素膳和匀浆膳两种不同肠内营养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重症昏 迷患者中,随机收集应用要素膳的患者17例为要素膳组,应用匀浆膳的患者17例为匀浆膳组.评价两组患者用膳7d与28 d后 上臂围、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及血清清蛋白、总蛋白、淋巴细胞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评价指标及生化指标 比较的差...  相似文献   

8.
韩冬  张厚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5):1472-1473
目的 :比较术前不同的肠道准备与术后不同的饮食护理对痔疮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58例痔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肠道准备与饮食护理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肠道准备与饮食护理。结果 :采取改进后的护理方法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痔疮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使用要素膳行胃肠内营养 ,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早期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危重症脑卒中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40例和对照组(匀浆膳组)40例。比较入院时及3周后各项营养指标,并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好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个体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改善危重症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及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营养饮食护理模式对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11月为研究初始时间,以2021年11月为研究终止时间,选取此时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展开调查,遵守随机信封分组原则均匀分组,25例/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增加营养饮食护理模式。评估护理后的内心情绪状态、生活质量情况,了解其机体营养状况,并对饮食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计算。结果 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的内心情绪状态更好,生活质量情况更高,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的机体营养状况更好,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的饮食治疗依从性更高,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 <0.05)。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试验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对比可见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营养饮食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患者不良内心情绪,提升生活水平,维持机体营养充足,提高饮食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随机收集本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纳饮食护理干预。比较营养指标、并发症。结果两组护理前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不具统计学差异,P> 0.05;与对照组护理后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前白蛋白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试验组较低,具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脑挫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重型脑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于入院后48小时内进行鼻饲自制匀浆膳,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周后置胃管进行鼻饲流质,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血糖、球蛋白(P<0.001),血清总蛋白、血红蛋白(P<0.01),白蛋白(P<0.05)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型脑挫伤早期应用自制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患者营养状况,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应用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40),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的营养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护理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的护理应用肠内营养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效果明显,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饮食指导对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40例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采用一般护理方法,在3、6、12个月分别进行人体学测量和血生化检测营养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血清TP、ALB、PA、TF和Hb水平.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营养不良发生明显减少,血清TP、ALB、PA、TF和Hb水平明显升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后3、6、12个月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试验组,血清TP、ALB、PA、TF和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食指导护理能够明显改善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肠道手术营养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胃肠道患者234例的术前、术后、术后肠外、早期肠内、饮食护理等营养干预。结果本组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胃肠道手术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行胃肠手术后肠营养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普通护理干预,试验组35例,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疾病知识干预、行为干预。观察两种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铁转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手术术后肠营养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肠营养的效果,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薛蓉  张艳秋  吴伟  赵伟  程焱 《天津医药》2008,36(7):515-517
目的:研究神经内科ICU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将62例不能进食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肠内营养组)32例和匀浆膳组30例,比较入院时及2周后各项营养指标。结果:2周后,肠内营养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较入院时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TP、ALB、PA较入院时增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对比,治疗后的TP、ACB、PA在肠内营养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匀浆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匀浆膳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1)。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患者ALB、PA、TF、HB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营养状况及降低并发症的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桂敏 《临床医药实践》2009,(5Z):1745-1746
目的:研究食管癌围手术期的饮食护理,改善病人围手术期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接受改良的饮食护理法。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饮食护理法。结果:实验组营养状况明显改善,并发症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接受改良饮食护理的病人营养状况不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了术后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制匀浆膳在合并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74例合并糖尿病的危重症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按照额定热量,观察组给予自制匀浆膳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乳剂(TP)进行营养支持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糖代谢情况、各项营养指标及胃肠功能障碍指标等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果糖胺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而各营养指标显著升高,但两组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果糖胺水平各营养指标及低血糖、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ICU危重症患者应用自制匀浆膳配合治疗,与肠内营养乳剂疗效相当,但价格便宜,经济实用,不失为一种好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