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伪黄芪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贵良 《安徽医药》2003,7(6):474-474
2002年5月,我公司对所属某仓库检查中,发现其黄芪系伪品,鉴定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蕾 《中国药业》2000,9(7):38-38
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明目消翳、解毒生机等功效,用于惊悸失眠、惊风癫痫、目生云翳、疮疡不敛等症。珍珠始载于《开宝本草》,别名珠子、真珠。珍珠分为海水和淡水两种:海水珍珠主产于广东、海南、广西、浙江、上海等沿海地区;淡水珍珠主产于安徽、江苏、黑龙江等地。广东合浦产者为地道药材,目前发现的珍珠伪品有两种:一种是用贝壳磨制而成,另一种是塑料伪制品。缺乏鉴别知识的消费者上当受骗的情况时有发生,现将真伪珍珠的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性状鉴别1.1珍珠呈类球形、椭圆形、棒形或卵形,大小不等,直径1.5~8mm[2]…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简单易行的目前临床用的名贵中药真假鉴别的方法。方法:总结从事中药工作十几年经验,把一些简单易行直观准确的鉴别名贵药材的方法,做一介绍。简单的物理方法产生明显化学现象和简单的化学方法会产生明显独特的物理现象,以及用我们的感官,做简易的性状鉴剐。结果:可以初步鉴别名贵中药的真假和优劣。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药饮片的荧光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放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3):123-125
目的探讨荧光法鉴别中药饮片真伪优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种中药饮片,放置于紫外分析仪365nm或254nm下,观察荧光。结果 30种中药饮片中有10种荧光鉴别与文献一致,占33.3%;有8种结果与文献不完全相符,也占26.7%;另有4种荧光鉴别于文献记载完全不同,占13.3%;另有8种中药饮片的荧光鉴别书中未收载,经检查这8种也有荧光反应。结论荧光鉴别法可以作为中药饮片鉴别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5.
鉴别牛黄真伪分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经验鉴别。  相似文献   

6.
谷精草与3种混淆品的性状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枯草为较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为来源于谷精草科植物谷精草EriocauloubuergerianumKoern.干燥带花茎的头状花序。其性味辛、甘、平,归肝、肺经。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之功效。用于风热目赤肿痛,羞明,服生翳膜,风热头痛等症。笔者在实践中发现3种混淆品,分别为同科同属植物华南谷精草E.sexangulareL,赛谷精草E.sieboldianumSiebetZucc和毛谷精草E.australeR.Br.带花茎的头状花序。现对谷精草及3种混淆品作如下性状鉴别:1.性状鉴别:1.1谷精草头状花序是半球形,直径4~sn。m,底部有总苞片,是宽倒…  相似文献   

7.
石斛药用历史悠久,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名贵药材,市场中存在品种混淆的现象。因药用石斛种类繁多,且多为同属植物,鉴别难度较大。该文分别对传统鉴别方法、色谱及光谱鉴别方法、分子生物学鉴别方法等多种鉴别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单一的鉴别方法存在局限性,建议结合药用石斛的性状、显微、化学成分以及基因序列的特点,建立综合、有效的石斛鉴别体系和质量标准,为药用石斛的鉴别提供研究思路,以期保障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娥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作为一味传统的名贵中药,冬虫夏草具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药理作用.冬虫夏草的掺伪现象严重,综述冬虫夏草的鉴别方法,为快速、准确地对其进行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高尚峰 《中国药业》1999,8(6):51-51
文献早有报道[1],以蓼科植物翼家(红药子,PteroxygonumgiraidiiDrammeretDiels)的块根作何首乌者属误用。翼家和何首乌的性状、性味、成分;功能主治虽有相似或相近之处,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应注意鉴别。为此,笔者就二者的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别作了比较试验,现报道如下。1性状鉴别器家作为何首乌入药以饮片为多,故本文仅对二者的饮片性状特征进行比较鉴别(见表1)。表1何首乌与翼家的性状主要区别2显微鉴别取何首乌、翼寥粉末适量,分别用甘油醋酸装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见表2。表2何首乌与翼纂的显微特征3理化鉴别3.1显色皮…  相似文献   

