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输血感染三日疟两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五十年代,湖北省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都有流行。自从开展疟疾防治工作后,三日疟、恶性疟逐渐消失,1963年以后全省未再有三日疟病例报告。1983年沙市发现二例三日疟病人,经调查均系输入同一名带三日疟原虫的供血者的血液而感染。为引起对输血感染疟疾的注意,简报如下: 第一例患者王××,男,74岁,退休工人,住沙市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输血性疟疾的发生率在上升,我院1987~1988两年内,住院后获得的输血性疟疾就有32例,为了引起重视,报告如下: 一、病例选择:32例选自1987~1988年住院患者,既往无疟疾史,均在输血后因畏寒、发热经查末梢血发现疟原虫而确诊者,或有疟疾典型发作经抗疟治疗有效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65岁,平均32.84岁。分布在全院各科。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以疟原虫为病原体的寄生虫病,通常由感染性按蚊叮咬传播,但也可通过输血时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而感染,称为输血性疟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流动人口日益增多,临床上对血源需求量又不断增长,加之供血来源复杂,因此,输血性疟疾在局部地区有增多趋势.根据作者搜集的有关资料,本文统计国内1980年8月至今已公开报道的70例输血性三日疟病例,作临床分析,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1980年以来,利川市的疟疾发病呈散在分布,属疟疾散发区。年发病率1(?)以下。1989年元月,市人民医院在住院病人中先后8d 发生4例疟疾患者,经调查4例患者均无疟疾感染史,近期未到疟疾高发区。但是,4例患者在住院期间都输过同一供血员的血液,该供血员来自江苏省邗江县霍桥乡,嗣后,此供血员回江苏扬州市卫生防疫站采血镜检出间日疟原虫,结果表明,是一起由输血引起的疟疾感染,1989年全市疟疾发病5例,输血感染占发病总数的80%,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现将输同源血病例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锡市1988—1992年输血性间日疟疾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市1988~1992年输血性间日疟疾调查分析高嘉明无锡市自1988年后,血传疟疾病例逐渐增多,为探讨输血性疟疾的发病特点和评估防治对策。我们对无锡市1988~1992年间血传疟疾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资料一、调查对象及内容凡1988~1992...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安仁县1981年的疟疾发病率已降至0.31/10万。1982年1~7月间,在住院病人中陆续发现15例间日疟。经查证,这些病例系由同一供血员的血液所引起的输血性疟疾。此后,对该供血员采集了6次周围血和1次静脉血,镜检疟原虫均阴性;最后在骨髓涂片上查到间日疟原虫而确诊。  相似文献   

7.
疟疾是由疟原虫经蚊虫叮咬而传播的传染病,输入性疟疾临床表现复杂,每年因感染疟疾死亡的病例已超过艾滋病。目前,世界上仍有100多个国家为疟疾流行区,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不发达国家。1对象与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28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男26例,女2例,平均(35.46±7.31)岁。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疟原虫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对症治疗。按虫媒传染病隔离,对病人的管理做到"五早"。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泉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实现2014年全市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收 集2007-2011年泉州市疟疾疫情资料、个案调查表及年报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全市共发现输入性疟疾15例,均为男性,以40~49岁居多,占46.67%。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病例主要分布在泉港、晋江、石狮和惠安等地。“三热”病人血检未发现疟原虫阳性者。结论 泉州市输入性疟疾疫情平稳。但仍要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和监测,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输入的疟疾病例较少,14例卵形疟病例全是从非洲输入。作者最近见到一位被怀疑是由于输血感染卵形疟原虫的45岁女病人。