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伴便秘患者灌肠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中低位直肠癌伴便秘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双腔气囊导尿管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不适程度、灌肠液保留时间及灌肠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适反应减轻,灌肠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双腔气囊导尿管的应用是中低位直肠癌伴便秘患者灌肠的理想方法,效果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段京娟 《临床医学》2013,33(5):125-126
目的探讨吸痰管在便秘患者中通过灌肠通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吸痰管加开塞露药物小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筒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排便顺利情况、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外溢、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吸痰管灌肠法是解除便秘患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虞妍 《全科护理》2012,10(17):1551-1551
[目的]对比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和改良小量不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清洁灌肠治疗的老年便秘病人按就诊序列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行滴注式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病人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吸痰管改良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可明显提高灌肠效果,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灌肠方法,减少灌肠液外流,以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60例需做小量不保留灌肠的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硅胶吸痰管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肛管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外流情况及排便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液外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法能够增加肝硬化患者排便的成功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安全解除晚期癌症患者便秘的理想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晚期癌症便秘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4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结肠灌肠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灌肠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和不适反应。结果(1)排便情况:观察组显效62例、有效28例、无效14例,对照组显效40例、有效22例、无效46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适反应:观察组轻度不适54例、中度不适28例、严重不适22例,对照组轻度不适29例、中度不适25例、严重不适54例,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结肠灌肠明显优于常规灌肠法,对安全解除晚期癌症患者便秘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灌肠法解除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及治疗后便秘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解除老年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便秘患者按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以改良式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照组以传统清洁灌肠法灌肠治疗。对2组患者灌肠液保留时间、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及治疗后便秘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解除便秘的排便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后便秘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灌肠法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慢性肾脏病保留灌肠方法。方法将80例需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保留灌肠法灌肠,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进行保留灌肠,改进插管深度和方法。比较2组患者灌肠时间、药物保留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等变化。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时间短,保留时间长。实验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进行保留灌肠改进灌肠方法,可明显延长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双腔尿管为老年患者进行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本院手术前需要灌肠的患者120例,按照灌肠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肠道清洗袋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肠道清洗袋连接双腔导尿管灌肠。观察2组灌肠效果和患者不适感。结果观察组灌肠液灌入量明显增多,灌肠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液外溢量明显减少,不适感明显减轻,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双腔尿管为老年患者灌肠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在老年人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进行清洁灌肠且无灌肠禁忌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使用16号无菌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肛管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灌肠液灌入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漏例数、灌肠次数及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气囊导尿管灌肠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痛苦,清洁肠道效果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李玲 《妇幼护理》2022,2(13):3093-3095
目的 研究改良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在急诊老年便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接 受开塞露灌肠治疗的 120 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实施 小量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症状积分及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评分分别为 96.67%和 83.33%, 观察组护理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排便不适感、排便时间、排便间隔、便质及兼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前情绪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情绪状态有所好转(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 <0.05)。结论 便秘老年患者实施改良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习惯性便秘的老年患者通过高位结肠透析机进行三联活菌保留灌肠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 将6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高位结肠透析机配合三联活菌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大便性状、排便费力情况、便秘的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位结肠透析配合三联活菌保留灌肠对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灌肠的效果。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灌肠,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肠道冲洗袋灌肠,两组灌肠液均为生理盐水100ml加开塞露2支(40ml),比较两组灌肠效果。结果 观察组排便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灌肠液外流及强烈排便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灌肠效果显著,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能避免加重疾病。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吸痰管; 灌肠法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15-0015-02  相似文献   

14.
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硅胶管与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患者的效果。方法自发性气胸患者68例,按床号单双号分为观察组36例及对照组32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时观察组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用硅胶管。观察两组疼痛程度、置管引流时间及发生皮下气肿、导管滑脱、引流管阻塞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置管引流时间少于对照组,发生皮下气肿及导管滑脱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生引流管阻塞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宜用双腔气囊导尿管。  相似文献   

15.
王芬珍 《护理与康复》2010,9(4):335-336
目的观察柴胡承气汤不保留灌肠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后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3例髋部骨折后便秘患者,按配对设计法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用柴胡承气汤不保留灌肠,对照组50例用磷酸钠盐灌肠液灌肠,观察两组灌肠后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34例、良18例、差1例,对照组治疗效果优16例、良28例、差6例,两组比较,x2=4.15,P0.05。结论髋部骨折后便秘患者,用柴胡承气汤不保留灌肠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在治疗肝性脑病的效果。 方法 将48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用20ml针筒接吸痰管方法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管接肛管方法进行灌肠。 结果 观察组灌肠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情况也好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保留灌肠方法优于传统的保留灌肠方法,提高了肝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气囊导尿管用于老年患者灌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的方法,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70例需清洁灌肠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清洁灌肠法,实验组采用气囊导尿管进行清洁灌肠,观察二组灌肠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灌肠液量多(P〈0.01),排便量大(P〈0.01),灌肠效果有效率高(P〈0.01)。结论:气囊导尿管清洁灌肠避免了灌肠液外流的现象,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推注泵和吸痰管联用灌肠法与传统保留灌肠法两种方法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推注泵与吸痰管联用灌肠法(实验组)和传统保留灌肠法(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药液肠内保留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推注泵和吸痰管联用保留灌肠法在灌肠过程中药液温和且压力均匀,患者感觉舒适,延长药液在肠内的保留时间,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留置硅胶尿管与乳胶尿管患者舒适度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绮虹  张惠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8):2089-2090
目的:比较导尿时选择不同尿管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对120例需要留置尿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使用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使用乳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分别从选择尿管质料、品种方面着手,观察留置尿管所致溢尿、尿道灼痛、焦虑等不适,在患者舒适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使用不同材料的尿管,患者导尿后引起不适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过临床使用及观察,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能使病人的舒适度增加,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滴注式不保留灌肠治疗粪便嵌塞的临床效果。方法灌肠前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为患者行直肠指诊挤压粪球;取合适体位,使用14号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门20~25 cm,滴速100~120滴/min,灌肠过程中每10~15 min调整一次肛管位置并密切观察患者基本情况是否良好,灌肠完毕保留15~20 min后排便。结果灌肠液有效灌入量、患者舒适度、治疗效果提高,操作并发症降低(P0.01)。结论滴注式不保留灌肠治疗粪便嵌塞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经济、显效迅速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