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和效果。方法把手术室护理人员分成四个层次,分别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明确各级护士职责,并辅以不同的奖金系数。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护理质量等指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可提高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实施多元文化护理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该院手术室收治的患者46例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收治的患者5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元文化护理。结果多元文化护理模式实施后护士文化照护能力调查问卷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两组HADS焦虑分量表与抑郁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观察组HADS焦虑分量表与抑郁分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多元文化护理,能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多元文化护理能力,改善手术室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玉芬 《当代护士》2022,(6):161-163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实践。方法2020年1月—2020年6月,本科对手术室患者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手术室管理质量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施精益管理模式后,手术室护士工作主动性、应急能力、手术配合熟练程度、专业器械使用能力、病历书写、护理记录及总体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护患纠纷发生率、患者投诉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精益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患者不良事件及医院感染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本院手术室特点将手术间、手术室护士分成7个专科组,同时依据每组手术难易程度、手术量及护士个人意愿、能力对护士进行再分配,形成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手术室护理质量、医生满意度、患者服务体验(手术室服务体验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量表(MBI)]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专科知识、手术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对护理配合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手术室服务体验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MBI量表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服务体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5.
严岩王靖 《医学临床研究》2021,38(11):1759-1760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模式对提高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行为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木院自2018年1月起实施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模式,选择实施前(2018年7月至12月)、实施后(2019年1月至7月)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专科护理实践行为、手术配合度、患者满意度。【结果】专科护理分组糢式实施后护士把握专业角色行为、倡导患者角色行为、独立决策行为、护理创新行为、专业护理实践行为总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实施前后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前后62名手术室医师对无菌操作满意度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施后手术物品准备、器械传递、医生特殊要求、手术配合、特殊器械使用与保管等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施后患者总满意度为96.36%(159/165),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9.70%(148/165),且差弄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分组模式有助于促进手术室护士专业护理实践能力的养成,增强手术配合行为,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11月30日59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前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2019年12月1日~2020年5月31日同组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后组,采用亚专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及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结果:管理后组护士在病志书写、器械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基础护理、器械配合能力、巡回配合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1);管理后组护士术前药品准备、术前器械准备、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穿刺、体位安置、器械清洗、留置导管等工作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了解程度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手术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亚专科分组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管理效能,提升护士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的了解度和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要素计点法构建绩效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为提高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比较要素计点内科护理绩效实施前(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及实施后(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护理质量、护理不良事件和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相关指标。[结果]要素计点法构建绩效管理模式包括一级要素4个、二级要素20个。实施要素计点法构建绩效管理模式后,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一级或特一级护理、重点环节管理、操作规范和急救药品器械管理质量均提高(P0.05);病人跌倒发生率、压疮发生率和投诉发生率均下降(P0.05);病人对护理的业务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和服务及时性均较为满意(P0.05)。[结论]应用要素计点法构建绩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护理管理效能的提高,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引入磁性护理管理理念以提高手术室医护满意度的实践效果。方法在手术室引入磁性护理管理理念,包括建立多渠道共享治理,合理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优化薪酬结构,支持职业发展及建立支持性人文环境。通过问卷调查管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磁性护理管理后,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自我效能得分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性护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提高医师对手术室环境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G+OEC"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12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2019年1~6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门诊手术室进行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管理组,对管理组患者实施"G+OEC"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实施"G+OEC"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相关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的器械准备完成率、物品准备完好率、贵重仪器完好率、急救物品完好率、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6.43%)、(95.00%)、(98.57%)、(99.29%)、(100.00%),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组患者不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43%,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医务人员对护理工作在专业技术、仪表行为、语言沟通、术中配合、护理流程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分):(92.97±5.71)、(89.39±4.15)、(91.85±5.23)、(92.17±4.81)、(93.36±4.16),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施"G+OEC"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情况,且该管理模式的实施得到了相关医务人员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方法:将护理专科分组管理模式引入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进行护理专科分组,护士定期轮换,分别对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我评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率以及护士自我评价(100.0%、95.0%、93.8%)均高于实施前(81.8%、75.0%、68.