1983年9月20日患者在横市大学医院入院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医院给予抗白血病治疗并输入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3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 方 法 法 对2013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3年江苏省共报告疟 疾341例, 较2012年的198例上升72.22%, 发病率为0.050/万; 除1例为源于输入病例的输血感染外, 其余均为境外输入 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连云港 (占15.84%, 54例)、 南通 (占14.08%, 48例)、 扬州 (占14.08%,48例)、 淮安 (占11.44%, 39 例) 和盐城 (占8.50%, 29例) 等5市。所有病例均经江苏省参比实验室确诊。其中, 恶性疟286例、 间日疟8例、 三日疟9 例、 卵形疟30例, 混合感染8例。 结论 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2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 但境外感 染的输入疟疾病例日益增多,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疟疾仍是该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于1991年-1995年间共发现间日疟27例,其中确定由输血引起者9例,占33.3%。受血者年龄4岁-69岁。从输血至发病时间在7d以内者3例,7d以上者6例,最短1d,最长23d。输血量为300ml-1800ml。主要症状为发冷、发热和寒颤,每日定时发作2例,间日发作5例。发热1次确诊为疟疾者2例,另7例则在发作5d以上才确诊。所有病例于血检时均查见间日疟原虫。至于输血后20d以上发病的患者,可排除在住院期间的自然感染,而是与供血中的原虫密度较低有关。目前,输血性间日疟已成为控制疟疾传播的难题之一,在血源供不应求和快速诊断疟疾的方法尚未建立之时,临床医生对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目的 分析2013年内江市输入性疟疾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为该市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方法 从中国疾病 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内江市疟疾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 析。结果 结果 2013年内江市共报告19例输入性疟疾病例, 较2012年 (4例) 上升了375%, 均为实验室确诊的输入性病例; 其中间日疟5例 (26.32%), 恶性疟14例 (73.68%); 13例 (68.42%) 来自非洲国家, 6例 (31.58%) 来自东南亚国家; 全年各季 度均有病例分布, 无明显季节性; 病例均为男性, 年龄20~49岁, 职业以农民、 工人居多, 共16例 (84.21%)。结论 结论 2013 年内江市输入性疟疾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需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疟疾诊治能力建设, 加强对流动人员的健康教育和 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2例病人输入全血时被动输入了先锋霉素抗体.例1(男,88岁)于前列腺手术前输入全血3u,2天后发现其血清中含大量抗先锋霉素抗体;例2(男,54岁)于胰腺癌手术中输全血3u,术后预防使用先锋霉素2g,静注,每日4次。2天后24小时内再输入全血4u,病人体温轻度升高,出现荨麻疹。经检查输血前2例病人血清均无抗先锋霉素抗体。输血后例1的血清及其第1个献血员的血浆、例2输血后的血清及其第3个献血员的血浆均与先锋霉素附着的红  相似文献   

14.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1994年第2卷文题索引疟疾云南畹町市人群疟疾荧抗调查报告(1):8防止厚血膜在染色中脱落的新法(1):12黔桂灭疟联防区疟疾流行的变化(1):19输血与疟疾(1):41境外传入性恶性疟6例报道(1):4594·例输血感染疟疾的调查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镇江市丹徒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巩固消除疟疾防治成果提供依 据。 方法 查阅 2010 ~ 2016 年区级消除疟疾相关资料,核实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网报和寄生虫病信 息专报系统疟疾疫情资料;现场血片复检并考核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 结果 镇江市丹徒区 2010 ~ 2016 年网报和专报疟疾实验室确诊病例 3 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病例,7 年间未发 生本地疟疾病例;共血检发热病人 24 219 人次,血检率为 1. 23% ,血检阳性 3 人,阳性率为 0. 01% ;血片复 检 3 921 张,复检率为 16. 20% 。 现场考核,血片复核得分 9. 75 分(10 分制),疟疾诊治知识和镜检技能考核 合格率 100% ,消除疟疾考核总得分为 99 45 分。 结论 镇江市丹徒区通过消除疟疾达标考核,在今后巩固 消除疟疾的防治成果工作中需继续抓好血检质量、主动病例侦查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治等工作。  相似文献   

16.
