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7 毫秒
1.
前列腺素E_2用于足月妊娠引产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前列腺素E2(PGE2)和催产素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且需要终止妊娠的200例孕妇(宫颈Bishop评分<5分)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用催产素引产,观察组用PGE2栓阴道给药引产,比较两组用药后的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数。结果两组在宫颈成熟、宫颈评分及临产情况等方面有差异,PGE2栓阴道给药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引产。结论前列腺素E2是目前最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傅亚富 《中国药业》2006,15(18):52-52
目的比较前列腺素E2(PGE2)和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方法将住院待产、需要终止妊娠且宫颈Bishop评分〈5分的3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用催产索引产,B组用PGE2栓阴道给药引产,比较两组用药后的Bishop评分、引产成功率及阴道分娩数。结果与结论PGE2阴道给药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引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位水囊引产的临床效果及成功率。方法 将400例待产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00例,采用低位水囊引产,并适时行人工破膜后加0.5%的催产素静滴;对照组200例,采用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产妇引产效果、引产时间、分娩方式、孕产妇满意度。结果 实施低位水囊引产可有效的促进宫颈成熟度,提高引产成功率,缩短引产时间,降低剖宫产率。结论 低位水囊引产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院妇产科于1979年以来根据子宫收缩强弱应用低浓度催产素引产,催产失败后又应用4%~5%浓度催产素引产催产94例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1 资料和方法1.1 年龄:本组年龄18~44岁,以20~30岁组最多占78例。1.2 催产素给药方法:5%或10%葡萄糖500ml加催产素2.5u或5u,从每分钟10滴开始,以达到每10分钟有2~3次阵缩为宜。需专人监护;根据宫缩强弱调整滴速,滴速每分钟不超过60滴。对无宫缩或宫缩不良,增加滴速如仍无效者可增加催产素浓度,500ml液体中加催产素10u,15u,均以每  相似文献   

5.
乳房按摩与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更有效和安全的引产方法。方法将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0月254例孕妇随机分为2组,对128例给予乳房按摩引产和126例催产素静滴引产的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引产的成功率、总产程及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当宫颈评分〈6分时,2组总成功率为21.62%,当宫颈评分〉6分时,总成功率为86.0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种引产方法均对宫颈成熟有促进作用,引产成功率与宫颈成熟有关。宫颈评分高,引产成功率高。2种引产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乳房按摩引产比催产素静滴引产简便、安全、无创伤,故乳房按摩是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妊娠晚期子宫平滑肌与蜕膜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与前列腺素F2alpha(PGF2alpha)的表达与缩宫素引产成功率的关系.方法 取缩官素引产成功(A组)或失败(B组)孕妇的子宫蜕膜组织及子宫平滑肌(剖宫取胎者),用ELISA法检测组织匀浆中PGE2与PGFEalpha浓度.结果 A组PGE2和PGFEalpha浓度均显著增高于B组(P<0.01).结论 子宫平滑肌与蜕膜组织中PGE2、PGF2alpha的表达量与缩宫素引产成功率关系的密切.  相似文献   

