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进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03-404
目的:为了评价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我单位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资料,按照用药不同进行分组:单纯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30例资料为对照组,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36例资料为观察组,治疗后按照文中疗效标准进行评价,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显效23例+有效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显效12例+有效9例),二组患者疗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07年3月—2011年4月66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9~78岁;病程1~26年,平均8年。对照组28例中,男20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只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两组的疗效,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组30例,显效14例(46.7%),有效13例(43.3%),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显效13例(43.3%),有效10例(30.0%),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治疗组36例患者中,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变异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完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所收治的74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30例,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治疗组有患者44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分心脑量、心率、左室内径缩短率、超声心电图脉搏输出量、左室射血评分等左心室收缩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这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应用于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药物起效快,无不良反应,预后佳,可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6.
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疏血通注射液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治疗对比资料。结果入选病例10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以治疗组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心肌缺血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5例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的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用药治疗,治疗组患者显效17例,有效15例,无效3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为91.42%,对照组患者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7例,加重4例,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用药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6例资料.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7%(显效23例+有效1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0%(显效12例+有效9例),两组患者疗效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咯雷与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芳  蒋华 《海峡药学》2011,23(5):132-133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冠心病心绞痛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30例,显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对照组30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8〈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其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式,并观察其治疗效果,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择内乡县人民医院在2012年9月—2014年5月这段时期内心血管内科接收诊断、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共80例,依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家属或本人抽取后,奇数为对照组,偶数归为观察组,均是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除了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还需辅以氯吡格雷治疗,剂量是75mg/d,治疗一个疗程,即27d。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根据心电图和症状缓解状况对此次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是87.5%。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可以有效缓解其心绞痛症状,可以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复方银杏通脉胶囊治疗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经一个月的临床观察,显示复方银杏通脉胶囊能有效地改善心功能,控制心绞痛发作。复方银杏通脉胶囊是我院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良方,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共观察120例,就诊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17)岁,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98年10月~1999年10月应用血栓心脉宁胶囊对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并设立对照组25例进行观察。1临床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我院内科病房收治病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25例,女25例;年龄自45岁~76岁,平  相似文献   

13.
冯丽英 《河北医药》1991,13(5):324-324
应用济南神州制药厂生产的尼可地尔,对1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20例《以下简称尼可地尔组),其中男84例,女36例,年龄43岁~79岁,平均54.7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9年。用异山梨醇(消心痛)作为对照治疗组,选45~77岁冠心病心绞痛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自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5例心绞痛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全部患者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比较,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与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通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60例中,显效52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对照组60例中,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5%;治疗组中有7例出现头痛、头昏、恶心,2例出现血压下降,经调整滴速后恢复正常,未出现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现象;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使患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明显改善,疗效肯定,未发现过敏及其他明显不良反应,使用简单、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接诊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组和对照组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A、B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小剂量和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炎症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患者治疗后的TC、TG、LDL、CRP的水平明显低于A组和对照组,B组患者的HDL水平明显高于A组和对照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A组(66.7%)和对照组(53.3%),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炎症状况,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8年1月~2002年1月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2例与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96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 :19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均符合ZFSC/WHO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2组 :治疗组102例中男58例 ,女44例 ,年龄45~80岁 ,平均58 6岁 ;对照组96例中男54例 ,女42例 ,年龄47~75岁 ,平均56 2岁。两组统计学检验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1 2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生脉注射液 (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血栓通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两组均治疗14d。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心肌缺血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ST段压低的导联总数及压低的电压总量、临床症状疗效及心电图疗效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有显著差异,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可进一步改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长效CCB组和参照组,每组3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长效CCB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长效CC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长效CCB组患者治疗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参照组患者治疗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长效CC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7,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1, P>0.05)。结论长效CCB对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相似文献   

20.
陆凤翔  张权 《江苏医药》1999,25(10):775-775
本文对比分析106例心肌梗塞前24~72小时内有心绞痛与118例无心绞痛患者急性心梗(AMI)后临床资料,以了解梗塞前一定时间心绞痛对AMI面积、梗塞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及病死率的影响,从而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AMI预后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对象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本院住院AMI(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患者。根据AMI发病前24~72小时内有无心绞痛分为A(梗塞前。已绞痛组)、B(无梗塞前心绞痛组)两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见附表。方法两组患者治疗状况相似,入院后查心肌酶谱,每4~6小时查酶谱共3~4次,选取肌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