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丁任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678-2679
手指断离再植后的功能康复与手指损伤的性质,手指离断部位,再植手术技术及术后是否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关系密切,指体完整性是再植手术的前提;精细规范的手术是手指功能康复的基础;系统地康复训练则是手指功能康复的手段,把全程康复的理念引入断指治疗的全过程,实践证明是手外伤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该通过1例4指断离患的病例讨论,揭示手指再植及功能康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
手指断离再植后的功能康复与手指损伤的性质、手指离断部位、再植手术技术及术后是否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关系密切。指体完整性是再植手术的前提;精细规范的手术是手指功能康复的基础;系统地康复训练则是手指功能康复的手段。把全程康复的理念引入断指治疗的全过程,实践证明是手外伤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该文通过1例4指断离患者的病例讨论,揭示手指再植及功能康复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成活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术后手功能恢复情况却不尽人意。断指再植的成活不等于再植的成功,使再植成活的手指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各项功能,才是再植的最终目的。断指再植手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科学、及时、全程的康复治疗护理。近几年,断指再植手功能康复护理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临床丁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我国断指再植无论数量还是成活率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但术后手功能恢复情况却不尽人意[1].断指再植的成活不等于再植的成功,使再植成活的手指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各项功能,才是再植的最终目的.断指再植手功能的恢复主要依靠科学、及时、全程的康复治疗护理.近几年,断指再植手功能康复护理已逐渐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从研究断指再植术后各种康复护理方法,到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所包含的阶段、内容以及为确保患者出院后功能康复继续进行的措施,都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成活及手指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01例断指再植患者适应证的选择、无创显微技术的应用、术后的治疗及系统的康复锻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1例127指再植成活119指,成活率为93.70%,手指的功能恢复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分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优26指,良73指,可12指,差8指,优良率达83.19%。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严格的无创操作、积极处理血管危象及合理的系统康复训练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及功能恢复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断指再植与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手部解剖结构复杂,断指再植术后常遗留关节强直、肌腱粘连、肌肉萎缩等问题。我院自1985年5月~1996年8月行手指断离再植3563例,其中对385例手指断离术后当日采取精心康复护理,2~4周后采用按摩、推拿、中药烫洗、主动运动、关节间断牵引等综合康复治疗,使手指再植成活率及功能恢复达963%。经长期随访观察,手指感觉及运动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85例中,男205例,女180例。年龄15~72岁(平均205岁)。损伤原因:电锯伤96例,铡刀伤85例,绞伤110例,炸伤94例。缺血时间5~25h(平均9h)。一指两段断离38例;掌指关节断离128例;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全程优质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44例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者57指再植指全部成活,成活率为100%,平均住院时间20.5 d。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提高手指离断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总体活动度恢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汇总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术后康复训练情况、缺血时间、术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断离性质、断指伤的原因、断离平面、医保情况、家庭年均收入、职业类型、术后皮肤温度、术后毛细血管反应、术后指腹弹性情况、合并基础疾病、受伤的手指类型等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并分析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再植指外观恢复得分为15.59±3.45分,运动功能评分为14.27±4.13分,感觉恢复评分为16.38±5.39分,日常活动恢复评分为7.36±2.47分,恢复工作情况评分为6.78±2.59分,再植指功能总分为60.38±16.28分,其再植指功能活动恢复水平较差。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术后康复训练、缺血时间、术后心理状态、断离性质、断指伤原因、断离平面、受伤的手指类型、术后指腹弹性、术后皮肤温度均为影响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再植指功能活动恢复的相关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断离平面、术后康复训练、术后心理状况与断指伤原因均为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再植指功能活动恢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与断离平面、断指伤的原因、术后心理状态与术后康复训练情况等密切相关,护理人员配合医师,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其功能康复,对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回归工作岗位并重返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断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因素,为提高再植指功能提高参考依据。方法:2013年5月~2014年8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功能评定标准对南通某三级甲等医院102例(102指)功能状况进行评估,并从人口学资料依据断指相关性质等方面进行单因素和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影响患者再植指功能的因素。结果:患者术后再植指功能总得分为(58.00±14.43)分,指功能恢复不理想;影响再植指功能恢复的因素有受伤指别、受伤原因、断离平面、术后康复状况。结论: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受断指性质以及术后康复状况的影响。为提高再植指功能,应重视出院后的康复治疗,注重出院后健康指导的可操作性、有效性,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断指再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3月行断指再植术的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再植患指成活率和心理状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植成活率及护理后手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后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再植指成活率和手指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 将断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优52例(指),良311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 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健康动态测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8例断指再植患者,在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时分别进行测评,与国内青年常模进行对照.并将SCL-90结果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伤情、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时期,其不同测评项目高于常模.心理健康主要与患者的性别、个性特征和社会支持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各期心理特征不同,采用分期心理干预和支持,可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和恢复更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功能康复护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指再植的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和术后康复护理形成一体化,对428例(指)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全部病例均在术后6—18个月内随访。并按中野方法测评患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52例(指),良3ll例(指),可40例(指),优良率85%。结论:断指再植与功能康复一体化护理计划,将断指再植的每个康复过程都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患者得到不间断的康复与护理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例(59指)需要进行末节断指再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9指,断指残端修整术)和研究组(30指,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各25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再植成活率、治疗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肿胀缓解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缩短指骨显微外科手术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断指再植成活率及治疗优良率,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探讨指尖离断吻合静脉重建指尖再植回流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06月至2018年06月在我院成功行指尖离断再植的患者61例,将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进行术后随访调查;将2017年07月至2018年06月的3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与回顾随访的30例患者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术后早期氧疗、生理盐水点滴、口服抗凝药物应用联合早期感觉功能恢复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压力指套消肿和瘢痕按摩等康复护理措施。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进行比较,观察组单纤维感觉、两点辨别觉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瘢痕情况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指尖离断行静脉吻合再植术后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措施是康复的关键,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经验,本康复护理策略的一系列措施有利于提高再植指尖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85例286指行断指再植手术,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和正确保存断指。结果:成活268指,成活率93.71%,血管危象发生率15.03%。结论:术前重视保存离断指,术后重视局部护理和患者的生活护理,是促进再植指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 】 目的 通过探讨揿针疗法联合镇痛药物对断指再植术后疼痛影响的效果,以寻找能减轻患者疼痛且不良反应较小的方法,从而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2016年10月断指再植术后患者2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29)和观察组(n=129)。对照组患者在术后常规使用塞来昔布联合曲马多缓释片口服用药加自控镇痛泵的西药镇痛。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揿针疗法的中医操作,采取中西医结合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疼痛程度高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在术后镇痛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血管危象发生率由20.16%下降至5.43%(P<0.01);术后1周睡眠时间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t=-8.65,P<0.01);观察组加用补救药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比较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揿针疗法联合镇痛药物对缓解断指再植术后疼痛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使用镇痛药物后的不良反应,从而有效预防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存活率,且安全、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多指断指再植术后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梁英  李军  宋媛  刘兴炎 《中国康复》2005,20(3):156-157
目的:了解综合康复治疗与训练对多指断指再植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22例患者断指再植的102个手指采用多种器械和康复治疗方法进行运动功能训练。结果:经过3—6个月的训练,102个手指达优82个,良7个,差8个,劣5个。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和训练是促进多指断指再植术后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断指成活率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断指再植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1周时再植指成活率和6个月时再植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时观察组患者的再植指成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再植指关节总屈曲度、血液循环状态、外观及综合评定的恢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感觉功能恢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断指患者再植手术的成功率,并且促进患者再植指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