7.
晚期妊娠引产是产科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床所用的引产方法有人工破膜、应用催产素、应用前列腺素。三者之中,催产素虽是几十年来常规引产用药物,但需要静脉用药,专人管理,定时调节剂量,而前列腺素能较好地解决宫缩启动和宫颈不成熟问题,且使用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催产素和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催产素引产失败时再用米索前列醇引产的可能性。方法将100例妊娠37~41 3周有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米索前列醇组50例,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25μg,每4小时一次,共3次;催产素组50例,静脉点滴催产素2.5IU 5%葡萄糖500ml,共2天;催产素引产失败者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方法同上。结果米索前列醇组引产成功率92%(46/50),催产素引产成功率64%(32/50),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宫颈Bishop评分提高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催产素引产失败者中12例行米索前列醇引产,均获成功。结论小剂量(25μg)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安全、有效,催产素引产失败时,可酌情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9.
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引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和缩宫素静脉点滴在足月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98例孕37~41周的正常产妇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50~100μg,每日总剂量不超过200μg(共50例)。另一组(48例)给予0.5U%催产素静脉点滴。结果 两组产妇在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宫颈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米索组及催产素组引产总有效率分别为98.0%与77.8%,P<0.05,差异极为显著;米索组经阴道分娩者,从首次用药始至临产与分娩以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5.9±3.5)h、(10.2±6.7)h、(6.2±2.5)h;催产素组经阴道分娩的(剔除剖宫产12例),从首次用药始至临产与分娩以及总产程时间分别为(8.6±5.5)h、(13.2±8.1)h、(7.8±3.9)h,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米索组5分钟Apgar评分为8.5±0.8,催产素组为8.3±0.9,P>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米索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178±41)ml(剔除剖宫产),催产素组(213±51)ml(剔除剖宫产),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米索前列醇用于晚妊引产成功率高,引产时间短,副反应小,且价格便宜,易于保存,使用方便,因此是一种有效的引产药物,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对晚期妊娠274例,以低浓度催产素引产,其浓度为2~5u/500ml,滴速1.5~50mu/分,平均6.57un/分。274例中除5例于引产初因高血压及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外,余269例中引产成功250例,成功率92.94%,平均每例使用剂量为7.59u,其总剂量与Bishop评分呈负相关,r=-0.98,Bishop评分为5分以上时,破膜与引产成功率有一定关系(P<0.05)。引产成功的250例中,阴道分娩228例,因头盆不称等原因行剖腹产22例,引产失败的19例中,18例剖腹产,1例于1周后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普贝生(前列腺素E2)栓剂,对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100例初产妇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以普贝生阴道用药,视需要再用催产素静滴;对照组50例仅催产素静滴引产。比较两组孕妇用药12h促进宫颈成熟情况,用药24h引产成功情况、分娩结局。结果用药12h后研究组宫颈评分提高,用药24h后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产后出血量、胎心异常,羊水污染、新生儿Ap-gar评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及对妊娠晚期引产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用药安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人工破膜及催产素两种引产方法在足月初产妇妊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符合条件的初产妇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人工破膜组和催产素组各150例,通过引产成功率等指标比较两种引产方法的效果。结果人工破膜组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破膜组的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催产素组,引产成功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催产素组,可能与人工破膜引产的应用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2栓剂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疗效.方法 将孕41周~41+6周、单胎、头位、未破膜的初产妇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阴道后穹窿放置前列腺素E2栓剂1枚,对照组微量泵应用催产素.观察并记录用药后6 h宫颈评分改善情况、用药至临产所需时间、用药至分娩所需时间、24 h引产成功率、胎儿、羊水情况.结果 两组宫颈评分改善情况、引产成功率、临产和分娩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心异常和羊水粪染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普贝生相对于催产素用于延期妊娠引产更省时、成功率更高,且不增加分娩风险.  相似文献   

14.
我们于1974年2月开始至1977年11月用国产前列腺素行中期妊娠引产共2234例,其中成功2212例,失败22例,总成功率99%,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我们所用前列腺素有前列腺素E_1、E_2及E_1+E_2之混合液(以下分别简称PGE_1、PGE_2及PGE)。其中用PGE_2者209例;用PGE_1者237例;用PGE者共1788例。引产前,均经1—2天的阴道清洁准备,手术时外阴及阴道按常规消毒。PGE_2组中有206例在用药前后进行了心电图,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眼底等检查。流产后的胎盘也作了病理切片检查。用药过程中均检查血压、脉搏、体温、血象,并严密观察副反应。给药方法: 1.宫腔内羊膜腔外给药法:共898例,系用外径1毫米塑料导管经宫颈口插入子宫壁与羊膜囊之间,导管顶端要求达到子宫底部。 2.宫腔内羊膜腔外给药加大水囊:PGE  相似文献   