患者吴××,女,30岁,农民,系宜宾县来蓉打工人员。2000年7月24日以高热来我院门诊部就医,经采血镜检,发现间日疟原虫,期别有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笔者认为:成都市属区及周边区、县、市,经考核验收,已达到国家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据1999年四川省疟疾疫情报告,宜宾地区、宜宾县疟疾年发病率分别为058/万和09/万,仍属全川疟疾发病较高地区;从疟疾流行病学分析,该病员为输入性疟疾患者。该病例的发现,提示了在人口频繁的流动因素下,疟疾传染源在城市尚有潜在的可能,其性质为外源性;根据成都市1992年疟疾疫情报告,因输血感染的疟疾病例占当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江苏省淮安市所辖8个县(区)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果,为巩固消除疟疾成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疟疾防治系统中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等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资料进行分析。对临床医生疟疾诊治知识考核和检验人员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当地最后1例疟疾病例所在自然村,采制不少于200人份的居民滤纸血样品并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 2010-2016年淮安市网络报告308例疟疾病例,疟原虫血检323 002人次,阳性272例,阳性率为0.08%;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19例和3例本地感染病例,其余均为输入病例。除清河区外,7个县(区)采集居民滤纸血样品1 420人份进行疟原虫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县(区)疟原虫镜检技能考核有6家单位平均分为20分,金湖县和淮安区平均分均为19.6分。疟疾诊治能力考核洪泽区平均分最高,为20分;淮安区平均分最低,为18.8分。淮安市8县(区)消除疟疾考核总得分均在97分以上。至2016年,淮安市所辖县(区)全部通过县级消除疟疾达标考核。结论淮安市8县(区)均以高分通过消除疟疾县级达标考核,今后应继续做好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监测工作,巩固已取得的消除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全省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中湖北省疟疾病例资料,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 2014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结果 2010-2014年湖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 997 例, 其中间日疟 618 例、 恶性疟 352 例、 卵形疟 18 例、 三日疟 9 例; 本地疟疾病例 479 例, 输入性疟疾病例 518 例。自2013年起无本地感 染病例; 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逐年上升, 其中以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上升更为明显。81.85%的病例分布在襄阳、 武汉、 孝 感、 宜昌、 荆门和随州6个市; 男性病例810例, 女性187例, 男女性别比为4.33 ∶1。本地疟疾发病以40~69岁居多, 占本 地病例总数的78.29% (375/479); 输入性疟疾发病以 20~49岁居多, 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 88.22% (457/518)。本地疟疾 病例中, 职业以农民为主 (67.01%); 输入疟疾病例中, 职业以工人、 民工和农民为主 (63.90%)。结论 结论 湖北省本地感染 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但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 是目前全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山东省2012-2021年疟疾疫情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前后疟疾监测响应情况,为制定输入性疟疾防控措施防止输入再传播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12-2021年山东省疟疾疫情数据及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中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分析疟疾病例报告数量、感染来源、流行病学特征、病例诊治、“1-3-7”指标完成情况,并对新冠肺炎流行前5年及流行期间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21年山东省共报告疟疾病例1 619例,1 605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恶性疟1 208例,占75.26%;间日疟144例,占8.97%;卵形疟204例,占12.71%;三日疟49例,占3.05%。除2例云南输入病例和1例输血感染病例外,其余1 616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其中非洲38个国家输入1 551例,占95.98%,主要感染来源国家分别为赤道几内亚、安哥拉、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几内亚。2013-2021年,恶性疟构成比呈下降趋势(Z=33.438,P<0.01),卵形疟构成比呈上升趋势(Z=54.025,P<0.01)。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年平均报告疟疾...  相似文献   

20.
疟疾主要在我国南方流行,我省甚为少见,输血感染疟疾我区尚无报道。我院于1993年3一8月,共诊治疟疾12例,均有输血史,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为12岁,最大为72岁。油田职工6例,家属3例,外来人员3例。12例患者均无疫区居住和旅行史,但均有输血史(手术性输血8例,非手术性输血4例)。血源来自我院血库,输血量最少为200ml,供血者为1人,输血量最多为3600ml,供血者为11人。其中首次住院期间发病9例,再次住院确诊3例。临床表现一般多在输血后2Wb左右发病,最短7d,最长28d,平均为16.5d。发病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