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效果,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提高手术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方法参照广东省卫生厅《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建设指南》,对28名低年资护士经自评及他评后定级为N1级,由N2级护士作为导师一对一负责带教,通过专科小讲课、护理查房、每季度专科轮转、每周自学的形式对低层级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专科理论、操作技能、消毒隔离、应急抢救、安全管理5项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对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实施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可提高其核心能力,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以深圳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的培训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提高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应急协调能力.方法 以深圳市手术室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深圳市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内容为培训课程指南,应用多媒体专题讲座、情景模拟、实物操作演示、护理查房提问等培训方法,对手术室工作0~5年的护士进行常见急诊手术准备与接诊,急救技术,与医生、麻醉师、手术科室、供应室、后勤部门的沟通等内容的培训.结果 培训3个月后低年资护士理论、模拟应急能力、实际应急能力测评成绩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 系统、规范的应急能力培训课程及效果评价有助于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科化培训对快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综合能力的作用。方法将32名新护士按入科报到登记编号分组,奇数入实验组(15人),偶数入对照组(17人)。对照组培训内容及方法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实施;实验组完成手术室低年资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第一、二阶段后(入科后2个月完成),进入固定的专科至少6个月,采用专科化培训。结果培训后3、6、12个月实验组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入科2年内撰写会议论文及发表论文数、参加专科学术会议及培训次数、专科医生满意率相对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规范化培训方案实施基础上对新护士实施专科化培训,可快速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案例题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在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在临床收集真实案例经过三轮审核组建护理案例题库,对35名工作3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实施以案例题库为基础的多形式培训,培训前后评价其学习效果。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自评及他评得分显著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以案例题库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低年资护士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方案,并探讨其实践效果。方法以泰勒目标模式为基本框架,基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及培训需求分析制定低年资护士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方案。选取低年资护士80名,运用系统化培训方法开展患者安全培训,并于培训前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及动态追踪反馈。结果系统化培训后,考核成绩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85.00%;低年资护士的患者安全核心能力及知识、系统、技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培训后1年发生各类不良事件的低年资护士人数显著低于培训前1年(均P0.05),且临床带教老师、医生、护士长对低年资护士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行为评价均4分(总评分5分)。结论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患者安全系统化培训,有利于提升低年资护士的患者安全核心能力,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专科化培训在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进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法,以提高其整体素质,适应日趋专科化的需要。方法对538名低年资护士实施分阶段、分专科培训,对护士参加培训情况和考核情况进行登记和管理。结果经过5年的实践,改进后低年资护士培训合格率、新职工转正率和综合评价成绩均逐年提高。结论改进后的低年资护士培训方法更加符合专科化的需要,巩固基础护理的同时,突出专科能力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探讨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全院1 012名护士根据护理工作性质设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再将后两者分为N1~N4级;根据岗位及各层级护士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分层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联合培训后全院护士考核合格率达92.3%,考核成绩(67.30±10.41)~(83.83±7.13)分,显著高于联合培训前(P0.01);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P0.01),护士科研能力相应提高。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分层级多途径联合培训可满足不同层级护士需求,有利于提高培训效果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陈锐 《护理学杂志》2011,26(2):9-11
目的促进低年资手术室护士尽快掌握专科手术配合方法,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各专科手术间相对固定,设立专科组长,由专科组长利用手术间计算机信息系统,录入专科手术配合常规,包括手术体位、物品和器械准备、手术配合步骤、仪器设备使用指南等内容。采取术前阅读、术后修订、老师指导、护理配合过程中提问等形式,对19名轮训护士进行系统化培训。结果应用电子专科手术配合常规后,轮训护士的护理质量、专科手术配合准确率及手术医生满意度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P<0.01)。结论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用于低年资护士定向能力轮训,指导性强,能提高手术配合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分层级培训模式在麻醉科护士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名麻醉科护士运用分层级模式进行为期3年的专科护理培训。结果培训后麻醉科护士各层级人数均有增加,专科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较培训前显著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针对麻醉科护士开展分层级专科培训,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培训成绩和效率,有助于其临床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