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有利于提高护士专科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赢得医生和患者的共同认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的应用。方法 2016年6月本院手术室构建手术室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护士临床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和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度和仪器设备检查和使用完好率。结果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实践后手术室亚专科护士的临床工作综合能力、职业认同感较实施前提高;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及仪器设备检查完好率较实施前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室亚专科多元化护理岗位管理模式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专科护理水平、便于护士的培养和提高专科护理管理质量,便于专科护理的管理与发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腔镜器械专人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200台手术腔镜器械实施专人管理模式,对比实施腔镜器械专人管理模式前后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合格、腔镜器械零部件缺损和遗失的数量,采用满意度调查表对手术室医生进行调查。结果:实施腔镜器械专人管理模式后腔镜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腔镜器械零部件缺损率和遗失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腔镜器械专人管理模式后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器械专人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清洗消毒合格率和临床医生护理满意度,减少腔镜器械零部件缺损及遗失情况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成立领导小组,统一认识,对患者和医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定期质量检查和满意度调查。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综合素质、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何健珊  危早梅  罗超容  黄祝疆 《全科护理》2021,19(16):2297-2298,230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手术室管理中的递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手术室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4名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给予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比较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的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手术配合度、病人满意度.结果: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的专业护理实践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临床医生对无菌操作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后临床医生对术前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维护的满意情况均优于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病人的满意度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的默契度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最终有益于手术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7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山东省枣庄市、东营市两所医院手术室的在职护士50名为研究对象,开展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模式,评价并比较实施前(2015年1-6月)和实施后(2015年7-12月)的护理质、护理人员的倦怠程度及留职意愿。结果压力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护理技术、护理安全性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均P0.05);工作倦怠程度各方面的评分均低于实施前,留职意愿评分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压力感,改善倦怠程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管理方案对护士自我效能和护理效率的影响。方法:对2017年7月前于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25名肝胆胰外科低年资护士实施为期6个月的全新培训管理方案,比较管理方案改革前后护士自我效能以及护理效率。结果:培训管理方案改革后,护士基础理论知识、应急处理、专业操作技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自我效能感优良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质量中知识知晓、特一级护理、安全管理、基础护理、急救用物管理、文书记录以及感染管理等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专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评分均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生对护士的认可度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改革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训管理方案改革有利于提高外科低年资护士自我效能及护理效率,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的分析,来评估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均显著高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器械准备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外来器械收费明确率、器械验收标准有效把关率、术后器械遗失率、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率、用去的植入物付款明确率情况均较实施前有显著地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从而确保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取得患者与医生的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配置中心护士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基于点值法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方法医院配置中心于2017年1月成立配置中心绩效考核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及调研,最终确定采取点值法计算工作量及调查临床科室满意度两方面计算绩效工资,并应用满意度量表、工作倦怠量表通用版及自制的临床科室满意度问卷进行实施前后的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护士满意度及临床科室满意度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士工作倦怠感较实施前降低(P0.01或P0.05)。结论基于点值法建立的配置中心护理绩效管理模式是公正可行的,获得科室护士的一致认可,使配置中心整体护理服务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护理方法进行改造,并分析其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在实施前1年及实施后1年分别抽取100例患者病例进行分析,观察实施前后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确实有明显的提升,各方面较实施前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管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的正确认知率、差错上报率及管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过科学、合理应用"6J绩效管理"流程后手术室管理的效能。方法利用企业"6J绩效管理"流程,把护理人员的奖金按个人要素、工作量要素、质量要素三个部分进行合理分配,评价绩效管理前后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学历提升主动性等。结果绩效管理实施后较实施前医生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且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学历提升主动性提高。结论 "6J绩效管理"流程客观公平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在经济上体现了她们的劳动价值,发挥了护理人员工作的潜能,提高了科室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