10.
乔健 《中国药业》1999,8(7):54-54
《实用中医学》记述:“目前全国药用的冬葵子都是苘麻的种子,不是冬葵的种子。”笔者亦发现,长期以来市售及药用的冬葵子.多为同科植物苘麻的种子。现国内很多教科书也将二者混为一谈、如《中药方剂学》曰:“冬葵子(苘麻子)”;权威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曰:“芮麻子(冬葵子)。但考诸本草,冬葵子始载件侦本草经》,而南麻于始载《唐本草》,其后历代本草均将二者单列,并不相混,其临床效用亦不相同,辨析如下。1名称鉴别冬葵子(《神农本草经》),又名葵(《诗经》)、葵莱(《说文》)、冬葵莱(《救荒本草》)、滑菜…  相似文献   

11.
对菟丝子及其混伪品千穗谷进行性状、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比较鉴别。  相似文献   

12.
蟾蜍皮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启虎 《中国药业》1999,8(2):16-16
蟾蜍皮是脊索前物门两栖纲蟾蜍科(Bufonidoe)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izans刮浆后剖腹除尽内脏的干燥体。性凉、辛、有小毒。消肿解毒止痛、利尿[1]。因加工方法不一致,我公司从中华大蟾蜍阴干全皮中提取的成份,经检定其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氨基酸,蟾蜍色胺等与有关文献报道一致[2]。。临床使用,其抗癌、抗肿瘤、强心,提高机体免疫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3]。现已多种剂型进入中国卫生部药品标准。[4、5]经多年对蟾皮的收购经验就鉴别浅谈一下。1性别鉴别外形长,宽均在10cm以上,去首皮,颈皮短不明显,四肢、腹面瘤状突…  相似文献   

13.
番红花与几种伪品的简易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等方面对正品番红花与伪品番红花进行鉴别研究,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别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檵木的性状与显微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式友 《中国药业》1999,8(1):60-60
  相似文献   

15.
16.
王进元 《中国药业》2003,12(3):65-65
金钱白花蛇是常用中药,来源于眼镜蛇科银环蛇的去内脏干燥幼体。近年来,在市场上发现其来源复杂,品种混乱,如用游蛇科水赤链蛇、赤链蛇,眼镜蛇科金环蛇或用其它蛇的成体伪充金钱白花蛇。金钱白花蛇与其伪品在性状和显微特征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沈阳与新疆2个产地的紫花苜蓿地上部分进行较系统的生药学研究。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及薄层鉴别方法。结果2个产地药材生药学特征基本一致。结论显微、理化及薄层鉴别特征可为紫花苜蓿药材的鉴定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木瓜与其伪品小木瓜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 ciosa (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小木瓜为其同科属植物Docyniadelavayi (Franch .)Schneid .和印度D .indicaDecne .等的果实。近来笔者在检验中发现 :市场上有用小木瓜充当木瓜出售和使用。据文献[1] 记载 :小木瓜系伪品 ,不得入药。由于二者的饮片除大小略有差别外 ,其它极为相似。中国药典 2 0 0 0年版有 2个鉴别反应[2 ] :一是Liebrmann -Burchard反应 ,用于鉴别皂苷。另一个是三氯…  相似文献   

19.
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意截Coixlacryma-jobi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种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使用历史悠久且用途广泛,系药食两用之上佳品。近年来发现具防癌抗癌作用而开发新药及方便食品,得到广泛应用,使之用量剧增,货缺价扬,导致严重的伪劣混杂现象。笔者以正品生药学鉴别为表1薏苡仁及其伪品的、性状区别主,鉴别常见他品草珠子、泰国米仁及高粱,供真伪鉴别及修订薏苡仁质量标准参考。1真伪鉴别1.1性状鉴别:主要根据形状、大小、腹沟、质地及脐点的不同进行鉴别(见表1)。1.2显微鉴别及显微化学1.2.1意…  相似文献   

20.
施群  施淑琴 《海峡药学》2012,24(7):41-43
目的 为鉴别和进一步研究开发苏州荠苧Mosla soochowensis Matsuda.药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性状、显微及理化鉴定法对药材进行鉴别研究,确立鉴别特征.结果 其主要特征为:①茎韧皮部狭窄;木质部占绝大部分,并在四角处较发达;射线明显.②叶的下表皮细胞波状弯曲,气孔直轴式.显微常数经测定计算:气孔指数为29.427;栅表比为10.458.③粉末中易见大型的腺鳞(由8个分泌细胞组成)、非腺毛(1~4个细胞组成)和较多的橙皮苷结晶.结论 以上特征可作为苏州荠苧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