15.
吴国芬 《江苏医药》1999,25(11):877-877
为了解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我院1997年1月至1998年1月用米索前列醇对晚期妊娠引产100例资料作一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资料:本组100例均为单胎、头位。年龄23~25岁,孕37~43周,无难产因素,无前列腺素类药物使用禁忌症。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SO例。二、引产方法:1.研究组:米索前列醇IOOug放入阴道后穹窿,平卧3O分钟,观察官缩,如无宫缩,4/J‘时后重复用药1次,每天总量最多为20Oug。2.对照组:从早8:OO开始用催产素25单位加入5%葡萄糖SOOml中静脉滴注。从每分钟8滴开…  相似文献   

16.
普贝生配合催产素行足月妊娠引产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玲利 《天津药学》2005,17(1):31-32
目的 :探讨足月妊娠引产方法的选择。方法 :将本院 2 0 0 3年 3月 - 2 0 0 4年 4月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70例随机分成两组 ,研究组以普贝生阴道用药配合催产素静滴 ,对照组仅催产素静滴引产 ,对促宫颈成熟、分娩情况和引产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宫颈促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研究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 1) ,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对母婴影响无显著差别。结论 :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催产素 ,在此基础上静滴催产素引产成功率明显增加 ,用药安全简便 ,可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催产素引产产程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收的产妇50例,所有产妇均应用静脉滴注催产素方法进行引产,并加强对引产产程的护理。结果 50例产妇中,47例产妇引产成功,3例产妇引产失败,成功率为94.0%。结论严格把握催产素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加强对引产产程的护理,提高引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蓖麻油引产餐对胎膜早破催产作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病例分为对照组和引产餐组,设计规定的治疗方法作比较观察研究,结果:两组24小时内临床比较,对照组267例中204例出现临产,占76.4%,引产餐组242例中,212例出现临产,占87.6%,两组比较P<0.05,有显性差异,越过24小时后催产素静滴引产,对照组引产成功例数42例,成功率66.6%,引产成功例数30例,成功率100%,两组引产成功率比较P<0.05,有显性差异,结论:蓖麻油引产餐对胎膜早破催产具有明显疗效,方法简便,疗效确切,安全无痛苦。  相似文献   

19.
引产是妊娠晚期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是催产素引产,前列腺素引产应用较少。本院于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对足月妊娠220例孕妇进行了米索前列醇(简称米索)和催产素引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为我院2003年10月至2007年10月因各种原因需进行引产的单胎足月妊娠220例。年龄21~36岁,孕37~43周,头位,未临产,无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宫颈Bishop评分≤7分,无应用前列腺素及催产素禁忌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米索组(120例),对照组(100例)。1.2药物给药方法1.2.1米索组米索由英国西尔公司生产(商品名为喜可溃),每片含米索200μg,孕妇取截石位,碘伏消毒外阴后,用窥阴器暴露宫颈,用干棉球拭干阴道穹窿分泌物。取米索33.3μg(1/6片)置于阴道后穹窿,平卧30min。以10min3次宫缩,持续20.30秒,宫口扩张伴先露下降为临产。如未临产或已临产未分娩而宫缩弱者可间隔3h重复给药一次,1d不超过3个剂量(99.9μg)。1.2.2对照组静脉滴注催产素2.5~5u加入5%葡萄糖500ml,从每分钟8滴开始,15min未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在引产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因各种原因需引产孕妇60例(单胎头位,无明显阴道分娩禁忌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对照组30例,采用催产素引产.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进入产程需要的时间.结果 在引产的疗效方面,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组与催产素引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5,P<0.01);从开始诱发至进入产程所需时间方面,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组与催产素引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P<0.01).讨论 人工剥膜结合催产素引产疗效可靠,具有简便安全、缩短进入产程时间、产妇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